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为什么叫做“易安居士”?

天香云外飘


公元一一O七年,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因父亲赵挺之的案件,被朝廷逮捕。后虽释放,暂时也没有了在朝廷上立足的可能,滞留京师已无必要。于是携带妻子李清照一起屏居乡里,夫妇二人离开风波险恶的京师,回到青州故乡。.恰如晋代的陶渊明辞去县令,奔向田园一样,感到无比的轻松愉快,他们从陶渊明"归去来兮"和"审容膝之易安"两句话中受到启发。把他们的书房称作"归来堂",把"内室"称作"易安室"。又从女以男为家,男以女为室这一古老概念出发,以"易安室"作为李清照诗词创作的署名。

其时,李清照二十四岁。后来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回忆说:"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给,衣食有余"。



木山文


李清照从《归去来兮辞》中“审容膝之易安”(译文: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这句,取“易安”二字,号“易安居士”,以表达代表自己对诗中生活的向往。

“易安”的解释:易安,其实代表了李清照的心之所向。如同《归去来兮辞》的诗中所说,哪怕在一间小的陋室,却可以有着饮酒自乐和傲然自得的生活,这是李清照所向往的生活。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秋,李清照极为称赏的文学家晁补之与李清照之父同以党籍罢官归隐,自号“归来子”。晁补之在故乡缗城修了“归去来园”,园中的堂、亭、轩皆以《归去来兮辞》中之词语命名。

李清照、赵明诚以“归来堂”名其书房,盖出于对晁补之的仰慕,步其后而模仿之。后又自号“易安居士”。

足见她对《归去来兮辞》的喜爱。


常月言


“易安居士”是李清照的自号,出自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审容膝之易安”。至于为什么起这个号,应该和她的身世经历有关。

李清照出生于名门,他父亲李格非也是当时名人,他又是独女,后来嫁给青梅竹马的赵明诚,应该说她的前半生是比较幸福的。而后来,国破夫死家灭,独身难逃,生命轨迹发生了巨大变化。晚年的李清照是不幸的。

据考证,李清照在早期应该是没有这个号的,这应该是她经历变故南下以后为自己取的。而陶渊明的原句,是写自己归隐之乐,家室虽小,能容身足以自乐 。而李清照晚年应该也是渴望拥有一个能够让自己停留,让自己温馨的所在吧。这个号,或许就是她对自己的一种自我安慰和一种渴望吧。





无心随墨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兼散文作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好写文章。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俩情投意合,如胶似漆,感情笃深,“夫如擅朋友之胜”,常投诗报词,时相唱和。而且,两人均喜欢收集金石,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家。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兵攻破北宋都成汴京,徽、钦父子二皇帝连同3000余赵氏宗族同时被俘,北宋亡;在外勤王的康王赵构成漏网之鱼而得以仓皇南逃建立南宋,是为高宗。建炎元年,金兵渡过黄河,面对金兵,李清照只好和丈夫分别渡淮南奔。在混乱的局势中,赵明诚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但他在赴任途中中暑染病,死于建康(今南京)。夫妻二人收藏的金石字画也都流失,李清照只身奔波于临安(今杭州)、越州(今绍兴)、台州和金华一带,饱尝了国破家亡的凄苦生活。后来,她随胞弟迁到了陪都临安,才定居下来。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南逃颠沛和流离失所,备受逃亡之苦中又使李清照经历丈夫去世和他们苦心收藏的珍贵金石书画散失殆尽,在一次次打击面前,她盼望局势平稳、生活安定。因仰慕陶渊明,取其《归去来兮辞》一文中的“审容膝之易安”而自号为“易安居士”, 并为自己的住处题名为“易安室”,故人又称她为李易安,后人把她独具一格的词体称作“易安体”。

易安:易天下乱为安定,不久是思安。这个号很有水平!



精卫填


武哥说文,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南宋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先是——归来堂

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妇二人赋诗做词,时相唱和。日子过得很舒服.

这个时候的李清照,为居所起名为“归来堂”,采用的陶渊明《归去辞来》之意,生活幸福,没有野心,只是想安安静静的当一个“静”女子,享受夫唱妇随的田园生活,就像陶渊明描绘的那样: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中途——颠沛流离

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

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在赴任途中中暑染病,死于南京。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李清照孤寂之时,李清照情感受受骗,他告发了丈夫,自己也要同受牢狱之苦,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李清照便被释放。

饱尝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随胞弟迁到了杭州,才定居下来。

最后——易安居

几年来的颠沛流离使李清照备受逃亡之苦,最使她痛心的是丈夫的去世和他们苦心收藏的珍贵金石书画散失殆尽。

在一次次打击面前,她盼望局势平稳、生活安定。她决心将“归来堂”建成心灵的避难所,故名“易安”。

此语出自《归去来辞》: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李清照自号“易安”,是易安于仅容膝之室,是自甘淡泊。

李清照的“易安”之号始见于《金石录后序》,因此,自号“易安”。


李清照,晚年背井离乡,心里很痛苦,再加上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武哥说文”为您解答,期待点、批、评,图片来自网络,如侵请删。


武哥说文


叫“易安居士”的原因:

李清照从《归去来兮辞》中“审容膝之易安”(译文: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这句,取“易安”二字,号“易安居士”,以表达代表自己对诗中生活的向往。

“易安”的解释:

易安,其实代表了李清照的心之所向。如同《归去来兮辞》的诗中所说,哪怕在一间小的陋室,却可以有着饮酒自乐和傲然自得的生活,这是李清照所向往的生活。


吃瓜群众代表雷哥


李清照,南宋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兼散文作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好写文章。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夫妇二人志同道合,赋诗做词,时相唱和。而且,两人均喜欢收集金石,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家。 南宋初年,金兵入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建炎元年,金兵渡过黄河,面对金兵,李清照只好和丈夫分别渡淮南奔。在混乱的局势中,赵明诚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但他在赴任途中中暑染病,死于建康(今南京)。夫妻二人收藏的金石字画也都流失,李清照只身奔波于杭州、越州(今绍兴)、台州和金华一带,饱尝了国破家亡的凄苦生活。


后来,她随胞弟迁到了杭州,才定居下来。 几年来的颠沛流离使李清照备受逃亡之苦,最使她痛心的是丈夫的去世和他们苦心收藏的珍贵金石书画散失殆尽。在一次次打击面前,她盼望局势平稳、生活安定。因而,她为自己的住处题名为“易安室”,并自号为“易安居士”。


广慷Talk


“易安居士”

李清照,南宋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兼散文作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好写文章。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妇二人志同道合,赋诗做词,时相唱和。而且,两人均喜欢收集金石,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家。

南宋初年,金兵入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建炎元年,金兵渡过黄河,面对金兵,李清照只好和丈夫分别渡淮南奔。在混乱的局势中,赵明诚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但他在赴任途中中暑染病,死于建康(今南京)。夫妻二人收藏的金石字画也都流失,李清照只身奔波于杭州、越州(今绍兴)、台州和金华一带,饱尝了国破家亡的凄苦生活。后来,她随胞弟迁到了杭州,才定居下来。

几年来的颠沛流离使李清照备受逃亡之苦,最使她痛心的是丈夫的去世和他们苦心收藏的珍贵金石书画散失殆尽。在一次次打击面前,她盼望局势平稳、生活安定。因仰慕陶渊明,取其文《归去来兮辞》之题名书房为“归来堂“,取文中的“审容膝之易安”而自号易安居士。


做个山神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的由来 李清照,南宋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兼散文作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好写文章。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妇二人志同道合,赋诗做词,时相唱和。而且,两人均喜欢收集金石,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家。 南宋初年,金兵入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建炎元年,金兵渡过黄河,面对金兵,李清照只好和丈夫分别渡淮南奔。在混乱的局势中,赵明诚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但他在赴任途中中暑染病,死于建康(今南京)。夫妻二人收藏的金石字画也都流失,李清照只身奔波于杭州、越州(今绍兴)、台州和金华一带,饱尝了国破家亡的凄苦生活。后来,她随胞弟迁到了杭州,才定居下来。 几年来的颠沛流离使李清照备受逃亡之苦,最使她痛心的是丈夫的去世和他们苦心收藏的珍贵金石书画散失殆尽。在一次次打击面前,她盼望局势平稳、生活安定。因而,她为自己的住处题名为“易安室”,并自号为“易安居士”。


还咳咳咳天籁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着作,但久已不传。现存诗文集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1卷,《漱玉集》5卷。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