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吃饭慢、穿衣慢、作业慢、起床慢……最近有妈妈抱怨道,她生孩子前,曾经梦想着早上叫孩子起床上幼儿园的场景是温柔而欢乐的,等她真的生了孩子,每天早上她不得不拿着锅铲,手叉腰像疯子般挥舞,否则就会被孩子无视掉。

“如果不催,他能睡得像过周末,当天也不用上幼儿园了”,有爸爸表示道。

“做什么都慢,比蜗牛还糟慢吞吞!”也有妈妈这样说自己的女儿。

“孩子爱拖拉是发育有问题吗”,有些妈妈对此表现的非常焦虑。


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家里的孩子做事慢吞吞是种很正常的现象,曾有非正式数据表明,大约50%的家长都曾被孩子拖拖拉拉的行为激怒过。可是一味地发脾气,冲孩子大吼大叫并没有什么效果。要想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家长们需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会磨蹭拖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孩子做事慢吞吞、有拖延症,通常是有原因的!

1、动作感官未发育成熟

小孩子在幼零期,除了大幅度动作的发展,还会有精细动作的发展,以及肢体,眼睛,大脑等各方面的协调发育小孩子之所以动作总是慢吞吞的,是因为动作感官发育不成熟,肢体不协调,常常想起这个动作忘了那个动作。举个例子大人和孩子一起用筷子夹碟子里的菜,小孩子动作笨拙,肢体不协调,可能会把菜不小心掉在桌子上,或者不小心碰洒了放在身边的汤,而对大人而言,可以同时兼顾多个方面,已经成为了日常习惯,压根儿不需要经过大脑考虑。

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如果你想更直观地理解,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刚学自行车的情景,踩踏慢、刹车慢、转弯也慢,因为不熟练,所以,孩子们的动作被轻车熟路的大人看来,就是比蜗牛还慢了。

2.任务繁多

作为上班族的家长们一定深有体会,这项工作还没有做完呢,领导这边又来了新任务,总是忙不完,想抓狂,而且效率低,时常感觉脑子不够用的。其实,对孩子而言,何尝不是这样呢?以孩子的承受力来看,家长是不是给他们布置了太多的任务,以至于孩子还没从上一件事情抽离出来就紧接着要去完成下一项任务。一两件还好,事情多了,再加上外界的不断催促,孩子心理就会烦躁不安,引发逆反心理,长久以来,可能孩子就不愿意听家长的话了。

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举个例子,孩子看动画片看的入迷呢,这个时候叫他吃饭,他肯定不愿意呀,就算叫上饭桌了,孩子的心思还沉浸在动画片的情节里呢,吃饭也会吃不安稳。

3、缺乏时间管理

幼儿既缺乏对时间观念,缺乏时间管理。一般到了6岁,小朋友才能正确地分辨出上午和下午,前天和后天等一些时间概念,孩子越小,越没有时间概念。例如,一个3岁的小朋友,你陪他阅读绘本半小时,他可能会说“过了三个小时”。所以,你倘若对孩子说:“10分钟后我们出门”,到10分钟后真正出门时,孩子可能还在看动画,因为他压根也不知道10分钟是多久。

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除此之外,日本的《Aera with Kids》杂志也有研究表明,孩子们动作拖拉、慢吞吞,与性格无关,而是与缺乏时间管理能力直接相关。即使到了十多岁,也有43%的孩子对于时间管理没什么概念。孩子的拖拉,虽然到了一定的年龄会改善,可也是需要改正的,因为时间长了,可能就养成习惯,孩子甚至对拖拉上瘾了。

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4招摆平“拖延症”,一治一个准儿

1.将事情列成清单

清单,就是条理,完成任务清单就是让孩子把需要做的事情一件一件罗列出来,督促他完成一件之后再去开始下一件事,而不要把几件事情混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慢慢的地让孩子做事情更有条理,他们也会慢慢学会管理和分配好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形成有条理有逻辑的学习方法。

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当孩子慢吞吞的时候,不要一味责备孩子,而是要帮助他们掌握控制自己的方法。研究表明,工作越专注的人,生活层次越高,也越容易获得成功。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反省,家长也要跟孩子共同努力。

2.给孩子定时定量进行时间管理

做好每日时间规划,比如:早上7点起床,穿衣服5分钟,叠被子5分钟,刷牙洗脸10分钟,吃早餐20分钟,写作业30分钟,看电视30分钟等等。可能一开始,孩子不习惯,往往会忘记时间的约束,但是时间长了,每天都按照时间计划表来执行,慢慢的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做事情也会更加专注。

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3.和孩子一起比赛,看谁快!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妨利用起来。和孩子一起约定,早上看谁起的快,一起穿衣服,穿鞋子。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夹豆子”的游戏,锻炼孩子手眼脑协调能力,训练孩子的动作感官。还可以和孩子比写字,看谁两分钟之内能写完一张字帖,当然,还要写得又快又好。慢慢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做事情的速度。对于孩子在比赛中的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要提出表扬,一点点改掉拖拉的坏习惯。

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4.放弃大吼大叫式教育,多鼓励孩子

许多家长对自家慢吞吞的孩子气得冲昏了头脑,不惜对孩子“恶言相向”,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方式给孩子的内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并且,往往结果会适得其反。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多点耐心,当孩子做一件事情动作很慢的时候,不要一着急自己出手了,或者忍不住骂孩子“你怎么那么笨”,而是耐心的看着孩子,鼓励他“孩子,不急,你慢慢来”

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背后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家长应该善于发现背后的原因,然后想办法去解决,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妨将这一点利用起来,以游戏的方式将孩子待做的事项列成一个表格,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完成了,就可以获得一个小张贴,集齐5个小张贴就可以兑换一个小礼物,这样一来,既让孩子慢慢的养成了良好的做事习惯,又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来配合家长完成。

如果各位家长不知道具体可以怎样做,那么果子爸爸给大家推荐一款习惯养成挂历,果子在家一直在用,现在已经开始用第二本了,在做事情拖拖拉拉这个坏习惯上有了明显的改善,大家可以试试。

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这个挂历有什么特点呢:

1.形式新颖,不同于很厚很厚的书本,挂历形式简单,外形小巧,携带便利,不占空间,就像一本日历一样,放在桌台上,一眼就能看见

2.纸质较硬,不易损坏,内页色彩斑斓,吸引人眼球

3.盒装更有面子,既可留给自己孩子用,也可以送给亲友

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内页罗列了丰富齐全的行为习惯,可以全方位杜绝孩子做事拖沓磨蹭的坏习惯,养成及时完成任务的优良品格。有了这些参考之后,家长也可以自行添加,或者让孩子自己动手添加想要做的事情。

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家长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孩子的完成情况,比如红色表示优秀,黄色表示良好,蓝色表示仍需努力,清晰的看出孩子的进步和完成情况

。当孩子完成情况良好,亦或者孩子集齐了几张优秀的小张贴之后,给孩子适当的奖励。

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这样一本美观又实用的小挂历仅售39.8元,够吃一顿饭的吗?为了给孩子戒掉拖拖拉拉的坏毛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买它吧!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家长用好这4招,一治一个准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