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等到疫情結束,我辭掉了工作

今天突然想聊一聊這個話題,關於辭職。

文章開始,想問問大家:理想和工作衝突時,你會選擇什麼?這個問題有點像月亮和六便士你選擇哪一個?

三月初,我在輾轉反側的夜晚中做了一個可能大多數人都不是很能理解的決定——辭職。我身邊的朋友都在勸我“再忍忍吧!好歹也過了這個疫情,現在辭職不好找工作”。一個關係比較不錯的同事以為我是因為想漲工資才想出來的策略。

然而,當我很肯定地告訴她之後,她幾乎也是瞬間從對話框彈出很多歎號“瘋了嗎?!”

沒瘋,但是如果再堅持下去不確定會不會瘋。

沒有等到疫情結束,我辭掉了工作

決定辭職的那天晚上,我把手上的工作傳給領導審查,打電話溝通完畢之後,跟他說了辭職,電話那頭他一愣,然後問我怎麼了。

依照之前我會劈里啪啦說一大堆理由,但是這次我沒有說任何理由,只說不想幹了,提前跟你說一聲,最近一週交接一下工作吧。他含糊答應,我著手對手上的資料進行整理,準備交接。

說起來,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10個月,從去年的7月份到今年的3月份。

具體的辭職原因,我也沒辦法說出個一二,正如同事說的,辭職的原因絕不是單一的!不過我抱著一種幼兒園畢業開始上小學的心態離開的。

沒有等到疫情結束,我辭掉了工作

作為職場小白,10個月的時間,我知道了很多職場上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法則以及對於“自我”這個詞的重新認識。

我是個理想主義者,我知道這並不靠譜,但我還是想趁著自己年輕的這幾年將「理想」貫徹到底,雖然我遇見的結局並不是那麼美好。

之前跟閨蜜談到這個問題:一份是喜歡的工作低薪,一份是不喜歡的工作高薪。選哪一個?我當時掙扎於工作中的雞零狗碎,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閨蜜則選擇了後者。

理由是高薪的工作能夠更快的讓自己攢夠錢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後來我也一直用閨蜜的這個理由去催眠我自己:等到明年攢夠錢你就可以辭職獨居一年了。

沒有等到疫情結束,我辭掉了工作

然而,我最終還是沒有堅持下去,一拍兩散,給彼此足夠的體面。

即便是所有的朋友都不贊同我的做法,搭檔也勸不然再等一個月吧!到四五月份的時候,差不多疫情完事兒了,那時候就好找工作了。可我總覺得,所有的決定,所有要走的路都是人生必然會經歷的,我到了該離開的時候。

其實,說起來每一種生活都有風險,都有要承擔的壓力和索要付出的代價,一直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可能會獲得一些物質上的滿足,名也好,利也好,它們會讓人生出一些成就感,但是當看到別人肆意追隨夢想的時候,大概也會有片刻的懊悔。

人不應該畏懼失去名利,而應該害怕失去理想,失去眼底的光和熱。

沒有等到疫情結束,我辭掉了工作

回到文章最開始的問題,理想和工作選擇哪一個?

我暫時選擇了理想,沒辦法讓月亮為我而來,那我就先試圖讓自己有光。

我在辭職前也做過很多心理鬥爭,焦慮到凌晨四點還沒有睡覺,想不出一個確定的未來,我很惶恐,然而越焦慮我越覺得我應該是要停下來。讓我想通的是,當下無法改變什麼,那麼就跟隨心來,先豐富自己,我相信自我豐富的人才能奔向更好的未來啊!

沒有等到疫情結束,我辭掉了工作

走之前同事們出來送我,幫我把箱子放到車上,那一刻突然有些不捨,離開一個熟悉的地方和一群不錯的人,重新回到一個起點,不確定前方如何。有一點孤勇的感覺,不爭氣地說也有些畏懼,但是人總是往前看的。

我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回頭去看的時候,會覺得我的辭職是一次不錯的決定。

沒有等到疫情結束,我辭掉了工作

很多朋友聽說我辭職的第一問題是:下一步打算做什麼?

其實我也沒有太清楚的跟他們說接下來要做什麼要怎麼樣。我只是給了自己一個期限,在這個期限中我要做的事情都一一列舉了出來,我也希望自己能夠悄悄地發芽,長成一棵可以保護自己的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