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鱼可以吃蓝藻?

梁润林3


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还有的蓝藻可作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但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可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会耗尽水中氧气而使水中生物缺氧死亡,那什么鱼可以吃食蓝藻呢?



蓝藻都含有一种特殊的蓝色色素,蓝藻也因此得名。但是蓝藻也不全是蓝色的,不同的蓝藻含有一些不同的色素,有的含叶绿素,有的含有蓝藻叶黄素有的含有胡萝卜素,有的含有蓝藻藻蓝素,也有的含有蓝藻藻红素,自然界一物降一物,鱼类中的鲢鱼及鳙鱼尤喜食蓝藻,这也是通过食物链作用控制水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达到改善水质的作用。鲢、鳙能够有效滤食蓝藻以减轻水华的发生,也可能仅导致藻类小型化。


但是放养鲢鳙鱼密度非常关键,合理的密度养殖才能有效抑制蓝藻水华现象的发生,研究表明在水体中原位保持40 g每立方米以上的鲢鳙放养量均可有效抑制蓝藻水华的发生,当鲢、鳙放养量为80 g每立方米的围隔中蓝藻比例降幅最明显,但是鲢、鳙对大型藻类以及大型浮游动物的滤食刺激了平裂藻和色球藻等小型藻类的大量增长,最终可能造成藻类总量升高。单纯放养鲢、鳙主要适合控制蓝藻,一般可与贝类一起放养,对改善水质效果更好。

综上,蓝藻繁殖较快,在营养丰富的水层里,极易水华,一般可采用鲢、鳙鱼苗放养吃食的方式解决,但要因池合理放养,以防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加重水质的恶化。


田园小哥


鱼吃蓝藻人吃鱼,何不人来吃蓝藻?

相信大家会有很多疑问,蓝藻是什么,而又有什么鱼吃蓝藻呢,那么我便为大家科普一下。

蓝藻,是一种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或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所以又叫粘藻,大家经常在一些河面看到的一片片蓝色的似青苔样的东西便是蓝藻。蓝藻的殖方式是通过营养繁殖或产生孢子以无性繁殖的。它的危害能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正所谓一物降一物,什么鱼可以吃蓝藻呢?毋庸置疑的是便是鲢鱼和鳙鱼。鲢鱼和鳙鱼特别喜欢吃蓝藻,这也是大自然通过食物链作用控制水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达到改善水质的作用。鲢鱼和鳙鱼能够有效滤食蓝藻以减轻水华的发生,也可能仅导致藻类小型化。

但是放养鲢鳙鱼密度缺又非常的关键,合理投放的密度才能得到有效抑制蓝藻现象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在水体中原位保持40g每立方米以上的鲢鱼和鳙鱼放养量均可有效抑制蓝藻水华的发生,如果当鲢鱼和鳙鱼放养量为80g每立方米的围隔中蓝藻比例降幅最明显,但是鲢、鳙对大型藻类以及大型浮游动物的滤食刺激了平裂藻和色球藻等小型藻类的大量增长,最终可能造成藻类总量升高。单纯放养鲢、鳙主要适合控制蓝藻,一般可与贝类一起放养,对改善水质效果更好。





川农说事


在夏季高温时期,如果水质控制不当,就会引起蓝藻的爆发,这是一个令很多养殖户非常困扰的问题,由于蓝藻在养殖过程中处理非常困难,所以没有人愿意看到蓝藻出现。那么会不会有那么几种鱼可以专门吃蓝藻呢?

蓝藻是什么

蓝藻名字里虽然带藻,但是它和我们理解的微藻还是有一些不同。蓝藻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其与光合细菌区别是:光合细菌(红螺菌)进行较原始的光合磷酸化作用,反应过程不放氧,为厌氧生物,而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放氧,因此在学界将蓝藻称为蓝细菌。

蓝藻在养殖过程中我们都将其作为有害生物,但是蓝藻并不是单一品种,其是一大的类群,在这一群体里仍有一些对人类有益的品种,比如盘状螺旋蓝细菌。

蓝藻的生物防治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在主养鱼之外搭配一些鱼,比如草鱼、鲢鳙鱼。这些鱼不但可以利用水体中的有机质,还可以调节水质,控制蓝藻的爆发。

  1. 鲢鳙鱼是混养最常见的鱼类,它们可以利用鳃过滤水体中的有机质以及各种藻类,这样如果水体里有大量的蓝藻,均可以被鲢鳙摄食。

  2. 匙吻鲟,其实这也是一种滤食性鱼类,但是由于苗种的局限性造成没有在全国各地推广开,其也是一种滤食性鱼类,也可以吃蓝藻。

  3. 草鱼,我们都知道草鱼是草食性鱼类,但是草鱼也会摄食一些成团的蓝藻,特别是当蓝藻大量在池塘下风口堆积的时候,草鱼是可以吞食的。

  4. 罗非鱼,罗非鱼食性杂是出了名的,其也可以摄食一些蓝藻。


对于蓝藻,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通过水质调控来提前预防,特别是在夏季来临之前,通过使用微生物等方式加速水体中物质循环,如果靠鱼类摄食来处理蓝藻效果是有限的。

珠海禾虫哥


很荣幸能回到这个问题!分析如下:

首先,了解蓝藻是什么?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蓝细菌在受氮、磷等元素污染后引起富营养化的海水“赤潮”和湖泊的“水华”,给渔业和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

其次,养什么鱼可以吃蓝藻?能吃藻类的主要是白鲢和鳙鱼。它们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主要把水中的浮游动物及浮游植物作为食物。有专家说,它们直接吃河道中的藻类,也是河内食物链里较为高级的一层了;它们消除了藻类后,水体就能得到净化,改善了该地域水体的质量。其实这个想法是挺好的,因为通过鱼既能消除蓝藻还能养殖,从生物的角度来说,增加了能量向人类这边的转化。有话说的好:“生态治河就要善于利用自然规律,让生态处于自然平衡”。给楼主的这个想法点个赞!

但是养殖鱼并不是越多越好,也要看该水域的可承受的生物量是多少,不能太多,太多的话超过该水域的可承受生物总量,那么效果反而不好,还有可能出现新的污染;但是鱼少了,藻类又不能消除掉,所以这个量也需要好好把握,并不是盲目直接上,因为环境中总有个平衡。

如果是想消灭蓝藻,那么我们也要从水体抓起,管理好水体,就能从根源上减少蓝藻。生物防治是一个办法,但是最好的办法还是管理水体,减少对水体的污染!这样也能美化环境。

总结,能吃蓝藻的是白鲢和鳙鱼;但我们也要保护水体,为环境加油!


农小周


吃蓝藻的鱼类主要是白鲢。

白鲢又叫水鲢、跳鲢、鲢子,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水中的浮游动物及浮游植物为食。白鲢直接吃河道里面的藻类,是内河食物链里比较高端的一环,“生态治河就要善于利用自然规律,让生态处于自然平衡”。白鲢吃掉藻类后,就可以直接净化水质,改善水体质量。

常见的食藻类的鱼按吃藻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刮食食物,如清道夫、精灵鱼、胡子、等,其特点是嘴上有一个吸盘,吸盘可以被吸进筒壁上刮食藻类。

二、啃食类,如猴飞狐和一线飞狐,其特点是能够啃食丝状藻类。

三、舔食类,如黑玛丽,会不时舔一些藻类。


乡间视屏


鲢、鳙鱼属滤食性鱼类,能大量摄食藻类,一尾鲢鱼或鳙鱼,每生长1公斤,就可吞食50公斤鲜蓝藻。这对净化湖水水质、促进生态平衡,降低湖水的富营养负荷具有积极意义,但有局限性,鱼养的少则很难大面积消除,但养鱼密度过高,也会衍生出新的污染。

最近,有一种机器鱼,专吃蓝藻 。它有长达10米的“鲢鱼嘴”,以最快5公里/小时的速度在水面“游动”,把水表5厘米的蓝藻水“吸”进“嘴”里,通过200层“牙齿”把蓝藻筛成藻泥、浓缩成藻浆,储存在“嘴”里的“大袋子”里储运,可以昼夜“吃藻”……日前,中国科学院大型仿生式水面蓝藻清除设备研制成功。


壮乡东东


由于局限所限制,目前所了解 的主要是淡水鱼种,所以在这说说说淡水鱼吧。

蓝藻它也是藻类的一种,在水体中和其它的藻类是一同存在的,不同的是蓝藻它如果大量爆发的时候就是一个非常有害的藻类物质,它不仅会导致水体变得很浓很绿,更为严重的是阻隔阳光穿透水面,阻隔水体与空气的接触,最终直接导致水体大量的缺氧。而且蓝藻它本身在水体中生长也会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一旦蓝藻爆发,对于池塘来说就是一种灾难。

在平常的时候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水体质量,并施肥做好肥水工作。但是切忌不要施肥过猛导致水体过肥,水体过肥就容易导致蓝藻的爆发。

至于说到蓝藻有什么鱼可以吃的问题,当然主要还是白鲢了,而鳙鱼它相对来说吃得会少得多。

所有的淡水鱼中,白鲢和鳙鱼是以浮游生物生物为食物的,而它们的不同点就是白鲢是以浮游植物为主要食物,而鳙鱼是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的。所以在养鱼的时候人们都 会混 养一些白鲢和鳙鱼,形成立体养殖,让它们在水中上层清理过多的浮游生物。

但是,如果水体的环境没有控制好,你养再多的白鲢也是没有用的,如果通过养白鲢就能够控制蓝藻的爆发,那养殖业就少了很多的事了。之所以白鲢它虽然吃蓝藻,但是它并不是只吃蓝藻,只能够蓝藻是它的一种食物而已。所以,平常还是多管好水质才是重要的。


洞庭清水塘


主要是白鲢,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水中的浮游动物及浮游植物为食。专家说,白鲢直接吃河道里面的藻类,是内河食物链里比较高端的一环,“生态治河就要善于利用自然规律,让生态处于自然平衡”。


东北梁子的农村生活


主要是白鲢,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水中的浮游动物及浮游植物为食。白鲢直接吃河道里面的藻类,是内河食物链里比较高端的一环,“生态治河就要善于利用自然规律,让生态处于自然平衡”。

水体污染的流程是这样的: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氮磷钾含量较高——藻类爆发(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显性参考指标)。

白鲢吃掉藻类后,就可以直接净化水质,改善水体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