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绝刺绣”《张大千-庐山图》

作品参数:

作品名称:《庐山图》

刺绣作者:陆树娴指导,孙家琴、陈小凤、潘琴等制作

绣品规格:10.8m×1.8m

创作年代:2008-2014年

2014年,该作品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中国原创·百花杯”金奖;同年,获首届“艾琳·国际工艺精品奖”金奖。

“三绝刺绣”《张大千-庐山图》

刺绣 庐山图 全貌


“三绝刺绣”《张大千-庐山图》

刺绣 庐山图 局部


“三绝刺绣”《张大千-庐山图》

刺绣 庐山图 创作中

作品赏析

扬州刺绣《庐山图》,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陆树娴大师(已故)以中国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庐山图》为底本,率领近十位扬州刺绣大师精工细绣而成。其画面青山绿水,水墨淋漓,艺术成就登峰造极,堪称“三绝

刺绣”。

所谓“三绝刺绣”, “一绝”为作品取材于国画大师张大千的绝笔之作。此画创作于1981年初夏,至1983年一月基本竣笔,大千先生时年已八十有五,而就在当年三月八日,大千在伏案提书时溘然辞世,这幅作品便是张大千留给人世间最后一幅大作,该作品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有人说,《庐山图》是张大千的未尽之作,画中尚有未及皴擦点染之处,也没有提款和落款,但都无损于整个画的辉煌。

纵观整幅画作泼墨泼彩,奇幻多姿,磅礴瑰丽,摄人心魄。张大千一生遍游名山大川,却唯独没上过庐山。为创作《庐山图》,他查阅若干资料,神游庐山已千百回,终得心中的庐山印象。在画的左上方,张大千自题诗一首“从君侧看与横看,叠壑层峦杳霭间。仿佛坡仙开笑口,汝真胸次有庐山。远公已过无莲社,陶令肩舆去不还。待洗瘴烟横雾尽,过溪亭前我看山。”在作画期间又有诗云:“不师董巨不荆关,泼墨翻盆自笑顽。欲起坡翁横侧看,信知胸中有庐山。”可见,《庐山图》为张大千晚年“师心”最得意之作。

所谓“三绝刺绣”, “二绝”为作品是刺绣大师陆树娴的绝笔之作。用扬州刺绣表现张大千的《庐山图》,是策划者惊人之举。陆树娴和她的弟子们为实践这一理想,呕心沥血,耗时五年。及至2014年春,绣画《庐山图》既成,陆树娴年逾九旬,也带着满足的心态告别了人间。

在这幅绣画作品中,刺绣艺人们运用了多种针法,将传统技艺与传统美术相融相合,线条排列,疏密得当;皮皮相迭,针针相嵌;镶色和顺,丝理自然,显现出扬派刺绣的独到风格。

所谓“三绝刺绣”, “三绝”为该作品与绘画《庐山图》堪称绝配,创造了扬州刺绣巅峰之作。画作长10.8米、宽1.8米,张大千为作此画而扩大画室,制作了一张特大的画案,所用画笔如同拖把,人立于凳上运笔,大拖大拉,连泼带洒,其情景如同神仙飘逸于群山峻岭之中。绣画《庐山图》规格一如原作,制作了特大绣绷,绣师们一字排开,陆树娴穿行于绣师之间,圈圈点点,或飘逸潇洒,或柔情万般,其表情既如绣师也如画师。

简言之,绣画《庐山图》格调高雅,意境深远,为迄今为止扬州刺绣最大、最具艺术感染力的代表作。在综合运用散套针、施针和虚实针法及混色绣制技艺逼真呈现笔墨写意,泼墨泼彩,气势磅礴,丝线光泽、光影效果,“不是绘画,胜似绘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