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晉鞍之戰:為了母親的微笑

公元前589年的鞍之戰是春秋中期齊國和晉國爭霸過程中的一次重大較量,它能成為經典戰例,原因令人捧腹。相比同時代的眾多戰爭,它在戰略戰役戰術上並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它經典的是,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竟然是一個女人的一次發笑。

齊晉鞍之戰:為了母親的微笑

故事要從時任齊國國君齊頃公和他的母親蕭同叔子說起。齊頃公的老爸齊惠公死後,因為懷念丈夫,蕭同叔子一直鬱鬱寡歡。為了哄母親開心,齊頃公就經常說些笑話給她聽。

時而久之,笑話就不夠用了,沒有笑話就創造笑話唄,極具“搞笑”天賦的齊頃公很快發現了一個頗具笑點的現實事件。

公元前592年春天,晉國大夫郤克出使齊國,想邀請齊國參加晉國主持的會盟活動。與郤克同時出使齊國的還有魯國大夫孫行父、衛國大夫孫良夫、曹國大夫公子手等人。

這原本不過是一次正常的外交活動,然而就是那麼湊巧,這四個人的身體居然都有生理缺陷。其中郤克是個跛子(瘸子),另外三個人分別是禿子、駝子和獨眼龍。

齊頃公立刻意識到這是個千載難逢的素材,是可以讓母親徹底開心的良機。為了做足“笑果”,齊頃公想到了一個堪稱天才的搞笑創意,他從齊國人中挑選出了和郤克四人有同樣缺陷的人,讓他們對應接待,並讓母親蕭同叔子躲在暗處觀看。

此事當然也得瞞著母親,所以蕭同叔子一開始很奇怪,這種正式嚴肅的國家外交活動有啥好看的?

可是當跛子引導跛子,禿子引導禿子、駝子引導駝子、獨眼龍引導獨眼龍的離奇畫面“上映”在眼前時,即使是笑點可能已經極高的蕭同叔子也頓時錯愕不已,隨即忍耐不住,大笑出聲。周邊的僕人自然也都跟著笑,一時間,笑聲都傳到了郤克等人的耳中。

蕭同叔子是徹底開心了,估計眼淚都笑出來了。而齊頃公作為導演兼製片人,自然也很得意。

但郤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齊晉鞍之戰:為了母親的微笑

郤克是郤缺的兒子,他雖然出身卿大夫世家,卻是在民間長大的,而且因為天生腿瘸,估計少年時就遭受過不少白眼,這一生理缺陷應是他內心深處最敏感自卑的地方。

如今齊頃公竟然拿著這個缺陷公開戲耍他,又是在這種高端嚴肅的國際場合,郤克自然覺得受到了極大侮辱。

相比其他國家使者畏懼齊國的威勢,敢怒不敢言,郤克才不管這些,他當場甩手而去,留下副手繼續開展工作,他本人立刻啟程回國。

在渡過黃河的時候,郤克指著黃河發誓:“此生要是不報此仇,我就永遠不再渡過黃河!”

一回到晉國,他就向晉景公請求攻打齊國。晉景公不同意,他就提出,那我帶著自己家族的軍隊去打總行吧?又被晉景公制止。

郤克心中的仇恨和憤怒無處發洩,接人待物和開展工作時就自然脾氣見長。當時晉國的執政大臣士會思慮深遠,他斷定郤克是肯定要報仇的,誰要攔著他,他就肯定會幹誰。與其讓他幹自己人,還不如讓他去幹齊國人呢!

尤其此時距離邲之戰不過六七年,先轂和荀林父公開鬧矛盾的場面還歷歷在目,士會於是做出了一個極為明智的決定:退休!讓郤克繼任執政大臣和元帥之位。

這下郤克大權在握,決策權在手了。當時恰好齊國攻打魯國等國,這些國家就向晉國求援,晉景公大概也覺得開戰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批准郤克領兵出征。

齊晉鞍之戰:為了母親的微笑

郤克就此率領八百戰車救援魯、衛,之後追擊齊國大軍,鞍之戰由此爆發,雙方列陣決戰。戰鬥中郤克身負重傷,但他堅持不下火線,一直擂鼓鼓舞晉軍士氣。最終晉軍奮力擊敗齊軍,齊頃公本人也差一點點就被晉軍俘虜。

這便是鞍之戰的來龍去脈,齊晉兩個大國之間的戰略決戰,居然是由一個笑話而起,歷史有時想想都不可思議。

齊頃公不會想到,他就是想導演個無厘頭話劇,結果郤克就發飆了,兩國也為此付出血與火的代價。

然而,隱藏在無厘頭表象背後的,自有歷史本身的規律。齊頃公戲耍郤克等人當然是很沒譜的偶發行為,但這個偶發行為背後,卻是齊頃公以及齊國當時的戰略立場所引發的。

邲之戰以後,楚國取代晉國成為中原霸主,晉國戰線全面收縮,一時間國際上都沒有了晉國的聲音。齊國作為傳統大國之一,齊頃公又是個驕傲自大、野心勃勃的傢伙,既然晉國看上去要不行了,那齊國是不是該成為中原諸侯之首,重現齊桓公的稱霸榮光呢?

正是復興齊國、挑戰晉國的戰略目標,決定了齊頃公的各種應對舉措,他壓根就不願意接受晉國主持的會盟邀請,所以才以看似無厘頭的惡作劇予以應對。其後晉國舉行會盟,齊頃公果然沒去,只派幾個大夫前往參加。而他之後攻打魯國、衛國,甚至和晉國兩次開戰,正是這一戰略決策的執行和延續,一切自有動機。

齊晉鞍之戰:為了母親的微笑

而對於晉國來說,鑑於當時楚國如日中天、各國倒向楚國的惡劣戰略態勢,齊國無疑是它所要爭取的重量級盟友,既然齊國採取如此戰略立場,且心懷不軌,“以打促和”便成了晉國的必然選擇:只有先給齊國以相應的教訓,再加以拉攏,才能真正制服齊國,聯手抗楚。

於是,鞍之戰重創齊國後,晉國見好就收,開始拉攏。當然,歷史的表象同樣令人錯愕。戰後郤克向齊國提出了兩個停戰條件,其中第一個便是讓齊國送蕭同叔子本人去晉國當人質!

乍一看郤克依然是在報復和出氣,事實上這肯定是郤克的一部分真實心理:你這老孃們不是笑話過我麼,那我現在就這麼羞辱你!

然而和第二個條件“盡東其畝”(即讓齊國田地間的道路從南北走向一律改成東西走向,方便晉國戰車通行)一樣,都是極為苛刻的條件,齊國根本不可能接受。

畢竟齊頃公那麼孝順,恐怕寧願亡國都不會送出母親;而一旦“盡東其畝”,以後西方各國攻打齊國可就通暢、便利多了(不限於晉國),這無疑是對齊國戰略安全的根本挑戰。

所以這更多是晉國方面的“獅子大開口”,儘可能地給齊國施加壓力,從而實現震懾、威服齊國的目的。果然,齊頃公自此不僅徹底老實下來,還乖乖前往晉國朝覲晉景公。

大概是為了表示服從和尊崇,他居然破天荒地提出讓晉景公加冕為王。在此之前,中原諸侯最高的爵位也就是公,只有周天子是王。(楚國一直都是“假王”。)

所以這個提議著實把晉景公嚇了一大跳:“你這傢伙怎麼就這麼有創意呢?為什麼你總能幹出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來呢?”


(全文完)


請關注公眾號【微存在】,獲取更多文章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