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医疗行业变迁,网上寻医问药—— “云就诊”兴起!

庚子之春,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众多行业遭遇巨大冲击,但医疗行业却迎来“高光时刻”。国家工信部2月2日发布的信息显示,医疗防护、消杀用品、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械等5大类100多个品种包括消毒产品、口罩、手套、鼻喷雾等产品需求量猛涨,口罩、防护用品供不应求。在全民防疫的紧张时刻,“一罩难求”成为热词,“双黄连”上了热搜,酒精、消毒液甚至连兽用双黄连都脱销。

在这场冰与火的较量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医疗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医疗用品生产企业:政策加持快速扩产

3月11日,昆明市官渡区一家医疗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工人们正在忙着打包刚下生产线的口罩等医防用品。“以前是我们生产好(产品)后送到药店,现在是药店提前预约,还专门派人过来等着取货,口罩还没打包就被取走了。”企业负责人说,为了保证市场供应,企业开足马力,工人们夜以继日,日产量增加到了平常时的三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打赢这场全民战“疫”,疫情防控物资就是最重要的“粮草”。2月1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2条措施的意见》,第一条就是要求“重点保障疫情防控、能源供应、交通物流、城市运行、医用物资、生活必需品以及其他涉及国计民生的企业在有效防控疫情前提下正常生产。”同时,省财政安排1亿元建立省级疫情防控物资保供资金池,用于生产企业应急性资金周转。省发改委积极与金融机构协调对接,做好相关医疗服务、科研攻关、医药产品制造等领域的资金保障。省工信厅发布《加强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十条措施》,对生产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的企业减免房租、税收,补助支持企业扩产扩能、科研攻关。云南省药监局也及时印发《关于疫情防控用医疗器械先生产后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口罩等疫情防控用医疗器械可先生产后审批。

有了政策加持,云南医疗用品生产企业迎来最繁忙的工作季。云南白药集团口罩生产线加紧生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及医用防护服;云南工投集团引进口罩生产线,日产口罩20万个及相当数量的医用防护服;昆钢集团恢复已停产多年的脱脂纱布口罩生产线,日产口罩近4000个;云锡集团职工取消春节假期全力赶制口罩,口罩从日产4000个提高到13400个;云天化集团在短短3天时间就完成了消毒液研制及生产,满负荷生产后日产50吨消毒液。至2月18日,医疗制药等生产复工率已达到100%。

政府支持,企业发力,效果很快显现。3月11日,云南省自主生产的第一批10万只高防护级别医用防护N95口罩赠往武汉。目前,云南酒精、消毒液供应充足,各大药店里也逐渐有了一次性口罩的身影。

医疗服务机构:“云就诊”火爆起来

肺疫凶猛,春节前后,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越来越多、越来越严,人们从刚开始的“事不关己”到“谈疫色变”,“宅家”成为最好的选择,以至于昔日熙熙攘攘的医院一度变得门可罗雀。“人食五谷生百病”,小病还能自己找点药扛一扛,而遇到疑难、慢性疾病的,想找医生却不敢去医院,怎么办?

卫健部门多次公开支持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2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规范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疫情防控加速了互联网医疗发展,为给宅在家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在线新冠肺炎咨询服务,“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多家互联网医疗企业还开展了义诊服务,线上预约的人数暴增。据了解,“京东健康”的日均在线问诊量达10万人次,“阿里健康”每小时的咨询量近3000人次。同时,许多公立医院也在疫情期间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移动APP或相关平台进行线上义诊。“云就诊”一下子火爆起来!

2月11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与第三方合作试点推出“云南抗疫云医院”服务,群众可通过下载“掌上云医院”APP进行在线问诊。3月7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携手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正式开通“互联网医院”,实现在线看诊、在线续方和预约检查、药品送到家服务。

“云就诊”推动区域内诊疗信息互通互联,将用户与线上、线下的医疗资源建立联系,服务囊括健康新闻、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在线疾病咨询、挂号、线上问诊、电子处方、药品配送、健康管理计划等。昆明市民孙女士说:“特殊时期不是非要扎堆去医院,能上网就看医生挺好的,很贴心,平时排不上队的专家号就诊,在线问诊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心里有底。”

“足不出户,免费问医”,既可防止扎堆到医院就诊,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又能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解民之所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眼科艾芬医生最近就在“线上云医院”为患者在线看诊,她说:“‘云就诊’可以远程医疗门诊、会诊,在线选专家看病,有专家线上义诊,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线上问诊初步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相信不只是疫情期间,疫情之后,互联网医疗仍然会持续发展并且越来越规范。”

医药销售企业: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疫情刚开始,口罩、消毒液、医用酒精、板蓝根就卖断货,后来双黄连也脱销了。但是,我们的整体销售额和利润却没有增长,一方面,疫防物资紧缺进不到货,即便进到货了,但进价上涨而售价却不能涨;另一方面,因为人们外出减少,常用药品的销量明显下降。现在除了口罩,酒精、消毒液已经不缺货了,但来买的人也少。”昆明市一家连锁药店店员说。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与线下门店销售的冷热不均相对的,是线上医药销售的“火爆”。当然,火爆的是防疫用品。有报道称,京东3天时间售出1.3亿只口罩。春节期间浏览各大购销平台不难发现,口罩、消毒液、医用酒精,只要是“专家”说“可能有用”的疫防用品,下方要么显示“已售空”,要么“缺货”。更可笑的是,淘宝网上“兽用双黄连”也曾售空,“病急乱投医”到如此地步,让人不得不感慨某些人的“脑洞太大”。

疫情中,诸如此类的“笑话”不少。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经此一“疫”,网上买药将逐步成为趋势。据《蓝鲸财经》报道,疫情当前,药品和卫生防疫用品的火爆销售让医药电商获得了一波明显的流量增长,同时加深了C端用户对医药电商的品牌认知。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医药电商活跃人数平均增长5.44%,康爱多、药房网、健客网等医药电商平台的日活平均增幅也在6%左右。在政策与市场红利的推动下,医药电商的市场规模有望在今年增至1756亿元,同比增幅达61%。“在这波爆发式增长后,医药电商的未来发展趋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医药电商与线下实体药店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医药新零售模式将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

“互联网医疗渐成大势,传统医药销售企业也会更加注重网络营销,上线更多种类的药品,规范完善线上配药业务。另外,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也为医药电商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整个医疗行业都在拥抱数字化,我们也会积极转型服务新需求!”昆明一家医药销售企业负责人感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