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特殊时期出门时是否需要带两层口罩?

曲成岭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去人口密集的场所,特别是机场人流比较大,这种情况要好防护措施戴口罩,有些人为了效果更好一点,还会佩戴两层或者多层口罩,那么戴这么多效果真的好吗?

首先来了解一下,一次戴2层,3层甚至是多层一次性医用口罩是不正确的,主要对于防护效果来说,只要是正规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在一般环境下,就是所说的佩戴一个就可以达到防护效果,如果我们戴多层一次性口罩,我们呼吸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阻力和压力,阻力增加的话口罩里的空气就不会流通了,原本在口罩正面流通的空气就会从侧面进入,不能从正面起到过滤的作用,保护的效果就会降低。

再就是佩戴多层口罩,呼气和吸气阻力增大了会感觉闷热,非常的不舒服,不能长时间佩戴,所以我们一次只需要只戴一个就可以了。

佩戴口罩时一般情况4个小时就要更换,这是比较严格的,但是如果你家里没有这么多口罩的话,可以适当的延长一下。



Jalon29057528


不需要戴双层口罩,否则容易密闭效果不佳而起不到阻挡病毒飞沫传播的效果,阻挡呼吸不通畅引起其它不适。

一次性口罩的作用是阻隔病毒飞沫传播,其中医用口罩由口罩面体和拉紧带组成,其中口罩面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为亲肤材质(普通卫生纱布或无纺布),中层为隔离过滤层(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外层为特殊材料抑菌层(无纺布或超薄聚丙烯熔喷材料层)。1. 医用防护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是一种密合性自吸过滤式医疗防护用品,防护等级高,尤其适用于诊疗活动中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时佩戴。可滤过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微滴等,属于一次性使用产品。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大部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WHO推荐医务人员采用防颗粒物的防护口罩,以防止医院空气中的病毒感染。[2]

医用防护口罩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标准,重要技术指标包括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和气流阻力。具体指标如下:[3]

1) 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85±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即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级。能阻挡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的感染因子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感染因子。

2) 吸气阻力:在上述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343.2Pa(35mmH2O)。

3) 在10.9Kpa(80mmHg)压力下喷向口罩的样品,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等技术指标。

4) 口罩上必须配有鼻夹,鼻夹由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制成,长度>8.5cm。

5) 合成血以10.7kPa(80mmHg)压力喷向口罩样品,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

2. 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防护,防护等级中等,具有一定的呼吸防护性能。主要在洁净度十万级以内的洁净环境内,手术室工作,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及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隔大部分细菌和部分病毒,能防止医务人员被感染,同时也可防止医务人员呼气中携带的微生物直接排出,对接受手术的患者构成威胁。医用外科口罩要求对细菌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对于可疑的呼吸道病人也应配发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防止对医院其他人员构成传染威胁,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但避免感染功效不及医用防护口罩。[4]

符合YY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标准,重要技术指标包括过滤效率、细菌过滤效率和呼吸阻力。具体指标如下:

1) 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30±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30%。

2) 细菌过滤效率:在规定条件下,对平均颗粒直径为(3±0.3)μm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细菌过滤率应≥95%;非油性颗粒的过滤率应≥30%。

3) 呼吸阻力:在过滤效率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49Pa,呼气阻力不超过29.4Pa。口罩两侧进行气体交换的压力差△P为49Pa/cm时,气体流速应≥264mm/s。

4) 鼻夹与口罩带:口罩上应配有鼻夹,鼻夹由可塑性材料制成,鼻夹长度应大于8.0cm。口罩带应戴取方便,每根口罩带与口罩体连接点处的断裂强力应大于10N。

5) 合成血液穿透:2ml合成血液以16.0kPa(120mmHg)压力喷向口罩外侧面后,口罩内侧面不应出现渗透。

6) 阻燃性能:口罩材料应采用不易燃材料,口罩离开火焰后燃烧小于5s。

7) 环氧乙烷残留量: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小于10μg/g。

8) 皮肤刺激性:口罩材料原发性刺激指数应≤0.4,应无致敏反应。

9) 微生物指标:细菌菌落总数≤20CFU/g,不得检出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真菌。[5]

3. 普通医用口罩

普通医用口罩用于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的喷溅物,可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防护等级最低。适用于一般卫生护理活动,如卫生清洁、配液、清扫床单元等,或者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护。

符合相关注册产品标准(YZB),一般缺少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或者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低于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仅对0.3μm直径的气溶胶达到20.0%-25.0%的防护效果,达不到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不能有效阻挡病原体通过呼吸道入侵,不能用于临床有创操作,也不能对颗粒及细菌病毒起防护作用,仅限于对粉尘颗粒或气溶胶起到一定的机械阻隔作用。[6]

使用方法

1. 用口罩仔细遮盖嘴和鼻子并系牢,尽可能减少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

2. 在使用时,避免触摸口罩——在触摸用过的口罩后,例如为取下或清洗口罩,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3. 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湿气后,换上新的清洁和干燥的口罩;

4. 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应丢弃。


安德森哥哥


其实,两层口罩并没有多少意义,除了做好保持合适的距离,远离密集的人群,最好还是能带外科口罩或者N95口罩。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医务人员得忘我向前,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下,目前我国的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相信,不久病毒就会被彻底控制!!!!中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