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入静是种什么状态?怎样才能入静?

山叟


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你。

站桩入静要分两种。一种是身体上的入静,一种是思想上的入静。只有身体入静以后,思想才会入境静。

1.身体入静,是站桩入静的基础,如果躯体的肌肉力量达不到,你站桩就会出现腿抖,腰酸背痛,肩膀的酸痛。你想一下,在这种状态下,你会入静吗?所以站桩最基础的是锻炼肢体的力量。

具体的要求:两脚开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屈膝下蹲,膝盖不超过脚尖,下端的高度由高到低逐步进行,刚开始的时候不要蹲得过低,以免伤到大腿肌肉和膝盖,微微收腹,脊柱与地面成一条直线,耳垂,肩膀,胯关节,脚跟在一条线上,双手在身体前面抱圆,沉肩坠肘。

2.思想的放松,这是站桩的高境界,但是必须在第一步打好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第一步我们能做好以后,就可以练习思想都放松了。要求不多,但是特别难。

首先要做到呼吸自然,采用腹式呼吸,也就是你呼吸的时候以腹部的起伏为主,用鼻去呼吸。呼吸要深长,均匀。

然后要求是意守丹田,就是把你的思想放到你小腹的位置,随着呼吸的运动,细细的体会小腹的运动,全身心的投入。最好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这样避免打扰更容易入静。

以上是我介绍的两个入静的方法,都需要长时间坚持的练习,希望能够帮助您。也可以关注我,可以私信探讨。


岐黄一叶


这是两个问题,我练过太极拳,对站桩也有体会!先说入静是什么感觉!我以前做保安上晚班,队长要求通晚不眨眼睛,那是难受的事情,所以这样的活换人是常事情!但我能做到通晚不眨眼睛,我的秘诀就是坐在那里不动,眼睛对着摄像头,我把我心调到什么都不想没有杂念的状态,也就是平常说的入静,每个晚上十二点这个时间,我只要做到十分钟,后半夜我就没有睡意了!

人家都说我通晚不熬夜受得了?这就是入静带来的好处,能快速让你身体得到调整聚集能量!入静就是一种无我的状态,心无旁骛了,像融化到整个空中而去!如果你入静能感觉什么飘飘然,那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入静!入静感觉就是没有感觉,只能惊醒!

怎么入静?这是一个难题,我看了很多有关入静的方法,都觉得只是一种辅助,总得来说就是放松放松,松到全身没有感觉脑袋里没钱任何想法了就入静了,真的很难做到这点,自己可以慢慢去尝试!

练太极拳,初学者老是在想这动作与下动作,这当然做不到意念集中,意念集中也是一种入静,你在练拳的时候只有一种动的感觉!

我也说过练书法与太极拳也有很多相似处,练书法也可以来入静,当你思想全集中在笔尖时也是一种入静!

所以站桩入静可以是一种只感觉到周身气血流动,也可以是一种自我无的消失的感觉!

站桩怎么入静,初学者可以意守一处,可以是丹田,也可以月光下一棵树,清晨阳光下一朵花!


99论天下


首先,我们的动作要到位!

我从头到脚给大家简单的说一下

动作方面:虚领顶劲,百会上顶,下颚微收。双目垂帘,舌顶上腭。两耳放平

沉肩坠肘,两臂环抱于下丹田与肩以下这个区域(环山抱水必有其);

虎口崩圆十指引劲。五指撑开。含胸拔背。左右两边都是相同,不要一高一低。

松腰坐胯,跨部的力量只能向下。似坐非坐。小腹微微内收,微微下坠会阴

两脚与肩同宽,两腿微曲不过脚尖,下盘要稳,上身要松。架子不变。十指抓地,微微扣地上。全身放松,从上到下。

精神方面:要么什么都不想,要么就意守某些部位,意念微微挂在上面就可以。这是两种常见的初期站桩的精神方面用法。

呼吸方面:采用自然呼吸,这过程中你会自然形成逆复 式呼吸。

双手撑抱在身前,参天大树立荒原。

间架得当似弓满,大形充盈见浑 圆。

精神提起复坦然,周身鼓荡乱回环。

其中“不空”两个字,万两黄金不轻传。

这里没有详细的讲解,只是大致说了一下要领,每一个动作都有其道理,所以大家可以自己查一查这些站桩的词汇代表的意思!

起来的杂念,随它去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站桩得舒服,不僵硬,但是动作要领要对,不能东倒西歪。

其次是选择的环境!

找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抽出一个相对不受干扰的时间段,关闭所有通讯设备,告诉自己:这个时间段是我站桩练功的时间,一切闲杂事务通通放下。如果空气好,并且避风,那么再好不过了。穿着方面也就不用细说了。

调整好站桩姿势,先让心松下来,接着按照导引的路线从头到脚调整放松,从手指头开始,慢慢调整到脚趾头,大小关节都依次慢慢觉察放松。松和静相辅相成,松的下来才能入静。

论是导引,还是呼吸,都要把意识节奏调整到“缓、慢、松、柔”。随着这个频率慢慢觉察,慢慢感受。不出5分钟,你就可以进入状态,然后你的精神方面就会杂念四起。身体方面会有“麻、热、胀”的反应,这是十分正常的。过程中,不要过于追求功感,这是忌讳之一!

修心才是根本!

《黄帝内经》:“上古有真人者,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吸 精气,独 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管你修行做人,惟以信为门!以诚为匙!以清为本,以静为根!

诸如吐纳行 气,导引参禅,等等都是枝叶,附着于树干之上,靠那树根吸收养分。

如你种那树,粗可十抱,高可千仞,树冠覆盖百亩,如无那根,其本不存,任你雄伟,终会毁顺损。

心态放正,有了正确的看法,入静很容易,闭眼即可!

入门无非诚信,根本不外清静!其它不是修行!

诚者,不二之心;

信者,不疑之志;

清者,不迷之念;

静者,不妄之神。

圣贤仙佛传你的什么口诀,功 法,仍需要你那根去供应营养!

你没那根,送你玩玩,玩得差不多了,它还是只有活活枯死!

明师授徒,莫不以根本入手,从古至今,你见哪个圣人动辄教你法术?教你丹诀?

只见得,世上借这些敛财的主子,个个叫嚣:我得某派真传!我要传徒度人!

不言正道,只说神异鬼怪之事诱人供养,拼命赚那名声,这个岂是修行?

无非是世俗僧道,借那道佛二祖的招牌,做些养命的勾当!

修行者当是大丈夫!连自己性命都可抛弃,何在乎身外得失?

要修行,先把那门找到。记的一个善字,一个真字,不要满嘴讲些什么道德仁义!

大道不值一分文,路边白白送与君。

向来德是入手路,丹法何曾传恶人?

你若要修行,先把那良心拣起来!不要贪求什么丹诀,什么法术!

若是遇到那盲师,你可就更倒霉!他都以为自己得了真



Tsingtao1903酒吧


浅谈一下意拳站桩时候入静,意拳也叫大成拳,是王芗斋先生所创。意拳集各个门派之大成,尤其是从芗斋先生所学的形意拳,摈弃了各个门派内功繁琐的意念训练,都是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进行训练,以体会动之不动的微动,我主要要点是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呼吸顺畅。其站桩分为养身桩和技击桩,初学者都是先从养生桩开始的。养生桩首先是姿势,两脚与肩同宽,两手抱圆在前胸有如抱一个皮球,沉肩坠肘。双腿微微弯曲似有似无感觉有个气球在顶着,圆裆似乎两腿间夹了一个气球🎈一样。头往上顶,就好比有绳子在提着头发,这叫头颈竖直,双眼微睁目视前方似看非看。下颚微收感觉下巴也夹住了一个气球,这样基本姿势就完成了。在意念上首先下巴.两臂、两肘,两腿间都感觉夹住了一个气球,感觉不能夹得太紧家爆了也不能太松掉了。两只脚下如踩两只青蛙🐸,不能踩得太狠踩死了,也不能太轻让它们跑了。刚开始这样的基本动作在练劲儿,也就是在静止的站桩中转化肌肉的力量,刚开始很多初学者站不了多长时间就感觉肌肉酸困,这时候就要尽量坚持。实在坚持不了的可以休息一会儿接着站,时间最好在四十五分钟左右。

在站桩过程中,如果姿势正确了可以进行意念转换,这也是增加站桩时间减少疲劳的最有效方法,你可以感觉自己是在山林之巅俯瞰大地,也可以感觉自己在一片绿油油的麦田中,也可以感觉自己是在一个片大海里的一条船🚢,也可以感觉自己在温水池里慢慢的融化了。总之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意境。慢慢的感觉自己在这片意境中融化了,感觉自己似有似无,时间长了就感觉心情愉悦身心舒服无比,这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就增加了站桩的时间而不会觉得很累。这是意拳最有效的健身站桩。等到养生桩站到一定程度可以慢慢的就可以联系技击桩了。


任我行69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大家都喜欢站桩,首先从思想上要放松,心无杂念最好配合打坐一起练习有助于提高放松状态。在外形上站桩时要竖起精神,松活关节,自然发起神意之灵机。入静后灵机出,备万用,不染六尘,亦不设一法,身体智慧才能出,万法皆备于我,大道至简,直接本源。站桩,很容易分为形与心两部分,或者说形与意两部分。以身正心,同时以心印物,所以是用自己的身来令心清净,然后用清净心来觉知外境。身心相印转化心物相印!都在于心字,明心见性!



心海云花开


站桩入静的“桩”,应该是“高马桩”既上身略往下坐大腿与小腿为45度角。如平马桩(大腿与小腿为90度)很吃力的是不能入静的。站桩入静应把握三点;其一,调身,双目微闭,全身放松至不垮掉,双手持抱球式,小臂和手略高于心脏部位。其二,调息,先搞几次深吸缓呼,再过渡到自然呼吸,为调心打基础,其三,调心也叫调神,呼吸均匀了心境也就平和了,此时方可以意领气,气入 下丹田。鼻吸鼻或鼻口同呼。站桩全过程意念既意识始终要完全集中在气息的运用上,这样也就做到了入静。


姜尚古月


站桩入静,只需以神守形,神气相依。站桩摆好架式后,很快就会产生气血运行的温热感,注意力会很自然的关注自身,做到精神内守,保持这个状态,很快就会感觉气血运行全身通泰,有舒适得力之感,越站越舒服,神守自身一灵独照,感觉1、2个小时一下就过去了,如此就初入站桩的静境。


绿岑山人


站桩,应该自然入静,利用假想的种种意念活动如前面提到的置身于温泉淋浴、自我放大、鸟语花香、高山大海、白云草场等假设环境中。让大脑得到休息,不知不觉地静下来。这样才能把大脑的耗氧量降到最低,全身器官才能均衡得到氧血供应。为什么站桩能有效治疗失眠呢?人的中枢神经有三种状态,清醒状态、睡眠状态、练功者的轻度抑制状态,站桩入静属于最后一种。


烟灰缸的烦恼


站桩功体系因为是内家拳一种重要的练习手段。各种无极桩、太极桩、混元桩、浑圆桩等等,明朗满目。无论什么功法,都是服务于人体的调理、挖潜、乃至开发。因为“松、静、正”,是一切桩功成立的基础,也是桩功之所以成桩的原因。一杯水只有静下来才会清澈,湖水只有静下来才能映照世界。人心也是如此,只有人心静了,人才能真正做的主人。站桩要训练出静中之动,就是在站桩中,外形不动,内气在动。内气循行游走于经络、肌肤、内脏,内气氤氲、混沌。有了这些内景气氛,才是“真动”。没有这些内景状况,站的就是“死桩、空桩”啊。


太極權


健原理探讨

天边看客

2020-03-18 19:33:58

在中外有很多保健方法,如瑜伽、八段锦、打坐等,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强调心静,这里面有着前人对心情与健康关系的感知,心理学的多项动物和人类实验证明了情绪与健康的重要关联性,人体内脏器官的正常运行是依靠体内自主神经系统调控着复杂的信息传导来完成的,人体内部即有手足的协调、脏器功能的协调、也有细胞间及细胞内功能团间的协调,这些都是由信息的传导来实现,其中的很多机制人类还没有搞清楚,而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功能是由人体免疫系统来完成的,其防病、治病的功能发挥更是在大量信息的传递下完成的;人的思维也是由构成神经系统的大脑来完成的,思维产生了情绪,而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控制人体内脏功能的自主神经系统的运行,当自主神经系统运行失常时,内脏各器官功能异常,人体表现为病态,这时人体免疫系统的运行也异常,免疫力明显降低,如何保证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保证人体内脏器官和人体免疫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入静就是解决人因世事的烦恼造成情绪低落进而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运行的最好方法;入静有很多方法,如调整呼吸法、祷告法、内视法等,很多人不知原理,感觉做起来挺难,其实它们能使人入静的原理是一般人的大脑只能完成一个任务,当人去完成一个特定任务时,烦恼就不会再影响我们的情绪,从而使人体自然存在的超强的内脏器官运行平衡调整能力、杀灭病原体和修复损伤的能力正常发挥。当人运动、劳作或烦恼后,坐、卧入静一段时间可以很好的修复、保养身体,

入静的一个简单方法是双手合十,感觉自己的脉动,人感觉灵敏度是可以很快培养起来的,先做些剧烈运动之后双手合十,很容易感觉到脉动,几次之后不用运动就可以感觉到了,这个方法熟了之后,再用调整呼吸的方法来加强体内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