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煲湯時間越長越營養嗎?

科普:煲湯時間越長越營養嗎?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飲食行業常說的“三煲四燉”是指煲湯一般要3小時,燉湯要4-6小時。很多人也認為“煲”湯就是要用慢燉,而且煲湯時間越久,燙就越有營養。但事實上是這樣嗎?


科普:煲湯時間越長越營養嗎?


煲湯的材料以肉類等含蛋白質較高的食物為主,經過一定時間的煲煮,營養會得到充分融合!


營養與保健食品研究所的專家曾專門對此進行了研究。研究中選取了3種有代表性的煲湯原料:蹄膀、草雞和老鴨


科普:煲湯時間越長越營養嗎?


結論表明:平均加熱1-1.5小時,這3種食物所煲出的湯營養價值達到最高,此後逐漸降低。再繼續煲不但會使耐熱性不高的維生素被破壞,肉質也變老、變粗,口感不佳,而使得極具營養的食材最終被扔掉。而且湯中的嘌呤也會溶解得越多,攝入過多嘌呤會導致尿酸增高。


科普:煲湯時間越長越營養嗎?


食品科技學校的陸教授也對排骨、老母雞、豬蹄3種食材的煲湯進行研究測定,通過對蛋白質、脂肪、固形物含量的試驗數據分析發現,這三種食材煲出來的湯,在2h左右基本可達到較高的營養價值。


煲煮時間遞增,相當一部分耐熱性不高的維生素被破壞了,總體的營養價值呈現遞減。


科普:煲湯時間越長越營養嗎?

  敲黑板!!喝一碗燉了四、五個鐘的“老火湯”補補身體是不對的呀


科普:煲湯時間越長越營養嗎?


"煲湯時間越長,湯中的營養價值就越高",這種說法 ,既不科學也不真實,建議煲湯控制在1-2小時,湯美味肉鮮嫩,喝湯更要吃肉,營養攝入更充分。


科普:煲湯時間越長越營養嗎?


在喝湯上南方北方真的大不同南方人喝湯更重湯水認為燉湯將營養都留在湯水上對於湯渣就不是很在乎如果吃不完就會扔掉而北方喝湯不像南方加入了各種食材他們會就著燉菜做點湯一起吃所以北方人喝湯湯渣一般會吃完,湯喝不完會扔掉其實營養成分還是留在肉以及其他用於煲湯的食材中

湯料的營養價值也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