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你知道这些援助物资上感人诗词的历史出处吗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援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日本援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韩国援中),这些诗词近日总出现在大家眼前,因为这是在我国抗疫最艰难时刻,各国施以援手运送抗疫物资上的标语。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你知道这些援助物资上感人诗词的历史出处吗

如今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我们又以中国人的方式回报着整个世界,伴随着“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援助意大利),“千里同好,坚于金石”(援助法国),“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回援韩国)……这些优美的古代诗词,一批批援助物资发往全球。那么这些感人的诗词历史出处你知道吗?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自唐朝同期的日本诗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个典故来自于鉴真东渡的故事,说当时的日本为了广施仁术,以道义传天下,让佛教普度众生,所以恳请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经播法。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你知道这些援助物资上感人诗词的历史出处吗

诗作者是日本的“长屋王”,《全唐诗》的注释是“长屋,日本相国也”,其人乃天武天皇之孙、高市皇子之第一子,生卒年为公元684年-729年,是当时日本政坛的重量级人物。长屋王曾制造一批袈裟赠送给中国东渡高僧鉴真,且在袈裟之上绣有此诗,其时大约为唐玄宗执政初期。诗的全文如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出自诗经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两句出自《诗经》,意思是不要说你没有衣服,我和你共用一件衣裳,这两句意蕴深厚,特指当人面临困难和危难时,及时伸出援手,给人以鼓励和前行的力量。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你知道这些援助物资上感人诗词的历史出处吗

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国都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诗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唐诗

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王昌龄有“七绝圣手”之誉,开元间进士,数次任官,多次被贬。《送柴侍御》是王昌龄被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县)期间所写,当时友人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临行前,王昌龄以这首诗为他送行。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你知道这些援助物资上感人诗词的历史出处吗

全诗的意思是:沅江水路通达,连接着龙标与武冈,送你远行也便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两地青山同承云雨,一轮明月之下,我们又何曾身处两地?

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出自明朝诗句

出自晚明文学家李日华赠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诗。1597年,李日华在省府南昌公干时,遇到了耶稣会士利玛窦,写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这首诗后被德礼贤译为意大利文,另一首散文被林语堂节略后译为英文。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你知道这些援助物资上感人诗词的历史出处吗

此后,李日华再也没有见过利玛窦,但在日记中却两次(1609、1614年)提到他。他认为(大约1623年)应该有人利用利玛窦的地图来撰写世界地理方面的著作。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出自三国时期《谯子·齐交》

出自三国蜀汉学者、经学大家谯周的《谯子·齐交》,原句是“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意思是说即使我们之间有千里之远,也可以同心交好,让友情坚固如胶漆,坚定可胜金石。这体现的是一种深厚的友谊,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真诚的合作方式。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你知道这些援助物资上感人诗词的历史出处吗

在这篇文章里,谯周认为,如果把交往之道用物品来比喻,就像没有染色的丝绸一样,用蓼蓝一染就会变青;人在社会生活中和人交往,和这个是一个道理。

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出自韩国古诗

出自朝鲜王朝中期政治家、诗人许筠的《送参军吴子鱼大兄还大朝》。许筠对中朝两国古代文化交流曾作出有益的贡献,为中国明清两代的一些文士所熟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你知道这些援助物资上感人诗词的历史出处吗

1598年,日本发动史称“壬辰倭乱”侵略朝鲜的战争,行将结束。许筠结识了随军东援的明代文士吴子鱼,赋诗称颂两国的友谊。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你知道这些援助物资上感人诗词的历史出处吗

这一段段美好的古代诗文,让中国与国际社会和衷共济,战胜疫魔,谱写全球友谊新佳话,为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