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記錄|民間藝人樑盛萍:30餘年的剪紙生涯,傳承的不只是技藝




非遺記錄|民間藝人梁盛萍:30餘年的剪紙生涯,傳承的不只是技藝

山西省級非遺項目(陽泉盤合)傳承人梁盛萍

結識梁盛萍老師是在2019年12月份舉辦的第四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她背後展位上方一幅偌大喜慶的紅色盤合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我駐足的片刻,只見她滔滔不絕、不厭其煩地向前來詢問的觀眾講解著盤合背後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語言質樸卻充滿感染力。

作為一名剪紙技藝傳承人,她一直在積極致力於宣傳傳統剪紙文化。

所謂愛之深則情之切,說起剪紙,她眼裡滿是光芒,因剪紙在她心裡是一輩子的信念,是矢志不移的情結。



非遺記錄|民間藝人梁盛萍:30餘年的剪紙生涯,傳承的不只是技藝

剪紙是梁盛萍老師從小的愛好


結緣剪紙,昔日興趣終成事業

梁盛萍出生于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巨城鎮一個叫神子山的美麗小山村,剪紙、刺繡、布藝是這裡的女紅。

奶奶和姑媽都擅長剪紙,從小耳濡目染的梁盛 萍,對剪紙情有獨鍾。印象最深的是看到姑媽結婚時 洞房裡張貼的大紅盤合,比起小小的窗花更漂亮。

當時梁盛萍感嘆:“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居然能如此巧奪天工。”她按捺不住內心的驚訝蠢蠢欲動,於是憑藉著對剪紙圖樣的記憶開始練習,剛剪出一個月牙兒,正在燒炕的母親一把抓住,把紅月牙兒塞進了灶火裡。


非遺記錄|民間藝人梁盛萍:30餘年的剪紙生涯,傳承的不只是技藝

梁盛萍立體剪紙

“你好好唸書才是正事。”母親訓斥她。

梁盛萍抹著眼淚,心想:“如果學校裡能有剪紙課該多好 啊!”

上小學時,梁盛萍在課堂上因為偷偷剪紙被老師發現而“面壁思過”是常有的事,但這些都沒能阻止她對剪紙的熱愛。

1990年,梁盛萍如願考入山西省平定師範學校,義無反顧報了美術選修班。

多姿多彩的美術課堂為她開啟了一個廣闊世界,美術功底在這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在不知不覺中運用到了剪紙中。

在這個藝術的小天地裡,梁盛萍終於可以隨心所欲地剪紙了。


非遺記錄|民間藝人梁盛萍:30餘年的剪紙生涯,傳承的不只是技藝

梁盛萍老師盤合剪紙《龍鳳呈祥》

1991年,梁盛萍的手工剪紙《小學生守則》《十二生肖盤合》均獲山西省中師生美術作品展評 一等獎,同年《十二生肖盤合》獲得全國首屆中師生美術作品展評手工組一等獎,成為全國中師生《美術》教材的範圖。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李綿璐給予她高度評價:“山西剪紙作品實用、觀賞價值高,發掘了地方特色。”

1993年,梁盛萍手工剪紙作品《百雞鳴春圖》分別被縣、市、省級多家媒 體及中央電視臺報道。這些榮譽和肯定,堅定了梁盛萍對於剪紙的信念。


非遺記錄|民間藝人梁盛萍:30餘年的剪紙生涯,傳承的不只是技藝

梁盛萍手工剪紙作品《百雞鳴春圖》

傳承技藝,巧用剪紙潤心育人

1993年,梁盛萍從平定師範學校畢業後,在平定師範附屬小學當了一名美術老師。

學校領導格外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他們看到梁盛萍有剪紙特長,就在眾多的興趣小組中,又專門加設了剪紙。

從1995年開始,梁盛萍在平定師範附屬小學將剪 紙引入課堂。1996年,更把剪紙單設成一門課。


非遺記錄|民間藝人梁盛萍:30餘年的剪紙生涯,傳承的不只是技藝

課堂輔導學生的梁盛萍

2003 年2月25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在大型系列片《當代教育——中國教師》中播出梁盛萍剪紙教學的專題片《剪紙進課堂》,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

2010年,陽泉市特殊教育學校需要一位剪紙美工 教師,梁盛萍毫不猶豫從普校調入特校,從事專職剪紙教學。

在教學與創作之餘,她還不遺餘力地投入到公益剪紙教學中,經常深入到學校、單位和社團進行公益培訓,為普及剪紙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將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給更多人。


非遺記錄|民間藝人梁盛萍:30餘年的剪紙生涯,傳承的不只是技藝

梁盛萍老師剪盤合

從事剪紙30餘年,憑藉高超的技藝,梁盛萍成長 為久負盛名的剪紙大師、省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師。可她始終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剪紙愛好者,致力於以一名教師的身份將剪紙藝術傳承下去。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它為生活服務。藝術在傳承的基礎上需要創新,更需要腳踏實地地堅守。剪紙帶給我的不僅是完成作品後的喜悅,更多的是在剪紙過程中,對生活的體驗與感悟,讓我平靜地對待生活。剪紙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也希望它能滋潤他人的心田,給更多人以啟迪。”

多年來,梁盛萍以傳承剪紙技藝的方式潤心育人。

非遺記錄|民間藝人梁盛萍:30餘年的剪紙生涯,傳承的不只是技藝

教授外國學生剪紙


開發婚俗衍生品,重塑剪紙文化魅力

在推廣盤合剪紙的過程中,梁盛萍意識到盤合最初以剪紙的形式出現,如今與人們的生活漸行漸遠,而婚俗衍生品與禮品開發市場潛力大,因此將盤合與 現代生活需求相結合,設計出一系列婚俗衍生品,重塑剪紙文化的魅力。

下圖為大家展示的是梁盛萍設計的吉祥如意婚俗禮盒。


非遺記錄|民間藝人梁盛萍:30餘年的剪紙生涯,傳承的不只是技藝

吉祥如意婚俗禮盒

盒身將剪紙與大理石的紋路結合,象徵情比金堅、海枯石爛的浪漫愛情。

盒蓋則印了吉祥寓意的盤合紋樣,有精美皮革吊帶。婚俗禮盒可作為收納使用,也可用來作為居家擺件。

此外,也可作夜燈使用,強化了禮盒產品美感與實用的兼顧。(AND)

非遺傳承人檔案

梁盛萍,女,1973年生,山西省級非遺項目(陽泉盤合)傳承人。中國剪紙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計生協剪紙社社委,山西省民間剪紙藝術家協會副理事長。多年來從事美術教學工作和剪紙技藝的傳承與推廣。出版專著《宋家莊民間藝術》《少兒學剪紙》。自編教材《質樸的剪紙》入編人民美術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第四冊。剪紙作品多次在國家級、國際比賽中獲金、銀獎。2007年7月,《山西風光》獲第三屆國際剪紙藝術節銀獎;2008年11月,《改革三步曲》獲紀念改革開放三十週年中國·中陽全國剪紙藝術展金獎,並在人民大會堂進行頒獎;2010年11月,《和諧聖君至華夏》參加了在列支敦士登首都瓦杜茲舉辦的紀念中國和瑞士、列支敦士登兩國建交六十週年“中國、瑞士、列支敦士登剪紙藝術展”;2015年6月,《中國夢·協會情》獲“中國夢·計生情”全國剪紙藝術大賽特等獎;同年9月,剪紙系列作品《平定古州盤合的故事》獲得山西省第二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金獎;同年12月,梁盛萍剪紙藝術工作室成為中國第三個計生家庭剪紙創業基地,並被陽泉市統戰部授予“陽泉市統戰文化基地”稱號;2017年10月參加山西省工藝美術首屆“廣靈剪紙獎·神工杯”剪紙職業技能大賽,榮獲第一名;2018年8月23—30日參加在香港舉辦的中華剪紙巡迴展,榮獲二等獎2018年10月,《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系列剪紙》參加慶祝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暨第五屆“三晉巧姐”剪紙作品展獲金獎;2019年作品《深度融合 科學發展》獲第四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金獎。

每日深閱讀,讓閱讀有溫度,讓思想有深度,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