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文 | 研究员 纠手才

对于公寓企业来说,

布局武汉or成都?

本期克而瑞租售将研究焦点对准新一线城市:成都和武汉,通过对比两城宏观指标,并聚焦城市发展引擎之一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规划、定位、人群等,做进一步差异性分析。

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注:图片来源摄图网,已付费

1 两城市经济规模旗鼓相当

产业经济方面,两城经济总量均在15000亿元左右,旗鼓相当。但过去三年成都经济增速约12%,高于武汉两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潜力更大。

人口方面,成都常住人口超出武汉500万,但人口密度却低于武汉。两城外来常住人口占比存在较大差异,武汉高出成都约10个百分点,映射了武汉具备更强的租赁驱动力。增速方面,武汉外来常住人口近三年复合增长率约3.31%,明显高于成都,未来租赁市场发展平稳性更强。

投资方面,武汉整体投资力度高于成都,其中房地产投资尤为明显。此外,武汉作为全国性交通枢纽,未来基建投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对周边城市将具备更强的人口吸附力

收入与消费方面,武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成都,超出成都约5000元/年。两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在6800亿元左右,但由于武汉常住人口较少,个人消费能力相对更强。

武汉居民较强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从侧面反映出了武汉租赁市场租金更高。

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由克而瑞租售事业部收集整理

以上可知,武汉经济、产业、人口总量略微低于成都,但城市化进程更快,外来常住人口更多,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更高,城市投资力度更大,具备更强的租赁驱动力,未来租赁市场成长空间更大。

2 武汉经开区发展略优

于成都

经济开发区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引擎,在调节城市产业结构,提升产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研究挑选了两城内综合排名第一的国家级经开区,重点对比分析其产业结构、代表企业、产值、财政收入等。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1年,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489.7平方公里。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1990年,2000年2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33.34平方公里。

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下文将重点聚焦研究经开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首先,对比分析两城经开区宏观经济指标:

武汉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超出成都经开区约242亿元,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却超出约11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超出3倍有余。

这种现象背后说明武汉经开区内的工业企业分布更集中,企业规模更大,产值更高。

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数据来源:经开区官网,由克而瑞租售事业部收集整理

其次,对比分析两经开区产业结构:

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产业对比看,武汉经开区的制造业占比高达38%,高出成都19个百分点;IT产业占比也高出成都13个百分点,服务业和建筑/建材业两个产业低于成都10个百分点。

一高一低的布局背后,突出了两个经开区的产业定位和经济发展活力不同。

武汉经开区更偏向布局先进制造业和IT产业,而成都经开区产业布局相对均衡,形成了以建筑/建材业、制造业、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商贸业与IT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先进制造业企业规模大、产值高,对GDP贡献更大,对经济发展活力促进作用更强。

代表企业方面,武汉制造业规模较大的企业主要是从事汽车及相关配件生产的企业,成都则是从事汽车及机械仪器生产的企业。

此外,武汉经开区企业规模相对更大,部分企业规模在万人以上。

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总的来讲,无论是产业产值、企业规模,还是人口体量,武汉经开区都略占优势。由产业和人口衍生的租赁需求空间或许也相对更大。

3 经开区以合租为主,小户型房源稀缺

进一步聚焦到两经开区的租赁市场。

从租金坪效来看,武汉经开区近一年平均坪效约28.41元/平米/月,高出成都约1/3。其背后主要原因是武汉外来常住人口体量更大,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更强。

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房源供应上看,经开区区域内以80-120平米的两房或三房为主,而30平米以下小户型房源供应较少。经开区内众多的产业人口,尤其是制造业产业,会对小户型房源产生存在巨大的刚性需求,而目前以合租形式解决租赁问题。

总的来讲,目前经开区市场产品供应出现空白,围绕租赁需求开发房源的意识较弱。

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从产品端来看,房源较为老旧,成都经开区房龄以5-10年为主,武汉经开区达到10年及以上。

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集中式公寓项目方面,成都经开区无集中式公寓项目布局,武汉经开区错落分布着7个集中式项目,合计648间房,单店体量不大。在机构化租赁市场方面,武汉经开区先行一步。

从产品线、品牌及企业属性看,7个项目大都属于白领公寓。从出租率、平均租金看,7个项目平均出租率约84.71%,平均租金约46.97元/平米/月,

对比个人租赁房源租金溢价空间约65%

武汉经开区集中式长租公寓项目

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小 结

总体来看,成都武汉两城市均为新一线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两城发展轨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存在差异。

武汉经济、产业、人口总量略微低于成都,但城市化进程更快,外来常住人口更多,城市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更高,租赁驱动力更强。

聚焦经开区,武汉经开区更偏向布局先进制造业和IT产业,企业规模大、产值高,对GDP贡献更大,对经济发展活力促进作用更强。

两区域租赁市场来看,市场上供应的个人租赁房源普遍偏旧,且小户型产品稀缺,布局蓝领公寓或可更好的消化产业工人的租赁需求,且有一定的溢价空间。

武汉机构化租赁市场已初具规模,成都仍为空白,先进驻企业将会取得先发优势。但从经开区经济发展空间上看,两城经开区经济总量均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活力充足,都具备进驻的价值。

— E N D —

「 往 期 精 选 」

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 年报快评 | 万科泊寓,规模突破11万间,聚焦提高经营与服务质量

  • 1-2月合刊 | 租赁住宅行业监测报告

  • 疫情之下,长租公寓需要加点“药”

  • 专题研究|上海商务区潜在租赁需求及人群承租能力分析

  • 酒店,长租公寓发展的“前车之鉴”

  • 租金模型 | 大数据预测16城未来半年租金走势

  • 深度研究丨长租公寓分化加剧,业内收购意向明显

  • 存量物业改造的这几个网红公寓,你打卡了没?

  • 微博热词背后的大数据,这些领域在疫情后可能出现报复性增长!

  • 专题研究|疫情下,物管和租赁行业的冰火两重天

  • 复工潮带动租赁市场回暖,公寓企业的机会在哪?

  • 对公寓人来说,全面下降的出租数据比疫情数据更让人担忧

  • 调查报告|疫情对长租公寓影响的面面观

  • 行业休眠之后,长租公寓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 疫情下长租公寓的“寒冬”还要多久?但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如有疑问,请致电说明

【克而瑞租售事业部·研究组】

座机:021-6086-7759

手机:181-1647-6477

如喜欢本文,请为作者点亮一颗小星星

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专题研究|成都VS武汉,长租公寓布局适应性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