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想到,有人說日本刀由唐刀轉化而來,那唐朝以前日本人的刀是什麼樣子的?

嗷大喵7


日本古墳時代中期(200年-771年)已經出現鐵製刀劍,當時的原料以鍊鐵為主。譬如崎玉具的稻荷山古墳和島根具的造山古墳都有鐵劍出土。

丸鍛

“丸鍛”是日本刀鍛造過程中的重要工序,即制刀的第一步。即是指刀工將鋼料加熱至赤紅而進行捶打鍛造,鋼塊捶打開後再摺疊起來捶打,如此反覆,使鋼料得以延展。通常少則捶打7、8次,多則達20、30次,每次都要捶打上百錘。

水減

即淬火工藝,淬火即所謂的熱處理,日本稱為水減。從現代材質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步驟算是刀匠控制鋼材含碳量的手法。

鋼材搭配

日本刀的造形都是以“圓”為基礎造型,刀身之所以為弧形主要是鋼材的搭配以及淬火所造成的。首先,刀工以碳素含量多而硬的刃金、皮鉄。將碳素含量少而質軟的心鉄包裹起來,日語稱作造込,這樣的雙重構造是日本刀的一大特點。

橫刀,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唐大刀”。橫刀,為雙手刀,是在漢朝的“環首刀”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而研製的,去掉了在漢朝常見的刀柄尾部的環,並延長了短柄改為可以雙手使用的長柄,使其變為可以雙手使用的窄刃厚脊的長直刀,基本形狀和現在的“日本刀”很象。

橫刀的鍛造技術在當時世界上是極為先進的,鍛造出來的刀鋒銳無比,而且步騎兩用,製造橫刀的技術後來被日本學去,成就了日本刀後世的聲名。




二弟聊歷史


古墳時期公元250開始到538結束,這個時候腳盆用的蕨手刀。



星星和野狗


那個時期的刀都是仿製中國和朝鮮的刀,被稱為上古刀,說白了就是直刃。同時期的日本少數民族,蝦夷人,有用闕手刀。之後開始誕生本土風格的刀,被日本人稱為古刀,之下有是新刀,新新刀。日本軍刀由於不屬於手工鍛造,不被認可為日本刀。上古刀,由於屬於模仿作品,也被後來的日本人開除出日本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