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路十分钟

杂谈 | 八里路十分钟

2020-03-23

小时候,去镇上是大事,需要开拖拉机过去,每次都听别人说,那是八里路的过程,我走过几次,感觉好远好远,毕竟小时候的我牵着牛,实在是不想走啊,太远了。后来大了,需要快走五公里,我就认为拉回镇上应该就可以了,可是我走到了一半才发现刚刚走了一公里而已,来回三趟才够吧!


有一年,去黄山,天不好,第一次爬黄山,正好开了天都峰,我是爬上山的,所以根本不在乎天都峰,但是走了很久之后,依旧看不到边,但是遇到了下来的人,就问,还有多久到山顶,回答十分钟,有人说你已经快到了,只要十分钟就可以了,有人说,快了等等,除了第一个人笑的时候,我有点毛以外,其他的都很诚恳,所以我就走了,可惜走了三四十分钟才到,我无语了,那个时候我以为这是相互之前的鼓励方式,毕竟不能说,还远呢!那样就没有心情了!

八里路十分钟

这两个事情都是后来明白,但是却之前信以为真的话,原本我以为只有我一个是这样,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秦始皇的伟大,就是统一了度量衡,而全世界的沟通无障碍也是度量衡。


十九世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事情,就是欧洲列强,狂打两大帝国,一个是清,一个是奥匈帝国。而这两个帝国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没有时间的观点!

八里路十分钟

并不是完全没有世界,而是相互之间的时间没有,那么对于生产和发展就会很有影响,我们都知道欧美基本上的标志就是钟,而中国有钟鼓之说,每个城市,都会有钟楼,鼓楼的地方,其实都是为了提醒时间的,那个时候,时间是贵族的,时间是官宦家庭的。


为什么北方小年是二十三,而南方是二十四,因为北方是天子脚下,天子过节是二十三,老百姓就应该迟一天,但是当天不能没有反应吧,所以近的是二十三,远的是二十四,这也说明了中国时间观点很差。


中国普及时间大概是在八十年代左右,是真的,那个时候村支书有一个怀表都是倍有面子的事情,但是你要知道:当我们了解时间之后,我们才开始了生产。

八里路十分钟

以前是皇帝用钟,其余的用什么指针转的那个东西,而这对于生产是很大的障碍,毕竟全世界不过时什么,第一个要说的就是时间管理,所以我们对于时间是不了解的。


距离也是如此,看山跑死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那个时候我们也不去远门,我们只要家乡,所以对于这个里很陌生,只有高阶的人才明白,所以就产生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八里路,到那里都是八里路,八里路并不是因为近,而是只要是远的都是八里路,我们看书,说时间都是一盏茶的功夫,一顿饭的功夫等等,谁能确定呢?


而时间也是如此,中国人用表很晚,所以就有了这个十分钟的说法,因为我们看着表在计算,也就是等着表走,这样的时间会感觉过的很慢很慢。


你们可以看着手表十分钟的感觉,那就是一生的感觉,但是如果你做事情,很快就过去了,所以这仅仅只是一种感受罢了。


也就是如此,有了十分钟八里路的说法,这个很正常,也很普遍,相信很多人都会遇到,但是也就是如此,我们对于历史才会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因为我们不了解时间和距离,所以我们被欺负被成长,而对于一些岛国,距离和时间都很重要,因为太小了,所以必须要知道清楚,而我们太大了,不在乎了……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