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佔最後一公里!社區商鋪7大“錢景”業態解析

一場疫情使人們的生活半徑大大縮短。

小區門口的便利店,似乎有“從年頭火到年尾”一路長虹的勢頭。

儘管許多傳統的實體零售商處境艱難,但社區商業,尤其是生鮮和生活必需品的銷售商,則在這次因疫情而催生的“宅經濟”下,逆勢增長。


臨近社區的便利店在此次疫情中充分發揮其地理優勢,贏得新商機。疫情來臨,生鮮成為重要的生活物資,社區附近的便利店快速調整了門店內的商品結構,增加生鮮供給,方便居民就近採購,為消費者提供方便。


從長期的發展來看,"小而美"的社區化零售業態將更符合新形勢下消費市場的客觀需求。


經歷疫情考驗,社區商鋪投資或將迎來新風口。


搶佔最後一公里!社區商鋪7大“錢景”業態解析


社區商鋪業態有哪些?


社區商鋪主要用作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用品銷售和生活服務設施等。投資社區商鋪要關注現有社區人口的入住率、社區整體規模、區域發展前景、未來市政配套、交通配套等多種因素。

社區商鋪根據功能劃分可分為零售型社區商鋪服務型社區商鋪。

  • 零售型社區商鋪的商業形態為:便利店、中小型超市、藥店、小賣部、及少量服裝店等;
  • 服務型社區商鋪的商業形態主要為:餐廳、健身設施、美容美髮店、銀行、乾洗店、花店、咖啡店、酒吧、房屋中介公司、裝飾公司、親子業態等。


搶佔最後一公里!社區商鋪7大“錢景”業態解析


根據體量和輻射範圍劃分,可分為鄰里商業、居住區商業和社區商業中心三大類。


  • 鄰里商業(標準型)——面積一般在3000㎡以下,由一組小店或集中在一起的一個大集成店組成,包括便利性零售、服務、餐飲等店鋪,服務人口一般在1.5萬人以下;
  • 居住區商業(中大型)——面積一般在3000-20000㎡,以超市為主力店,包括便利性零售、服務、餐飲等店鋪,服務人口一般在3~5萬人;
  • 社區商業中心(加強型)——面積一般在20000-50000㎡,以生活百貨或大賣場為主力店,休閒體驗、生活家居、專賣、餐飲和服務,服務人口一般在8~10萬人。

社區商鋪與自己的消費客群擁有得天獨厚的近距離消費需求優勢,社區商鋪可以經營多種業態,有周邊小區的業主作為你的保底消費客群,經營更有保障。

如果現在想投資社區商鋪,適合做什麼業態呢?下面,安安小姐姐就為大家介紹疫情過後關注度最高的7種業態。

疫後社區商鋪適合做什麼?


1 便利店


疫情之下,便利店的高效運營能力和社區樞紐作用凸顯。據凱度研究預測,疫情過後,消費者養成的在家門口便利店購物的行為預計將會被保留,在特殊時期形成的情感紐帶和便利店社群會得以延續,便利店也會進一步豐富門店的品類結構,增加生鮮、蔬菜、速食的比例。


便利店方便居民足不出社區就能夠得生活必需品,在商業佈局時,可考慮需求較大的體現居民生活便利的業態。對於此類“剛需”型業態,建議打通線上線下渠道,提升居民採購黏性。

搶佔最後一公里!社區商鋪7大“錢景”業態解析


2 社區餐飲


民以食為天,餐飲業是商業發展的重要主題之一,而特色餐飲將成為重要方向。


早在2015年,社區餐飲市場就開始得到連鎖品牌的關注,西貝、星巴克,都在探索社區店,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連鎖巨頭已經開出了很多個社區店。越來越多的連鎖餐飲品牌正在走出購物中心,貼近社區開店。


餐飲行業中大眾餐廳以家庭、個人消費為主,一般選址在社區型或便利型商業街市。社區餐飲能夠縮短外賣的時間和距離,提高送餐效率。相較於寫字樓、購物中心,不容易受工作日和節假日影響。


搶佔最後一公里!社區商鋪7大“錢景”業態解析


3 社區生鮮


社區生鮮極具消費潛力。疫情來勢洶洶,蔬果農產從業者卻逢生鮮電商的小“陽春”。據中國社區商業委員會董利稱,疫情之下,蔬菜水果類每日生活必須品銷售卻都有大幅增長,有的店甚至增長一倍以上。未來社區生鮮擁抱數字化轉型,強化互聯網+社區生鮮建設,結合像盒馬鮮生、叮咚買菜、京東到家等一大批促進社區消費的創新模式。

搶佔最後一公里!社區商鋪7大“錢景”業態解析


4 親子業態


社區型商業體,更適宜玩“童趣”。“親子業態”,“兒童IP”已成為社區商業一大亮眼的地方。親子餐廳、兒童遊樂、母嬰零售將親子業態場景“搬”來家門口。

搶佔最後一公里!社區商鋪7大“錢景”業態解析


社區商業邁入“美而精”新時代,體驗式業態成為社區商業項目吸客的核心驅動,親子體驗吸引周邊家庭消費,極具發展前景。對於此類業態,建議通過跨界多種業態,使服務延伸,來滿足更多居民的消費需求。


搶佔最後一公里!社區商鋪7大“錢景”業態解析

5 大健康


人們對醫療、健康的需求正逐漸攀升。“保溫杯裡配枸杞”也成了90後的養生模式。第一太平戴維斯廣州商鋪部董事張宸豪判斷,除常規的“剛需”業態外,未來高端康養和醫療業態將迎來更大的發展“錢景”,它們也將成為社區商業的新寵。同時,老齡化大趨勢下 “商養結合”或將成社區商業發展新動能。


據贏商網,未來社區商業,引入醫院、專科診所、護理中心等業態有極佳的實際作用。社區商業的中老年活動中心可以嘗試延展養老服務,包括送醫就診、陪護散步。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各大城市不少核心商圈正陸續引進高端康養品牌,營收和客流表現良好。


搶佔最後一公里!社區商鋪7大“錢景”業態解析


6 教育培訓


教育業態依舊是社區商業發展的一個火熱方向。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新中產父母一再提高孩子教育培養的投資力度,教育支出佔家庭總支出比重正逐步加大,催生了各類興趣培訓學校在社區周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據媒體梳理,大多數教育品牌起源都有過進入社區商業的經歷。教育產業作為以培養人才為產品輸出的商業業態,在社區商業項目裡的發展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社區教育培訓,既能承擔人流聚集功能,又能深入社區生活圈,接近市場。

搶佔最後一公里!社區商鋪7大“錢景”業態解析


7 美容美髮美甲


美麗、時尚、享樂是時間富裕、精力充沛的年輕人的追求,社區商業可以提供更便利、更便宜的互動型業態,如美容美髮美甲。


微信發佈“復工者聯盟”大數據顯示,美容美髮美甲服務的微信支付增幅高達356%,一躍成為復工後“最旺”的行業。


搶佔最後一公里!社區商鋪7大“錢景”業態解析

據艾媒諮詢數據,截至2019年底,中國美容美髮行業規模達到了3512.6億元,突破4000億指日可待。美容美髮行業已然成為繼房地產、汽車、旅遊、通訊之後的第五大消費熱點。

搶佔最後一公里!社區商鋪7大“錢景”業態解析


後疫情時代,作為城市消費活力的“毛細血管網”,聚焦“最後一公里經濟”的社區商業,迎來發展新契機。社區商業的線上線下融合也會更加緊密。在社區用戶分類不斷細分,需求和技術支持不斷升級的背景下,未來的社區商業將呈現出更為豐富的形態。


看到這,你對社區商鋪業態心中有底了嗎?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留言找安安小姐姐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