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西州再陷 焉耆旦夕(一)

在两位僧相——贝吉云丹和娘•定埃增的鼎立支持、悉心辅佐之下,经过一年多的纵横捭阖,新任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小儿子——赤德松赞,在残酷地清洗了之前掌控朝政的吐蕃大族,并与其它大族盟誓之后,终于坐稳了吐蕃的天下。

只是,这位刚刚执掌大权的年轻赞普,尚未集中精力治国安邦,便经不住朝中主战派的诱惑,开始动员全吐蕃的国力,集结了二十余万的重兵,从北线、南线两个方向,分别对大唐的京畿道、剑南道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大唐贞元十七年(即:公元801年)秋七月,吐蕃大举向盐州进犯,进而攻陷了麟州,不但杀死了郭子仪之孙、郭昕之侄——麟州刺史郭锋,而且还铲平了麟州的城廓、劫掠了当地的各族百姓,更令盐州节度使杜彦光不得不放弃了驻守八年之久的盐州城,率众逃亡于庆州。而十万吐蕃大军,则在新任大相论莽热的统帅之下,纵兵掠夺并将盐州城再次焚毁,大摇大摆地返回了吐蕃境内。

为缓解大唐北部边疆的巨大压力,皇帝陛下敕令剑南节度使韦皋,派兵深入吐蕃疆域之中,实施必要的反击。

而韦皋在一番部署之后,于八月中,派遣步骑兵两万人,兵分九路齐头并进,在南诏与诸羌的配合之下,向吐蕃所属维州、保州、松州(即:21世纪的四川松潘)等地发起进攻。

历经雅州(即:21世纪的四川雅安)城下决战、三泸水(即:南泸水——金沙江、东泸水——雅砻江、西泸水——安宁河)淹敌军、伏敌于鹿危山(即:21世纪的四川理县东北方向)等一系列战事的胜利,剑南唐军不但连续击溃了总计为十六万人马的吐蕃大军,而且先后攻取了吐蕃之城池七座、军镇五座、焚毁堡垒一百五十个,更斩杀敌军万余人、俘六千余、受降三千余户。

吐蕃受此大败,举国震惊,赞普震怒!

在赤德松赞的紧急召谕之下,大唐贞元十八年(即:公元802年)正月,吐蕃大相兼东部边邑五道节度使——论莽热,统兵十万迅速南下,以解维州之围。

而韦皋则以逸待劳、运筹帷幄,遣派剑南唐军据险而守,并设下多面埋伏,先是派出一千人马主动前来挑战,引诱吐蕃全军追击,而后便伏兵尽出,经过两次不间断的大型伏击,不但打得吐蕃人马大败,而且还将吐蕃大军主帅——论莽热擒获,更歼敌六万余人。

只是,因天寒地冻,加之粮草不济,且吐蕃援军疾驰而至,剑南唐军最终未能攻克维州城与昆明城,不得不缓缓退回大唐境内。

正月十八日,志得意满的剑南节度使韦皋,遣使将吐蕃大相论莽热献俘于长安之阙下,而皇帝陛下却赦免了论莽热,还将崇仁里的大宅赐予其安居。

此战,史称“维州之战”,亦称“渡泸之役”。

而论莽热,这位载入史册的吐蕃大相,也成为大唐与吐蕃二百年战争史上,被俘官职最高的吐蕃将领。

由此,损失掺重的吐蕃,因此战而丧失了大量的青壮,不得不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与大唐在剑南方向,保持着脆弱的和平状态。

然而,吐蕃虽对大唐的全面出击,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却趁着回鹘怀信可汗染病卧床、国内政局不稳之际,对回鹘占据的凉州、安西占据的沙洲,实施了重点进攻。

对此,李寻阳早有预判:

首先,天山南北、西域草原,本就适合吐蕃和回鹘这样的马背民族叱咤风云,而安西、北庭的草原牧场,显然比剑南、朔方的崇山峻岭、戈壁荒漠,更有利于吐蕃大军的展开。

其次,熟知大唐国情的吐蕃当然明白,藩镇割据已经成为大唐肌体之上最大的毒瘤,而现如今的大唐朝廷,早已失去了对藩镇的钳制能力。

加之,大唐的官宦集团结党营私、行贿受贿、出卖人格、龌蹉不断,内政的纷乱,业已让大唐皇帝无暇顾及与吐蕃的征战,只要吐蕃人不来犯境,长安方面自然也乐得逍遥自在。

据此,李寻阳三番五次地向怀信可汗、郭昕郡王上书陈词,却都未见其正式的书面回复,等来的却是安西大都护府之沙洲主将、郭昕的嫡系将领——铁锋楠,要求阳关守军不得出关进入沙洲地界的最后通牒!

第三十三章 西州再陷 焉耆旦夕(一)

图33-1大唐贞元维州之战形势图


无奈之下,李寻阳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在阳关以南、南湖以北、据说是汉代阳关县城故址的一片绿洲之上,实施大规模的屯垦,以便解决阳关驻军的给养问题。

否则,不用吐蕃人或者铁锋楠前来攻打,“阿罗氏”麾下的阳关驻军,不出数月便会因粮食接济不上,而不得不实施撤退。

然而,李寻阳还是低估了吐蕃人卷土重来的决心,以及其足以碾压一切的国力!

就在贞元十八年秋,经过大半年的准备,吐蕃赞普——赤德松赞亲自领军,集结了十五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向沙洲杀来。

侦知吐蕃异动的李寻阳,顾不得为第二个孩子、自己的长子——李无锋庆贺周岁生日,忍痛告别了眼中含泪、已有五岁的长女——李诗雯,心有灵犀地深深看了一眼自己挚爱的妻子——阿依苏鲁,便踏上了漫漫征程,前去解救危在旦夕的沙洲城。

可是,李寻阳还是来晚了一步,虽然穿越自21世纪,但他毕竟也是一个凡人,不可能掌控这大千世界的万物,更难以把握这瞬息万变的人心!

由于低估了吐蕃在河西、陇右长达数十年的经营,加之林昆攻占沙洲时对城中的羌人实施了错杀,而铁锋楠执掌沙洲后又对羌人施以歧视般的压制,因此,这些羌人早已与吐蕃人暗通款曲,做好了内应,只等着吐蕃大军的道路。

而吐蕃大军浩浩荡荡的前行,更像是表演给各方势力去欣赏的一出戏,以便让大家产生错觉,似乎吐蕃人还需要不少时日才能抵达前线。

实际上,两万吐蕃精骑业已昼伏夜出地赶到了沙洲城附近,并在城内数千羌人的接应之下,仅仅用了两天时间,便歼灭了城内外绝大部分的安西唐军:

驻守沙洲的安西主将——铁锋楠,力战而亡,头颅被悬挂在沙洲西门,面目狰狞地冲着进进出出的各色人等;

沙洲世家大族的索氏,几乎被诛灭全族,只有少数远赴安西经商之人得以幸免,索氏家主更是被剥皮楦草,并被立于西门城楼之上!

仅有监视阳关方向的两千余安西人马,得以逃出生天,并被“阿罗氏”部属接应进了阳关城中,继而与骠骑军的两营人马一起,奋力地抵抗着城下越聚越多的吐蕃大军。

与此同时,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之下,十五万吐蕃大军,又悄悄分出了三万精锐,在驻守甘州的沙陀族配合下,以突袭之法一举攻取了凉州。

颇为巧合的是,就在吐蕃人来到凉州城下的一个月前,因卧病在床的怀信可汗急于召见,嗢录贺不得不匆匆赶往回鹘牙帐,而将统兵之权交给了副将。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加之回鹘主帅又不在沙洲,因此吐蕃精锐们得以顺利地歼灭了回鹘守军近两万,只有数千驻守城外的守军得以逃亡沙漠地区,却也是九死一生……

此战,吐蕃人总算是出了一大口恶气,也是以彼之道还彼之身地报了四年之前回鹘人偷袭凉州的血海深仇!

等到半个月之后,当李寻阳赶到石城镇之时,吐蕃五万大军已经聚集在阳关城下,并对其实施夜以继日的攻打。

早在十日之前,当李寻阳通过天网得知这些惊天巨变之后,便明白形势已经无法逆转,遂不顾裴昱、林昆等人的反对,立即通知统领阳关驻军的骠骑军副使——马齐,迅速安排在阳关附近屯田的军户,抛下那些瓶瓶罐罐,只带随身值钱的物件,马上撤往石城镇方向,并指示驻守在石城镇的林昆,即刻派出一营人马伴随辎重车辆,前往阳关方向去迎接那总数为三千余人的军户。

阳关到石城镇,一千四百余里,即便是单人双马,也需奔驰十日,更何况是拖家带口的军户们?

接到天网传来的“阿罗氏”帅令,马齐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告诉部下,自己将带着他们在阳关城坚守半个月,并指令身边的阳关屯田使,立即组织军户撤离,也直白地通知了自沙洲方向来的龟兹锐健营都尉——王安西,自己可能要与阳关城共存亡了,请他尽快带领手下兵马,护卫着数千军户们离去。

可王安西也是一条血性汉子,自龟兹来到沙洲的一万袍泽,如今仅剩下自己的这两千余人马,若是自己此刻逃回安西,又哪里还能有脸活在世上?更不敢再称“王安西”了!

于是,一场惨烈的攻防战,便在这周长不足十里的阳关小城上演了。

在吐蕃大军聚集之前,曾有来自沙洲的约一万吐蕃人马,试探性地发起了两次进攻,均被马齐与王安西联手击败。

之后,吐蕃人便再未攻城,只是屯兵于阳关之东。

等到吐蕃大军聚集了五万余人,且立起了吐蕃帅旗,马齐便随即明白了,一场不死不休的大战即将到来,而自己能够掌控的这不足九千的人马,将要面对的是六倍于己的敌人。

初升的秋阳,将暖洋洋的光芒洒向人间,原本这应该是一个和煦、安详的清晨。

但,随着一阵阵低沉而苍凉的牛角号响,连绵起伏、一望无际的吐蕃大营之中,缓缓涌出一队队军旅,骑兵在前、环伺左右,步兵随后、列阵而行,上万匹战骑蹄声有序,数万双战靴震颤大地。

看来,吐蕃人是有意摆出强大的阵势,想要从气势上摧垮对面城中唐军的士气!

马齐轻蔑地向城外吐了口浓痰,转过身来看了看已然变了脸色的王安西,笑骂道:“奶奶的,这是让老子们检阅吐蕃这群兔崽子啊!你还别说,队列还算整齐,不过待会儿他们就要哭爹喊娘了!”

听着马将军的笑骂,王安西也不禁笑出了声,也许是为了掩饰自己刚才的心惊,他甚至还招呼了几个手下,对着城墙外的吐蕃人解开了裤子尿了出去。

搞得马齐哭笑不得,惹得身边骠骑军与锐健营的众多将士,纷纷哈哈大笑起来,随即便是一阵阵的嬉笑怒骂之声不绝于耳。

深得“阿罗氏”真传的马齐,虽觉众将士紧绷着的心理放松了不少,但还是认为骠骑军的煞气没有表现出来,于是便扯开喉咙嘶吼起“阿罗氏”亲自教唱给他的战歌:

大唐大唐,无限边疆;

万千宗族,汇聚一堂!

吾皇吾皇,四海名扬;

天可汗兮,威震四方!

壮美河山,大好儿郎;

护我妻儿,卫我爹娘!

洒血抛颅,贼灭寇荡;

命断沙场,边关魂藏!

第三十三章 西州再陷 焉耆旦夕(一)

图33-2大唐贞元维州之战


几乎就在一瞬间,身旁的骠骑军将士全部以军礼的站姿,随着那熟悉的韵律,紧跟着嘶吼起来,一传十、十传百,整个阳关城内,三遍的战歌之声高亢而嘹亮,那是骠骑军将士们向吐蕃人发出的应战之吼。

仿佛在说:来吧,不怕死的,就赶紧来受死吧!

被这怒吼的战歌所激励,安西锐健营的将士们也跟着第二遍哼唱起来,声调也越来越高昂,他们好似看到了曾经的袍泽一个个倒在吐蕃的刀下,鲜血染红了大地,就连天空都为之一赤,每一名锐健营的将士,顿时觉得浑身的热血在燃烧,一道道愤怒的目光投向了列阵而立的吐蕃人,恨不得其赶紧冲上来,也好让这些刽子手们切身体会一下死亡的味道!

忽而,歌声戛然而止,阳关城中一片寂静,除了塞外刮来的呼呼风声之外,便再也听不到其它任何的声音。

也许,是被这令人惊悚的寂静所震慑,吐蕃人竟然没有立即展开攻城,但片刻之后,随着一阵阵急促的牛角声响,吐蕃人的进攻终于拉开了帷幕。

在数个骑兵阵列的掩护之下,吐蕃十余个步兵方阵,在无数弓箭的掩护之下,开始向着阳关城东门发起了潮水般的进攻。

坐落在龙首山之谷口的阳关城,虽无崤山之险,也无武关之大,却依托山势而建,并占据了南北两侧的山头制高点,只有东门、西门适宜进攻。

且因山势阻隔,东西两侧很难遥相呼应,所以吐蕃大军选择了围三阙一,即:

在南北两翼,部署一定数量的步兵,威慑南北两侧的山头,让唐军不敢掉以轻心;

在东门之外,集中全部主力,实施重点进攻;

只留出西门,以供唐军不敌之时,弃城而逃!

于是,一队队吐蕃兵将,抬着云梯,举着盾牌,冲向阳关城东门,可尚未来到城墙之下,便受到一片片箭雨的洗礼,造成众多吐蕃兵将纷纷倒地,攻城之势也为之一滞。

然而,在各级将佐的指挥、鼓动之下,更多的吐蕃兵将却冲到了城墙之下,借着冲锋之势迅速架好云梯,无数吐蕃兵将已经准备好登城搏杀了!

可就在此时,城上忽然落下无数瓦罐,有打在吐蕃兵将兜鍪、甲胄上的,有击在吐蕃兵将的盾牌、兵器上的,也有直接落在地上摔的粉碎的,却都无一例外地溅起无数黑色的液体,不少吐蕃兵将开始大声呼喝起来,甚至有些人转身向后跑去。

说时迟、那时快,众多火把、无数火箭,突然从城墙之上飞落下来,迅速将飞溅在各处的黑色液体引燃,一瞬之间熊熊大火将城下的一切都烧着了,炽热的火焰将为数众多的吐蕃兵将包裹了起来,引来令人毛骨悚然的阵阵哀嚎。

那是火油在燃烧,那是地狱之火在吞噬!

虽然,不少吐蕃将佐还在竭尽全力地呼喝着,试图阻止向后逃亡的士兵,却很快被城上飞射下来的羽箭所击倒,从而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混乱。

第一天的攻防之战,就在吐蕃人的虎头蛇尾中,渐渐落下了帷幕。

可第二天清晨之时,吐蕃人却摆出了百余面大木盾,这些长宽各有丈余的防护设备,上面居然覆盖了防火的毡子,不但能够抵达箭雨的袭击,而且还能阻隔住火油的炙烤。

每一队吐蕃步兵,都举着这样的一面大木盾,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以便对后面的兵将起到防护的作用,从而能够减少伤亡、尽快接近城墙。

第三十三章 西州再陷 焉耆旦夕(一)

图33-3阳关与玉门关


小说连载请在头条号小说频道搜索【丝梦大唐第二部皓首龟兹城】

同时,想看第一部的朋友请在头条号小说频道搜索【丝梦大唐第一部情迷怛罗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