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江蘇溫度:明前採茶正當時

抗擊疫情·江蘇溫度:明前採茶正當時

工人在儀徵一家茶場裡放置除蟲板 張玉峰攝

抗擊疫情·江蘇溫度:明前採茶正當時

圖為南京江寧溪田茶樂園 江寧旅遊產業集團供圖

清明臨近,採茶正當時。從洞庭碧螺春到南京雨花茶,從溧陽白茶到儀徵綠楊春……江蘇名茶不少,茶葉種植面積穩定在50萬畝左右。今年茶葉採摘用工是否受到疫情影響?當地茶農收成如何?種茶人又有哪些新打算?近日,人民網記者深入各地探訪春茶生產情況。

用工

距離揚州城區40公里的儀徵安墩村,和煦的春風已讓茶場披上一層新綠,300多畝茶樹抽出了鮮芽。

春茶長勢良好,茶場主張春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作為揚州聚源春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疫情防控期間,他守在茶場發愁了一陣子。

“疫情不好轉,外省工人就過不來,招工難呀。”張春說,茶樹生長快,採摘鮮葉不能等,採下來不能捂。疫情緩解前,他每天都會給留守工人做好防護工作,施肥、翻土、殺蟲,要全程帶口罩。但茶場只有幾名工人,壓根無法完成清明前後的採摘工作。

用工,一度成了張春最頭疼的事。往年,150名來自河南的採茶工會來到他的茶園採茶。前些日子,他的心裡沒底——工人還願不願意出來?工錢是不是要漲?茶葉銷售會不會受到影響?

同樣為用工發過愁的還有溧陽市天目湖鎮的茶農老彭。老彭種植茶葉已有10多年,與其他茶農一樣,每年開春都要聯繫工人、清理廠房。疫情期間,這套常規工作變得比以往困難很多。“首先是找不到人。”老彭坦言,疫情防控期間有嚴格的准入限制,願意來的不讓來,讓來的又不願意來,在勞務市場上,工人的工資直接漲了30%。

不過,隨著疫情形勢明顯好轉和復產復工的腳步加快,用工問題迎刃而解,也讓各地種茶人長舒了一口氣。這兩天,60名河南採茶工將跟隨包車來到張春的茶場,到3月29日還將有50名採茶工到崗。

扶貧

三月的句容市白兔鎮解塘村產業扶貧基地,正被春茶包圍。連綿的茶樹,沿著山勢鋪展。

今年第一茬春茶已經開始採摘。茶園裡,茶農們戴著帽子、口罩,腰上纏著竹編小簍,熟練地採摘。“剛剛開採,產量不高,茶農們都是按點工結算工資,一天有近80元的收入,等茶葉進入豐產期,我們會按採摘量來結算工資,採得多的一天收入能達到200多元。”解塘村黨總支書記張冬才說。

56歲的烏秀鳳是解塘村的一名困難戶,平時在鎮上的紡織廠打工。2017年,丈夫做了胃切除手術,喪失了勞動能力,全家的重擔壓在她一個人身上。在村兩委的幫助下,她利用空餘時間來茶園採茶。“我的手腳算快的,盛產期最多時一天能採到七八斤鮮茶,算下來採茶一個月的收入能有5000多元,加上打工的收入一年下來能賺到3萬多元。”對於這個收入,烏秀鳳很滿意。

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解塘村把茶葉作為村裡精準扶貧的支柱產業打造,建立了200畝扶貧茶葉產業園。“每年採茶期間我們需要100多名採茶工,平時還需要30多人進行田間管理。”張冬才說,茶園每年向村裡繳納18.6萬元管理費,既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又解決了村民就業問題。

據瞭解,句容市共有大小茶場44家,茶園面積達到5萬畝,最近陸續進入採摘期,每個茶廠都會優先錄用周邊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進行田間管理和茶葉採摘,幫助他們提高收入。

如今,在江蘇各地的種茶基地,也都基本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茶葉生產組織模式,構建更加穩固的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體,讓茶農有想頭、有奔頭,讓企業有效益、有利潤,真正建立起農戶助推企業發展、企業帶動農戶致富的雙贏發展機制。

轉型

這些天,南京的江寧旅遊產業集團美麗鄉村公司、溪田公司正陸續開展春茶採摘。

雨花茶是南京特產,先後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保護,雨花茶的加工製作技藝也入選了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江寧區,美麗鄉村黃龍峴種茶歷史悠久,周邊有茶園2600餘畝。其中,溪田田園綜合體內生態茶園總面積500畝,即主要生產溪田牌雨花茶。

近年來,當地創新茶葉經營模式,發展“茶+旅遊”產業,促進三產融合發展。漫步在田埂茶園,美麗鄉村生態循環旅遊線從中穿過,果蔬大棚、玫瑰園、茶園、七仙福田等景觀讓黃龍峴成為市民休閒打卡地。

依託茶種植、茶文化,融合休閒旅遊,提升茶產業附加值,成了更多種茶人考慮轉型的方向。

“綠楊春”是“揚”字號茶品牌,也是揚州當地家喻戶曉的名茶,每年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採茶期。這次疫情,讓種了20多年茶的張春開始重新構思此前打造的“茶樂園”。前些天,在揚州市區經營一家茶葉店的茶人應偉來到茶場,與張春商討在本土打造一款新品紅茶的想法。“一場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想法,必須求變求新才能有新的發展。”張春說,下一階段要細化“茶旅”融合,把與茶葉相關的休閒觀光、親茶體驗等活動做起來。

這是種茶人對今後的打算。可眼下,他們還是關心春茶的銷售是否會受到影響。在各地,茶農們都在通過聯繫門店、老客戶等方式推銷即將上市的春茶,而大多數線下茶商也已復工,為春茶銷售進行準備。

張玉峰 顧姝姝 馬燾燾 王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