水稻裡發現有稻飛蝨,該怎麼辦?用什麼方法防治?

桂南瑩姐


蹈飛蝨是水稻種植中常發的蟲害,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對水稻造成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有的水稻因此感染了矮縮病,有的大幅減產,甚至絕收。所以,一旦稻田出現蹈飛蝨,就必須及時防治。

蹈飛蝨發生嚴重的田塊,一般具有以下的特點:

第一,水稻生長旺盛的田塊。有些農民認為,水稻的產量和施氮量成正比,施氮量越大,產量越高,便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施加大量的氮肥,結果造成水稻旺長;這種田塊的水稻植株高大茂密鮮嫩,是蹈飛蝨的最愛,所以,蹈飛蝨發生的也特別嚴重。

第二,水稻植株密度大的田塊。蹈飛蝨喜歡生活在潮溼,空氣不流暢的地方,有的農民栽植水稻時不懂得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單純的認為,水稻的密度大,產量會更高,便加大了水稻的栽秧量,造成水稻植株密度過高;這樣的田塊,蹈飛蝨同樣蟲口嚴重。

水稻田裡一旦出現蹈飛蝨,該如何防止呢?

在具體生產中,有兩種防治稻飛蝨的方法效果很好,具體介紹如下:

一,廢機油滅蟲法。在農村許多農民家了都有耕種的機械,因此會有廢機油產生;在生活中人們發現,許多小蟲子身上一旦沾染油脂類,很快就會死亡。於是,有人便把家裡的廢機油均勻的絆在細沙裡,製作成油砂,灑在水稻田裡,並花費時間搖動水稻植株,讓水稻植株上的蹈飛蝨落到地面,接觸廢機油從而殺死蹈飛蝨。

但它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需要晃動水稻植株,這就增減了人的勞動量,再次,如果稻田裡沒有水,殺蟲效果會很差。因為,有水的田塊,廢機油會均勻的浮在水的表面,蹈飛蝨落水後,身上會沾滿油脂,從而窒息死亡。沒有水,蹈飛蝨身上沾滿油的概率就會小很多,從而減輕滅蟲效果。

二,藥物滅蟲法。敵敵畏是殺滅蹈飛蝨的首選藥物,不但能觸殺,也能味殺;把敵敵畏製成藥泥或者製成藥液,均勻的灑在稻田裡,可以迅速的殺死蹈飛蝨,快捷,方便,並且效果顯著。

總之,掌握瞭解蹈飛蝨的特點,和把握了防治方法,就不用擔心蹈飛蝨的危害。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首先水稻田出現稻飛蝨,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初期莖稈會出現許多不規則的褐色斑點,最嚴重會全株枯萎,逐漸擴散成片。病發時期從早稻田到10月上旬,稻飛蝨比較常見。早稻一般出現2次若蟲高分期,第一次出現在5月6月上旬,第二次一直延續到7月初。中稻第一次若蟲高峰期出現在6月中下旬到7月初,第二次出現在7月下旬到8月上中旬。晚稻第一次若蟲高峰期出現在8月中下旬到9月下旬,第二次出現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發病①遷入蟲量增加②氣候因素影響③防治因素影響。那我們如何去應對這種情況呢?①選載抗耐蟲高產品種,如l9l, ii優6O78,國豐等系列的雜交品種水稻。②合理施肥,注重氮,鉀,磷合理施用。③消滅越冬蟲源。蟲卵天稻田旁,溝邊,池塘邊,利用蟲卵冬眠在植物根莖部,剷除這些雜草,或者翻土消滅蟲卵。④利用天敵。減少稻田前期農藥的使用,儘量不要用對天敵有殺傷力的化學農藥。⑤科學用藥,消除蟲害。




林間小農生活記



③區別

除了以上形態上的區別,還有最重要的取食性的區別,這對於防治來說非常重要,比如,針對取食性單一的,可以不種它,就沒有蟲害。

褐飛蝨


食性單一,僅取食水稻和野生稻,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的各省份稻區

白背飛蝨

食性雜,可取食水稻、白茅、早熟禾、稗草,在華北南部及以南地區均有分佈

灰飛蝨


食性雜,可取食水稻、大麥、小麥、玉米、看麥娘、稗草等禾本科植物,分佈在華中以北及西南地區

④發生特點

1、發生代數多,為害峰明顯 (根據推算,在低齡2齡期打藥最好)

2、具群集性、隱蔽性,喜陰好溼(保持地裡衛生,進行烤田,所謂烤田,就是利用太陽,把田間溼度降下來)

3、具有趨嫩綠和好溼趨蔭性 (喜愛綠色,就不要偏施氮肥)

4、個體多型現象 (長翅型的是遷飛的,那麼可以根據預報,在還沒遷飛到達時進行噴藥;短翅的是居留型,就儘量殺死,防止下一代危害)

5、發生具有爆發性

⑤防治

農業防治為基礎,保護和利用天敵,關鍵時期採用藥劑防治的綜合防治方案

農業防治:

1、選用高產優質的抗蟲品種:威優77、89,油優63,D優68等。(近5年農業廳無抗蟲新品種)

2、NPK肥合理使用,防治苗情貪青濃綠鬱閉(適合稻飛蝨生長髮育)

3、適時合理烤田,降低田間小氣候的溼度(積水高溼利於稻飛蝨繁殖,但暴雨有沖刷作用) 保護和利用天敵

1、養鴨治蟲


2、捕食性:青蛙、蜘蛛、瓢蟲類、黑肩綠盲蝽、尖鉤寬黽蝽、青翅蟻型隱翅甲等。 寄生性:捻翅蟲、螯蜂、線蟲、纓小蜂等

加強測報,適時科學用藥

以壓前控後,狠治大發生的前一代,控制暴發成災。同時要做好測報,據蟲情及天敵的比例,掌握防治時間和對象田。 用藥時間:①在6月下旬—7月中旬; ②在9月下旬——10月上旬 防治指標:分櫱期:800-1000頭/百叢 孕穗期:1500-2000頭/百叢 齊穗-乳熟期:2500-3000頭/百叢 (圖片來源於網絡)


快樂農小林隊


一提起稻飛蝨,我們就對它深惡痛絕,恨得牙根癢,它瘋狂起來,甚至能讓我們辛辛苦苦種的水稻,到最後顆粒無收。

稻飛蝨,我們這裡叫它:浮塵子。是我們這裡水稻的主要害蟲,它們密集的依附在稻杆和稻葉上,以吸食水稻汁液為食,造成植株營養成分和水分的大量喪失,被它們吞噬的稻田,先在田裡出現“黃塘”,“穿頂”,“蝨燒”現象,然後逐漸擴大面積,致使水稻全部枯死。



更可惡的是,稻飛蝨不僅自己侵害水稻的生長,還給水田裡帶來很多病毒,我們比較常見的齒葉矮縮病,草叢矮縮病,凋萎型矮縮病,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條紋矮縮病等病毒,都是拜稻飛蝨所賜。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稻飛蝨雖然對水稻的危害極大,但是我們種植戶有辦法殺滅它。

1.選用抗性好的水稻品種

剛開始在購買稻穀種子的時候,就要選擇對稻飛蝨抗性水平高的品種,這一步至關重要。品種選擇對了,以後往往不需要怎麼去防治它,稻田裡也沒有稻飛蝨;如果不小心選擇了感蟲,甚至超感蟲的稻穀品種,以後即使多次大量的使用農藥來殺滅它,效果也是不理想的,稍不留神,稻飛蝨就能讓田裡的水稻穿頂。

但是,抗性好的水稻也不能連續種植,最好3年以後再換另外一種抗性好的水稻來種,以免稻飛蝨產生抗體。

我家的稻田,前幾年種的是抗性好,產量高,抗倒伏的晶兩優534雜交水稻,今年就改用了Y兩優900這一品種。



2.插秧時,宜疏不宜密


插秧時,秧苗的間距,行距要大一些,以15×25cm為宜。這樣做的目的是增加秧苗植株之間的通風透光度,降低溼度,促使水稻生長。

如果插秧的密度大,秧苗長高後都擠在一起,就人為的幫稻飛蝨提供了滋生的溫床。

3.保護稻田裡的生態環境

稻飛蝨雖然厲害,不過“一物降一物”,自然界自有對付它的天敵。

我們在稻田裡常見的青蛙,蜘蛛,蜇蜂,螢火蟲等益蟲,都是以稻飛蝨為食。

這就需要我們保護稻田裡的生態環境,少施化肥,少噴灑農藥,少打除草劑,給益蟲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否則以後在田地裡都見不到它們的身影了,一切病蟲害只能靠化學農藥來解決了。

4.噴灑化學農藥來殺滅


經常到稻田裡去轉一轉,拔開秧苗檢查一下,一經發現稻飛蝨,馬上就要用農藥來殺滅它。

因為稻飛蝨繁殖力超強,1個雌蟲產卵高達1000粒左右,在合適的氣候環境下,10天左右就能孵化出一片幼蟲。

我們這裡常用“速效吡蟲啉”來噴灑稻田,這種農藥對付稻飛蝨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噴灑2-3天后,稻飛蝨的死亡率能達到90%以上,7-25天防治效果最好,藥效能持續45天左右之久。

如果還想提高防治稻飛蝨的效果,兼治稻瘟病,可以“吡蟲啉+敵敵畏”兩種農藥混合起來一起使用。

  • 綜上所述,一旦水稻裡發現有稻飛蝨的蹤跡,不要慌,馬上用化學農藥來消滅它。來年再種植水稻時,再按照上面的防治方法來預防稻飛蝨的發生。
我是陽哥,我在農村種田,希望我的經驗分享能幫到大家辛辛苦苦種的稻穀都有個好收成!

陽哥拍三農


稻飛蝨是為害水稻的一類重要害蟲,以成蟲或若蟲刺吸水稻韌皮部汁液,造成氮含量下降、光合速率降低等,引起水稻生長緩慢、分櫱延遲、千粒重降低,嚴重會造成“冒穿”“透頂”或“塌圈”,其傳播的病毒病暴發頻繁,對水稻的危害程度加大。一旦在水稻裡發現有稻飛蝨,在達到防治指標時(每畝叢1000頭以上)及時用藥防治。

稻飛蝨的發生流行受多種因素影響,應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措施,具體防治措施如下:

1、藥劑防治,預防用藥重點抓好兩個時期的防治工作:一是秧田的期,在拔秧前3天,酌情噴施“送嫁藥”;二是本田期,移栽大田後8-15天用藥預防。在水稻生長中後期,若水稻田發現稻飛蝨,應抓田間幼蟲的繁殖高峰期防治,藥劑的選擇:吡蚜酮、烯啶蟲胺、呋蟲胺、噻蟲嗪·吡蚜酮、烯啶·吡蚜酮等。噴藥時著重噴水稻基部,田間保水層5-7天,提高防效。

在治蟲防病的基礎上,分櫱期間,應加強田間觀察,發現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及時拔除病株,就地踩入泥中深埋。

2、加強田間管理,進行合理密植,使得水稻通風透光,稻株健壯,封行遲,增強水稻對稻飛蝨的抗性。合理施肥,應根據土地肥力,因地制宜的量化施肥,避免水稻旺長貪青。科學用水,適時曬田,降低田間溼度,促進稻株生長健壯。

3、生物防治,保護稻田蜘蛛、黑肩綠盲蝽等天敵。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稻飛蝨,是以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等作物。稻飛蝨常造成水稻大片死稈倒伏,有時也危害麥類、甘蔗等。常見種類有褐飛蝨、白背飛蝨和灰飛蝨

之所以會出現稻飛蝨,主要還是人為因素導致的,由於栽培條件的變化,誘發稻飛蝨發生危害增重。在地少人多,力爭高產的需求下,我國的稻田出現了與自然生態系統下完全不同的人工栽培體系。為稻飛蝨的發生與蔓延提供了條件。同時,生產上濫用殺蟲劑導致稻飛蝨再猖獗危害現象加劇。濫用殺蟲劑,特別有機磷農藥和菊酯類農藥,帶來了幾種嚴重後果。一是飛蝨抗藥性增強。二是產生抗性的時間縮短。三是某些農藥本身有刺激飛蝨產卵及提高若蟲和成蟲成活率的現象,出現越打藥蟲越多的再增猖獗現象。

當出現稻飛蝨的時候,因為已經產生了, 所以我們可以用藥物進行處理,可以用敵敵畏,具體可以諮詢專家

在這裡我們可以在稻飛蝨產生之前做一些防治措施,我們可以保護天敵,比如農田蜘蛛、黑肩綠盲蝽等是飛蝨天敵,然後就是加強田間調查,實時監測預警。在分櫱期、拔節孕穗期、灌漿期要切實做好飛蝨田間調查監測,及時預警,如果出現灌漿期百叢蟲量1000-1500只以上(各地指標或許不同)就應及時用藥防治。

然後就是要科學合理使用化學農藥防治。謝謝



吃喝玩樂一鍋端


農業防治

(1)選育抗蟲豐產水稻品種。如汕優10、汕優64等;

(2)栽培和管理措施,創造有利於水稻生長髮育而不利於稻飛蝨發生的環境條件。

對水稻種植要合理佈局,實行連片種植,防止稻飛蝨來回遷移,輾轉為害。

在水稻生育期,要實行科學管理肥水:施肥要做到控氮、增鉀、補磷;灌水要淺水勤灌,適時烤田,使 田間通風透光,降低田間溼度,防止水稻貪青徒長。灰飛蝨可結合冬季積肥,清除雜草,消滅越冬蟲源。 [2] [1] [3]

生物防治

(1)保護利用自然天敵,調整用藥時間,改進施藥方法,減少施藥次數,用藥量要合理,以減少對天敵的傷害,達到保護天敵的目的。其次,可採用草把助遷蜘蛛等措施,對防治飛蝨有較好效果。

(2)放鴨啄食。 [2] [1] [3]

油類防治

分櫱期的稻田,每667㎡用輕柴油或廢機油0.5-1kg,拌潮沙30-40kg,均勻撒入田中,待油擴散後,用小棍或掃帚等震動稻株,將飛蝨震落於水面,觸油而死;乳熟期後,採用油水潑澆,即待油擴散後,用木勺舀田中油水,反覆潑澆稻株基部,殺死飛蝨。油類防治應注意在滴油前要保持田水3-5cm深,隔日後換清水。 [2] [1] [3]

藥劑防治

應用藥劑防治要採取“突出重點、壓前控後”的防治策略。防治適期是2齡若蟲盛發期。常用藥機有:撲蝨靈(噻嗪酮),在低齡若蟲盛期噴霧,藥效長達1個月,且對天敵安全,是防治稻飛蝨的特效藥。異丙威(葉蟬散)、速滅威、混滅威等。水稻生長後期,植株高大,要採用分行潑澆的辦法,提高藥效。施藥時,田間保持淺水層,以提高防治效果。 [1] [2] [3]

藥劑指導

抽穗期

在水稻孕穗期或抽穗期,2~3齡若蟲高峰期,可用下列藥劑:

58%吡蟲·殺蟲單可溼性粉劑52~86g/畝;

44%吡蟲·井·殺單可溼性粉劑100~120g/畝;

20%吡蟲·三唑磷乳油100—120ml/畝;

10%噻嗪·吡蟲啉可溼性粉劑30~50g/畝;

25%吡蟲·辛硫磷乳油80~100ml/畝;

52%噻嗪·殺蟲單可溼性粉劑80~100g/畝;

26%敵畏·吡蟲啉乳油60—80ml/畝;

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0~20g/畝;

25%噻嗪酮可溼性粉劑25~35g/畝;

48%毒死蜱乳油60~80ml/畝;

5%丁烯氟蟲腈懸浮劑30~50ml/畝,對水50kg均勻噴霧。


婉秋的果園


感謝回答你的問題!

稻飛蝨是生產上為害水稻的主要害蟲之一,主要有褐飛蝨和白背飛蝨兩個種類。只要環境條件適宜,稻飛蝨能迅速繁殖,對水稻生產造成比較嚴重的危害。一般能夠造成水稻生產損失10%~20%,嚴重時損失達到40%~60%,甚至絕收。

稻飛蝨是一種遷飛性害蟲

遷入蟲量的多少與時間的遲早對稻飛蝨的發生程度密切相關,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太平洋副高在旱季明顯增強,南北氣流對流頻繁,給稻飛蝨的遷移創造了極有利的條件,因此造成了近年稻飛蝨大發生頻率越來越高。

3.2 稻飛蝨是一種繁殖快、繁殖率高的害蟲

飛蝨成蟲有長翅型、短翅型之分,長翅型主要起遷飛擴散的作用,短翅型則定居繁殖。短翅型成蟲的出現是飛蝨大量繁殖和增長的預兆,一般孕穗期百叢有短翅型成蟲3~5只,抽穗期稻飛蝨就會大發生。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飛蝨下一代的數量比上一代數量增長近100倍。

3.3 人為影響是主要的

栽培條件的變化,誘發稻飛蝨發生危害增重。在地少人多,力爭高產的需求下,我國的稻田出現了與自然生態系統下完全不同的人工栽培體系。為稻飛蝨的發生與蔓延提供了條件。同時,生產上濫用殺蟲劑導致稻飛蝨再猖獗危害現象加劇。濫用殺蟲劑,特別有機磷農藥和菊酯類農藥,帶來了幾種嚴重後果。一是飛蝨抗藥性增強。二是產生抗性的時間縮短。三是某些農藥本身有刺激飛蝨產卵及提高若蟲和成蟲成活率的現象,出現越打藥蟲越多的再增猖獗現象

稻飛蝨防治技術

4.1 農業防治措施

實施連片種植,合理佈局,防止飛蝨迂迴轉移、輾轉危害;健身栽培,科學管理肥水,做到排灌自如;合理用肥,防止田間封行過早、稻苗徒長廕庇,增加田間通風透光度,降低溼度;利用抗蟲品種。

安裝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稻田養鴨,保護青蛙等。

4.2 生物防治措施

保護利用自然天敵,調控稻田塊周圍的小生態環境,在田埂上撒施可引誘稻飛蝨天敵的有益雜草,增加天敵的數量,充分發揮天敵對稻飛蝨的控害作用。根據稻飛蝨集中為害基部的特點,可進行稻田養鴨防治,採用稻鴨共棲的形式,進行稻飛蝨防治。每畝在稻飛蝨遷飛來到之時,不定期或定期將鴨子放在田中,利用鴨子捉蟲。

4.3 化學防治措施

在若蟲孵化高峰至2~3齡若蟲發生盛期,採用“突出重點、壓前控後”的防治策略,選用高效、低毒、選擇性農藥。目前對褐飛蝨的防治主要有兩種特效農藥——撲蝨靈和吡蟲啉。每畝用25%撲蝨靈可溼性粉劑10克,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30克對水50千克噴霧,也可以每畝用5%氟蟲腈膠懸劑30~40毫升,對水50千克噴霧防治。

4.4 注意事項

稻飛蝨多集中在植株基部取食危害,應儘量將藥液噴到基部;水稻生育後期,尤其是超級雜交稻密閉的大田要加大用藥量,粗霧噴霧;飛蝨已對撲蝨靈、吡蟲啉等產生了強抗藥性的稻區,注意選用新的有效藥劑防治,同時要注意藥劑輪換使用;噴藥時田間應保持一定水層。白背飛蝨危害症狀與褐飛蝨危害差不多,但成、若蟲在稻株上的分佈位置較褐飛蝨高。以成蟲和若蟲群集稻株下部吸取汁液,使稻株表面成褐色斑。危害重時,稻株基部變褐,漸漸全株枯萎,嚴重時造成全田枯死。

希望對你有用!






劉悠悠悠悠


稻飛蝨的防控強調堅持“預防為主,壓前控後,綠色防控”的方針。

  1、保護天敵,自然控害,防止害蟲再猖獗。農田蜘蛛、黑肩綠盲蝽等是飛蝨天敵,黑肩綠盲蝽吮食飛蝨卵液,蜘蛛捕食活動的飛蝨,生產中可以通過使用低毒高效農藥來減少對天敵的傷害,田埂種植大豆來提供天敵棲息條件,不用菊酯類和三唑磷農藥來防止害蟲再猖獗和刺激產卵。

  2、加強田間調查,實時監測預警。在分櫱期、拔節孕穗期、灌漿期要切實做好飛蝨田間調查監測,及時預警,一般分櫱期百叢蟲量200-400只以上或短翅成蟲2-6只,孕穗期百叢蟲量500-800只以上或短翅成蟲5-10只,灌漿期百叢蟲量1000-1500只以上(各地指標或許不同)就應及時用藥防治。

  3、科學合理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稻飛蝨是刺吸式口器害蟲,在基部以口針吸食汁液為害,所以在選用農藥時,應選擇內吸性強的藥劑,以利藥劑在稻株體內的吸收傳導,同時稻飛蝨成蟲、若蟲在稻株基部相對鬱蔽的空間棲息,空氣流通稍差,有利於燻蒸殺蟲,故而具燻蒸作用的藥劑(毒死蜱等)效果較好;當然觸殺作用也是重要的,可以直接接觸蟲體而起效;綜合考量,在稻飛蝨藥劑選用上應當選內吸、觸殺、燻蒸作用強的,速效與持效藥劑結合。預防用藥生產實踐中根據田間稻飛蝨優勢種群類別和發生程度來選用高效對應農藥防治用藥,如早稻和一晚早期田間以白背飛蝨為主,預防可以用噻蟲啉、吡蟲啉、噻蟲嗪、呋蟲胺、噻蟲胺等菸鹼類藥劑;而以褐飛蝨為主的一晚田中後期及二晚田則以吡蚜酮單劑或吡蚜酮與菸鹼類復配劑為主。噻嗪酮只對低齡若蟲有抑制蛻皮作用,且見效較慢,對成蟲無效,所以近年來基本淘汰了。

  4、預防用藥參考。10%吡蟲啉20-30克/畝、25%噻蟲嗪16-20克/畝、20%呋蟲胺20克/畝,這幾種藥劑對白背飛蝨有效;50%吡蚜酮15-20克/畝、80%烯啶·吡蚜酮10-15克/畝,這兩個配方對三種飛蝨都有效。暴發用藥當田間蟲量較多呈暴發態勢時,就應速效與持效藥結合使用,才能在短時間內降低蟲口基數,減少損失,如用毒死蜱等+吡蚜酮/吡蚜酮和菸鹼類復配劑,同時添加有機硅等高效助劑提高殺蟲效果,有機硅要用質量好的,暴發的時候一桶水要加到10g。暴發期用藥參考:每桶水用45%毒死蜱(或35%硫丹)75-100毫升+50%吡蚜酮10克(或80%烯啶吡蚜酮8-10克)+有機硅10克於早、晚時段噴霧,田間保持寸水層5-7天,畝打2-3桶水。5-7天后視情形加固一次。田間無水乾旱條件則採用毒土法,于晴天上午9時後,畝用毒死蜱200毫升+80%敵敵畏300毫升與30-40斤幹細土拌和製成毒土全田撒施。確定施肥量,一般每株每次施1.5~2.5kg。


小李種養殖助農記


稻飛蝨是為害水稻的一類重要害蟲,以成蟲或若蟲刺吸水稻韌皮部汁液,造成氮含量下降、光合速率降低等,引起水稻生長緩慢、分櫱延遲、千粒重降低,嚴重會造成“冒穿”“透頂”或“塌圈”,其傳播的病毒病暴發頻繁,對水稻的危害程度加大。一旦在水稻裡發現有稻飛蝨,在達到防治指標時(每畝叢1000頭以上)及時用藥防治。

稻飛蝨的發生流行受多種因素影響,應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措施,具體防治措施如下:

1、藥劑防治,預防用藥重點抓好兩個時期的防治工作:一是秧田的期,在拔秧前3天,酌情噴施“送嫁藥”;二是本田期,移栽大田後8-15天用藥預防。在水稻生長中後期,若水稻田發現稻飛蝨,應抓田間幼蟲的繁殖高峰期防治,藥劑的選擇:吡蚜酮、烯啶蟲胺、呋蟲胺、噻蟲嗪·吡蚜酮、烯啶·吡蚜酮等。噴藥時著重噴水稻基部,田間保水層5-7天,提高防效。

在治蟲防病的基礎上,分櫱期間,應加強田間觀察,發現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及時拔除病株,就地踩入泥中深埋。

2、加強田間管理,進行合理密植,使得水稻通風透光,稻株健壯,封行遲,增強水稻對稻飛蝨的抗性。合理施肥,應根據土地肥力,因地制宜的量化施肥,避免水稻旺長貪青。科學用水,適時曬田,降低田間溼度,促進稻株生長健壯。

3、生物防治,保護稻田蜘蛛、黑肩綠盲蝽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