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牌座uy有2億億個地球這麼大,如果地球也有這麼大,那地球的2邊的人是不是永遠無法來往因為太遠了?

張浩天Tony


按目前的科技來看是這樣的,但是這個假設很難成立,盾牌座uy是紅巨星,就是說以前是恆星,目前看來也不會有那麼大的行星,就算有一個那麼大的行星,它會擁有恐怖的引力,還需要一個更大的恆星為它提供能量,這些都在阻礙生命的演化,就算產生了文明,各文明之間也很難交流,科技發展會異常緩慢,比如如果地球就是那麼大,東漢發明的紙,現在還沒傳到歐洲呢


踏破千山萬里


宇宙中的巨無霸,可以裝下45億個太陽,相比之下地球類似於一粒塵埃。下邊這張圖片就是旅行者一號在距離地球64億公里之外所拍攝的,地球在這張圖片中僅僅佔據了大約0.12個像素點,就像是一粒塵埃。

人類這個物種是跑也跑不快、跳也跳不高,但是目前最遠的足跡已經到了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了,最遠的探測器旅行者一號也已經飛到了220億公里之外。而天文學家通過望遠鏡觀測並計算發現了目前為止體積最大的恆星盾牌座UY,它的直徑大約是24億公里,在太陽系內24億公里差不多已經超過木星接近於土星公轉軌道了,換句話說如果盾牌座UY放到太陽的位置,將有五顆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都會被它吞進肚子了。




盾牌座UY體積巨大可以放下45億個太陽或者2億億個地球,距離我們大約9000光年,現在處於生命的後期,未來盾牌座UY會發生超新星爆炸演化成黑洞。盾牌座UY就是虛胖,雖然看上去體積非常巨大是太陽體積的45億倍,但是質量卻只是太陽的32倍。下圖中是一些恆星之間的比較。

因此有人提出地球如果體積像盾牌座UY這麼大,那麼在上邊的交通方式該是什麼樣的哪?盾牌座UY的周長為97億公里,這個距離即使是光速繞行都需要消耗大約15個小時的時間,而如果光速繞太陽運行一週只需要15秒,而光速一秒鐘差不多可以繞地球七圈半。


如果是生活在盾牌座UY的兩極想要見一面有多難哪?首先就用最快的飛機來說明,例如我國產大飛機C919時速可以達到800公里,乘做該飛機繞盾牌座UY一週大約需要1387年,這要比一個朝代的時間久多了。而如果換成是最常見的高鐵,那麼繞行一週的時間可能就需要三四千年,這差不多是一個文明史了。當然了在這樣的天體上是不適合生命生存的。


其實我們的太陽未來也會走上類似的道路,隨著內核處核聚變的進行,氫氣逐漸的被耗盡,變成氦氣,內核處的氦積累到一定程度會繼續發生核聚變,變成碳和氧元素,最終經過紅巨星時代再變成白矮星。當太陽變成紅巨星的時候,它的外邊緣位置會達到火星,雖然比盾牌座UY要小,但整體上體積已經是非常巨大了。

人類未來太空之旅可能會碰到更多的奇異的恆星,它們的質量和體積都非常的巨大,但一般來講這些恆星不是生物文明需要的能量來源。因為質量大的恆星一般來說熱輻射的較快,壽命較短。不像是太陽等一類的恆星,體積質量小,內核處的核聚變就不那麼劇烈緩慢進行,可以持續100億年,這足夠很多生物文明從起源到輝煌再到衰落的過程循環了。



科學黑洞


地球真這麼大,早坍塌成黑洞了,盾牌座uy其質量是太陽的30倍,大小是太陽的150億倍,太陽密度是1.4,地球密度是2.7(就按2.8算吧,這樣好算些),這樣盾牌座uy的密度就是太陽密度的(30➗150億)50億分之1,地球密度是太陽2倍,盾牌座uy就是地球密度的100億分之一,那麼地球如果有盾牌座uy那麼大的話其質量就是30倍太陽質量乘以100億等於3000億倍太陽質量,不用想這麼大質量的物體肯定是黑洞了。凡事質量大於8倍太陽的恆星最終都會成為黑洞(小一些的會成為中子星,太陽1.4倍以下的會成為白矮星)這是幾本常識。


Brucehu123


如果地球有盾牌座UY這麼大,可能地球上就沒有人類了,因為一邊寒冷一邊熱,一邊永遠是黑夜一邊永遠是白天,這個環境不適合人類生存,讓我們來看看它有多大。

盾牌座UY

盾牌座UY(UY Scuti、UY Sct),是一顆位於盾牌座的紅超巨星(並不是特超巨星,最大的紅特超巨星是天鵝座NML)。這顆恆星是至今人類已知體積最大的恆星,超越過往被視為體積最大恆星的大犬座VY。[1]

中文名

盾牌座UY

外文名

UY Scuti、UY Sct

別稱

BD-125055、IRC-10422、RAFGL2162

分類

恆星、紅超巨星、變星

質量

32 M☉

直徑

2375828000Km

表面溫度

3082.85℃左右

視星等

11.2-13.3

絕對星等

-6.2

赤經

18h 27m 36.5334s

赤緯

-12°27′58.866″

距地距離

9456.9 Ly

光譜類型

M4I-a

U-B色指數

3.29

B-V色指數

2.6

變光週期

740 d

亮度

340,000 L☉

變星類型

半規則變星

領域

天文學



自動電流焦


13世紀,意大利的馬可波羅用了4年的時間,歷經千難萬險從意大利來到了中國。而現在從意大利飛到中國僅需要10個小時左右。這是因為地球變小了嗎?不是的,這是因為人類的交通工具先進了速度提升了。

盾牌座UY是目前人類已知宇宙中最大的恆星。盾牌座UY的大可以說超乎我們的想象。據科學家觀測盾牌座UY的半徑有1708個太陽半徑那麼大。它的體積更是太陽的50億倍,相當於2億億個地球那麼大。然而如果地球變得和盾牌座UY這麼大,那麼地球的質量會增加幾億倍不止。那樣的話,地球東西兩半球的人還能否來往?肯定是不可能了,因為地球早已在巨大的質量下坍縮成一個黑洞了。

要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個問題豈不就是沒得討論了。即使都是假設,那我們就認為地球只是在體積上變得和盾牌座UY一樣大,其它的一切因素都不變會怎樣呢?地球上兩邊的人類還會不會來往呢?

圖示:盾牌座UY和太陽系

我想以現在的科技來看來往還是有可能的,但是要困難多了。地球在體積上變得和盾牌座UY那麼大,會有多大呢?假如地球變得和盾牌座UY一樣大,那麼我們把地球放到太陽的位置上,那麼地球的半徑就會有11.88億公里。地球的半徑就會延伸到土星軌道附近。

咱們再讓馬可波羅乘坐現在的交通工具從意大利羅馬出發到達北京看看需要長時間。意大利首都羅馬到北京的直線距離大約是8000公里。當地球變得有盾牌座UY那麼大後,這個羅馬到北京之間的距離就會變成了大約14.9億公里。這相當於地球到太陽之間距離的10倍。或者說這相當於從土星前往太陽的距離。

當如果馬可波羅開車來中國,車速每小時100公里,他需要花費大約1700年的時間。如果馬可波羅坐飛機來中國他得需要213年。意大利和中國都位於東半球。當地球變得像盾牌座UY這麼大,我們卻還保持著原來的速度,地球上兩個半球上的人要來往幾乎是不可能了。

當地球變得盾牌座UY這麼大,人類如果不提高速度,想抵達地球的另一面是不可能的。對此朋友們是怎麼看的呢?


兔斯基聊科學


地球如同宇宙中的一顆塵埃,這並非誇大其詞,宇宙中存在著遠大於地球的星球。在太陽系中,木星和太陽是體積最大的兩個天體,前者是地球的1320倍,後者是地球的130萬倍。

然而,放眼太陽系外,還有更多更大的天體,它們的尺寸甚至遠超太陽,例如,大角星的體積是太陽的1.6萬倍,心宿二的體積超過太陽3.1億倍。但由於這些恆星離我們十分遙遠,我們從地球上所看到的它們只是不起眼的星點。

在浩瀚的星海中,甚至還有遠大於心宿二的恆星,目前已知體積最大的恆星是盾牌座UY,它的體積為心宿二的16倍,超過太陽49億倍,這個龐然大物可以裝下6400萬億個地球。如果用盾牌座UY取代太陽,那麼,最靠近它的行星將會是土星,其他更內層的5顆行星都會被吞噬掉。

如果地球有盾牌座UY這麼大,那麼,地球兩端的人會遠到永遠無法來往嗎?

假設地球的體積變為目前的6400萬億倍,那麼,地球半徑接近12億公里,周長可達75億公里。倘若對蹠點(關於地心對稱的兩個點,這是地球表面上相隔最遠的距離)上的兩個人要進行通信,儘管無線電信號的傳播速度為光速,高達30萬公里/秒,但信號從一端傳到另一端仍然需要3.5小時。

即便信號以光速傳播,兩個半球之間的通信也會存在巨大的延時。而如果通過交通工具,兩個半球之間的交流會更加麻煩。

民航飛機的巡航速度約為900公里/小時,從一個點飛到它的對蹠點,所需的時間將要達到475年。顯然,這樣的飛行根本就不現實,普通飛機的最大航程只有1.5萬公里,而人類壽命只有百來年。即便換乘每秒7.9公里的宇宙飛船,從一個點飛到其對蹠點的時間也要15年。

因此,在這樣巨大的地球上,兩個半球的人之間根本無法正常來往。如果通過網絡或者電話來溝通,需要鋪設驚人長度的光纖,這是不現實的。最後的辦法,也許只能通過人造衛星來傳輸信號。但由於距離遙遠,通信會存在相當大的延遲。

另外,如果這樣的地球仍然主要是由金屬和硅酸鹽岩石組成,密度與原來一樣,那麼,地球表面的重力將會是原來的18.5萬倍,這相當於白矮星表面重力的一半。在這種重力超強的星球上,人類會被完全壓扁,物質無法以普通形式存在。

正因為如此,宇宙中不可能存在質量如此之大的行星。事實上,天體的性質完全取決於自身質量。

對於地球這樣的巖質行星,質量最大估計為10倍地球質量。如果質量再大,引力強大到足以束縛住星雲中普遍存在的氫氣和氦氣,這樣就會形成像海王星一樣的冰巨行星,或者像木星一樣的氣態巨行星。

如果質量超過木星75倍,引力強大到點燃核心的氫核聚變,這樣就會形成恆星。而恆星的質量也不能無限增加,因為愛丁頓極限的存在,質量足夠大的恆星會產生很強的輻射壓,這會阻止恆星進一步吸積物質。理論上,恆星的質量最大隻能達到太陽的幾百倍。


火星一號


如果地球有這麼大,那上面估計也沒有人了,重力能把人壓死,再說這麼大的質量和體積,也只有恆星晚期才具備的。如果拋開這些規律,真有那麼大的地球,又適合人類居住,那麼在兩端的人,一輩相遇的可能不大,畢竟超過23.8億公里的距離,就算光速也要十幾分鍾。


剛哥撩影


很多人都說不能實現,因為太大了,或許他們都不知道有個戴森球,這樣一個把太陽包住的結構,空心結構,如果半徑有地球到太陽那麼遠,周長也有九億多公里,這麼大體積肯定不是實心的



開心就好48733868


在2012年之前,人類世界的“最大體積恆星”記錄保持者,是3900光年外的大犬座VY

然而“星外有星”,大犬座VY的榜一,很快就被5100光年之外的盾牌座uy取代了,作為一個紅超巨星,盾牌座uy的壽命雖然只有1000萬年到5000萬年,但它的體積卻達到了太陽的50億倍,如果把盾牌座uy和太陽互換位置,那麼土星軌道以內的所有天體,都將被“新太陽”盾牌座uy所吞噬。

在目前的太陽系中,以光速前進的電磁波可以在一秒鐘的時間裡,繞地球轉7.5圈,但電磁波需要14.5秒,才能繞太陽轉一圈,盾牌座uy作為能塞下50億顆太陽,或者6500兆個地球的恆星,電磁波需要6.91個小時,才能繞盾牌座uy轉一圈。

如果

地球擁有盾牌座uy的體積的話,在不考慮“陡增”的重力的情況下,生活在上面的人類,乘坐飛機1387年,才能從星球的一端飛到另一端,如果說陸上交通工具的話,就更慢了。

除了交通不便利外,在“盾牌座uy化”的地球上,網絡也會變得非常非常遲緩,因為在我們的宇宙中,信息傳遞速度的上限就是光速,而電磁波的速度已經是光速了,因此在赤道長達6.91光時的“地球”上,人類世界中,一切需要電磁波的行為,其效率都會大打折扣,而且還得忍受幾十分鐘乃至幾小時的延遲。

目前看來,地球“巨大化”的唯一好處就是資源和土地的極大豐富,在巨大化的地球上,適合人類開發和居住的土地比比皆是,甚至原先不起眼的小島,也能供養全人類所需的一些木材資源和金屬資源。

辯證來看

地球巨大化其實也是人類的“小型化”,如果未來科技,能把地球上所有的動物(包括人類)同比例縮小一萬倍的話

“貧窮 飢餓 能源”

這三個長期困擾人類文明的問題,在“小世界”將不復存在

科幻作家劉慈欣當年寫過一個名叫《微紀元》的短篇小說,其內的人類文明,為了在太陽危機中活下來,選擇將自身體積縮小到細菌大小,這樣一來,大世界的任何一點資源,都能供養這些“微人”們。

而且劉慈欣還認為,小型化和微型化,才是高級外星文明應該呈現的模樣,因此未來人類在宇宙中,可能會碰見一些高爾夫球大小的宇宙飛船,

但其內生活著一整個外星文明。

言歸正傳

從科學角度來看,宇宙中是不可能存在盾牌座uy大小的行星的,因為行星的質量達到0.08倍太陽質量後,內部的溫度和壓力就會觸發核聚變反應,從而讓行星變成一顆壽命及其漫長的紅矮星。

退一萬步說,就算宇宙中存在盾牌座uy大小的行星,那麼巨大質量帶來的巨大引力,也會壓碎“小身板兒”的人類。

總結

盾牌座uy只是目前發現過的,體積最大的恆星,未來不排除它被“踢出榜一”的可能性,甚至也不排除“行星體積上限”被刷新的可能性。

總之“宇宙很大,在不違反宇宙規律的情況下,一切皆有可能”


宇宙觀察


樓主提問UY星球如果有人,星球兩邊的人是不是沒有來往,但是大家都在回答密度,黑洞,本來UY有人就不可能,還在說密度,直接回答樓主問題就行了,真費勁。

我覺得如果UY真有人,那科技應該也非常厲害,畢竟星球大,資源就很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