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時代好多手機品牌涼了,5g時代也會涼很多手機嗎?

zyl961955197


這是一個趨勢,但是在未來一到兩年5G還沒完全應用起來之前這個還不會太明顯,不過以後要是麒麟外賣了,說不定會救活一批別的品牌


陌然希爾745


您好!我今日頭條原創作者Sandy科技,很高興回答關於4g時代好多手機品牌涼了,5g時代也會涼很多手機嗎?首先,我要明確的告訴您,當年三大運營商4G部署用了6年時間才完成部署, 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花費了大量的金錢, 還有每年都需要運營費和維修費。所以,我可以肯定告訴您,即使到了5G時代,4G手機還是會有很多人在用,要知道2007才推出3G(TD-SCDMA)測試,2008年正式放號;而我在2009年才用上3G,估計5G普及要在5年之後,大家選擇的品牌:華為,小米,OV,蘋果,三星這樣比較靠譜的手機。

還有一點,那就是5G的資費決定了4G手機的生死,費用不降,5g難普及,現在各運營商大肆宣傳5g,目的就是變相漲價,再抽一波用戶的油水,之前4g網速也是挺快的,完全能滿足需求了,看到大家更換5g手機的激情不高,就偷偷降4g的網速,逼著大家換5g手機,辦5g套餐。

5G與4G相比的缺點是 : 第一,手機價格奇高,普通百姓消費不起。 第二,消耗的流量至少是4G的3倍以上,這讓人即使買得起馬也配不起鞍。4g 的信號已經不好了,我以前看視頻不卡,現在一會一卡頓的, 如果運營商強行將4G降速推行5G,那麼我們就將重回有線寬帶WIFI時代。還有一點,4G手機銷量下滑是因為可支配收入減少,錢太難掙了!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5G太貴了 !用不起! 現在4G每個月養兩張卡我都吃不消 ,還用5G手機? 有錢人買5G手機我無話可說,比較有錢的, 普通人現在買5G真的是早了。 等套餐降下來至少兩到三年, 到時候現在買的5G手機還能香嗎?

我在想,5G網絡為什麼不能和3G換4G一樣呢,手機還是那個手機,只需更換手機卡呢。5G網絡太坑爹了,資費貴了2.3倍不說,5G手機還死貴。可以很肯定的說,4g不會退網,它會成為5g的一個輔助的網絡,類似子網絡,和5G相輔相成。


Sandy科技


完全就是想坑錢,現在5G手機價格鬥這麼高。4G不香嗎,我覺得網速也夠快了


晴天191434781


會,價高的會涼涼。


明月小陳


嘴哥說過~手機公司,最終只會剩下3-4家。


一天到晚游泳的比目魚


肯定會


魚羊熊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手機品牌其實從2G時代,就開始大量的被市場淘汰,4G時代也有很多手機品牌倒閉或者淪為其他,5G時代也不會例外。

手機市場,越來越趨於壟斷,這個趨勢一直也沒有改變。

就手機來說,從2G時代的功能機開始,到4G手機,再到5G手機,都有大量的手機品牌倒下,即使是一些特別大的牌子也不例外。

曾經非常有名氣的外國的手機牌子,比如諾基亞、愛立信、阿爾卡特、摩托羅拉,臺灣的HTC,也都在手機換代逐漸的退出了主流市場。

國內的手機品牌就不用說,曾經的手機裡的戰鬥機--波導,還有當年的中華酷聯裡的酷派,剩下的中興、聯想也直接淪為其他。

經過2、3、4G時代的廝殺,主流的國內手機品牌也只剩下了華為、OPPO、VIVO、小米四家。

中小手機品牌,在4G時代逐步淪為市場份額之中的其他,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競爭力。

進入4G時代之後,手機同質化嚴重。除了少數的企業,基本都是完全的供應鏈的技術,手機品質差距並不是很明顯,剩下就是一些價格和性能的取捨,以及市場營銷。中小手機企業,無法形成規模效應,也就無法從供貨商哪裡拿到更低的價格。而且中小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去進行營銷,兩者疊加的結果,被市場慢慢的遺忘也就非常正常了。

5G時代,對於中小手機企業來說,更加艱難。

5G時代,手機品牌的集中度將會更加明顯。這是因為5G手機的價格將會更貴,5G手機價格的提高,也讓一些本身就只能依靠低價策略去擠佔部分市場的手機企業更加的舉步維艱,最終徹底的被市場所拋棄。

對於5G手機而言,由於5G網速更快,則需要對通信方面有更強的解決方案,這裡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去進行研發,中小企業投資不足,技術就很難達標。

而且,隨著5G的發展,手機還會開始物聯網化、雲化,物聯網平臺的部署,雲計算平臺的部署,都會對手機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也是中小企業很難做到的。

總而言之,對於手機企業來說,5G時代將會更加殘酷,會有更多的中小手機品牌被市場淘汰,手機品牌的集中度將會更高,未來的國智能手機只能剩下三家,這也並不是危言聳聽。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嗯,回答本行業話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對的,我認可樓主這個說法。每當我們進入一個新的科技週期,必然會誕生一些優質的公司,同時也有一部分不不思進取的公司倒下。我們先來看一下,4G時代有哪些手機品牌商倒下了?

4G時代手機品牌商陣亡名單?

像國產的金立手機,在創始人爆出賭博之後,金立手機就開始倒下了,其實就算沒有劉立榮涉賭,金立手機的日子也不好過,因為進入智能手機時代以來,金立手機就開始頹廢!

除了金立手機,像樂視手機,360手機都已經倒下,再一個就是現在的錘子手機其實也是日子難過!

5G時代 會有哪些廠商倒下?

餘承東曾說過,未來三到五年只會剩下三大手機廠商。而且餘承東還認為華為將是這三大手機廠商之一,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這將是痛苦的,而行業的領軍者可能會被迅速遺忘。我比較認可餘承東這個說法,因為市場就這麼大,消費者只會對有品質的手機買單!

我個認為,進入5G時代之後,像聯想手機、魅族手機等,如果他們再交不出漂亮的成績單,很快就會被時代淘汰!

大家不要以為是危言聳聽啊,當年諾基亞手機在全球那麼風光,可還不是短短几年的時間就走向了沒落?要知道,這個時代是殘酷的!


春公子


一、4G時代涼了很多手機,現在份額已經向前5集中了

時間如果回到2015年左右,那時候中國市場估計就有幾十家智能手機廠商。所以當時也就是2015年3月分份的時候,餘承東說了一句話,說3-5年內,智能手機廠商只剩三家,華為將是其中一家,其它的廠商將被市場淘汰。

所以今年3月份大家都說餘承東吹牛了,但事實上,說他吹牛也好,說沒吹牛也好,餘承東說的趨勢是對的,目前份額向前幾大集中。

以中國市場為例,目前90%的份額集中在前5大手機廠商手中,而2015的時候,前5大手機廠商只佔了60%左右的份額。

而這5年來,由於份額不斷的被巨頭搶走,確實很多廠商倒了,比如360,金立,錘子等等。

二、5G時代,涼的廠商不會太多了, 前幾大依然會在,後面的反正也沒什麼銷量

但當進入5G時代後,我覺得涼的廠商不會太多了。因為市場格局基本成型,5G相對於4G來講,手機不會有太多的變化。

而對於一個市場而言,一般只有顛覆性的東西出現,才會淘汰一批,崛起一批,而目前前幾大廠商壟斷了市場,基本上是很難倒的,後面的廠商本來也是沒太多存感,倒不倒的,其實也就無所謂的了。


互聯網亂侃秀


4g時代手機市場發展演化的情況,基本符合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規律,經歷了從初期到相對成熟、再到市場格局相對固定的過程。

先簡單說說4g時代手機市場變化的情況。

4g興起——從群雄爭霸到三足鼎立

大家都知道,自國內從2011年,4g移動互聯網興起,作為移動互聯網載體的觸屏智能手機,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空間,十億級的人口換機潮,給很多手機廠商帶來了全新的機會,也讓很多人加入了手機行業,像小米、魅族、錘子,還有其他現在已經完全消失的手機品牌,加上當時已經存在的手機廠商,如華為、OPPO、vivo、中興、三星、HTC、iPhone等,整個市場可謂百花齊放。

當時的蘋果是絕對的領軍者,把觸屏智能機拉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其他廠商基本都是照著iPhone來做的。從2011年到2016年,整個國內的手機市場是處於是一個快速上升期的,增量空間巨大,所以不管大小廠商,至少總能從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到了2016年後,國內手機的市場格局逐漸發生了變化:銷量及市場份額開始向華為、OPPO、vivo聚集,其次是小米,而其他廠商,像魅族、錘子、聯想、中興等,都遭到了斷崖式的下跌。而近兩年看,這種趨勢更加明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馬太效應”,整個市場呈現“T”字型發展,華為、OPPO、vivo越來越強大,三家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佔到國內市場的70%—80%,小米也掉了一半以上的份額,其他的廠商更是倒的倒,沒倒的在苟延殘喘,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倒了。

如今,站在4g時代末端,5g時代的開端,在市場排名上還能擁有自己的姓名的,就剩下華為、OPPO、vivo、小米,其他的都已經屬於others了,對比幾年前百花齊放的競爭態勢,只能感嘆市場的殘酷。

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為什麼2016年後,國內手機市場格局會出現如此大的變化?為什麼很多手機品牌近幾年突然就涼涼了?

在智能手機市場初期,所謂的智能手機形態其實是很不完善的,不管是設計還是性能,或者系統優化,都比較粗糙, 大家都朝著iPhone的方向前進,但距離甚遠,也就是說,在初期,國產手機各方面的提升空間很大,而且每次提升,感知度都很高。比如處理器,每年高通處理器升級,體驗提升都挺大,更快、卡頓情況改善了,再比如攝像頭,像素不斷提升,後來加入雙攝,還有了人像背景虛化,也是感知度比較高的東西,還有機身材質、外形、顏色等,都是比較容易就可以顯現出大改變,從而吸引消費者購機的因素。就好像一個學生,滿分100分,他考試原本水平就是10分,那他是很容易提升分數的,隨便補充一些知識點都可以輕易得考到20、30、40甚至50分,這些都不需要很大的技巧和努力。所以在前幾年,手機廠商們都活得比較舒服,對銷量的預期也可以一年比一年高。

但決定這幾年市場分化的原因是什麼?是有些廠商在賺錢容易的年代,居安思危,早就制定好研發計劃,把錢砸到研發上,潛心研發屬於自己的核心科技,並不斷升級線下渠道、供應鏈以及品控水平,這些廠商是有長遠眼光的,像華為,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研發自己的芯片和基帶了,芯片是個何等巨大的工程,為此華為多年來一直都是用通信業務的錢為芯片等研發業務輸血的,因為華為相信,只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在未來穩立市場,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而從2015年開始,華為與徠卡合作研發拍照硬件和技術,現在拍照技術也稱霸全球手機了。OV兩家一直以來都被很多人認為是“高價低配”,只會打廣告,沒什麼技術含量。直到兩年前,OV開始秀肌肉,大家才知道原來OV一直在默默積蓄能量,把爆款單品賺的錢都投入到快充、拍照、屏幕等核心科技的研發上了,而且品控一直做得很好,所以,不是OV不強,OV要真的狠起來,產品和研發實力基本秒殺大部分廠商。

所以,你會看到,一直默默投入研發的廠商,在市場越艱難時,越是逆勢增長,因為這時候,大家都考到七八十分了,越往上提分,越需要積累和實力。你們看,處理器性能早就飽和了,跑分再高,感知度也不強,廠商們也不再把處理器跑分拿出來作為主要宣傳點了,甚至發佈會也只是簡單帶過。拍照呢?想想幾年前的手機,就已經能滿足大多數人的日常使用了,像素再高也沒什麼用。系統呢?安卓系統這幾年也成熟了很多,加上廠商們自己的優化,安卓基本也不會出現卡頓的現象了。那麼對於消費者來說,幾年前買的手機,已經足夠日常使用了,換機動力大大減弱,國內手機市場已經從增量時代來到了存量時代。

存量時代,就是肉搏了,市場空間小,用戶對手機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經過廠商一輪輪的教育,整體用戶也成熟起來了,知道跑分不是唯一,也更少地會被忽悠。

那現在大家拼什麼?拼品牌,拼核心研發實力,而這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的,同時這兩者都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投入的。

品牌來自於哪裡?看起來每家廠商的手機都差不多,但長期體驗下來,就會發現,有底蘊有積累的廠商,會把每個細節體驗都優化到最好,讓手機整體運行穩定流暢,就算處理器不是最新最旗艦的,依然是一部讓人舒服的手機。有些廠商把重點放在了各種跑分和噱頭上,總想靠一些數據和玩文字遊戲來忽悠用戶,搶各種首發,結果手機品控差,經常出問題,網上大把用戶維權無門,吐槽紛起,這麼些年下來, 品牌力自然有了很大的差距。還有企業形象,有些企業形象不必自己說,大家都知道他是國貨之光,而有些企業的高管整天在網上碰瓷引罵戰,把國貨兩個字貼在自己臉上,結果反而印度人覺得他才是印度的國貨。如果說OPPO和vivo創立了新品牌realme和IQOO,品牌力暫時是0,那有些企業經過這麼些年的折騰,品牌力已經是負數了。

還有研發實力,現在的研發實力就體現在,大家的處理器都很好,你如何把安卓系統優化得最好用;大家的屏幕都不錯,大部分是三星供貨,你如何加上自己的研發和調教,把屏幕做到極致;大家的拍照都很好,你如何利用更好的組合以及更好的調教,把拍照優化到最好。以及最重要的,現在堆料的門檻並不高,你如何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也就是自己的長處,讓自己擁有獨特的定位,從而脫穎而出?

所以,現在的消費者,你要讓他們有足夠的動力換機,或者在一眾旗艦中選擇你,看品牌,心裡認知,看你的長板,沒有短板的手機很多,有長板的手機才能吸引人。以往性價比就夠了,現在性價比的同時,還要品牌形象好,還要手機長得好看。

所以,市場成熟,手機廠商競爭更激烈,加上用戶擇機的標準越來越挑剔,自然那些擁有良好品牌力、強大的供應鏈掌控力、品控強、擁有研發實力的廠商成為最大的贏家,其他廠商慢慢就被淘汰了。

5g時代——強者更強,更多的弱者將消失

5g對於所有的廠商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機會,很多廠商在很久以前就開始蹭5g的熱點,搶發第一批5g手機,希望佔領用戶關於5g手機的心智。5g時代,手機的作用會變得更大,因為有了5g的加持,手機將被賦予更多的功能和使用場景。今年可以說是5g手機全面爆發的一年,主流品牌基本已經推出了5g旗艦手機,從目前來看,5g手機有一個明顯的特點:貴。畢竟5g手機所用的零部件成本會更高。

而價格變貴,會帶來什麼結果呢?直接的感知就是——用戶對於手機的要求將更高了,並且傾向於買更高端的產品。畢竟5g手機的平均價格已經提上去,當價格衝破一定的門檻時,整體用戶對於價格的敏感度其實是降低的,他們會想:我都花這麼多錢買部手機了,何不乾脆加多一點,買一部品牌等各方面更好的手機呢?

一些手機品牌,之前由於品牌形象不行,一直只能走性價比道路,價格也賣不上去,在4g時代,還能憑藉性價比的名號,籠絡一些用戶,而到了5g時代,價格升高,品牌形象和其在用戶心中的認知,是支撐不起更高的價格的,所以很多用戶自然會想:我花五六千元買部XX?所以會造成大批用戶選擇更好品牌的手機。

另一方面,5g時代,手機功能更多,手機的綜合產品力也要求更高,對於廠商研發實力也是一種考驗,來到了更高的技術競爭平臺,當然也會篩選掉一批手機品牌,強者在5g時代會更強,弱者可能在5g時代,就要被市場優化掉了。

目前來看,華為在5g時代是有絕對優勢的,自研芯片,高端芯片性能已經基本追平高通驍龍旗艦芯片,自研5g基帶,目前也是全球最強的5g基帶,加上在拍照功能上的一騎絕塵,不僅在核心原件上有定價主動權,而且還有自己的絕對長板,這樣的產品,別人怎麼競爭?

OV兩家其實也積累了相當充足的研發成果,對上下游供應鏈的把控以及線下渠道的鋪設經營都是有優勢的,加上OV在設計上一直比較強,目前來看雖然勢頭不如華為猛,但後續依然有追趕的空間和可能。

其他的廠商,目前比較看好一加和IQOO,都是小而美的廠商,這幾年穩健發展,不過這兩個品牌嚴格來說也是OV嫡系的。

那些沒有提到的國產廠商,生存環境可能會越來越艱難,去到更次級市場進行降維打擊可能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我是一直想養貓但怕貓抓爛我家沙發的阿b大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