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继《囧妈》之后,今日头条推出第二部线上首映电影《大赢家》,这是部由

于淼执导,大鹏、柳岩、田雨、孟鹤堂等主演的犯罪+喜剧片。

影片自20日在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上映后,当天不仅在抖音上有了3.2亿次的播放量,而且还在一天内收获高达2万多条积极正面的评论,由此可见,影片还是非常受大众喜爱的。

故事主要围绕着做事认真的银行职工严谨,把一个形式演习推进成一次引起社会关注的真正演习展开的。而“严谨”在剧中不仅是人物名称,还折射出了人物角色做人做事的态度

《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在此,我将从叙事风格、人物设定,以及电影价值来解读影片: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叙事风格:用幽默风趣的喜剧风格以及交叉蒙太奇剪辑手法,来揭示人物特征与故事主题,使得本该俗套的剧情变得不落俗套

长久以来,一直备受人们关注的影片类型往往都是那些懂得如何利用身边关系以及如何尽快走向成功的类型片。

但《大赢家》导演于淼则表示,其实这不并是生活的常态,这个世界恰恰因为有一丝不苟的人,其他人才可以享受相对自由的生活,这些少数派的精神值得被拿出来讨论。而《大赢家》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认真的有点“轴”的人物故事。

但这种故事题材如果不注重表现形式的话很容易落入俗套,因为观众看了开头就会猜到结尾,如果没有特别的吸引力,很难控制观众的观影情绪。

但《大赢家》无疑是成功的,在我看来,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特别的叙事风格上。

01.用幽默风趣的喜剧风格来揭示人物特征与故事走向,成功调动了观众观影的积极性

大鹏饰演的严谨是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工,因为做事“严肃认真,谨慎负责”而被同事排挤与打击。

上下不逢源的严谨,在银行与警局联合演习中被领导选中,临危受命被钦点扮演“劫匪”一角,当大家都想敷衍了事时,严谨却为了圆满完成这个“光荣使命”,展开了精心的筹备工作。

影片的基调定位喜剧,所以从严谨开始筹备“抢劫”时,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的情节便接踵而来。

先是严谨全副武装的把自己打扮成劫匪模样去勘察银行内外部环境,以及运钞车到达离开的时间,不仅列下了一个抢劫清单,还把抢劫步骤都清楚的写在本上。

后来因自己的打扮,被人民群众当成真的违法分子而报了警,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不得不发疑问“智商如此堪忧的严谨,能顺利完成任务吗?”

《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而这个疑问也正是吸引观众观影的重要原因,后来看到大鹏化身为劫匪后,头戴皮卡丘头套去银行拿号排队抢劫时,引发观众大笑的同时又让观众加深了疑问。

《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随着剧情推进我们可以看到,严谨拖着同事早就准备好的现金准备坐上摩托车逃跑,而却因车辆启动的惯性被一甩而下,眼看警察就要抓住“劫匪”宣布演习结束,没想到严谨趁着防盗门还未落下,纵身一跃滚进到了银行里边。

所有员工责怪严谨不按套路出牌,但一向认真负责的严谨,不顾同事们的埋怨坚决要按“抢劫”流程办事,于是,职员们就在严谨“水枪”威胁下做起了人质。

《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影片用了几分钟就把严谨的人物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让观众知道了剧中人物特征以及故事走向,伴随着各种搞笑的“突发状况”,一场形式演习,不得不变成了一场真正演习。

而与此同时,观众们也被剧中各种搞笑情节而吸引,饶有兴致的继续观看。

02.利用虚幻与现实的交叉蒙太奇剪辑手法彰显故事的真实性,成功的控制了观众观影情绪。

既然是演习,就不可能存在比较真实的犯罪场面,但如果只是单纯的用“水枪”或者“纸枪”作为威胁人质的道具,难免令观众产生视觉疲劳的观影效果。

但导演安排的却很巧妙,影片采用了大量的虚幻场景来彰显抢劫的真实性,比如严谨与警察“枪战”的剧情中,都采用了虚幻与现实交叉蒙太奇剪辑技巧,所有“真枪实弹”都是在虚幻的场景中完成,而镜头一转,则是严谨拿着水枪再与警察对峙。

《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这种剪辑技巧,在彰显故事真实性的同时又能构成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从而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这也是影片中的一大看点。

而当同事们看到严谨在这种“无实物表演”中还尽心尽力的时候,慢慢的也被他的人格所感染,纷纷投入到演习工作当中,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故事情节发展需要,但在我看来这正是创作者精心设计的环节,用这种独特的叙事手法,最终所展现的就如警察局局长所说:

只要认真对待工作,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反观影片,它的基调虽定位为喜剧,但幽默的剧情中又夹杂很多讽刺,喜剧外壳下的人性引人深思,普通职员严谨的认真“轴”和其他同事的敷衍了事,形成鲜明对比。

人物设定:角色设定矛盾冲突,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让影片情节展现更为精妙。

影片比较讽刺的一点,是对剧中其他人员性格的塑造,在严谨与他们的对比之下,恰到好处的讽刺了社会体系中的套路式运转。

01.银行行长的设定,突出了现实生活中那些为了自身利益“欺下怕上”的中层管理者们

影片开场就是银行行长吴小江与严谨的一场对手戏,通过两人的交谈我们得知,吴小江是为了账面好看,逼迫严谨先放贷后补手续,但没想到偏偏遇到了认死理的严谨,俩人在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吴小江气得上蹿下跳。

《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通过对吴小江的性格描述,我们可以理解后来严谨被选为“劫匪”时,他让严谨“意思意思得了”的缘由,因为他既想对上面有所交代,又想跟警察局搞好关系,所以要求严谨只需要走走过场不必认真。

令他没想到的是严谨做事如此“一根筋”,眼看从白天耗到晚上,一众刑警以及特警都没能将其制服,吴小江怕领导责怪,怕警察丢了面子,所以不得不威逼严谨妥协,然后采取作弊手段结束演习。

《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虽然后来其行为被目击者拆穿,但创作者已经完成了对以吴小江为代表的中层管理者的讽刺,他们“欺下怕上”的属性在下属与上司中变换自如,为了自身利益可以变换不同的嘴脸,为了表面好看也不惜蒙混过关。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严谨的做事风格,他或许不如行长处事圆滑,但他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的确是每个人效仿和尊重的对象。

02.对银行职员的设定,突出了现实中那些麻木地在生活和工作之间徘徊的普通职员

与行长的左右逢源不同,剧中银行的基层员工表现的则是对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所有人都把这次的演习活动当作工作福利,因为按照以往的演习过程来看,劫匪很快就会被制服,这样他们就可以提早下班,故而有的人安排了看牙医,有的人则约了见丈母娘。

《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严谨对于演习非常认真,不仅准备了水枪当真枪、香蕉当炸弹,还准备了抢劫流程。本来想半个小时解决战斗的工作人员,没想到这次演习在严谨的缜密安排下到了晚上还没结束,银行内职工们的计划全被打乱,于是他们把怒气都发在了严谨身上。

但是这样的怨怼在严谨家人出现后发生了转变,先是看到严谨父母不顾警察的手稿而通过喇叭大喊一定要坚持到底,后来又发现严谨妹妹因声带受损从不说话,但这次为了支持哥哥鼓起勇气在银行外面拿着喇叭向哥哥通报外面情况,至此,大家被这一家人认真做事的态度感动了。

所以后来看到行长作弊想尽早结束演习时,知情的员工都统一战线反抗这种欺骗,让演习继续下去。

《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影片通过这个反转的结局来提醒我们,或许我们很多人都跟剧中的员工一样,麻木的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徘徊,大家做事待人习惯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慢慢地似乎忽略了“认真”的重要性。

而严谨的出现,无疑是带大家找回了“认真”的态度,他的做事风格无疑让大家知道了“认真”二字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严谨在影片开场说的那句话:

凡事认真一点,总是没有错!


《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电影价值:基于故事情节,结合自身观影感受,分析电影除了传达“认真”以外的现实意义

影片的主题无疑是呼吁大家关注当今社会属于少数派的严谨认真的精神,但除了主题以外,故事情节也折射出诸多现实意义。

01.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我们在感慨严谨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外不难发现,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严谨之所以做事“认真负责”,是因为他有一个“认真负责”的家庭。

严谨告诉父母他被委以重任扮演劫匪一角,我本来以为父母也会跟其他人一样劝其“意思意思得了”,没想到的是父母非但没有这样做,反而告诉严谨“一定要认真对待,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抢银行”。

还在严谨被当作违法分子被抓时跟警察说道“这孩子为了抢银行下了不少功夫,你现在把他抓了,不等于是让他输在起跑线上了吗”?

《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而且在严谨出发以前语重心长的对他说道“有困难要克服困难,没困难也要为警察制造困难”

最能体现其父母做事态度的是,当警察与严谨僵持不下时便把父母请到现场想让其进行劝说,但没想到的是爸爸竟然拿起喇叭便高喊“不要放弃,坚持到底!”

《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虽然父母的出现给剧情平添诸多笑料,但笑过以后不难发现,父母的做事风格与严谨如出一辙,影片通过这个情节告诉我们,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我们都希望培养出有优良品德的孩子,也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如果你自己在家里不是看手机就是玩游戏,孩子又怎么可能会主动学习?如果你自身毛病一大堆,又怎么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我们要知道,身形一例,胜似千言。就如董卿说过的一句话: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言传身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养。

02.爱他(她),就要大声说出口,我们要多向所爱之人表达爱意

影片的转折点来自严谨的一段独白,他站在“真劫匪”的角度阐述自己是怎么变成一个穷凶极恶的劫匪的,在他的视角下,他看到家人的冷落,看到同事的排挤,看到暗恋对象的若即若离。

他看到没有人在乎他的存在,更没有人在乎他的认真,他们关心的只有如何更圆滑的处理问题,如何更“聪明”的做事,所以他开始抱怨,想要不劳而获,故而选择做其他错误的事。

《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说到这我想起阿德勒在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中对“犯罪”行为的解释:从个体心理学去分析,犯罪分子都在处理人生问题上遭遇了失败,他们的失败也几乎毫无二致——他们都对社会失去了兴趣,对人类伙伴的命运毫不关心。

就如剧中的“劫匪”严谨,他感受不到爱,认为自己做人失败,所以对社会失去了兴趣,故而走向犯罪道路。

《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但事实上呢?家人并没有向他想象中那样冷落他,反而在他生日的时候给了他一个惊喜,而暗恋对象也早已跟他互生情愫,只不过碍于面子也没有表达。

所有的一切都是严谨的臆想,并不是所有人都不欣赏他的“认真”,如果恋人之间早一点表达心意也就不会令彼此如此痛苦;家人如果经常对严谨表达爱意,他也就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他感觉不到自己被爱,所以才误入歧途

好在这只是一次“演习”,所有的一切都来得及弥补,影片通过这个故事情节来告诉我们,如果爱她(他),就要大声的说出来,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我们要让所爱之人时刻感受到爱意。

因为当一个人时刻感觉自己被爱包围时,那他回馈给社会的也是爱,当这个社会爱多一些时,那么恨自然就会少一些。

写在后面:

影片结尾,眼看严谨在同事的配合下就要赢了警方,但没想到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局长早已在他逃跑的出口等着他,就在大家认为严谨就要被就地伏法时,影片出现了大反转,局长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走了严谨,这在国产电影的历史上是少有的“反派”赢了“正派”的结局,而这个结局也让观众的心灵得到慰籍。

而导演之所以这么设计,我觉得有着双层寓意,一是提醒世人,不要丢了“严谨”;二是再次表现对“认真”的尊重,这个安排巧妙的照应了主题“大赢家”,首尾呼应的告诉大家“只要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大赢家》: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生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