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夫聊神仙(三)

5,泰山廟


醜夫聊神仙(三)

洛陽西邊郊區望頭村的泰山廟


這個泰山廟算不啥大神,出了我們這片地方,估計沒幾個人知道,充其量算是我們本地的土地神。


不過聽老一輩講,這個泰山爺原本不是我們這裡的土地神,是我們對面一個村子張村附近的土地神。


可能我們這個村子確實海拔夠高,所以才叫"望頭村"。這神仙也有私心,佔住高的地方才能享受膜拜。據說,當年我們這裡一個大戶人家的男主人晚上做個夢,一個白鬍子老頭託夢給他,說要借他家的牛用用,但是沒說幹啥。大戶人家也沒當回事,早上起來喂牛的時候發現牛氣喘吁吁、渾身大汗,嚇一跳,以為牛生病了。


後來聽到外邊的人聲鼎沸,以為咋回事,趕緊出去看看,結果發現,一夜之間村裡多了一座廟,進去一看主位的神仙可不就是給自己託夢那個白鬍子老頭嗎?大戶此刻想明白,原來牛一身大汗是去幹活了。


我們本地有個很有名的丘陵就叫翻神坡,據說是當年牛拉著泰山爺的必經之地,更為神奇的是當年還沒有拖拉機的時候,牛拉車因為坡度陡,實在走不動了,倆前腿跪在地上,表示休息一下。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看到牛不走,死命的拽著繩子,但是大人看到牛這個樣子,會說讓牛休息一下,它拉不動了。


聽上年齡的人講,這個廟在當年非常大,有幾進院落,當時還有道士在裡邊,文革期間破四舊,被毀了,當時參與毀廟的那家人,後人沒有幾個正常。


這些年想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所以每次回來都會四處走走、問問,也去了據說是廟的舊址的地方,見了不少碎磚破瓦,或許,這些蒙塵的磚瓦才是歷史最好的見證。


前年回來過年,和一個老街坊聊天,說是當初建廟的石碑找到了,從模糊的字跡中看到,廟應該是明朝年間所建。


不過,現在重建的廟規模很小,和一間臥室大小差不多。幾年前進去發現貓偉人的畫像赫然在列,看到那些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在那裡虔誠的燒香、磕頭,我趕緊逃了出來。


6,玉皇大帝


醜夫聊神仙(三)


在中國,倆姓氏的人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可以不用客套"免貴",一個是張姓,一個是古時候的皇家姓氏,他們本身就很(高)貴,無需免。皇家姓氏可以理解,張姓憑啥?


這就是我為啥要介紹玉皇大帝,因為姓張,叫張百忍,也叫張友仁,中國人常說"你再大還能大過天?"這個天指的就是玉皇大帝張百忍。


至於玉皇大帝為啥姓張,已不可考。


玉皇大帝為啥牛叉?其實在《西遊記》原著裡說的很明白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玉皇大帝派人求助,佛祖和觀世音的對話裡提到一個"他歷億萬劫",說的就是玉皇大帝,"劫"在現在的語境裡是指劫難,可以理解為經歷了億萬次的劫難才成了玉皇大帝。


不過,佛祖說的"劫"可不是劫難,是梵語(kalpa)的音譯"劫波"的縮略,不能用時間計算的時間概念,既然都不能用時間計算了再加個"億萬",這就是矛盾和統一的集合體。


按照這種算法,玉皇大帝比宇宙誕生的都早。


百忍是玉皇大帝,可見玉皇大帝也不是生來就是老天爺,但從名字就看出來,玉皇大帝也得忍,並且是百忍,所以,做玉皇大帝不容易啊!


以前有人說,玉皇大帝是道家的首領,佛祖是佛教的創始人,誰更厲害?今天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當然是玉皇大帝,熟悉作者的人會說,你一個佛門俗家弟子說自己的祖師爺不如另外一家是不是吃裡扒外?還真不是,因為《西遊記》裡邊有交代。


佛祖去救駕的時候,和孫悟空的一番對話就很有意思,原文如下:"你那斯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無極大道?你那個初世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當人子!不當人子!折了你的壽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傾刻而休,可惜了你本來面目!"


這就是佛祖的牛叉之處,知己知人(玉皇大帝)。可能有人又問,既然玉皇大帝這麼牛叉,為啥不自己幹掉孫悟空?派人找佛祖求救說不過去啊!其實,這也是玉皇大帝的牛叉之處,他捏死孫悟空如同捏死一隻螞蟻,可是他為啥不出手?因為道教仙班被孫悟空打的屁滾尿流、滿地找牙的時候,玉皇大帝很失望,"神仙日子安逸久了,連架都不會打,一隻猴子都把眾仙折騰的雞飛狗跳",這裡邊肯定有"出工不出力"的仙人,玉皇大帝心裡能沒數?


想到這裡,玉皇大帝就讓你使勁折騰吧!十萬天兵天將竟然拿不下幾隻山裡的野猴子,這傳出去簡直就是一個宇宙笑話,百忍還得忍。


火候已到,佛祖出手。


不過佛祖還是很講政治的,他知道玉帝兩個手指頭都能捏死孫悟空,但是他用了五個手指頭把孫悟空壓在山下困住了。


甘居神下,方是佛祖。


玉皇大帝是中國人的老天爺,佛祖想到老天爺的地盤發展,低調才是硬道理。換成今天的話說就是"跟著大哥有飯吃"。


許多人都認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兩口子,這完全是意淫,和人間的皇帝與皇后娘娘這種關係完全是倆概念。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兩種職位,正應了道家的陰陽平衡。看過《西遊記》的人都會發現,每次老天爺和王母出場不是平起平坐就是扶手而行,平起平坐是男女平等,扶手而行是一種禮儀,並且是王母扶著玉帝的手,這就是紳士風度、也是貴族精神。


關於玉皇大帝叫張友仁還有一種說法,姜子牙大封神仙以後,還有個"老天爺"的位置,本身姜子牙想留給自己坐這個位置,可是又不好意思自己說,眼巴巴看著自己封的這些神仙,一個個裝聾作啞,就是不吭聲。在姜子牙的一再暗示下,終於有人問了一個很沒水平的問題"老天爺的位置給誰坐?",看看沒人回答,姜子牙很尷尬的回答"有人坐,有人坐"。這時,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站出來直接坐上去了,因為他叫"友仁"。


當然,這些都是民間傳說,不足為信,權當娛樂!不過,這個故事也說明名字的重要性。


無論信什麼,向善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