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要是保朱祁鎮之子為皇帝,皇太后監國不是更好?為啥要保郕王為帝?

風飛沙126743029


于謙保朱祁鎮之子為皇帝,不如保郕王朱祁鈺更有利於大明。

(1)主少國疑是必然!太子才兩歲根本不能服眾,國家危及時刻很難保證沒有貳心藩王甚至統兵戰將

明代宗朱祁鈺生於1428年,朱見深生於1447年,土木堡之變發生在1449年,由此可見:兩歲的皇太子、明代宗廿一歲,誰更適合處理危難時刻的大事兒?

皇帝被抓、大明朝最精銳的部隊損失殆盡,蒙古大軍就在不到二百里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大明朝如果不危險,恐怕屬於痴人說夢了。

在這種情況下,你讓一個兩歲的孩子做皇帝,明朝的藩王中有實力者將會如何想?沒有人敢保證在這種情況下,一心想做皇帝的心情不會高於大明的安危。

有人會說,藩王在當時沒有那樣的實力。但也不要忘記,“土木堡之變”後之所以沒有反叛者,只是因為朝廷很快有了皇帝、很快打贏了“北京保衛戰”。而這兩點是在於謙做了正確的事情後取得的。

如果沒有呢?在這種情況下,皇帝的弟弟當皇帝可以威懾住天下所有“有異心”之徒,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2)國家危機時刻,沒有時間去學習如何治理國家。郕王在英宗出京期間本來就是監國,各種政務、環節都比較熟悉,根本不用去學

當時的太后孫太后是明英宗的母親,能夠不讓孫子繼承帝位讓並非親生的郕王為帝,也算是大賢之妃。

在當時情況下,只有皇帝盛年才能作為“旗幟”保衛天下。而且,郕王本身就有“監國理政經驗”,首先就不會被佞臣欺瞞,由此,全國各地才能夠勇於勤王、不會耽誤各種糧草運輸;其次重用於謙等忠臣良將、保衛北京齊心協力,讓人們看到大明的實際實力。

我們可以看看,八月十六日土木堡大敗,十七日敗兵就陸續逃回北京,十八日就開始做出各種準備。由此,到十月十一日“北京保衛戰”開始。在一個半月的時間裡,組織民兵修築城牆、從通州懸賞民夫調運糧食、全國各地十幾萬勤王之軍趕到北京。

綜上所述

正因為于謙等人的果敢和全國軍民的共同努力,“北京保衛戰”才獲得勝利。反之,我們再看看明英宗的所作所為。以“皇帝”的名義叩關,也先更希望以“傀儡皇帝”的名義換取更大的利益。

結果朱祁鈺、于謙等人破壞了,這才“狗急跳牆”進攻北京,而之前暗兵不動休整的原因之一就是等“餡餅”降落。如果是朱見深繼位的話,問題可就不這麼簡單了。


坐古談今


"土木堡之變"後,大明王朝面臨重大危機。這個危機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

一是繼統問題。

是讓年幼的英宗太子朱見深正常繼位,還是選擇成年的英宗弟弟朱祁鈺繼位。這是一個關係到繼統問題的艱難選擇。

二是軍事問題。

"土木堡之變"後,北京周邊地區明朝軍事力量一戰而沒,軍力對比上,瓦剌部佔據絕對領先優勢,明朝處於十分不利的境地。瓦剌還可以利用被俘的朱祁鎮作很多文章,比如訛詐大明,讓明朝大臣、將領獻財獻糧、獻關獻城。由於朱祁鎮被俘於瓦剌軍中,也使得明朝失去了任何主動進攻的可能性,只能被動防守。

三是遷都問題。

"土木堡之變"後,留守北京的大臣分成了兩派,一派以後來發動南宮復辟的徐有貞為代表,主張遷都南京,以策安全;一派以最終力挽狂瀾的于謙為代表,主張招募軍隊,保衛北京。

面對意外出現的危機,當時朝廷中,主張不作妥協、爭取主動的大臣佔據了主導。這樣,在繼統問題上自然就要作出最有利的選擇:尊朱祁鎮為太上皇,擁立已經是監國的英宗弟弟朱祁鈺繼承皇位,朱見深仍為太子。這在當時應該說是最合理的選擇,為後來的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創造了條件。後來南宮復辟引發的一系列悲劇,是無法預料的,要怪只能怪朱祁鈺在沒有繼承人的情況下,生病在不恰當的時候、信任了不恰當的大臣(石亨等)了。

由於明朝的制度,皇太后主政監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特別是處在當時的危機危機局面中,這樣的安排可能性幾乎為零。

當然,當時還有另外一個選擇也是可行的:朱見深繼承皇位,朱祁鈺為監國。但是,這樣的安排,會把問題留給未來:隨著朱見深的成長,因為爭權,朱見深與朱祁鈺及其站隊的大臣必然會發生矛盾。


花開時節思春秋


土木堡之變中,除了英宗皇帝被俘,還有大量隨軍大臣被殺,朝庭精銳部隊幾乎喪失貽盡,代表最高權力的皇帝位如何歸屬,將決定皇朝的存亡。

當時,屬於法定繼承人的太子朱見深才二歲,但是古代立小皇帝的,前任皇帝多有相關安排,存在二個或多個位高權重的輔政大臣,但當時有威望的官員很多死於土木堡之變,挺身而出的于謙只是兵部待郎,憑其當時的威望並不能完全服眾。當時,南遷派和主戰派爭執不下,加上京師精銳盡喪,處於枝強幹弱,不排除地方大臣擁立藩王的可能,因此需要一名成年的血統近的皇室成員領導明朝,以穩定人心,絕外藩異想。

二是當時瓦刺軍盛,隨時可能南下,明軍京師精銳盡喪,需要調集軍隊、糧草等一系列緊急的大事需要處理,如果立小皇帝繼位,即使有令出,可能也難以執行到位。

三是瓦刺以英宗為人質,欲從明朝獲取利益,也先以送英宗還朝為名率軍入侵,如果立英宗之子朱見深,無論如何也不能見英宗被俘而不救,否則有違封建制度的孝道問題,但立郕王則能較好的減輕或避免這個問題。

四是郕王在監國的幾十天中,是屬於配合、支持主戰派的,主戰派堅決支持其即位,並說服了英宗生母,立其為帝。

當時立郕王為帝是形勢所迫,是最好的選擇,但實際上文官群體的這個做法打破了明代皇位繼承製度,加上勳貴大臣在土木堡之變中損失慘重,文官勢力失去了制衡,使得明代中晚期文官與皇帝爭權,大禮儀之爭、國本之爭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影響了明朝的走向。


歷史講述


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生於1447年,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瓦刺也先俘獲是在1449年。朱見深當時兩歲左右。

兩歲是個吃奶的孩子,什麼也不懂。

忠於大明的于謙等,為了避免國無長君,最終選了朱祁鎮的弟弟朱祁玉。

歷史上的權臣,為了挾帝大多會立幼帝。大明生死存亡之際,于謙等扶朱祁玉登基,完全沒考慮到個人安危,為于謙的悲劇下場留下隱患,也證明了于謙的正直無私。

朱祁鎮的兒子,幾經周折的朱見深登基為帝后,為于謙冤案平反,恢復朱祁玉帝號更證明了于謙當時的決策是正確的。


今古大觀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幾件事。

土木堡之變時明憲宗朱見深多大

明憲宗朱見深出生於正統十二年,“土木堡之變”發生於正統十四年。換言之,明英宗朱祁鎮被俘時明憲宗還是一個虛三歲的孩子!由他即位,勢必會出現兩種情況之一:一、大臣輔政。二、皇太后臨朝稱制。無論哪種情況,發生內部權力鬥爭幾乎是必然的……彼時的明王朝,皇帝被俘、蒙古人虎視眈眈,穩定壓倒一切!選擇這麼一個可能引發內部權力鬥爭的小皇帝即位,顯然不是最佳方案。國賴長君,選擇彼時的郕王朱祁鈺顯然對於穩定政局更為有利。



明憲宗朱見深不是嫡出

明憲宗雖然是明英宗的長子,但卻不是嫡子!他之所以被冊立為皇太子是因為明英宗的皇后錢氏無子。那麼,問題就來了。一旦立明憲宗為君,勢必會出現兩位皇太后並列的局面。從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情來看,明憲宗的生母周氏與錢皇后的關係並不和諧。一旦兩宮皇太后並列,周氏向錢氏奪權幾乎是必然的!這一點無論是明英宗的生母孫太后還是群臣都心知肚明。與其自己製造內亂,倒不如選擇朱祁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孫太后的小算盤

孫太后是明英宗的生母、明宣宗朱瞻基的繼後,選擇朱祁鈺,她依然可以以嫡母身份當她的皇太后,充其量就是多了一個對手,那就是朱祁鈺的生母吳氏。所謂嫡庶有別,即便吳氏成為皇太后,其地位也在孫太后之下,這是明王朝的祖制。可一旦立明憲宗為君,孫太后便不再是皇太后,而是太皇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跨過兩位皇太后干政,顯然名不正言不順。而且,憑空還多出兩個與自己爭權的對手!這筆買賣顯然是不划算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說孫太后並不是明英宗的生母,而是在明宣宗的默許下將明宣宗與宮女所生之子據為己有。如果真是這樣,那孫太后就更加不可能支持立明憲宗了。因為對於她而言,明英宗和朱祁鈺並沒有本質區別,她僅僅是嫡母而已。明英宗在位她是皇太后,立朱祁鈺她依然是皇太后!



綜上所述,彼時出於穩定政局的需要,立朱祁鈺顯然比明憲宗的風險要低得多,更加符合明王朝的現實需求。于謙等人之所以選擇擁立時任郕王朱祁鈺,除了國賴長君、穩定政局的需要,可能還有一些文官集團的小算盤在裡面。



明王朝祖制——後宮不得干政

明王朝的文官集團雖然有萬般不是,但是有一點卻是值得稱道的,那就是敢於挺身而出維護祖制。後來的“國本之爭”便是典型的例子,明神宗朱翊鈞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始終沒能完成易儲大業,就是因為文官集團的據理力爭。明太祖朱元璋早已定下祖制——後宮不得干政。無論是皇后、還是皇太后,都不行!這一點在明初還是相當嚴格的。無論是張太后還是孫太后,充其量就是通過母子關係影響明宣宗和明英宗,卻始終不能名正言順在朝堂之上干預朝政。一個虛三歲的娃娃即位,兩位皇太后和一位太皇太后該如何安置?讓她們當泥菩薩顯然是不可能的。可讓她們臨朝稱制,文官集團又不願接受。索性立一位上臺就能親政的長君,避免這一切的發生!



讓蒙古人失去討價還價的本錢

蒙古人之所以把被俘的明英宗僅僅攥在手裡,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想利用明英宗這個“奇貨”囤積居奇,與明王朝討價還價,賺取更大的政治、經濟利益。立明憲宗為君,明英宗依然是皇帝的親生父親。中國古代王朝最為推崇孝道,無論是出於輿論需要,還是父子感情,明憲宗、明王朝依然要受制於蒙古人。



立朱祁鈺為君,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明英宗除了一個太上皇的名分,什麼也不是了!他只是新皇帝同父異母的哥哥而已。蒙古人藉助明英宗要挾明王朝的打算徹底落空!失去了“奇貨”的價值之後,明英宗頓時成了蒙古人手裡燙手的山芋。不僅沒用,還得花錢養著。殺了?更加不行!這正好給了朱祁鈺與蒙古人斷絕任何往來的理由。蒙古高原處於苦寒之地,不少生活必需品都必須通過與明王朝的邊境貿易獲得。一旦殺了明英宗,明王朝為了維護天朝的臉面,短期內也不可能與蒙古人恢復邊境貿易,蒙古人得不償失。最終,蒙古人不得不將明英宗禮送出境,送回了北京……



于謙以及整個文官集團的利益考量

明憲宗彼時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子,他繼承皇位是理所當然。選擇明憲宗,于謙和整個文官集團沒有絲毫擁立之功,僅僅是依照法定程序而已。選擇朱祁鈺則截然不同,朱祁鈺是庶出皇子、明英宗同父異母的庶出弟弟,他根本沒有皇位繼承權。擁立他,等於是送給新皇帝一個天大的人情!朱祁鈺即位之後自然會對擁立自己的大臣投桃報李。對於文官集團而言,擁立朱祁鈺才是利益最大化的正確打開方式,不是嗎?



最終,在多個利益集團的角逐之下,時任郕王朱祁鈺得以勝出,成為了新任皇帝。為了穩定人心,朱祁鈺即位之初選擇了認可明憲宗的皇太子身份,政權平穩過渡。等明英宗被蒙古人送回北京時,一切已成定局,明英宗已然回天乏術,只能接受自己是“太上皇”的事實,被朱祁鈺幽禁南宮。至於景泰易儲、奪門之變,那都是後話了……


農民工歪說歷史


如果從大局角度來看于謙當時的安排還是合理的,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明景帝)在明英宗出征之前本就被任命為監國,英宗被俘,監國主持大局並進位為帝,從法理上來說並無不妥。

第二,成年的皇帝在危急關頭可以更好地主持大局,挽救社稷。如果是在太平之時,幼子即位,太后監國,是合情合理之事。但當時情勢危急,20萬明軍在土木堡前線全軍覆沒,皇帝明英宗被俘,也先的瓦剌大軍一路勢如破竹,長驅直入,兵鋒直指北京城下,這是大明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生死存亡危機。在此情形下,亟需一個登高振臂一呼可以鼓舞天下軍民士氣的新君來挽救社稷的存亡,而明英宗年僅兩歲的兒子如果即位,非但不會起到上述作用,只會使的人心惶惶,氣勢勢必瓦解,到那時還怎麼迎敵備戰,保衛社稷。因此當時明英宗的弟弟即位再恰當不過,之後的北京保衛戰也正好證明了于謙等人決策的正確性。


第三,郕王即位比明英宗之子即位更能有效地避免瓦剌軍的訛詐。明英宗被俘之後,瓦剌挾持明英宗一路打著皇帝的旗號開關掠地、訛詐錢財。如果明英宗兒子即位,一個不會說話的小孩子是體現不出皇帝的意志的,皇太后的意志更是會大打折扣,其根本還在於大臣的意志,而這種意志不見得會比作為小皇帝父親並且自身尚未宣佈退位的這個被俘皇帝明英宗的合法性更強,而只有22歲的郕王朱祁鈺即位才能具有真正的換地權威和帝王的意志,加上大臣們和皇太后的意志才真正具有大明朝廷的意志,而這樣的朝廷權威一旦發號施令,那個被俘的皇帝明英宗也就真的成了擺設,也先的訛詐目的也就就此夭折。因此郕王繼位也徹底打破了也先利用大明皇帝大巴撈好處的陰謀。

第四,進行政治洗牌,收攏人心的需要。英宗親征前,某種程度上宦官王振掌握了很大的權力,王振因為有明英宗寵信作威作福,死在他手中以及被貶之人多如牛毛,而如今王振身死,英宗被俘,被迫害和厭惡王振的朝官們終於見到了翻身的機會,他們更希望能進行一次徹徹底底的政治洗牌,而這種政治洗牌當然需要一個果敢之君來為懲治王振餘黨以及為他們政治平反,而這一切都是那個剛滿兩歲的小孩子所給不了的,而反過來郕王繼位肯定也會重新進行政治清理,政治洗牌,因此朝臣與郕王朱祁鈺是有一定的政治默契的,而這種默契使得郕王朱祁鈺順利即位更是在情理之中,甚至就是一種必然。也定會起到收攬人心,穩定政治局面的效果。

因此,綜合以上方面,明英宗被俘,22歲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登基,而不是2歲的兒子朱見深即位似乎並不奇怪,既是危機時局下保衛社稷,穩定局面的需要,也是一種政治必然所在。


精論歷史一點通


正統十四年八月十五日,王振與明英宗在土木堡遭遇也先大軍的突擊,王振死於亂軍之中,英宗被也先活捉。這次事件被稱為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被也先俘虜。消息傳到北京,舉國上下一片恐慌。

(土木堡之變)

也先以英宗為人質,嚮明朝索要鉅額財物。孫太后、錢皇后收到消息後,連忙派人收拾了一些財物送給也先,可是也先胃口很大,他出爾反爾,反而要求更多的財物。不得已,孫太后之後召集群臣,商量對策。

同時因為在明朝的政治體系中,皇帝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此時皇帝被俘,必須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暫時接替皇帝,穩住混亂的局面。當時有資格接替英宗的只有他的弟弟郕王朱祁鈺。雖然按照慣例,接替皇帝的應該是他的兒子,但是當時英宗的兒子朱見深只有三歲,根本承擔不了重任。在這種危機的時刻,朱祁鈺責無旁貸,必須勇敢的站出來。

當朱祁鈺承擔了監國重任以後,再加上孫太后,母子兩人才構成了權力臨時的中心。大臣們才總算有了一個主心骨,可以商量接下來怎麼辦。

而接下來朱祁鈺做的幾件事,才算是真正的把他推上了皇帝的寶座。

第一件事情就是是否南遷。

以翰林院侍講徐有貞為代表,力主南遷避亂。但是這一說法遭到了朝廷很多大臣的反對,其中以于謙為代表,反對的聲音最為強烈。就在兩派僵持不下的時候,朱祁鈺聯合孫太后,站在了于謙的一方,決定號召軍隊奔赴北京,與也先大軍決一死戰。

而後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也說明他們做出主戰的決定是正確的。但是當時他們並不知道這場戰鬥是否會勝利,但是此時這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通過這件事情,朱祁鈺已經在朝中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因為他的表態,他勢必會得到主戰派的支持。

(于謙)

第二件事情就是對王振的處理。

王振死後,平常受他壓迫的大臣終於有了報仇解恨的機會,他們聯合起來,要求朱祁鈺對王振進行清算,並一同誅滅他的黨羽。而王振是明英宗最信任的太監,雖然已經身死,但是明英宗還在,朱祁鈺又只是暫時監國,等將來英宗回來,他手中的權力還是要交出去的。所以說面對這麼一個棘手的問題,他顯得有些猶豫不決,只是說了一句:“汝等所言極是,朝廷自有處置。”大臣一聽這不是打馬虎眼嗎,這怎麼能行。於是就聚集到午門,跪地大哭不止。錦衣衛指揮馬順就帶人出來驅趕大臣,但是這馬順之前也是王振的跟班,大臣們一見他出來了,變得更加激動。於是大家一擁而上,把馬順給活活的打死了。

(朱祁鎮)

馬順被打死以後,大臣們繼續逼迫朱祁鈺下定決心對王振進行清算,要求籍沒他的家產,朱祁鈺只好答應。但是大臣們依然不依不饒,要求交出王振的死黨毛貴和王長隨,朱祁鈺只好命人把他們交了出來,兩人被交出來以後,大臣們又是一頓毒打,把兩人活活打死了。

可是殺人是要償命的,是要受到法律的處置的,這些大臣們當場打死人,那是屬於知法犯法,而且證據確鑿,免不了要吃官司的。可是眼下,朱祁鈺還要依仗他們這些人去抵抗也先的進攻,所以說處罰不得。於是朱祁鈺就做了一個順水人情,宣佈馬順死有應得,凡是參與此事的大臣一律無罪。之後,又對王振的黨羽進行了清算,這才算滿足了這幫大臣的要求。

(太監王振)

經過這兩件事,朱祁鈺算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可。接下來就要考慮抵禦也先的事情了。

因為已經決定和也先死磕到底了,那麼就相當於此刻明朝內部已經做好了放棄明英宗的準備。既然做好了這個準備,官僚集團就想著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先把皇帝給換了,防止臨時生亂。

那麼立誰就成了一個問題。如我們剛才所說,經過是夠南遷和王振一事,大部分大臣已經對朱祁鈺產生了認同。於是他們就一起上書,他們說:“國有長君,社稷之福”,用這個當做理由勸說孫太后立朱祁鈺為帝。而至於有人說為什麼不立英宗的兒子朱見深為帝,剛才已經說了,他這個時候才三歲,根本沒有能力執政,解不了大明朝此刻的燃眉之急。而且大臣們用這個作為理由,就是為了防止立他為帝,擁戴朱祁鈺成功上位。

他們這麼一說,孫太后也只好同意,畢竟也是自己的親兒子,就勸說朱祁鈺登基。朱祁鈺再三推辭,最後還是登上了皇位。

(朱祁鈺)

換一個角度,對於官僚集團來說,擁立新君繼位,那麼他們每個人都會有一份擁立之功,好處是大大的,這可比把英宗弄回來有用多了。所以他們才會不遺餘力的推舉朱祁鈺上位。

所以說總結一下,大家推舉朱祁鈺上位的原因一共有三個:

  • 第一,經過前兩件事,朱祁鈺和他們站在了同一條線,他們之間已經達成了一種默契。

  • 第二,英宗的兒子年齡太小,不堪大用。
  • 第三,官僚集團為了自己的利益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件事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聽歷史說話,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的歷史知識。


聽歷史說話


公元1449年,大明正統十四年,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欲效仿曾祖父明成祖永樂帝北征蒙古,親率明朝精銳大軍20萬北征瓦剌,由於王振的瞎指揮和明朝腐朽黑暗的政治,20萬大軍行至土木堡之時遭道了瓦剌大軍的埋伏,以至於明朝主力軍隊幾乎全軍覆沒。不僅主力軍隊喪失殆盡,隨軍出征的明朝六部九卿主要官員也皆盡戰死,更為要命的是,作為明朝最高統治者的明英宗朱祁鎮,還被敵軍俘虜了,這是繼北宋靖康之變後,中原漢族王朝皇帝第二次被少數民族政權俘虜。朱元璋1368年建國至此時不過八十餘年的大明王朝似乎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似乎宋朝南渡的一幕又將在明朝上演。然而明朝最終卻並沒有走上宋朝南遷的道路,而是君臣上下一心,擊退了瓦剌南下入侵的軍隊,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大明王朝得以轉危為安。

明朝之所以在最危難的時候能夠站穩腳跟,這與于謙的巨大功勞密不可分,在明朝皇帝被俘、明廷上下群龍無首的緊急時刻,于謙在徵得皇太后孫氏的同意後,迅速擁立英宗皇帝的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為帝,明朝混亂的局勢很快得意穩定,那麼問題來了?為何于謙在英宗已經立有皇太子的情況下擁立郕王為帝?孫太后又為何沒有以太后之尊行垂簾稱制之舉?

皇太子過於年幼,無法駕馭當時混亂的局勢:

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之前,對於北京的留守朝廷也是留了一條後路的,他在之前便冊立了年僅兩歲的朱見深為皇太子,同事還命其唯一的弟弟郕王朱祁鈺作為監國。明英宗當時也確實沒有想到自己會在土木堡一敗塗地並身陷囹圄,明英宗被俘後,明廷上下一片混亂,不僅後宮之中太后、皇后哀嚎痛哭,就連前朝留京的文武百官也是哭聲震天,如喪考媲。但是當時朝中很多有識之士很快便冷靜下來了,畢竟哭不能解決問題,朝廷還需要正常運轉,明英宗是否能夠在日後還朝還是個未知數,因此當務之急是確立明朝心的最高統治者的問題,一直以來明朝的皇位繼承製度都是“父死子繼”,而當時明朝的現實狀況卻有些讓人大跌眼鏡,因為作為明英宗唯一的兒子的皇太子朱見深當時年僅兩歲,這樣的一個咿呀學語、不諳世事的孩童如何能夠駕馭這個此時萬分危急的王朝呢?這一點在當時包括明英宗生母孫太后也是心知肚明的。既然無法“父死子繼”,那麼就只能實行“兄終弟及”了,郕王朱祁鈺作為明宣宗唯二的皇子和明英宗僅有的兄弟,成為了眾望所歸的新君。以于謙為首的明朝官員在徵得了孫太后的同意後,便將郕王朱祁鈺擁立為帝,明朝至此進入了景泰朝的八年時期。

孫太后無意監國,明朝無皇太后垂簾稱制先例:

在明英宗被俘後,當時的朝廷內部也有一種呼聲,那就是奏請冊立英宗太子朱見深繼承皇位,同事請英宗生母皇太后孫氏垂簾稱制,在皇孫朱見深未成年時暫代國政。但是這個提議很快便被否決了,否決這個提議的並非朝中大臣,而是孫太后本人。孫太后此時已經歷經明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其見識不可謂不廣,但是孫太后本人對於政治並不熱心,也沒有貪戀權力的野心,同事孫太后也是一個非常有自知之明的女性,她對於歷朝歷代女主專權帶來的惡果深惡痛絕,因此他拒絕了群臣的奏請。同事明朝也確實無女主垂簾稱制的先例。明仁宗皇后張氏在英宗即位之初時被群臣奏請垂簾稱制,但是張氏也以本朝無母后垂簾之先例為由拒絕了大臣們的奏請,張太后無論威望資歷還是個人的執政能力來說都遠遠高於孫太后,這一點孫太后也心知肚明。

鑑於此,郕王朱祁鈺在並不情願的情況下被擁立為帝,這個並不情願確實不是虛偽的表現,而是當時郕王朱祁鈺的真實想法,因為當時的明朝皇帝接手的確實是一個爛攤子,誰做了皇帝都是相當煎熬的。但是朱祁鈺即位後的表現確實沒有讓人失望,雖然其在英宗還朝後貪戀皇權而最終以悲劇收場,但是其在即位之初力挽狂瀾就大明於危難之間的巨大功勞是明廷上下有目共睹的,歷史對其功績也是持肯定態度的。


歷史課課代表


杜絕外戚干政

通過觀察歷史上眾多的外戚干政,可以得出產生的原因有二:一是皇帝年幼無知,二是老媽家族強大。因此讓我們翻閱《明史》,鑽進故紙堆認真剖析下,孫太后的孃家情況究竟如何!

據《明史》記載,孫太后的父親名孫忠,哥哥叫孫繼宗,弟弟是孫顯宗。首先來說一說孫忠,對於他可以用低走高開來形容。起初孫忠是個不入流的永城主簿,每日整理文件與記錄考勤。後來因為督造天壽山皇陵有功,被升任為不起眼鴻臚寺序班,直到其女兒嫁給明宣宗朱瞻基,才算真正的時來運轉。先是因為榮升國丈所以成了中軍都督籤事,隨後在宣宗三年其女被冊封為中宮之主,他也水漲船高的變為會昌伯,以上只能說明他的晉升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下面要講到的是,其權勢同樣隻手遮天!




當時孫忠的家奴,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多次把手中的餘錢借給濱州的百姓,然後趁機收取高額的利息,弄得是很多百姓家破人亡,而濱州的官吏為了巴結孫忠,採取的策略是睜隻眼閉隻眼。話說兔子急了也會咬人,終於有個不要命的將此事捅到了金鑾殿上,案子審到最後,家奴被判流放邊疆充軍,而孫忠因為朱祁鎮的遮掩才平安無事。

至於孫繼宗與孫顯宗,最後也靠裙帶關係當上了高官,尤其是孫繼宗成了明代為數不多掌管軍隊的外戚!據《明史》記載“宣德初,授府軍前衛指揮使,改錦衣衛。景泰初,進都指揮僉事,尋襲父爵。天順改元,以奪門功,進侯,加號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身免二死,子免一死,世襲侯爵;諸弟官都指揮僉事者,俱改錦衣衛。復自言:“臣與弟顯宗率子、婿、家奴四十三人預奪門功,乞加恩命。”由是顯宗進都指揮同知,子璉授錦衣衛指揮使,婿指揮使武忠進都指揮僉事,蒼頭輩授官者十七人。五月,命督五軍營戎務兼掌後軍都督府事。”



所以,眼看孫太后一家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自然引起了于謙為代表的文官集團的重視,為防止深惡痛絕的外戚干政發生,自然不可能擁戴朱見深為帝讓孫太后監國!

挫敗瓦剌陰謀

土木堡之變被俘虜的是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他可是孫太后的親兒子,是小太子朱見深的好老爹。所以瓦剌首領也先之目的,就是以朱祁鎮為掌中物,來迫使他們妥協,因此一旦太子登位太后監國,那麼在重大事情的決策上面,就不得不投鼠忌器,這樣大明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關於孫太后對朱祁鎮的溺愛,朱見深對朱祁鎮的依賴下文重點描述!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一場大辯論在乾清宮進行,議題就是撤銷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另選朱見濟(朱祁鈺之子)為太子。為什麼會如此,起初孫太后同意于謙的建議,答應朱祁鈺為帝的時候留了一手,那就是太子仍然是朱見深,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一是孫太后溺愛朱祁鎮,二是確保皇帝在朱祁鎮的後代中延續。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朱祁鈺先是試探大太監金英:“東宮的生日是7月初二?”得到的答案令他如雷轟頂:“東宮的生日是朱見深的生日,為11月2日才對!”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最後廢掉了汪皇后與賄賂大臣,才讓朱見濟為太子在次年夭折!

從廢立太子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孫太后對朱祁鎮的溺愛,更能體會到眾人默認皇位在朱祁鎮一脈傳承的認識,而朱見深幼年經常磨難,促使加深了對朱祁鎮的依賴,故而這點因素也是不能被忽略的!

景帝才能卓著

對於庶子身份的朱祁鈺,如果不是土木堡之變,他的墓誌銘只能是郕王……之類的句子。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哥哥朱祁鎮的不幸,卻是弟弟朱祁鈺的好運。眾人都曉得朱祁鎮被俘虜,朱祁鈺撿到上位的機會終於為帝,卻不曾想明朝的文官集團都是老泥鰍,如果朱祁鈺沒有金剛鑽,誰能瞧得上他這個藩王,最終也只能是混吃混喝生兒子的命,所以我覺得朱祁鈺還是有點本事,至於他的拿手活是什麼下文說明!

都曉得明朝有本百科百書《永樂大典》,其實朱祁鈺也組織人手寫過一本《寰宇通志》,其是從景泰五年開始纂寫的,由進士王重等29人分赴全國各地蒐集資料,然後又有陳循、高谷等從永樂年間的書籍查缺補漏,終於在景泰七年完成這一鉅著!



全書共119卷,分兩京、布政使、府、州、縣為目錄,涉及的內容有建置沿革、郡名、山川、形勝、風俗、土產、古蹟、人物等13項。可惜的是隨著朱祁鈺的溘然離世,他也被五馬分屍編入了朱祁鎮的《大明一統志中》從此消聲絕跡,直到1947年鄭振鐸才把它的隻言片語收錄進《玄覽堂叢書續集》中!

綜上所述,朱祁鈺能上位,一是自己確實有能耐,二是孫太后孃家人太強悍,三是爺孫對朱祁鎮念念不忘,這才有了景泰帝朱祁鈺,更有了大明江山風雨不倒的傳奇!


惜緣小歷史


我是海浮人,我來回答。

兩人都有繼承權,一個是皇帝長子,現任太子;一個是英宗皇弟,現任總理朝政之臣。拿現在來說,就是第一順位繼承人跟第二順位繼承人的關係。不過形勢比人強,瓦刺大軍壓境,國內又動盪不安,稍有不慎便會動搖國之根本,頗有才能的朱祁鈺顯然比幼年的太子更加合適 。

古代女子不得干政,後宮干政歷來被視為大忌

在古代,後宮議政被視為大忌,更別說掌權監國了。因此皇太后垂簾聽政,基本是不可能的,婦儒治國顯然是千難萬難,大明朝的內憂外患他們根本就撐不住。並且明英宗走前交代皇弟朱祁鈺攝政監國,因此出現如此緊急關頭,立郕王為帝,顯然勢在必行。

情勢危急,需要硬派人物穩定局勢

土木堡之變一經發生,大明朝內部便吵翻了天。有人主張答應瓦刺的無禮要求,期盼迎回英宗。也有人希望太子朱見深馬上登基,由皇太后攝政監國。更有一部分人認為應該由郕王繼任皇位,穩定局勢。

可對於瓦刺的貪得無厭,眾人漸漸明白迎回中英宗的可能性不大,另立新皇勢在必行。而對於皇位候選人的太子朱見深和郕王朱祁鈺,眾人又是展開了一番激烈的討論。

雖說英宗之前也有張太后垂簾聽政的例子,但那時國內昇平,且皇帝也已有9歲。而太后亦是德才兼備的女子,有“三楊”等眾多大臣輔政,局勢自然能夠穩定下來。

可當下的局面,卻與之前實在不同,著實是刻不容緩。倘若立太子登基,不提他只有兩歲,其嫡母生母也是不能依靠之人。太子嫡母錢皇后,賢良淑德,恪守本分,對於權勢從不過問,乃至後宮大權旁落。特別是英宗被俘之後,只是日夜跪拜神佛,祈禱自己的丈夫能夠平安歸來。而太子生母周皇后,則是一個貪戀權勢之人。在英宗被俘之後,不想著如何迎回自己的丈夫,反而到處拉攏大臣,宦官,希望鞏固自己兒子的勢力,順利登基。

如此,以于謙為首的這些賢明大臣,又豈會容忍這樣的情況出現。因此把目光放向了郕王朱祁鈺,作為英宗頗為信任的弟弟,在決定北伐之前便了讓他攝政。而這段時期之內他的治理才能也是讓這些大臣有目共睹的。這樣一位頗有手段的王爺倘若登基為帝,在國家大事方面,必然不會被瓦刺所脅迫。畢竟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在皇位的更迭方面,註定了在國戰方面他不會徇私枉法,損害更多自己國家的利益。

更符合朝中大臣的利益

在如此國難當前,更多的人或因為名利、或因為氣節而選擇大義。畢竟國泰民安,海內昇平,大多數官員便會把目光傾注在自己,自己家族身上,會少了一份血氣。而國家處於危難之際,很多人會激發出濃郁的民族情結,乃至捨身取義,成就自己心中的大義。前有宋末崖山海戰的失敗,十萬臣子跳海殉國;後有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眾志成城,英雄豪傑層出不窮。

以于謙為首的這些大臣,在此危難之際,自然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我是海浮人,你也在漂浮嗎?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