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分析:为什么孩子会越哄越哭?

一、生活场景:奶奶领两岁孙子玩耍,孙子在草地上不小心绊倒在地,奶奶慌不迭地跑过去一把抱起孙子,紧张地问摔疼了没有、好乖乖好宝贝地问个不停,还煞有介事地使劲跺几下草地,埋怨草地把孙子绊倒了,奶奶心疼得恨不得掉下眼泪,看到奶奶这样,孙子哇哇大哭起来,而且奶奶越哄孩子越哭。

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生活场景,孩子为什么会越哄哭得越厉害呢?

二、孩子行为心理分析:

如果孩子是第一次摔倒、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摔的不是很厉害,其实他刚开始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哭的,一两岁的孩子神经发育还不完善,疼痛感没有成年人想象的那么明显,当看到奶奶紧张兮兮的样子,受到奶奶紧张情绪的感染而心生畏惧就哭了起来,所以说这种情况下是奶奶的不当处理方式使孩子大哭起来。

如果孩子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他知道一旦哭起来就会有更多的好处,例如被抱起来、可以得到糖吃等等,所以即使摔倒后一点都不疼他也要大哭、即使他自己可以爬起来,他也故意躺在地上让家长抱起来,这些表现都是以往家长的表现带给孩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心理暗示。我们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如果没有家长陪护,孩子摔倒了大部分孩子都不会哭而是自己爬起来,这就更能够说明孩子的哭声是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因为哭声能够带来好处,家长丝毫不能小看孩子“察言观色”的能力。

三、家长行为心理分析:

心疼孩子,想着孩子肯定很痛苦,见不得孩子受任何一点委屈,见不得孩子掉一滴眼泪,听不得孩子一点哭声,为了马上哄住孩子就使出所有的办法来讨好孩子,只要孩子不哭怎么都行。这是非常典型的溺爱心里。

四、给我们的教育启示:

家长在这一个常见的生活场景中的行为至少有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1、孩子摔倒后马上赶过去首先查看是否摔伤了,如果受伤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这是正确的做法。如果没有摔伤(一般情况下孩子绊倒在地不会有严重的后果)家长没必要如此紧张,要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这是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宝贵机会,如果孩子哭了,也没什么,家长千万不能听到孩子的哭声就觉得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其实孩子哭两声能增加他的肺活量、排解释放一下情绪,对孩子没有任何坏处,家长没必要马上就哄孩子。切记:爱孩子是本能,而溺爱孩子就是一把温柔的刀。

2、用脚跺草地的做法实不足取。孩子绊倒在地很正常,家长应该借此机会教会孩子在走路时如何小心脚下注意安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用脚跺草地,这样的做法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颗“不讲道理”的种子,孩子长大后容易学会遇到任何事情都会埋怨别人而不检讨自己。聪明的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通常会这样处理:宝宝,别哭了,你看你把小草踩倒了,小草可疼了,它伤心得哭了,我们一起去哄哄小草吧?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能哄孩子不哭,还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颗爱的种子。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家长认真研究学习,掌握了教育孩子的规律才能更容易培养出健康优秀的孩子。

教育案例分析:为什么孩子会越哄越哭?


教育案例分析:为什么孩子会越哄越哭?


教育案例分析:为什么孩子会越哄越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