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饭上班的你,想知道古人的饭盒长啥样么?

各大城市陆续复工了,但是食堂大多还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很多人就靠着带午饭上班。现在的饭盒,大多数是玻璃或是塑料制成的,而古代可没有这样的材料,他们也有饭盒么?

答案是肯定的,古人不仅有饭盒,而且饭盒往往比较精美,特别是皇族豪门的饭盒,更是极致奢华。

在古代不叫饭盒,人家比较文雅,最早叫“椟”,更熟悉的称呼是“食盒”。

食盒在古代不仅扮演着外出盛食物的角色,还是显贵们的重要政治道具。

带饭上班的你,想知道古人的饭盒长啥样么?

虽然古人叫食盒,但能装的东西多着呢。对于文人雅士来说,食盒可谓是他们的“梳妆盒”,在明清时期,文人雅士出游的食盒里,除了吃的,还会装上笔墨纸砚、书籍手稿。有时候,甚至会装上梳子、铜镜。虽然古代男子甚少化妆,但蓄着长发的他们,总需要整理下头发和衣冠。此时,食盒可是他们书房的必备品。

买饭盒的时候,我们最怕的就是漏汤,所以要买密封条够严实的。但在还没有发明出塑料的古代,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就是榫卯了。

带饭上班的你,想知道古人的饭盒长啥样么?

古人在木质的食盒中会运用减榫和直榫,放在提手处,燕尾榫、格角榫等则用于两板直角相接处。这样处理的食盒只要一个地方没放对,就会合不上,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不然就稳稳地用,要不然就别想用!

带饭上班的你,想知道古人的饭盒长啥样么?

带饭上班的你,想知道古人的饭盒长啥样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