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汽车不把每个按键上的英文字改回中文字?

人在旅途982486360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细心的车主朋友可能会发现,自己车辆中控区域的按键都是英文,如果是进口车,这样做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车型,为何也用英文而不是中文标识呢,难道又是大家所说的崇洋媚外?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1、一种习惯

汽车电子化程度普遍较低时,汽车上的按键功能均从家用电器“移植”过来。所以,至今一直沿用汽车按键的标识。再说了,英文标识在全世界是通用的,而在全球火热销售的汽车也就一直习惯使用英文标识。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其中还涉及到文字版权的原因。因为车辆是商品,包括上面的零件以及标注的字体都是用于商业用途,这个时候就需要支付一定版权费用。英文只有26个,厂家开发字体的成本相对廉价,而中文却不一样,开发成本比起英文自然要高。

3、简便

这里说的不是字体的大小或者是笔画的繁杂,而是表意上的简便性!例如USB是不是要比通用串行总线来得更容易认识呢?或许你不懂什么是通用串行总线,但你一看到USB就知道可以充电、供电、传输数据等。为啥?因为咱们平时生活中只要你用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充电宝等,你就会接触到USB这个词。

4、成本问题

一款新车的诞生,从设计到流水线生产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这个成本不仅包括金钱,也包括了人力和时间的消耗。大到车身结构,小到每一个按键,如果冒险的做了改动,且用户不接受,就会有巨大的损失。一辆整车的很多零部件都是车企统一采购的,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节省成本。供应商本来都是有一套完整的模具,如果厂商想要一套中文的按键那就需要另外开模,需要额外的成本。






小强的精彩生活


这是为了提升逼格。进口车和合资品牌车按钮用英文有情可原,自主品牌车为了提升档次,于是各种按键什么音响,空调也用的英文。我记得只有比亚迪某款车采用的是中文按键,但是很多人不认可这些,再说了现在国产车也有一部分比例是出口国外的,外国人肯定还是认可英文的,同一款车两个标准也会增加造车成本,对车企来说是很不划算的。




上清玉清


不能,第一文字本身长度不充许。咱们很多功能的中文名字其实非常的长,什么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电子控制单元,防抱死制动系统,这些很长的名字又很难写成中文的缩写,那一个小小的按键难放下,即便放的下,你估计也得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所以英文就有它的优势,简写组合短,直接用ESp、EcU、ABS就能表示三个功能。在长度和空间上,改成中文是不允许的。

在厂商的制造成本控制上也是不允许的。你看无论合资车不但要卖到咱们国家,还要卖到别的国家,所以只能用世界通用的文字标写,要不然去翻译出最合适的不同语种的名字,这是不是成本?另外每一个语种开一套摸具,这在流水线生产的汽车行业不仅金钱成本高,时间成本也要翻几番的,非常不划算。同样,咱们国产车也一样,不可能刚在国内卖啊,比亚迪,奇瑞,吉利等等都已经走出国门,全球销售了,控制成本也必须统一标准。不得不说,比亚迪为中国消费者做了非常接地气的一件事,改用中文,可是他按键并不全是中文,有些很难翻译的也依然是英文,象DVD,usB,AUⅩ等等,基本上很难完全中文化,最多是中英文混杂,尽量减少我们认识按键的难度。所以把按键改成中文还是不可行的。


平安是福19631


首先现代汽车是自欧美国家最先发展起来的,整个体系都源自于外语基础,按钮标注,屏幕显示都是欧美国家最先采用然后继承下来的。而国内乘用汽车,绝大多数都是舶来品,国产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其次,现在汽车中控按键更多的是标准通用符号,单纯字母比例不高。

比亚迪在推出的宋车型上采用了中文按键。

这个改变不好简单判断是不是一定有利,虽然对国内用户来说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但也不利于全球推广。

按键功能它除了要考虑到是否通俗易懂以外,用户是否友好,还要考虑这么一长串中文印刷上去,是否有足够的空间,会不会造成其他的歧义。例如:A/C-空调,感觉还能看得懂;但ESP要换成中文,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这个就很难进行简称了。

而且目前关于中文按键这东西,国内既没有有统一的规范,也没有被要求强制执行,汽车厂商也就不想迎难而上了。驾驶时间久了以后,按键使用习惯了也就自然了即使换车也会需要长时间适应。所以改与不改还是看市场需求。


行之御风


首先先说一下用英文的原因哈,汽车内的按键无非就是控制多媒体,空调灯光等等。功能上其实是移植了家用电器,而且基本属于世界通用,使用者不需要经过任何培训一样可以正常使用。同时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让国产汽车走向世界而设计的。

其次现在国产车已经在做很大的改动,主流国产品牌按键已经改用中文了,例如吉利比亚迪等。(图为比亚迪宋)而且国产汽车目前中控配置都不错,大部分功能在集中至中控屏幕中,也是一种大的趋势,语言形式是可以直接智能化设置的。




千車之鉴


与国际接轨



双子星号邮轮


因为汽车生产厂家的专家是理科专业技术人员不是汉语专业人士,所以借口汉语不能缩写而无法在按键上表示,再者忽悠国人。英文能缩写成1一3个字母,同样汉语也能办得到。关键是愿不愿意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


绿水702


我不认为是习惯,其实这是内心深处的崇洋思想在作怪。中国人不明白,外国人不感冒,按键英文化其实很尴尬。


火車游俠


现在有车企用中文标注了。相信今后会有更多中文标注按键。


手机用户50100548185


用英文是国际惯例,因为英文简单,国际通用,大家几乎都懂,就连德国日本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车子也是英文标注,比如ABS,如果用中文就需要标注车轮防抱死系统,哪一个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