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骏能追风亦传亡国音

文 | 烟雨客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周穆王用来驾车的八匹骏马,可以日行三万里,能够追风逐电,可是后人从这惊天动地的蹄声中,听到了亡国的哀音。


烟雨夜读 | 八骏能追风亦传亡国音


这八匹骏马,有着显赫的来历。为周穆王驾车的是当时有名的驭手造父,是飞廉的后人,家世颇为显赫,可以一直追溯到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孙女——女修。造父的祖上有好几位都是周王的马车夫,为了让周穆王西游更为快捷,造父专门跑到桃林,即那个追赶太阳的夸父死去的地方,为他挑选了八匹骏马。

据史料记载,这些野马,原是穆王的祖父定了天下后散放在夸父山的战马的后代子孙,在野性中还保留着祖先的英武气概。造父不仅善于驾马,还善于养马,这八匹骏马都是他一手调养出来的。它们有的奔跑起来都足不践土,有的比飞鸟还快,有的能夜行千里,有的背上生有翅膀……


烟雨夜读 | 八骏能追风亦传亡国音


造父把这八匹骏马献给穆王之后,穆王就叫人把这些马养在东海岛的龙川附近,那里有一种草,名叫“龙刍”,那些骏马吃过之后,更是奔跑神速,能日行三万里。

白居易写过一首八骏图,寄托了贬抑之意:一人荒乐万人愁。

八骏图

白居易

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

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

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

属车轴折趁不及,黄屋草生弃若遗。

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

璧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

《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周从后稷至文武,积德累功世勤苦。

岂知才及四代孙,心轻王业如灰土。

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

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

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

至今此物世称珍,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

八骏图,君莫爱。


烟雨夜读 | 八骏能追风亦传亡国音


能够踏遍四荒八极,三十二蹄没有片刻停歇,可是周穆王关心的是民生疾苦吗?还是个人的荒乐欲望?是西王母,还是盛姬,尽管也曾为了冻馁之苦的民众写诗悲悯,但为了这次游历,需要征调多少民力,需要多少物资保障,多少人背井离乡,甚至身死异乡?

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周王朝的天下,也许就是此时开始走向没落的吧。或许,周穆王西行,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寻求长生不死,据说他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并且他能够在位55年,尽管时间有待考证,但的确算是长寿的了。


同穆天子一样的秦始皇、汉武帝等人始终都想找到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但他们的努力最终都是恨水东流,荒冢一堆。歌在人却亡,马骏人无奈,不顾天下安危的统治者多了,却一样逃不过死亡。


烟雨夜读 | 八骏能追风亦传亡国音


一代雄主唐太宗也有“昭陵六骏”,是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和拳毛驹。这六匹战马都在李世民开辟大唐基业的重要战役中立有赫赫战功。。这是原置于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六骏,指唐太宗在统一中国战争中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唐太宗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炫耀一生战功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诫后世子孙创业之艰难。

秦王铁骑取天下,

六骏功高画亦优。

据说六骏都是“马之良材”,是从西域波斯马种的优良群马中精选出来的。在雕刻六骏时,先由初唐大画家阎立本绘制图样。六骏的形像、名称及其来历,都有事实作根据。

烟雨夜读 | 八骏能追风亦传亡国音


东面的第一骏名叫“特勒(勤)骠”,此马毛色黄里透白,白喙微黑,故称“骠”,“特勤”是突厥族的官职名称,可能是突厥族某特勤所赠。李世民在公元619年乘此马与宋金刚作战。特勤骠在这一战役中载着李世民勇猛冲入敌阵,一昼夜接战数十回合,连打了八个硬仗,建立了功绩。

东面第二骏名叫“青骓”,苍白杂色,前中五箭,为李世民平定窦建德时所乘。石刻中的青骓作奔驰状,马身中了五箭,均在冲锋时被迎面射中,但多射在马身后部,由此可见骏马飞奔的速度之快。唐太宗给它的赞语是:“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东面第三骏名叫“什伐赤”,纯赤色,前中四箭,背中一箭。在这一重大战役中,李世民出生入死,伤亡三匹战马,基本完成统一大业,“青旌凯归”。

西面的第一骏名叫“飒露紫”,色紫燕,前胸中一箭。牵着战马正在拨箭的人叫丘行恭。为李世民平定东都击败王世充时所乘。王世充追至,流矢射中了李世民的马,此时,丘行恭便回身张弓四射,箭不虚发,敌不敢前进。然后丘行恭立刻跳下马来,给御骑飒露紫拨箭,并且把自己的坐骑让给李世民,然后又执刀徒步冲杀,斩数人,突阵而归。


西面第二骏名叫“拳毛袼”,是一匹毛作旋转状的黑嘴黄马,前中六箭,背中三箭,为李世民平定刘黑闼时所乘。石刻上的拳毛袼身中9箭,说明这场战斗之激烈。唐太宗为之题赞:“月精按辔,天马横空,弧矢载戢,氛埃廓清”。自这场战争后,唐王朝统一大局已定。

烟雨夜读 | 八骏能追风亦传亡国音


西面第三骏名叫“白蹄乌”,是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李世民与薛仁杲作战时的坐骑。李世民趁机追击,催动白蹄乌身先士卒,衔尾猛追,一昼夜奔驰200余里,迫使薛仁杲投降。石刻“白蹄乌”昂首怒目,四蹄腾空,鬃鬣迎风,俨然当年在黄土高原上逐风奔驰之状。唐太宗给它的赞诗为:“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李世民非常珍爱上述六匹名马,在他做了皇帝之后,每当谈论他当年征战疆场的情景,总不忘这六匹名马的贡献。尽管如此,此后的唐太宗以文治天下,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休养生息、国泰民安,铸剑为犁、牧马天山,开创了盛极一时的贞观之治。

昭陵六马,唐文皇战马也,

琢石象之,立昭陵

宋 苏轼

天将铲隋乱,帝遣六龙来。

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

飙驰不及视,山川俨莫回。

长鸣视八表,扰扰万驽骀。

秦王龙凤姿,鲁鸟不足摧。

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

区区数竖子,搏取若提孩。

手持扫天帚,六合如尘埃。

艰难济大业,一一非常才。

维时六骥足,绩与英术陪。

功成锵八鸾,玉辂行天街。

荒凉昭陵阙,古石埋苍苔。

战马虽好,开疆拓土定鼎天下战功赫赫,但如果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则天下苦之,可谓取用以时,足以为后世戒。


烟雨夜读 | 八骏能追风亦传亡国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