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閱讀導航

Part1 專業的秘密

Part2 青年長江學者仲兆祥教授在線代言

Part3 畢業相隔三十年兩位校友攜手代言

01 專業的秘密

麥浪滾滾,少不了農藥化肥的保衛滋養;

窗明几淨,離不開高效便利的清潔藥劑;

日行千里,都得靠石油化工來助力飛馳;

今日的豐衣足食,鮮衣怒馬,竟都離不開化工。

化工行業前景廣闊,就業選擇多樣。

你想知道的,全在這裡。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首先,什麼是化工?聽我給你捋一捋:

化工是一個有關生產和應用的專業,它是研究化工產品生產過程共性規律的一門學科。化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之一,而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品生產國和消費國。近些年來,我國一直在從化工大國向化工強國努力轉變,化工行業也在向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安全化的方向發展,化工的代名詞也在由以往的“汙染、危險”變為“綠色、安全”。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化工究竟有多重要吧!

化工 | 防疫

2020年的肺炎疫情是人類生存的重大挑戰,而在這一次防疫行動中,化工充分地展示了它強大的力量,而化工人也在疫情面前彰顯出了擔當和責任。

口罩日產過億也只是我們化工行業抗疫的一個縮影。新冠肺炎疫情中最常用的84消毒液、75%乙醇、醫用防護服等所有與抗擊疫情必備的物資生產,都與化工行業息息相關。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精禽夢覺仍銜石,鬥士誠堅共抗流”,南京工業大學也在防疫方面出了一份力。我們化工學院的陳蘇教授團隊研發出新技術,讓N95口罩生產提質增效,給人民多一份保護。

這些是我們化工人的防疫措施,它代表的是整個化工行業對抗擊疫情的決心。

化工 | 生活

說起化工,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石油、天然氣和化工廠的大煙囪之類,但其實並不僅僅只是這些。大到太空中的“嫦娥四號”,小到你衣服上的一粒紐扣,它們無不閃爍著化工的光芒。可以說,我們的生活用品與化工息息相關。

化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改變:

在古代,能穿的衣物無非就是亞麻、絲綢或是動物皮毛所制,現在卻有滌綸、尼龍、腈綸等各種面料;古代的染料種類單一,現在的染料顏色各異,數量多如天上的繁星。正是有這些化工產品,我們的衣服才能穿起來既舒適又美觀。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化工 | 國防

化學化工在國防軍事上的應用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古代軍事文獻中,很早就有關於在戰爭中使用毒物、刺激性煙霧和燃燒劑的記載。而現代化學的進步和化工技術的發展,也為火炸藥、毒劑以及解毒劑等的研製及其工業化生產創造了條件。

除了武器彈藥方面,軍隊在進行作戰和執行日常任務過程中,還需解決吃、穿以及醫療保障等問題,其中也要使用許多化工產品,例如防彈衣、迷彩服、新型野戰食品、抗菌藥等。

此外,用於製造坦克、軍艦、核潛艇等的鈦金屬,用於隱形飛機化學塗料的鐵氧體,用於核電站或核潛艇的核燃料等,這些物質的生產都包含著許多化學反應和化工操作,可以說和化工密不可分。

比如,我校化工學院黃培教授,他的團隊研製的某產品成功應用在商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上,嘿嘿,厲害吧!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化工 | 環保

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化工已經成為了世界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人們一旦提起化工,就一定會順帶提到“汙染”“危險”等詞語,甚至“談化色變”。

化工不該是汙染的製造者,而應該是汙染的解決者。我校邢衛紅教授主持研發出“全球首套製漿造紙廢水零排放成套工藝”,可以將工業廢水變成淨化水資源化利用。

工業三廢的處理和再利用,尋找汙染更小的催化劑和反應機理,研究可快速降解的塑料……化工人正在綠色化工的道路上努力奮鬥,希望不久的將來,“綠色”將會成為我們化工行業的代名詞。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化工學院專業的秘密

(化學工程與工藝、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南京工業大學化工學院是學校的主幹院系之一,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其創始人是我國化學工程學科的倡導者之一時鈞院士。

學科淵源於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化工系,學校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三江師範學堂,和南京大學同宗同源。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南京大學化工系併入南京工學院化工系(現在的東南大學)。1958年以南京工學院化工系為基礎成立南京化工學院。1995年,更名為南京化工大學。2001年,學校與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合併,成立南京工業大學,化工專業一直是學校的王牌專業。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位列A檔(前2%~5%),在江蘇省名列第一。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於2019年10月30日發佈,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排名共有93所大學上榜,我校位列前三甲。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學院擁有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特種分離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5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協同創新中心。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形成了以徐南平院士為學科首席教授,青年博導、海外歸國教授為骨幹,年輕海歸博士為主體的高水平教學科研隊伍。現有博士生導師40人,碩士生導師72人,教授69人,副教授48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973首席科學家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萬人計劃國家教學名師1人,2個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

1個團隊入選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近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國家“973”項目4項、國家“863”項目12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6項以及國家級重要科研項目130餘項。近五年發表包括Nature在內的SCI檢索論文150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300餘件,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8項,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江蘇省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部分成果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學院喬旭教授主持申報的“面向工業催化領域創新成果產業化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獲得工信部立項,這是我校在國家級科研平臺佈局上取得的重要突破,該平臺由學院牽頭,聯合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等9家單位,整合優勢專家資源、中試資源和人才隊伍,構建成果轉化服務總平臺和7個子平臺,共同組建了工業催化技術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是南京工業大學的主幹專業之一,具有近百年的辦學歷史,源於1921年金陵大學工業化學系和1927年第四中山大學化工科,創始人時鈞院士是我國化工學科倡導者之一,培養了以18名兩院院士為代表的大批傑出科學、工程與管理人才。本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首批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本專業形成了基於“課程鏈-人才鏈-產業鏈”三鏈對接的特色化工人才培養體系,本科生培養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本專業立足江蘇,服務長三角區域經濟建設,面向全國,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和大化工行業發展及其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為我國化工、石油、石化、醫藥、農藥、材料、能源、冶金、環保、輕工、日化、生化、食品和消防等行業,輸送研究開發、工程設計、生產管理和市場開拓所需的高級工程科學與技術人才。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

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傳統的“生產—消費—廢棄”的發展模式導致“廢物”產生量越來越大,引起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問題也日益突出。二十一世紀,資源高效利用與環境保護的研究在國際國內仍是一個熱點問題。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急需的新興學科,這一學科的發展將為我國資源高效利用,解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提供堅實的保障。

化工學院2019年新增了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這也是順應國家戰略的發展,站在新的起點和新的平臺,向建設一流學科出發。本專業將依託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優勢學科,定位於以化學工程原理、方法、技術和手段,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培養兼具化工和資源循環利用理論與技術的高級複合型應用人才,這不僅符合南京工業大學學科發展規劃,也是化工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向,而且也為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貢獻智力和人才要素。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圍繞著資源循環展開,既繼承了化工的基礎,又有了一個新的應用點,可以說是一個順應新時代的新專業。

02 教授代言人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個人簡介

仲兆祥,1979年8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從事功能膜材料及其應用技術開發研究,2012年至2013年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訪問學者,入選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蘇省333人才工程、江蘇省青藍工程、南京市中青年拔尖領軍人才等。兼任《中國化學工程學報》(英文版)青年編委、《膜科學與技術》編委、中國材料學會多孔材料分會副秘書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膜工業協會疏水膜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一等獎(排名第1)、教育部技術發明二等獎(排名第1)、中國膜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1)、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青年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中國膜科技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第十六屆江蘇省青年科技獎、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等。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項目、中國—澳大利亞國際合作項目等二十多項項目,已發表期刊論文130餘篇,其中SCI收錄90餘篇。申請中國專利40餘項,國際PCT 7項,已授權中國專利30餘項,美國專利3項。開發的空氣淨化膜技術已經在工業煙氣處理和家用空氣淨化領域獲得推廣應用。

從嫦娥四號到“青山綠水”,從航天燃料到汽車食品,無不閃爍著化工的光輝。

03 校友代言人

1986年畢業於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現任南京威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個人簡介

吳仁榮,1963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1986年畢業於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畢業後就職於金陵石化化工二廠,先後擔任過化工建設項目負責人、車間主任、事業部經理等職務,現任南京威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0年,以吳仁榮為首的團隊創立了南京威爾化工有限公司,2017年更名為南京威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多年來他以自身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和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帶領企業從成立之初的銷售額200萬元到現在的銷售額近7億元。南京威爾藥業在吳仁榮的領導下依靠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先後開發新產品300多個,20個產品榮獲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擁有近100項專有技術和發明專利,產品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2019年1月30日南京威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2012年以來,吳仁榮擔任“江蘇省水溶性藥用輔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先後研發18個藥用輔料新產品。參與了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中 “注射用輔料的質量及其標準研究”子課題的研究,是我國率先啟動供注射用輔料的研究和產業化的企業,起草制訂了7個注射用藥用輔料標準,並即將載入2015版中國藥典,參與江蘇省藥檢所、中國藥科大學等主持的2015版中國藥典15個藥用輔料標準的增補、修訂工作。

吳仁榮先後榮獲南京市勞動模範、南京師範大學商學院特聘教授、中國藥科大學藥劑學產業教授、江蘇省優秀企業家、江蘇省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十大影響力品牌人物等榮譽和稱號,並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獲得了社會的高度認可!

化工一直是學校的主幹專業、龍頭專業,在江蘇排名第一,全國排名第三。


2016年畢業於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現任震坤行區域銷售部總經理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個人簡介

李林傑,1992年12月出生 籍貫為山西大同。

2016年7月 畢業於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2016年3月 校園招聘入職震坤行工業超市(上海)有限公司

2016年8月 轉正並先後擔任蘇州、常州客戶經理,連續獲得團隊銷售明星

2018年2月 任西南區域銷售經理

2018年11月 任西部大區銷售總監

2019年10月 任震坤行加盟部總監

2019年12月 任震坤行區域銷售部總經理

企業介紹:

震坤行工業超市(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中國市場的工業用品服務平臺,成立於1998年。產品品類包括數百萬種工廠使用的輔料和易耗品(MRO),震坤行幫助每位客戶持續降低工業用品的採購和管理成本,為企業提供運營所需的各種輔料和易耗品。公司曾榮獲“中國產業互聯網行業獨角獸企業”“中國B2B行業百強企業““全國青年文明號”等榮譽,2019年完成騰訊領投的1.6億美元D輪融資,銷售額和融資情況居中國業內榜首。

每天的快節奏中,時常能想起的便是在母校的快樂時光。

化神奇:許你人生無限可能

歡迎你們,新化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