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与黑》、《高老头》分析十九世纪法国的社会现实及其原因


从《红与黑》、《高老头》分析十九世纪法国的社会现实及其原因

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司汤达的《红与黑》、莫泊桑的《羊脂球》、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及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等,这些作品世界闻名,可是如果细读这些名著,我们就会发现作品里面都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今天主要从《红与黑》和《高老头》中两个青年的堕落入手,来分析十九世纪法国社会风气及其形成的原因。

从《红与黑》、《高老头》分析十九世纪法国的社会现实及其原因

于连:为了权势出卖爱情,最后上了断头台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作品,讲的是木匠的儿子于连,他聪明且善良,在当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与市长夫人勾搭成奸,事情败露后逃离市长家,进了神学院。后来到巴黎给极端保王党中坚人物拉莫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又与侯爵的女儿有了私情。最后在教会的策划下,市长夫人被逼写了一封告密信揭发他,使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他在气愤之下,开枪打伤市长夫人,被判处死刑,上了断头台。

小说中的于连有着超众的天资和才华,他也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他太穷了,他“没有保护人,也没有钱”。为了得到超高的社会地位,她只能靠女人上位,把爱情当成自己达到飞黄腾达成功的手段。在他开始勾搭市长夫人时竟然说出“我应该再进一步,务必要在这个女人身上达到目的才好。如果我以后发了财,有人耻笑我当家庭教师低贱,我就让大家了解,是爱情使我接受这位置的”这样的话来。

从《红与黑》、《高老头》分析十九世纪法国的社会现实及其原因

这时候,他不是爱上了市长夫人,只是想要通过征服这位高贵、美丽的夫人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后来他与市长夫人的事情败露,他逃离市长家,进入神学院。他遇到了侯爵的女儿玛特尔,他不爱她,可是想着她能够带给自己好的社会地位,于是他又疯狂追求她。

果然在侯爵的帮助下,于连获得了贵族的称号,他洋洋自得。只是没多久,市长夫人就举报了他,揭露了自己与他的关系。他恼羞成怒,用手枪打倒了市长夫人,最后自己也上了断头台。

于连爱过吗?没有,每一段爱情都是他追求成功的手段,他的目的是得到社会地位和金钱。一个本来拥有美好品质的青年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终于以悲剧收场。

从《红与黑》、《高老头》分析十九世纪法国的社会现实及其原因

拉斯蒂涅:追求金钱,摈弃良心成为野心家

《高老头》里同样有这样一个青年,那就是拉斯蒂涅。他本是一个善良正直的大学生,一心一意想凭借自己的奋斗,有朝一日飞黄腾达。很快他就意识到,只顾没头没脑的用功一辈子的不会出人头地的。并且恍然悟道“有应酬交际的需要”。于是他决定投身上流社会。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抛弃自己的自尊,追求伯爵夫人、公爵夫人、纽沁根太太等,他利用爱情,为了达到自己发财的目的。

后来,高老头因为没钱被女儿们抛弃,不仅没有让他反省,反而让他道德更加沦丧。他通过高老头的女儿看清了上流社会女子的虚伪、自私和忘恩负义,而且通过高老头的悲剧,他明白真情是得不到回报的。

从《红与黑》、《高老头》分析十九世纪法国的社会现实及其原因

拉斯蒂涅的纯真就这样消失不见了,他的善良被金钱所扭曲,最后彻彻底底成为了一个野心家。

这两部作品虽然作者不同,但是都通过描写两个大好青年被欲望和野心所影响,泯灭良知、人性的过程,揭露了十九世纪法国社会金钱至少、人情冷漠的社会现实

从《红与黑》、《高老头》分析十九世纪法国的社会现实及其原因

十九世纪法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社会风气?

19 世纪法国社会处于激烈的政治动荡之中,阶级矛盾尖锐复杂,这是 19 世纪法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这种政治动荡之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队伍:显贵阶层。

显贵二字指的是社会上的显要人物,属于精英集团。只是这个词在当时的法国却有着另外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还是君主专制,国王商讨政策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几乎都是皇亲国戚和贵族,这也称为特权等级会议。

从《红与黑》、《高老头》分析十九世纪法国的社会现实及其原因

可是在大革命以后,也就是拿破仑时期,宪法出了新的规定:各省的举团成员“必须从该省纳税最多的600名公民中”任命,而且一旦入选,即成为显贵名流。

简单来说,就是这时候的显贵不再以特权等级为界定,而是以财富的多少位标准。最重要的是显贵集团还掌握了国家的立法权,和行政权。因为当时法律也规定,参加立法议会和高级政府关于都是出自显贵集团。

这时候的显贵集团不再是贵族的专利,纵然你只是个普通的平民,只要你拥有大量的财富,你就可以成为显贵。

后来,拿破仑倒台,但是显贵集团在社会中的影响却逐步增大,随着贵族退出政治舞台,显贵集团中非显贵的成分也在增加。

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十九世纪的法国社会资产阶级崛起,金钱、权势成了社会的轴心。所有的人为了得到财富和权势,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从《红与黑》、《高老头》分析十九世纪法国的社会现实及其原因

这时候,人们的道德观念是非常薄弱的,比如《高老头》里面女儿抛弃没有钱的父亲,《基督山伯爵》里面维尔福夫人贪恋金钱,为了一份价值可观的遗产,她不惜毒死四个人,其中有她丈夫前妻的父母和女儿。《高老头》里面的拉斯蒂涅为了得到更多的财产甚至想过杀掉维多莉小姐的哥哥。

正因为显贵阶层的唯财富论,使得很多平民有了进入贵族集团的可能,所以使得很多年轻人追本逐利,为了得到权势和金钱而不顾一切,一方面对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瘦到金钱、权利的诱惑,从而出卖自己的人格。小说中两个大好青年的悲剧也是当时千千万万个社会的缩影,作者的对故事中人物的批判其实也是对当时整个社会不良风气的批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