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斯大林为何拒绝派兵分区占领日本?决策失误留下大患?

馨馨话语


真实的历史是,斯大林曾经提出同盟国占领日本后设置两名最高统帅,即由美国的麦克阿瑟和苏联的华西列夫斯基共同负责,当然也包括登陆相当数量的苏联军队。但是被杜鲁门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美国人已经变卦了,下定了战后单独控制日本的决心。

(华西列夫斯基)

早在1945年5月,德国刚刚战败投降,美国方面就开始着手安排打败日本后的占领军问题,并提出来一个称为“白队计划”的草案。草案设计日本的中心区本州将由美国控制,九州由英国军队占领,落后的四国岛给国民政府,北海道则扔给苏联人。

所谓“白队计划”的出发点,是美国人感觉战后必然裁军,不可能在日本保留太多兵力,所以邀请盟军迫兵进驻。但是这个计划有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并非四个国家同时派兵进驻,而是必须由美国军队(大约23个师80万人)首先完成对日占领,之后美军在各地区逐步撤出,盟国军队再去交接,这就留下了后来的隐患。

(麦克阿瑟)

按照白队计划的估计,解除所有日本军队武装后,同盟国将大幅度削减驻日军队,最终美国留下4个师,苏联3个师,中国和英国各2个师。正是因为这样的兵力比例,斯大林才有了设立两名“联席”最高统帅的建议,谋求美苏能够共同控制战后的日本,不料遭到拒绝。

但是原子弹的出现和日本很快宣布投降,以及美国国内一些政客对未来“冷战”的战略预判,杜鲁门批准了“不搞分区占领”的新方案,谋求将日本完全置于美国的控制之下,“白队计划”就此被束之高阁。他首先于8月13日提议在受降时期,菲律宾、日本和南朝鲜由麦克阿瑟全权负责,斯大林只能表示同意。



(杜鲁门)

一方面,是已经拥有原子弹的美国人心理优势明显,所以才敢出尔反尔。另外一个方面,苏联的远东海军实力确实有限,如果不与美方达成一致,是无力在短时间内向日本投送大量部队的。也就是说,武装“抢占”是不可能的,尽管苏军在远东有150万强力陆军,可是飞不到日本列岛上去,有心无力。

从1945年8月28日起,麦克阿瑟率领15万美军首批登陆日本,随后又有31万人马陆续抵达,迅速占领了日本的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完成了日本事实上的军事占领。当然,美国人也必须考虑盟国之间的关系,表面姿态还是要做的,一直拖到9月22日,参谋长联席会议才正式公布《美国对日本投降的处置政策》。



(斯大林和杜鲁门)

政策核心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是欢迎各同盟国派兵参加驻日占领军,第二是所有占领军必须接受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指挥,第三是各国军队需要各自负担经费,文件同时规定了驻军规模:美军最终留驻12个师20万人,而中英苏三国各只有1个师的份额。

对于斯大林来说,受限于海军实力不济,已经默认了美国对日本主要岛屿的占领,现在派出一个师的兵力“象征性”的去当占领军毫无意义,根本捞不到任何实际利益。



更恼火的是,这一师部队苏军还得接受美国将领的指挥,面子上更是过不去,所以干脆放弃了这一权利。

至此,苏军除了已经事实控制的北方四岛外,没有再向日本本土派出一兵一卒。改变分区占领方案的当然也不是苏联人,而是政策始终随着形势发展不停变化的美国政府。

(麦克阿瑟和裕仁)


度度狼gg


不是斯大林拒绝出兵占领日本,而是美国不让。从主观意愿上说,是蒋介石拒绝派兵占领日本,他放弃了这次绝佳机会。而斯大林则不是如此,斯大林非常贪心,不可能会放弃如此机会,是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的力量,所以将苏联阻拦在北方四岛,没有进入日本本土。

美国的的确确曾提出在日本投降之后,把日本分为四份,分别由美,英,苏,中四国占领。美国之所以提出如此想法,不是因为他好心,而是当时的情况所迫。在提出此想法之时,日本还没有投降,美国也还没有造出原子弹,按当时的情况,日本制定了一个作战到底的计划,美国人估计如果要完全占领日本,起码会付出一百万美国士兵的生命。



所以美国提出由美,苏,中,英共同占领日本,是想让同盟国们都出出力,以此来减少美军的伤亡。但是后来情况不一样,美国在1945年7月成功试爆原子弹,在1945年8月分别向广岛与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巨大的威力让世界震惊。拥有原子弹的美国能够以更快的方式结束战争,就算日本坚决抵抗到底,那么美国的原子弹也能将整个日本炸平,有了原子弹,美国也不需要再付出之前预料一百万士兵生命的代价。


由于缺少原子弹制造的材料,所以美军在投下两颗原子弹后便没有选择继续攻击,美军派飞机在日本上空投下大量的核威胁宣传单,以此希望让日本投降。最终也如美国所期待的那样,日本投降了。日本一投降,美军就更不可能让让苏联进入日本本土,斯大林也害怕原子弹的威力,所以并没有强行派兵进入日本,选择了妥协。


传奇历史观


斯大林同志绝对没有拒绝,斯大林非常希望南下日本,因为拿下日本将意味着苏联海军可以自由出入太平洋,斯大林绝对不想放弃日本,但奈何麦克阿瑟死活不让苏军进入,斯大林也没敢和美军正面硬钢

其实在整个二战时期,日本和苏联的关系一直不错,当初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全东北的时候,斯大林就没有进行干预,最后苏联将中东路的所有权交给了伪满和日本,彻底退出了东三省。

在七七事变之后,苏联担心日本拿下中国后会入侵苏联远东地区,于是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并派出了援华飞行队与日军作战。

在日本确立了南下战略之后,1941年4月13日,日本与苏联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日本保证不侵犯苏联远东地区和蒙古,苏联则终止对华的援助,并承认伪满洲国。自此到1945年8月8日,日苏两国一直处于和平阶段。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向苏军投降,二战欧洲战事结束。此时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仍在进行,面对日军的殊死抵抗,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冲绳战役更是让美军见识了日本法西斯的疯狂。

由于德国投降的时候,美国还没有研制出原子弹,这时的美国只能通过常规战争与日军作战,但据美军估算,如果想拿下日本,美军至少要付出150万人伤亡,这个数字远超二战时美军的总伤亡人数,这是美国民众所不能接受的。为此美国急需苏军参与对日战争,减轻美军的压力。

对日作战的事情早在雅尔塔会议上就提出了,为了换取苏联对日作战,美英在欧洲地区对苏联作出了巨大让步,承认东欧地区在战后属于苏联势力范围。

最后经过讨价还价,斯大林同意在结束对德战争三个月内对日作战,三国还对日本占领区进行了划分,约定战后有中、美、英、苏四国分区占领日本。

(中、美、英、苏四国占领日本地图)

在德国投降后,美英就立即敦促苏联按约出兵,但斯大林就是迟迟不予回复,找各种借口进行搪塞。斯大林的想法很明确,他就是在尽量的拖时间,让美军最大限度的消耗日本,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按照美苏的约定,苏联要在结束对德战争三个月内对日本宣战,斯大林于是将出兵时间紧紧的卡在德国投降后的第90天,直到1945年8月8日,苏联才正式对日作战。

然而就在苏联出兵的前两天,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投下了首枚原子弹。月9日11时02分,美国又在长崎投放了第二枚原子弹,在这两枚原子弹的打击下,日本天皇裕仁于8月15日日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距离苏联对日作战只过去了7天。

不过即便是宣布了投降,苏军却没有停止进攻的脚步,毕竟日本还有签署正式的降书,而就算是签了投降书,已如开弓之箭苏军也不会终止战斗,斯大林希望抓住日本投降的这个契机,占领更大的地盘。

此时的日军早已是强弩之末,关东军在苏军的打击下溃不成军,苏军很快就占领了中国东北和库页岛,并准备南下进攻朝鲜半岛。

对于苏军的兵贵神速,美国有点措手不及,美国要早知道原子弹可以如此轻易的解决问题,说什么也不会“引狼入室”邀请苏军参战。

为了防止苏联独占朝鲜半岛,美军提出以北纬38°线为界,38°线以北为苏联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而且这个条界线不止限于朝鲜半岛,日本也包含在内。也就是说,38°线以北的日本本土也是交由苏军占领。

出乎美国意料的是,美国的提议迅速得到苏联的同意,按照约定,苏军在朝鲜半岛的止步于38°线。(红色的线是美苏约定的分界线,黄色的线则是实际分界线)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这时苏军刚刚拿下千岛群岛和北方四岛,在北方四岛完成集结的苏军准备进军北海道。

然而就在苏军想要进入日本本土时,已经接管北海道的美军却强硬拒绝苏军的入境要求。

原来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之后,美军就迅速控制了整个日本,而日本方面为了防止苏军占领日本,对美军的行动也非常配合。等到苏军抵达北海道的时候,驻守在此的美军奉最高司令麦克阿瑟的指使,拒绝苏军接管北海道。

麦克阿瑟的行为令斯大林十分愤怒,苏联政府迅速找到杜鲁门,要求美剧遵守协议,放苏军入境。但让斯大林崩溃的是,杜鲁门竟然回复管不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表示指挥不动麦克阿瑟。

其实拒绝苏军入境确实是麦克阿瑟的擅自决定,但美国政府也默认了他的行为,杜鲁门的话不过是在搪塞斯大林。

当然,斯大林肯定不会相信杜鲁门的话,斯大林威胁如果美军不放行,苏军将硬闯。但麦克阿瑟的仍旧是强势回绝,表示不惜一战。

麦克阿瑟是一个军人,他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他认为日本是美军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凭啥白白便宜俄国佬。(麦克阿瑟)

眼瞅着美国态度很坚决,斯大林也不敢硬上,毕竟当时美军的整体实力远在苏联之上,而且美国还有核武器,美国可以通过欧洲的军事基地对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进行核打击。所以掂量再三,斯大林最终向美国妥协,没有进入日本。

而日本则幸运地免于被苏联占领,躲过了德国一分为二的遭遇,假如当年苏军真的进入日本,现在不仅有南北韩,肯定还有南北日。


千佛山车神


斯大林都已经建好了日本傀儡政权,根本没有放弃占领日本!

日本是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的,而苏军是在8月9日对日本展开宣战的,苏军的宣战是因为美国陆军航空队的B-29轰炸机向日本广岛投放了第一枚原子弹后,苏军预感到日本即将投降,所以马上命令苏军展开对日本进攻,包括了对东北地区,萨哈林岛,北方四岛的进攻。

甚至苏军已经规划好了,登陆日本北海道地区战役:苏军在8月19日,计划派出2个步兵师在北海道登陆,一个步兵师在千岛群岛那部登陆,苏军空军部队提供一个歼击机航空兵师和一个轰炸机师支援太平洋舰队也接到了配合登陆命令,同时苏军下令太平洋第一潜艇部队派出2艘潜艇,搭载着120名登陆士兵、4门45毫米反坦克炮和维持10天的粮食,计划对日本北海道留萌港口试探性登陆,从而扰乱日本的视线,牵制日本部队。

但是苏军也没有想到日本在8月15日就投降了,这超乎了苏军登陆北海道的时间,同时美国对日本施压,拒绝苏军占领北海道地区,严防苏军登陆抢占北海道地区。苏军对占领北海道是希望占领北海道的煤炭、铁矿资源,特别是北海道地区的港口,而苏军战后重建需要大量的支援,通过日本港口就可以快速向苏军本土运输。而日本引进德国人造石油技术基地,也在北海道地区。

同时北海道地区生产渔业,可以为苏军提供大量的鱼类产品。对于苏军的要求,美国当时的总统杜鲁门自己拒绝了占领北海道,可以允许苏军驻扎在千岛群岛,而美国的做法就是防止日本出现2个日本诞生。因为当时苏军已经建立了“北海道虾夷共和国”,目的就是分裂日本。当时的北海道就是一座孤岛,日本海军没有任何军舰、船只可以抵达,都被美军炸沉了,美军防止北海道成为苏军基地,所以全面阻止了苏军,这足以说明苏军是有计划占领日本的。


浴火


对于一个经常干趁火打劫这种事的国家来说,你以为苏联真的想放弃日本这块肥肉吗?不可能,只是当时的国际环境阻止了苏联派兵分区占领日本。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苏联最终放弃了日本这块“肥肉”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早在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前一周,也就是1945年8月9日这一天,苏联对日本展开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进攻,目的就是彻底摧毁日本在满洲、库页岛、千岛群岛、朝鲜半岛等地部署的军事力量,这一行动称为“八月风暴”。


在正式开战前,斯大林对当时的远东司令员强调道:我们不仅要解放满洲和千岛群岛,而且要尽快占领日本北海道和东京地区。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第二天,斯大林就给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去了一份电报,电报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重申了雅尔塔协定的内容——占领千岛群岛;二是强调了日本将要占领北海道和东京。

18日,杜鲁门回电斯大林,说道:根据在雅尔塔会议上所达成的共识,同意苏联的第一条要求;但对于苏联要登陆日本本土,占领北海道以及东京这一要求,由于有德国分裂的前车之鉴,所以杜鲁门断然拒绝了苏联。


收到杜鲁门的回信后,苏联也在这事情上没有过多纠缠,在收到杜鲁门电报的第四天后,斯大林就指示苏联驻日代表杰列维扬科放弃苏联在北海道和东京的占领要求,而杰列维扬科也将斯大林的这一指示转交了美国方面。

随着斯大林的让步,至此,苏联彻底放弃了“八月风暴”中的占领日本的计划。

因此,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到,是美国阻止了苏军登陆日本本土,并不是斯大林拒绝派兵占领日本。

而关于斯大林为何放弃占领日本,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苏联当时要将外蒙古独立出去,这一行为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并且答应为外蒙古的独立提供军事援助,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苏联不好做的太过。
△外蒙古


其二,苏联在远东的军事实力远不如美国,苏联要真的因为占领日本本土和美国闹翻,那么,双方势必会在远东地区展开军事行动,但是,苏联距离远东较远,补给困难,无法与美军长时间抗衡。再一个,就算苏联真的登陆了日本,不要忘了,美国手里还有原子弹这一大杀器,当时世界上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只有美国。而美国之前在日本投的两颗原子弹对苏联也是一个极大的震慑。

所以,基于这一方面的原因,苏联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其三,为防止苏联反悔,美国在当年十月份就派了大量军队前往北海道,数量最多时达到2.5万人,而且这2.5万人直到1954年撤走。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保护日本,防止苏联在美军走后不守信用:二是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日本的控制,让日本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
△驻日美军


基于以上原因,最终使得斯大林不得不放弃苏联占领日本的计划。

所以,不是斯大林不想派兵占领日本,而是美国不允许其占领。


秦皇唐宗


不存在这个问题,以当时苏联和斯大林的情况来看,能多占领土地他绝对不会放弃。之前和德国瓜分过波兰,二战末期占据了几乎整个东欧。对于日本的占领,因为种种原因,至今还占据着日本的北方四岛。

至于苏联当时为什么没有去占领日本,主要是由于美国的阻挠,最终没能成行。

分区占领日本方案

按照1945年7月26日,由美、英、中联合发表的《波茨坦公告》作为处理战后日本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其中规定了战后日本分区占领的方案,其实也类似于德国的占领。当时苏联参加了波茨坦会议,由于当时的苏联还没有对日宣战,所以苏联也没有在这份公告上签字。

会议期间,苏联就战后日本的占领与盟国令人人进行了商议,会议期间制定了两份分区占领的方案:

这是第一个方案,美国主要占领本州岛的关东和中部地区;中国占领日本的四国岛;英国占领日本的九州岛和中国地区;苏联主要占领日本北部地区。

日本的琉球群岛由英国占领,福井县、大阪府由中美共同占领。

这是第二个方案,苏联占领的地区仍为日本北部地区;英国占领九州岛和日本的中国地区;美国占领日本本州岛中部和关东地区,其中日本的大阪府和福井县在方案一中由中美共同占领,在方案二中由美国独占。琉球群岛在方案一中由英国占领,在方案二中由美国占领。

两份方案中,苏联占领的地方都是一样的,没有改变,主要是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阵营内部的调整(当时中国处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在阵营上来说属于美英阵营)。

日本分区占领方案的破坏

战后实际上是美国一家占领了日本。

从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阵营内部来说,英国因为经历了二战的消耗,此时其全球殖民系统出现了崩溃。战后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及非洲的广大殖民地地区都纷纷独立,英国对这些事情应接不暇,根本无力派兵占领日本。早先英国也派了一些部队登陆日本,后来因为国内经济需要重建等问题便撤走了。

中国方面,计划由国军原荣誉二师整编的六十七师作为日本占领军,师长是精通日语的戴坚少将。不过由于战后不久中国爆发了内战,国民政府也始终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对日本实施占领。

▲戴坚将军(右一)

在中国和英国最终没有实际占领的情况下,能占领日本的也就剩美苏两家了,他们也分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

重点就在这里,为什么苏联最终没有占领日本呢?

原因就在于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千般阻挠苏军对日本的占领,使得苏联最终没能成行。早在1945年6月,美国成功试爆原子弹后,杜鲁门就决定不能让德国分区占领的情况发生在日本身上,迅速派兵占领了日本全境。等到斯大林在1945年8月份出兵中国东北之后,向派兵过去的时候,就与杜鲁门协商过,杜鲁门根本没鸟斯大林。

在三番五次的交涉无果后,斯大林这边就单方面行动,收复了日俄战争中被日军占据的库页岛南部,攻占了千叶群岛和北方四岛。事后斯大林对于美国基本占领日本全境的事情也没有较真,日本就这样被美国独占了。

美国阻挠苏联占领日本的原因

其实美国阻挠苏联占领日本的原因也不复杂,实际上是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瓜分世界势力范围的事情。

二战末期,随着法西斯国家被盟军打败,之前全球反法西斯的主要矛盾逐步变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标志着冷战的开始,以美英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开始公开化。实际上二战末期,两大阵营都是尽可能地多抢占地盘。在东欧,苏联凭借着陆军上的优势占据了几乎整个东欧。在东亚,当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后,部队也开到了朝鲜,此时的杜鲁门赶忙划定了一个“三八线”,确定了苏联和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

具体在日本占领问题上来说,当时如果中国和英国去占领日本,美国也不会阻挠,毕竟那会都是一个阵营的。唯独苏联占领日本,美国会从中阻挠,原因就在于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

所以说白了,主要是因为两大阵营的矛盾,使得美国万般阻挠苏联去占领日本,而当苏联想要占领日本的时候,美国已经不给苏联机会了,苏联为了避免与美国的直接冲突,默认了这一事实。


老威观史


日本投降之后,志得意满的苏联最终没能踏上日本本土,而导致美国独占日本,这不得不说是苏联的战略失误,而究其原因,也无外乎来两点,第一,斯大林的优柔寡断。第二,吃独食的美国。



早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美英等国为了换取苏联早日对日本宣战而对苏联做出了巨大让步,这其中就包括将库页岛和南千岛群岛划归苏联,但斯大林的主要心思在欧洲,其实斯大林也明白,打败德国苏联功不可没,但对于打败日本则还是主要唱美国的戏,因此对于占领德国,斯大林是不遗余力且志在必得的,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苏联也如愿以偿的占领了东部德国。


德国投降后,斯大林将对日本宣战的日子推迟到了3个月之后,这一方面是斯大林耍的小聪明,希望借日本之力来进一步消耗美英等国的实力。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加大了美英等国对苏联的不满和猜忌。事实证明,正是由于斯大林在对日宣战问题上的优柔寡断,造成了后来苏联无缘登陆日本本土的遗憾。

二战后期美苏分区占领德国的教训让美国如鲠在喉,在对日作战中占据优势的美国决定不再重蹈德国的覆辙,因此在苏联发起“八月风暴行动”以来,就坚决的不让苏联进一步靠近日本本土,为了防止苏联突袭日本北海道,美国在短期内就快速投入了46万美军,全面占领了日本,抢占先机的美国甚至不惜以武力威胁苏联,而对于美国独占日本的既成事实,苏联也只能悻悻而去,彻底放弃了分兵占领日本的念头。

苏联没有占领日本北海道,自然不是因为斯大林拒绝占领,而是因为斯大林的决策失误而导致苏联不得不放弃占领日本而已。


那年那月那兵说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点根老烟,吹口气的功夫就把这题给刷出来了。瞅了小半天,俺后槽牙疼!就这问题,真没水平!

啥斯大林拒绝占领小鬼子那破岛,您这属于大半夜不开灯聊天,不就是闭着眼睛胡咧咧吗?真没谱!

老毛子打出生在咱这椭圆形的地球上,那刻到骨头缝里的DNA,就是对土地的无底线的渴求。那吃相你就别提了,要不咋就把个指甲盖大的莫斯科公国,一股脑整成了两千二百四十万平方公里(这是红色苏联时期的数据),就这数据搁地球上那总面积您计算一下,这就占了六分之一。

那回老毛子干点啥事不多吃多占点土地,他就不是老毛子。你知道欧洲那帮子每天没事瞎吵吵的家伙们,为嘛那么恨老毛子?

还不是老毛子那对土地多吃多占的德性,那会欧洲整点啥事出来,这货一准冒头。结果就是欧洲这嘎达又少了一兄弟,而这兄弟的家当全丢给了老毛子,老毛子当礼物全收了。

那叫个不要脸!但你能咋样?欧洲每次搞大一统,一旦有个雏形,回头总要去怼老毛子,原因就在这里。

斯大林虽然是格鲁吉亚人,但那骨子里可是正宗的老毛子,所以您给他留个机会多占点土地,他会拒绝?您这想多了吧!

那么题主这事是咋回事呢?

俺先给大家伙简单的捯饬捯饬这事,打个底。

开头的时候,其实美国佬也答应了,把那小鬼子的破岛像柏林哪样,分上一分,一家占一块共同管理。可在这事,有个变数,就是那喜欢脑壳扣一顶绿色的还镶着金线大檐帽的麦克阿瑟。

话说这麦克阿瑟,那自恋到了极点,是美军历史上最会演戏的将军。这家伙对权利的渴望那是达到了极致,但在美国国内,政坛上他没这机会,上层那些个高官对这货没几个能瞧的上他的。

所以这家伙就把主意打到了殖民地上,眼瞅着这小鬼子的破岛就归他管理了,哪成想斯大林要横插这么一杆子,麦克阿瑟是相当的不高兴,于是就极力阻止这事。

最后这事就被麦克阿瑟给整黄了,把个麦克阿瑟高兴的不要不要的!要说这麦克阿瑟在自己国内挤不上去,他这就想在小鬼子这地整点事出来。

要不凭啥小鬼子能在二战结束后的废墟上,很短时间内就爬起来,这麦克阿瑟的功劳那是大大的。当年麦克阿瑟要走的时候,小鬼子从上到下,那个哭呦!感觉小鬼子那天都要塌了似的,从这您就能品出他那味来。

麦克阿瑟最大的功绩就是把那小鬼子从废墟里给拯救出来,当年那小鬼子的天皇,要不是也得上刑,就因为这麦克阿瑟极力的从中转悠,才把个那八岐大蛇附体的天皇捞了出来。

还有那些个死硬的军国主义分子,还有那所谓的厕所,都是这麦克阿瑟给留下来的,要不那会小鬼子那有这胆子。搁到现在把那安倍晋三给整的晕晕乎乎的,没事跑到那厕所爬地上磕头,这些小鬼子就得感谢麦克阿瑟好几辈!

好了,简单的了解了,咱从开头把这事捋捋,再了解一下为嘛美国佬会同意老毛子分了小鬼子的破岛。

为啥同意?

话说1914年快过了一半了,那小个子希特勒拉着五百五十万的德国佬整了闪电战,这就抄了老毛子的后路,一家伙就把老毛子给怼到了莫斯科城下。

那斯大林也不含糊,直接整了一个红场阅兵,老毛子那当兵的从红场上一下来,拿这波波沙就和希特勒玩命,这就成了二战的转折点,生生的把个希特勒那欲望的小火苗给掐死在了莫斯科城下。

当盟军缓过劲来,美国佬这占便宜没够的家伙也终于下场了,希特勒那沙盘也就崩了。

到这点上,那轴心国完蛋那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所以到了1945年二月份的时候,罗斯福带着被希特勒欺负的不要不要的丘吉尔和斯大林在雅尔塔开会。

这会议就是著名的雅尔塔会议,简单的说这会议讨论的就是二战结束后三巨头,对世界的分配问题。其实是俩巨头,那丘吉尔纯属打酱油的,这就是罗斯福搁在欧洲这地牵制老毛子的一个棋子而已。

在这个过程中,咱大华夏连个开口的机会都没有,那蒙古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还有咱大华夏地头上的旅顺港以及小鬼子占有的中东铁路全部交给老毛子,那库页岛,这就不明不白的成了老毛子的地等等。

说起这事,咱心里就不痛快!

这事定了以后,这就开干了!

美国佬怼的小鬼子实在是辛苦,这就腌制了两咸鸭蛋,一曰胖子,二曰小男孩。1945年八月六号把这俩咸鸭蛋就喂给了小鬼子,这一家伙把小鬼子喂的饱饱,打个嗝的功夫就整出两朵蘑菇云,那广岛和长崎稀里哗啦的这就没了。

把个臭不要脸的日本天皇吓的腿肚子一哆嗦,瞅了一眼那叫嚣着拉着天皇玩玉碎的陆军马鹿:“心说这是个嘛玩意,俺还没活够呢?你这混蛋非要拉着俺去死,这那成呢?”

回头这天皇就对着这小鬼子的陆军马鹿玩阴的,联合海军马鹿就把这陆军马鹿那些个死硬分子要么整死了,要么整到了监狱里头,这就准备玩投降。

话说这个时候,老毛子瞅着那俩原子弹下巴颏惊的掉了一地,他们也知道这二战的事马上就要结束了。

于是在八月九号的时候,这就开怼有着小鬼子精锐中的精锐——关东军。

其实这个时候的关东军,那就是一堆的怂包蛋,真正的关东军都被调走了,要么和美国佬在太平洋上死磕,要么跑大华夏地界继续搞事。

老毛子这一家伙下去,轻轻松松的就把关东军搞定了,顺带着还给自己个那西伯利亚弄了不少的免费劳力。

没几天的功夫,朝鲜也被拿下了。眼瞅着大半的朝鲜就要落到老毛子的嘴巴里,美国佬这下子就不干了。

这火急火燎的美国佬(这个时候的总统已经换成了杜鲁门),这就整了个馊主意出来,弄了个北纬三十八度线。

要以这条线为基准,把朝鲜一分为二,两家各占一半。

斯大林是吃亏的主吗?当然不是!你不是说北纬三十八度线吗?那成,回头那已经占了库页岛的老毛子,这就准备往小鬼子那破岛子的北海道溜达。

杜鲁门恨不得抽自己俩大嘴巴,但这话已经放出去了,不认也得认。

这事就遇到了那麦克阿瑟,这美国佬任命的小鬼子占领区的最高统帅,那脑袋瓜摇的就像个拨浪鼓一样。

老毛子到是想要强行登岛,但被那原子弹真真的有点犯怵,最后双方一顿扯皮,这事也就搁置了,也就被麦克阿瑟搅黄了。

后来美军陆陆续续的就整了四十六万人的部队登上了小鬼子的破岛,从而控制了小鬼子的各个城市,一直到现在。

所以您要说斯大林拒绝占领日本,这就没道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史


谁说的说斯大林不想占领日本本土呢,有点想象了吧。有关说法请找出原文出处,不要想象,原本苏联是有占领日本本土的计划的。可以在许多记录中找到。

在苏联出兵对日作战之前已经在讨论赤,当时美国已经在计划中把北海道地区列为苏联占领区,斯大林也有意要出兵的。不存在拒绝的问题了,真正拒绝苏联的是美国,不是苏联自己放弃。

这是美国中途变卦,不想让苏联占据日本北海道等地区,这背后设计了苏联,原来美国考虑到战后的问题,想把日本当成一道防线,不想让苏联控制其中的一部分。

在当时情况下苏联出兵有点过于急的,时间太紧了,没有完成各方面的准备,还抱有和平接收日本北海道的打算吧,针对日本登陆计划没有真正的去执行,只能说,日本投降太快了,如果晚一点,也许真有这种可能了。


麦田军事观察


关于这个问题,斯大林表示:你才拒绝,你全家都拒绝!

事实上在分区占领日本这件事上,对法西斯国家敲骨吸髓的斯大林当然不会和委员长一样放弃驻军日本,真正让苏军止步的,是美军,确切地说是麦克阿瑟。

也就是说,斯大林是被拒绝了,这和委员长主动拒绝的“高风亮节”是截然不同的。

话说1941年,那是一个夏天,有550多万纳粹大军风风火火地杀到了莫斯科城前,英勇无畏的斯大林同志领导苏联军民沉着周旋,成为美英等宿敌的铁杆,最终将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送上了西天。

不过最终干掉法西斯之前,很多丑话需要说在前边,鉴于苏联功劳大于天,所以必须有个说法先,那就是分赃,哦不,是“惩罚”。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齐聚雅尔塔,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雅尔塔会议,为敦促苏联不再摇摆,尽快加入到对日作战的历史洪流中,罗斯福对斯大林做出了巨大让步,包括保持蒙古现状,将旅顺军港和中东铁路转交苏联,承认苏联在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权益等。

而得到极大满足的斯大林终于心动,1945年4月5日,苏联宣布《苏日中立条约》到期后不再延长,虽然此时的日本不断通过中立国如瑞典、瑞士等与美英同盟国秘密会谈停战媾和,或请求苏联充当和平调停人,但去意已决的斯大林拒绝了日本的要求。

按照斯大林的设想,日本在投降后应该和德国一样被四大国分区占领,苏联作为二战主要功臣之一不说和美国平分秋色,最起码也应该获得北海道等日本北部地区。

但日本和德国的情况不尽相同:

首先,日本是岛国,这对苏联的海军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很明显在美国海军面前,苏联的海军实力还完全不够看,注定使苏联难以夺得先机;

其次,虽然苏联是消灭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但美国才是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天敌,这注定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的美国必然不愿意和苏联分享征服日本的胜利果实。

所以,苏联想要在日本身上复制分割德国的成功案例,根本就是不现实的。而原子弹的出现,彻底打乱了苏联的远东战略。

1945年7月,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随即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核国家。而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对日本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进行核打击,使之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二被核攻击的城市。

1945年8月6日,美军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投向广岛,震惊了日本。虽然日本死硬派试图掩人耳目,但当8月9日长崎原子弹投下时,这些誓死为天皇牺牲的死硬派终于怂了。

而原子弹在震慑日本的同时,也极大震撼到苏联,所以斯大林在8月9日迅速出兵大举进攻远东地区,消灭关东军,使日本媾和的希望彻底覆灭。

虽然苏联的实力不如美国,但贵在近水楼台先得月,加上60万关东军的崩溃太过迅速,使得苏联短时间内迅速占据了东北、朝鲜北部、库页岛以及千岛群岛等地,这使得丢完原子弹坐等收割胜利果实的美国猝不及防。

眼看苏联即将占据朝鲜半岛全境,着急上火的美国杜鲁门政府“急中生智”,要求以北纬38度线作为美苏占领区的分界线。

然后,本以为遏制了苏联南下势头的美国突然发现,占领了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苏联整装待发,时刻准备占据日本的北海道以及本州岛北部,因为美国说过双方以北纬38度线为界,苏联有充分的理由占据日本北部地区。

而发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美国,面对“实在”的苏联,终于坐不住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美国准备自行任命代表盟国占领日本的最高统帅。虽然苏联向美国大使建议占领日本时最高统帅由苏、美将领华西列夫斯基和麦克阿瑟担任,但遭到美方的拒绝。

美国的表态让斯大林非常不爽,但麦克阿瑟比斯大林更强硬,因为美国的手中有苏联没有的原子弹,斯大林最终选择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并拒绝了驻日苏军受麦克阿瑟节制的要求,等于事实上放弃了对日本的分区占领要求。

而英国作为美国的跟班自然唯美国马首是瞻,国民政府忙于内战无暇派兵。最终,麦克阿瑟单独担任驻日盟军最高统帅,美国成为日本的独占者。

1945年8月28日,首批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横须贺登陆,接着15万美军占领日本全境,开始以盟国占领军的名义占领日本。到9月6日,美军共46万人陆续进驻日本,控制了各大都市和战略要点,日本事实上沦为美国的殖民地直到今天。

所以,斯大林绝不是拒绝入驻日本,是美国的阻挠断送了斯大林的美好设想。但是应该看到的是,二战后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收益绝对超过了本来的设想,尤其是旅顺军港,某种程度上说,苏联在对日处置问题上同样是赢家之一。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