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項羽的首席謀臣,“亞父”范增的水平如何,在當時能排第幾?

劉邦曾說,他劉邦之所以能逼項羽自刎於烏江畔,就因為他劉邦比項羽更會用人,張良、蕭何、韓信等,都是當世人傑,都能為他劉邦效命,而項羽有一“亞父”范增卻不能用。

項羽為什麼不用“亞父”范增呢?是項羽剛愎自用,還是“亞父”范增的本領不濟呢?“亞父”范增的謀略水平到底如何,在當時的謀士中能排第幾呢?

作為項羽的首席謀臣,“亞父”范增的水平如何,在當時能排第幾?


范增出山後的第一計,便是在項梁面前總結陳勝失敗的原因,並提議擁立楚國王室之後為新的楚王以團結楚地人民和楚地百姓。

這一計策對不對呢?我們事後來看,既對也不對。

按照范增的說法,包括劉邦、英布、蒲將軍、陳嬰、呂臣等首領之所以聚到項梁帳下,是因為項家世世代代為楚將,他們相信項梁可以復立楚國之社稷,所以才以項梁馬首是瞻。

但事實上,劉邦之所以會投項梁,無非是因為遭遇了部下叛變,無力平叛,不得已,才先投景駒後投項梁,根本就沒想著要復立楚國社稷;英布、呂臣之所以投項梁,純粹是因為秦兵太強,他們獨木難支,想要抱個大腿而已,根本就不是什麼要復立楚國社稷;而陳嬰呢,太史公在項羽的傳記中說得很明白,陳嬰自己不敢當頭,怕事不成被滅族,所以找個人依附,也沒有什麼復立楚國社稷的心思。

也就是說,那些投靠項梁的首領,各有各的原因,但卻沒有一個想要復立楚國社稷。

所以,范增的論據就是錯誤的。

作為項羽的首席謀臣,“亞父”范增的水平如何,在當時能排第幾?


但范增對陳勝敗亡的總結,卻比較正確,只是沒說透。

陳勝、吳廣之所以敗亡,原因很複雜,但范增提的這一條很重要,陳勝沒有復立楚國或者說六國之後,而是自己稱王。

陳勝自己稱王有什麼問題呢?

有兩個問題。

第一,陳勝稱王,等於把秦兵的注意力和火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秦兵會追著他陳勝打,這對於他陳勝來說很不利。

所以,在陳勝稱王之前,張耳、陳餘就建議陳勝彆著急稱王,而是先復立六國之後,讓六國之後成秦兵的靶子,吸引秦兵的注意力,然後陳勝就可以趁秦兵不備,挺進武關,進而拿下關中,之後再滅了六國之後或逼六國之後向陳勝稱臣,則陳勝就不只是王,而是帝了。

第二,陳勝稱王,等於告訴一起舉事的小夥伴,稱王是沒有門檻的,只要你有兵,只要你打下了地盤,你就可以稱王。

所以,陳勝部下武臣奉陳勝命令打下趙地之後,直接稱趙王;武臣部下韓廣打下燕地之後,直接稱燕王;韓广部下臧荼隨項羽入關之後,被封為燕王,韓廣則被改封到偏遠的遼寧,稱遼東王,韓廣不服,結果被臧荼給滅了。

一句話,陳勝的操作使大家各打各的小算盤,不能合力對付秦兵,故而失敗。

作為項羽的首席謀臣,“亞父”范增的水平如何,在當時能排第幾?


正基於這樣的原因,范增建議擁立楚國王室後裔為楚王,以此來昭示天下,他項梁起兵絕不是為了私利,而是出於公心,使自己站上道德制高點。

這樣,其他人再也不會隨隨便便就稱王了,大家也能合力來對付秦國了。

這是范增做得對的地方。

但范增的這一計謀,一點都不新鮮,早在陳勝稱王之前,張耳、陳餘就指出了同樣的操作,而且說得比范增還透徹。

從預見性和深刻性上來說,范增是比不上張耳陳餘的,而從張耳、陳餘後來的成就和經歷上來看,張耳不如陳餘,陳餘不如韓信,甚至可能不如李左車,韓信又不如陳平,陳平與張良不相上下。

這樣一排,能排在范增之上的,至少包括張良、陳平、韓信、陳餘和張耳,這還沒提房賜、蒯通和酈食其呢,房賜成功勸阻陳勝,免去陳勝和武臣的火併,使大家可以站在反秦的統一戰線之下,蒯通幫韓信搞定了齊地,甚至有能力幫韓信三分天下,而酈食其直接幫劉邦實現了懷王提議的“扶義而西”,又幫劉邦搞定了齊地。而范增呢?咸陽分封之後,天下便再次打亂,范增沒幫項羽搞定任何一個諸侯,怕是本事還不如房賜、蒯通和酈食其吧?

算下來,范增的謀略水平,或許能排進秦末謀士的前十吧,但就算排進前十,也是吊車尾。

作為項羽的首席謀臣,“亞父”范增的水平如何,在當時能排第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