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帶“壓菜石”參加鑑寶,觀眾鬨堂大笑,專家卻稱至少值5個億

引子

華夏曆史五千年,歷代江山更是輩輩才人出。王侯將相不少,文學大家更是多。而歷史悠久、地大物博的中華,自然是有著無數的寶藏被時光掩蓋,需要人類挖掘。在紀錄片《隨縣曾侯乙墓》之中便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像是舉世聞名的曾侯乙編鐘,青銅器、樂器等。而在甘肅出土的武威雷臺漢墓更勝一籌,其中便有“文物馬踏飛燕。在《資治通鑑》之中記載,“為東晉元帝大興四年(公元321年)始築,周輪80餘諸,基高九仞。”


雖然歷代王朝都是以中原地區,也就是今日的河南一代為中心建立都城,但是中國的疆土是越來越大,同時人口大多數集中在王朝周圍,但也不乏有偏遠地區,例如被當時作為發配犯人的東北、甘肅之地。而如今,考古力量雖然強大,但是也不缺乏一些對於文物毫無認知之人。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也就不缺乏一些人將珍珠作為魚目。

老農帶“壓菜石”參加鑑寶,觀眾鬨堂大笑,專家卻稱至少值5個億

鑑寶節目中的專家

令人欣喜的是,隨著一些鑑寶節目的開播,那些被歲月蒙塵,被門外漢侵蝕的文物,終於可以回到他應有的地位。而在某一期的節目之中,就有一位老農帶“壓菜石”前來參加鑑寶,逗得觀眾鬨堂大笑,然而專家卻嚴肅的稱這件文物至少值5個億,這是怎麼回事呢?

01

相比於之前觀眾看到的琉璃光彩的文物,這一塊石頭實在是不打眼。但是閱寶無數的專家不是這態度,畢竟專家在鑑寶這一塊眼睛已經開過了光,那可是火眼金睛,所以觀眾眼中的破石頭,其實是珍寶。

老農帶“壓菜石”參加鑑寶,觀眾鬨堂大笑,專家卻稱至少值5個億

按照節目的規定,自然是需要老人建樹自己與這個寶藏的故事。而老人懷中的石頭也不是代代相傳,而是撿來的。實際上,老人表示這塊石頭乃是自己在釣魚的時候,偶然撿到的。因為沒有什麼經驗,再加上是農村,所以這塊被撿來的石頭變成了壓菜石,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履行它的職責。

聽到這裡,觀眾更是被逗得捧腹大笑。不過,中國確實是地大物博,在古都像是西安、洛陽等地可能遍地都是文物古蹟,但也不能隨便撿一塊石頭便可以當作寶藏。

老農帶“壓菜石”參加鑑寶,觀眾鬨堂大笑,專家卻稱至少值5個億

02

但專家拿到了石頭,所體現出的態度卻是截然不同。專家表示,這塊石頭確實不是一般的石頭,實際上這是石黃,屬於石頭之中的黃金級別。如此一來,老人這塊一直被當作壓菜石的石頭身價立刻水漲船高,變成了一塊寶藏。

與此同時,石黃還有著一段帝王趣事。相傳,歷史上活得最久帝王的乾隆帝有一天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乾隆遇上了玉皇大帝,古人對於神明是有著天生的敬畏,而乾隆自然也不例外。一個是人間的帝王,一個是天上的帝王,乾隆自然是相信玉皇大帝的話的,所以乾隆將玉皇大帝在夢中賜給的黃色石頭好好保存。

老農帶“壓菜石”參加鑑寶,觀眾鬨堂大笑,專家卻稱至少值5個億

而在乾隆夢醒之後,便招來但是最有學問的紀曉嵐,詢問這塊黃色石頭的下落。而紀曉嵐恰巧在福建壽山農田上見過,所以便毛遂自薦為乾隆帝尋來。因為是天上神明贈與,乾隆得到黃石自然是引以為寶,甚至釀造了黃石酒。


03

專家的一席話震驚了現場的觀眾,但是老人卻沒有多大的反應,彷彿拿上節目的還是當初的石頭。當老人詢問這塊石頭的價格時,更是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竟然價值5億元。原本在觀眾眼中只是一塊平平無奇的石頭,頓時變成了國寶,而老人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

老農帶“壓菜石”參加鑑寶,觀眾鬨堂大笑,專家卻稱至少值5個億

黃石

  • 放在家中幾十年的壓菜石,成為幾代人努力也奮鬥不來的財富,老人自然是非常高興的。至於這塊奇特的石頭最後是會被老人當作傳家寶一代一代傳下去,還是轉手變賣,那便不得而知了。

結語

悠悠歷史五千年,有無數寶貝埋藏於地下不見天日,可謂遍地是黃金。但老人能將一塊石頭當作寶貝送上鑑寶節目,絕對不是偶然,必定是在尋到寶貝之時接受過一方面的知識,或者是偶爾有一天發現了石頭的奇特之處。所以若是想要覓得寶貝,還需要有一雙慧眼。若是懂得鑑賞文物,隨隨便便一塊石頭也是有著珍貴的歷史刻痕和趣味帝王故事。若是不懂,也是錯將珍珠當魚目,白白糟蹋了文物,損失了原有的價值。


《隨縣曾侯乙墓》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