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中还有更珍罕,共屯赤金小字版

极罕之战国珍泉《共屯赤金小字版》圜钱珍赏


珍中还有更珍罕,共屯赤金小字版

屯赤金,乃战国中晚期(公元前4世纪—前3世纪)魏国所铸之币。其主要流通三晋地区,圆孔,面无廓,背平,为早期圆孔圜钱。而圜钱则是由刀布向圆形方孔钱过渡时期的阶段性产物。据考,该钱钱文“共屯赤金”之“共”为地名,其地在今河南省辉县,“屯”与“纯”通,“赤金”即铜,面文四字可译作“共地所铸纯铜货币”。

据载,该钱曾经被戴葆庭先生认为“真伪可疑”,后马定祥先生认为乃真品无疑,故逐步为泉界多数所认可,并被授曾经的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爵。事实上,从铸相、书相乃至至今所发现的多枚品来看,愚见以为此钱确应为真实无疑之泉品。

从已入谱乃至愚之前所藏来看,共屯赤金钱似乎只有一个版式,然而,古泉之式,往往不能根据几个人之所见所闻而盖棺,因为,发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事实也是如此,检点愚帐中所藏,就曾猎获到一枚开门见山而又与谱载不同版式的共屯赤金钱,故今日赏泉特将其帐中点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公展赏析,以证所言不妄矣。

首识书相。展目本品,虽为重锈,然文字仍较为清晰可辨,其面文可识其乃“共屯赤金”四字,类大篆的典型战国文字,顺时针环读读序。可见该四字笔划较为纤细,书写率意,古朴率真之感凸显。值得注意的是,比对谱录之拓和另外实物,可以发现,其四字皆明显偏小,可以断定其非为同一个版式与类别。故无需详表,品文识书,一目了然,本品书相自然开门。

次观铸相。不难看出,本品尽管锈蚀很重,然仍可见规制,其直约径为43.5毫米,重约14.54克,厚薄适中(圜钱的基本厚薄特征不厚也不薄),类折十型大小。其面文字笔划较为纤细而又深竣,鼓凸确是自然有度,钱肉地章平整,外圆内孔规矩,圜钱制式清楚。续可见本品穿轮干净,然外缘铸柄之处仍有流铜,凸出处可辨。其背亦是平整。无需细表,观铸识体,本品铸相彰显自然,可谓其时官炉所铸,其门可开。

再察锈相。辗转本品,不难看出其乃生坑重锈,出土之物。但见其锈色绿而更偏孔雀蓝,锈色真实,且伪不可得。其重度锈蚀,深浅不一,裹缚钱体,锈痂层层叠嶂,分布极为自然,由骨而生发,地下埋藏千年以上,一目了然矣。锈质亦是坚实不糟,生硬亦然。脱锈之处,辩其材质,实乃青铜质地鲜明,铜色老旧凸显。毫无疑问,如此锈相,耄耋真实,可谓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若揭,其门洞开,完全不在话下。

无需详表,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本枚“共屯赤金(小字版)”圜钱,三相一材,皆无异无邪,开门见山,毋容置疑之。正如主流泉谱所言,共屯赤金圜钱,数年之前就已经发现数枚,亦见有过上拍或公展,其存世量虽然不如当初授予五十珍爵位时那么珍罕,然在今天来看,此钱仍然是战国圜钱中的最稀缺品种,难得一见。尤其是这枚“小字版”,可谓创见且又无可置疑,其清楚有力地证明了“共屯赤金”圜钱之版式绝非仅为一种,故其收藏价值自当更上一层楼矣。


珍中还有更珍罕,共屯赤金小字版


珍中还有更珍罕,共屯赤金小字版


珍中还有更珍罕,共屯赤金小字版


珍中还有更珍罕,共屯赤金小字版


珍中还有更珍罕,共屯赤金小字版

以下入谱记载的“共屯赤金”钱拓图,可见其字更大,是为大字版是也。

珍中还有更珍罕,共屯赤金小字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