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魚被咬怎樣預防?

君臨城下之盟


胭脂魚被咬,多數出現在與熱帶魚混養的魚缸中。

胭脂魚是我國長江流域的淡水底棲魚類,在觀賞魚中有冷水魚和熱帶魚之分,胭脂魚屬於冷水魚。性情較熱帶與溫順。

較您所述的情況應當是與熱帶魚混養了,所以單獨飼養或者以性情溫順的冷水金魚或錦鯉共同飼養是會避免您說的情況發生。

同時底棲魚一般不會浮上水面吃顆粒飼料餵養時應當注意魚兒的食物選擇。大部分人認為底棲魚就是“清道夫”會清理掉魚缸中的魚屎以及褐藻,其實不然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可以適當為下沉型飼料來餵養他們。


週末Yu快


你好我是猴壯壯養魚記

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胭脂魚被咬怎麼預防?

答:因為胭脂魚不吃魚食 ,它是一種底層魚,吃底層的藻類跟食物殘渣的。

胭脂魚的體型比較長,在背鰭上有明顯的隆起,這種魚的體色非常的豔麗,由於該魚數量逐漸在減少,已經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是一種比較安靜的魚,它們喜歡在水中底部安靜的遊動。不過胭脂魚是一種食量比較大的魚,它們不管是在什麼狀態下只要捕抓到食物就會進食。

在不同生長階段,體形變化較大。仔魚期當體長為1.6~2.2釐米時,體形特別細長,體長為體高的4.7倍;稍長大,在幼魚期體高增大,體長12~ 28釐米時,體長為體高的2.5倍;成魚期體長為58.4~98.0釐米時,體長約為體高的3.4倍,此時期體高增長反而減慢。其體色也隨 個體大小而變化。仔魚階段體長2.7~8.2釐米,呈深褐色,體側各有3條黑色橫條紋,背鰭、臀鰭上葉灰白色,下葉下緣灰黑色。 成熟個體體側為淡紅、黃褐或暗褐色,從吻端至尾基有一條胭脂紅色的寬縱帶,背鰭、尾鰭均呈淡紅色。

沒長大的胭脂魚幼體,說實話它們的體色的確不怎麼讓人期待。深褐的底色,體側有三條黑色寬紋,雖說不上難看,但和成魚驚豔的紅色相比就差太多了。它們值得欣賞的地方是背鰭。胭脂魚的背鰭很長,尤其幼魚的背鰭前端更是十分高大,彷彿把整個軀體都拉伸成了山峰形。也正是這個背鰭讓它們得到了“一帆風順”的名字,聽著看著都挺吉利。

胭脂魚的野生個體曾經遍佈於長江各個水域,體長可達100釐米。我們現在市面上見到的都是人工飼養的小魚。胭脂魚的人工保育繁殖很成功,大批量的魚苗表明它的成活比較簡單。胭脂魚的游泳能力強,代謝較高,飼養它們需要較寬裕的水體,同時保證水的高流速和高容氧。但它不是熱帶魚,水溫控制在15~20℃為宜,過高則容易導致燒尾。胭脂魚是底棲性魚類,和所有吸口鯉科魚類一樣對食物的接受能力極強,只要它們的嘴能吸進去的,給什麼都吃。它們的生長較快,所以只要魚缸的水體夠大,飼料足夠充足,等它們的身體長到50釐米左右的時候,就可以看見名副其實的“胭脂魚”了。

野生胭脂魚肌肉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含量均顯著高於人工養殖胭脂魚,而含肉率和粗脂肪含量卻顯著低於人工養殖胭脂魚。野生和人工養殖胭脂魚的氨基酸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種氨基酸(色氨酸未測),必需氨基酸指數(EAAI)分別為70.39和67.02。根據氨基酸分(AAS),胭脂魚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為Val;根據化學分(CS),胭脂魚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為Met+Cys。野生胭脂魚的ΣSFA(44.23%)顯著高於人工養殖胭脂魚(31.07%),而ΣMUFA(32.07%)卻顯著低於人工養殖胭脂魚(49.50%)ΣPUFA的差異則不顯著,分別為23.65%和23.11%。



猴壯壯養魚記


單獨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