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 要松腰开胯 裆部撑圆 具体如何理解呢?

学练太极拳的朋友,都听说过要“松腰开胯”“裆部撑圆”,具体如何理解?

想要练好太极拳松腰松胯对初学者是必学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人体结构图:


练习太极拳 要松腰开胯 裆部撑圆 具体如何理解呢?

”是人体中节的中节,是下肢三节之根。

胯关节上联脊柱躯干,下联两腿关节,也是身躯与腿连接的重要枢纽。

胯的技击作用很大,甚至身子与腿灵活性的关键也在于练好胯关节,即开胯

更多开胯资料可关注 公众号:典传筋骨开发

胯是产生爆发力的源泉,也是人体体重的承担者,好比人体的地基,也是技击进攻的武器。

太极拳 松腰开胯-“千斤坠

腰、胯、裆,都是连在一块的,三者之间紧密相连,甚至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胯是腰和裆的中间链接处,一旦胯开了,腰和裆自然也跟着变活、变松。胯能运转如意,裆、腰亦是如此。同时胯开了,裆能开圆,双腿曲膝,上身的重量自然就能通过胯膝沉到脚下,也就是劲力到脚,传统拳有个厉害的名词叫做“千斤坠”。

太极拳 松腰开胯-“腰马合一”

松胯的感觉就好像全身的重量轻轻一坐,如同坐板凳一般,轻松坐到了脚底之下。在膝部不前倾摇摆的前提下,胯部也能自由上下起伏,如同骑马,人随着马的运动而上下运动,这也是武术中常说的“腰马合一”。

人骑马是活的,腰马合一也是活的,马步亦是活的,很多人站马步一动不动,实际上已经偏离了马步最初的灵活性与锻炼效果。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是否“开胯”了。

开胯了,两足才能有力,下盘才能稳固,练拳的虚实才能有变化。


练习太极拳 要松腰开胯 裆部撑圆 具体如何理解呢?

练习太极拳时,首先要注意用胯来带动四肢。松腰松胯,意念松沉,劲力才能上下通达。

其次,做到灵活转动,起承转合,都与开胯息息相关。我们在练习打拳踢腿时,注意力不要放在手或者脚上,而是放在胯上,用胯来带动,这样就能做到手脚配合的协调。

当然,虽然强调了胯的主宰作用,但也不是说其他关节就不重要了,人体是由多关节组成的,每个关节都有其重要性,练拳时候,胯与全身关节的配合都缺一不可。

太极拳 松腰开胯-“腰与胯”

很多人分不清腰与胯的区别,其实我们看一下人体结构图就知道了。腰椎很细,就跟手腕差不多粗细,这么小的关节从结构上就知道腰不擅长发力。


练习太极拳 要松腰开胯 裆部撑圆 具体如何理解呢?

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因为大腿比胳膊粗,而胯关节比两个大腿放在一起还要粗,可想胯的强壮。

从结构上,胯远比腰要擅长发力。那为什么很多老拳师都说“练腰”呢?

其实这里有误会,理解上的误会。

古代解剖学不普及,所以对人体关节的命名就显得粗糙,那时候的腰指代其实是腿部与躯干的链接部位。而并非只是一个“腰椎”。

盘拳之初,以拔胯,开胯为主,胯是人体中节的中节。胯跟脊柱合称为龙虎之劲,动物之奔跑捕物,而物不能逃,皆在于此!在内家拳中的地位非同小可,是内家拳发劲的核心部位。所以大家也就明白我们一开始为什么要将胯盘开。在拳中有不可代替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