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法院打造全国首个“网格陪执+e悬赏”网络系统 探索高效执行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新路径

2018年2月以来,蒲江法院聚焦智慧执行改革与基层治理融合发展这一新时代命题,全力打造全国首个“网格陪执+e悬赏”网络系统,重构基层治理力量深度参与执行工作模式,推动形成共建共享共联共执大格局,有力破解执行难题,有序回应群众关切,有效提升司法信用指数,有机厚培基层治理法治化土壤。截至目前,网格陪执人员通过“网格陪执+e悬赏”网络系统参与陪执案件1800余件,根据线索执行到位1300余万元,当事人e悬赏投保52件,群众提供线索138条,执行温度精准传递,便民服务成效突出,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显著提高,基层社会法治化进程持续加速。改革经验在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上交流,入选《2019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获《人民法院报》《成都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一、执行体系化:由“单兵出击”向“协同作战”转变

一是建立网格陪执“智库”。县委高度重视,将全县划分为12个执行片区、134个执行网格,设立12个乡镇执行工作联络点,选任了解社情、民情,在当地有影响力的基层经验丰富的村(社区)主任、“五老”调解员、基层网格员等人员479名为网格陪执人员,建立人才智库,同步上传至软件系统内,系统根据选任网格人员登记地址自动匹配至相应地域网格,形成覆盖县域的网格陪执智库。二是完善立体陪执“蜂巢”。建立县综治办、县法院—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三级纵向陪执网络,与县综治办成立网格陪执工作联席领导小组,法院作为网格陪执工作联席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进行统一协调、督导,在乡镇(街道)成立相应的联络机构,负责全县基层陪执网络的设立、运行及管理,实现陪执工作三级立体联动配合。目前已召开协调会18次,开展联动活动800人次。三是打造基层陪执“铁军”。加强与基层社区的沟通联络,系统定期补充更新网格陪执人员名单,吸纳优质社会资源参与文书送达、“找人查财”和促进和解。定期对网格陪执员进行线上线下培400余人次,就培训法律知识、协助技巧、网络软件操作组织培训,提升网格陪执员法律素养和网格陪执工作专业性,夯实网格陪执运行基础。

二、执行智能化:由“信息孤岛”向“智慧共享”转变

一是研发“全程追查”智能载体。研发网格陪执+e悬赏网络系统、同步运行移动执行电脑端、网格陪执APP和阳光执行小程序,推进网络系统与法院审判管理平台、执行指挥中心平台、地方失信被执行人曝光数据对接,依托网络系统建立及时共享、实时互动的执行协助机制,确保执行全程查人找物,强化陪执实质化运行保障。建立线上的执行法官与网格陪执员之间发起和反馈具体协助事项的机制。截至目前,移动APP累计上线3451次,全体执行人员及120余名网格陪执员使用APP开展相关工作。二是运行“全域追查”智能模式。执行法官在智慧单兵手机上对具体案件发起协助事项,系统根据被执行人登记住址自动匹配出对应网格的网格陪执员,并选择协助司法送达、行踪查找、财产调查等具体的协助事项,以及被执行人婚姻家庭情况调查、人际关系反馈和协助信访维稳等信息发送给陪执员,陪执员通过APP接受到信息后,利用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将被执行人的财产、行踪等信息通过发送定位、照片等方式发送给执行法官从而协助法院查人找物。网格陪执员通过APP输入反馈执行线索,系统全程记录留痕,全程可视。自该网络系统运行以来,网格陪执员共参与执行案件1800余件,提供执行线索信息900余条,参与化解执行信访案件18件次,化解信访积案5件,协助处置成都某玻璃厂等涉稳疑难案件2件,帮助达成执行和解54件,涉案标的达1500万元。

三是搭建“全员追查”智能平台。网络系统设置“悬赏公告”和“附近失信被执行人失信查询”模块,及时发布悬赏信息,社会群众可直接在线提供线索,网格陪执员可及时提交“跟踪”信息。法院与中国人保财险蒲江支公司签署《保险服务合作协议》,引入执行悬赏保险等险种,以借助金融服务平台力量,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查找老赖及其财产线索。截至目前,通过系统投保执行悬赏保险41件,涉案标的92.8万元,收到群众举报线索83条,有效线索33条,其中2案根据举报人提供线索执行完毕。

三、执行便民化:由“执结了事”向“回应需求”转变

一是创新推进“一站式”执行便民服务。线下设立专门执行接待窗口,线上依托“网格陪执+e悬赏”APP,推出“一站式”服务清单,让申请人深切体会到法院执行的“便”。实行立案网查一体化,立案登记执行即同步开展网络查控,第一时间告知财产查控情况,让申请人切实感受到法院执行的“快”。落实办理节点流程短信留痕制度,将案件办理每个流程、推进节点短信告知申请人,提高司法知晓度,让申请人真切感知到法院执行的“暖”。截至目前,已为359名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展立案登记同步网络查控476次,推送告知短信1580条。

二是创新探索“一盘棋”执行联动保障。坚持“立审执”联动,加强涉及财产案件加强诉讼引导,提醒当事人进行诉前财产保全。建立执行先行督促制度,各承办部门在案件审判、调解成功后,主动督促当事人当庭履行相关义务,建立案件执行先行督促台账。没有实现当庭履行的则送达《拒不履行义务风险告知书》,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再次督促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截止目前,共向当事人发放告知书800余份,有342件案件实现当庭履行或者自动履行,自动履行率达42.8%。三是创新实施“一体化”执行运行监管。网络系统记录全程留痕可视,所有协助事项反馈、执行线索的合适和执行进展、悬赏进度等信息实时更新。网格陪执员反馈信息的数量和有效性等数据服务于执行管理,法院对于进度缓慢可以随时进行视频督办,远程指导。同步通过统计网格陪执员反馈信息的数量和有效性等数据服务于执行管理,督促干警有序、有效推进执行工作效能。截止目前,系统支持远程指导陪执案件272件、视频督办84件,存储执行现场照片269张、视频43份、录音35份,公开失信被执行人2895人次、悬赏执行信息2478条,为决策参考、为解决执行难提供执行信息数据智库。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蒲江法院积极贯彻上级法院要求,坚持疫情防控与执行工作两手抓、两不误。面对“线下执行”、“集中执行”受限的特殊情况,依托“网格陪执+e悬赏”网络系统平台,积极调动基层网格陪执人员力量,有力破解执行难题。截至目前,疫情期间网格陪执通过“网格陪执+e悬赏”网络系统参与陪执案件89余件,有效反馈线上“传统调查”97人次,根据线索执行到位75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