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房子,拖累了人们生活了吗?你们觉得呢?

贺州大云


房子一直是人们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源头。有多少人是因为还房贷而导致生活质量低下的。

抛去浮华,房子就是家

很多人都会为了这个家而去为之努力。如果没有这个房子,你还敢出去消遣一下吗?不敢,因为要买房子。

买了房子后,虽然每月还房贷很辛苦,但是只要每个月做好计划,也不是什么难事。

房子,是财富的象征

如果你有一套房子以后,不管它有没有房贷?虽然你还没有还完第一套房的房贷,当你有预算入手第二套房产的时候,我觉得,一定要赶快上车。多一套房子,你的资产就会多一些。你在银行的信任背书就会更强。

房子,代表圈子

赚钱能力强的人一定会选择更好的物业,更好地管理,更好的环境和资源。当你身边进出都是亿万富翁,你还缺人脉和业务吗?2500元/平米的房子能有多少牛人和大咖。圈子很重要。


西月说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一个房子,拖累了人们生活了吗?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我这个钢铁理工直男尝试回答一下。

首先从一个电视剧聊起《生活有点甜》,讲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国有纺织厂的故事,我挺喜欢这样的年代剧,那个时候的普通工人是买不到或买不起房子的,他们只能等待单位给房子(也就是现在的房改房)。拼工龄,拼业务能力,争取分房指标。而分到房子的就好吗,他们节衣缩食,努力攒钱,应对各种问题。

你觉得房子贷款还完了,就万事大吉了么?孩子要上好学校,报兴趣班,报辅导班,哪个不需要钱;老人孩子生病了,去趟医院都是钱。有多少钱就够花了?

再看看一些人,租的几平米的房子,背着名牌包包,拿着名牌手机,月光族啃老族,这就是生活质量上去了吗?

所以是房子拖累了生活吗?我觉得不是,是心态拖累了生活。而房子、车子、学校、名牌等等这些是我们是我们生活的方向。当然你可以有不同的方向,但这些绝不是你向往生活的绊脚石。

保持好的心态,活在当下,是最好的生活质量。

读着有点像鸡汤,也许就是鸡汤,不重要。反正这是我的真实想法。从来没写过这样的文章,大家凑活的看。最后想用冯巩的一个电影名称结尾,“没事你就偷着乐吧”。


锋子聊房产


很多人忽视了一个要素:房子是有折旧的消费品。

中国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让人们以为房产是可以稳固增值的硬通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另外房子的折旧相对其他商品非常漫长,以至于有些人认为房子不存在折旧,会永久保持。

房价只是屈折体现了中国的发展而已,它本质还是一件会折旧的消费品。

房子的最佳使用期没有那么长。十年的房子就开始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二十年就需要大修,三十年的房子非常不宜居。

知乎上大部分人都是不到三十的年轻人,这些人充满干劲,向往先进的大城市,没有家庭拖累,劳动力价值逐渐接近高峰。这些因素让年轻人非常自信豪迈,但同时让年轻人傲慢短视。

一个正常的家庭,为了满足家庭所需,是需要不停地置换房产的。

20-25

刚刚踏入社会,收入较低,生活空间需要较小,对房产要求不高,租房或购置公寓。

25-30

成立新家庭,得到原生家庭巨大帮助,立即实现住房升级。收入逐渐升高,富余较多,有一定积蓄,生活空间需要逐步增加,但扔处于较低水平。对房产要求一般,购置两居室或小三居。

30-40

家庭稳固,事业定型,收支平衡。家庭重心逐步转移至培养后代,生活空间需求空前巨大。对房产要求很高,购置三居室或四居室,条件优秀的冲击洋房。

40-60

家庭分化,事业达到巅峰,积蓄非常多。家庭中心向养老转移。生活空间需求出现社会分离,对房产要求各有高低。中层冲击别墅,下层固守落位。

60-80

人生最后时间,大部分积蓄用于养老。生活空间需求不大,不再置换房产。

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人生内普通的轨迹大概有此雏形:

22岁大学毕业租房——26岁父母帮助购买两居室成婚——33岁出售(出租)两居室,多年积蓄换购三居室——55岁整理资产,购置郊区带院洋房——78岁离世。

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发展路线,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居住条件的本质不会变。这个大学生33岁出售的两居室,可能被一户刚在城市落稳脚跟的人家购买。同样,这个大学生33岁购买的三居室,可能来自一位迁居到开发区的商人。

所以,强调居住属性的房子不愁人买。即便是鹤岗,也不是所有的房子都卖不出去。

某些房子本质是金融产品,买卖的人都知道,他们死活不在讨论内。



为小宝讲故事


中国古人说,安居乐业,没有安定的居所如何快乐工作和生活?房子是一个家庭的安生立命之所,也是精神寄托之处。

很多人说可以租房,租房可以解决短期居住问题,但是搬家给人带来的困扰一直在。搬一次家至少三个月不安定,大人身体劳累,孩子对环境适应需要时间,割舍老朋友,认识新朋友,转学等等问题,内心的安全感和稳定性非常不好。

再说经济帐。即使每月2000元的租金,每年24000元,十年24万,30年72万。而买房总价100万首付30万,30年月供4200元。房子价值按照通货膨胀8%计算10年后价值200万以上,30年后大概率拆迁原地补偿一套新房,价值1000万也可能。

所以房子是经济和精神都需要的必须生活用品,买了一时经济紧张,却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孩子都有了未来在这个城市的立锥之地,是每一个有追求的人该做的正确的事。


中年维艰


我想说到买房的话,应该是很多的年轻人的头疼的地方,因为现在的话,房价涨得非常的厉害,但是又是不可缺的。那么可能很多的年轻人,省吃俭用,工作了几年之后,就去买房,先去付首付,然后就开始成为了房奴。每个月还上万块的贷款。要是家里本身是有一定的条件的,那还好,要是完全靠自己的话,真的是非常的吃力的。

那么我觉得面对这个会不会因为买房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的问题的话,我觉得这个问题肯定是没有确定的答案的,还是要看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生活的看法的。有些人会觉得买房无非就是因为要高质量的生活,那如果说你为了买房而降低了你的生活质量,这不就是与你的初心相违背了吗?

他们也会觉得买房可能并不是眼下最重要的,身体第一,还是要吃好穿好,等自己有了能力,可以在保证自己的良好的生活条件之下,再去选择考虑买房。那么另外一些人就会觉得房子是会越来越贵的,所以还是要趁早买,不论自己的现在的压力是多么的大的。

那么明显前面一种人的性格是比较的保守的,后面一种人是比较的勇敢的。那如果是我的话,我是不希望我自己成为房奴的,我觉得我们买房,无非就是想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提升上去,那如果自己现在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的话,何必要打肿脸充胖子呢?



楼天下6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不管再苦再累过年都要回家,辛辛苦苦几十年,努力攒钱买套房,家是一辈子的信仰,即使每个月都要还着房贷,那么这个时候人们是幸福的,因为在打拼的城市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家。



二手房一点通


一个房子包括了多少悲欢离合,一个房子都后承载了一个家庭的多少故事,回答这个问题真的是思绪万千!一个房子可以说是拖累,但也可以说是希望!

1说是拖累,主要一个房子房子承载的太多,现在的价值观把房子看的太重了.孩子结婚需要房子,月供每个月要还,一下就是30年,这30年里你每个月可能都在算手里的钱花,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每天都有可能因为这事闹矛盾,你要说拖累那就说的这个吧。

2可以房子也可能是希望,夫妻一起贷款在城市里买房,虽然有贷款,但也是希望,应为房子还有个名字叫做家,这个家是一家人为之奋斗的希望,在你疲惫的时候,家里的灯会给你温暖,家人给你留的饭,都会给人感动,家会给你更多更多...

房子啊!在中国真的链接着千万人的心,买房有度,快乐生活,简单就好!



云南旅居地产最新信息


现在房价收入比的差值很大,确实形成了较大的压力,房贷占去家庭的支出大部分,严重拉低了生活质量。但是,目前房价已经如此,想要大幅下降几乎不可能。除非你并不打算买房。

所以,认清现实,多给自己动力,毕竟,中国还是比较勤劳的民族!

如果你尚未买房,是自住需求,首付够的情况下,建议你可以考虑买房了,毕竟是自己住,中国人还是讲究居住有其屋,没有住房,更会影响生活的质量,引起不必要的家庭矛盾!更别提其他的方面的生活质量了。所以,加油!奋斗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人生!


油锅说楼


首先得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的出发点,第一点,你买个房子是拿来自住的,不是投资,然而你说买个房子会拖累生活这个事情,应该是买了房子是生活拮据一点,而不是拖累,毕竟房子买下来就是自己的,不用租房子帮别人还房贷,当然,买房子也得看自己的能力吧,不能逞强吧,一个月供三五千一般的家庭都能接受吧,除非你是在一线城市,不然一个家里,两夫妻的工资应该够开支的了,当然还是想说,祝愿每个人都能买到自己生命中心仪的房子。


佛山房地产小陈


如果房贷是家庭工资的1/4还是不会影响太多生活质量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房子的刚需新买、新旧置换和改善提升都是生活品质的提升,总的说来合理掌握尺度,量体裁衣对是否拖累人们的生活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