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抗疫情抓重點 促攻堅

宿松縣地處皖鄂贛三省交界,區位條件特殊,毗鄰湖北省黃梅縣、蘄春縣,直接接壤的邊界線涉及6個鄉鎮,長達100餘公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值春節期間,使宿松面臨著兩地人員交流頻壓力,據統計,湖北(含武漢)流入人員達1.75萬人,增加了防控難度。通過堅持分類精準施策,認真落實“三防一加強”(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保障)防控措施,卡住“關鍵點”嚴防輸入,推進“五個清倉見底”舉措,建立“單元長”“聯防長”“兩長”制度,創新提出“十戶聯防”工作法,廣泛發動黨員、群眾積極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並隨著疫情變化科學調整防控措施,堅決做到了“抑增量、減存量、控總量”,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3月2日省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將我縣由中風險地區動態調整為低風險地區;3月4日16例已確診病例均治癒出院,實現“清零”目標,連續20天實現“零增長”。

在抓實抓細疫情防控的同時,我們客觀分析和努力克服疫情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影響,突出工作重點,明確工作思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

一、突出“謀劃早”,及時佈置脫貧攻堅工作。2月5日、11日我縣分別召開書記專題會和以脫貧攻堅為重點的“三農”工作專題部署會,進一步擺佈工作力量,謀劃全年工作重點,從全面制定幫扶計劃、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突出抓好產業就業和科學謀劃短板項目4個方面研究部署疫情期間脫貧攻堅工作,全面啟動疫情期間脫貧攻堅工作。中央和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後,第一時間召開縣委常委會和脫貧攻堅指揮長會議,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措施,確定繼續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聚焦“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完善抓產業和促就業“兩項機制”,緊盯剩餘貧困人口脫貧、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和防範致貧風險“三個重點”,堅決做到“四個不摘”的“一二三四”總體思路。

二、突出“底數清”,開展“三個摸清”行動。一是摸清貧困人口務工就業情況。截至2月底,全縣有外出務工意願貧困人口52420人,其中已外出26366人,暫未外出26054人。二是摸清貧困人口產業發展需求情況。全縣有產業發展需求的貧困戶27497戶,其中,需扶貧小額信貸支持產業457戶,財政資金獎補25877戶,協助採購生產資料306戶,幫助銷售產品271戶,技術培訓和服務戶數586戶。三是摸清疫情對脫貧攻堅影響。主要表現為“三遲一慢”,即外出務工遲,因疫情影響,有近2萬有外出務工意願的貧困人口沒有出去,將直接影響貧困群眾收入。農副產品銷售遲,一定程度上影響產業扶貧增收。項目開工復工遲,一些原定於春節後開工的到村產業扶貧、扶貧車間、基礎設施等扶貧項目不能按計劃推進,影響時序進度。扶貧工作推進慢,由於我縣毗鄰湖北的特殊地理位置,疫情防控壓力巨大,牽涉了幹部的全部精力,導致前期扶貧重點工作推進較慢。

三、突出“穩增收”,千方百計抓產業促就業。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掌握貧困戶家庭情況以及具體幫扶需求,優化調整“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千方百計抓產業。加快推進貧困群眾農副產品銷售。建立農業、商務農副產品幫銷機制,實行“養殖戶紓困”計劃,推進電商消費扶貧,幫助扶貧主體、貧困群眾銷售蔬菜瓜果、肉蛋奶、畜禽、水產等鮮活農產品,做到“三個一部分”,即引導農戶自行銷售自救一部分,發動本地龍頭企業收購加工銷售、儲存一部分,組織電商龍頭企業線上促銷一部分。加速推進扶貧龍頭企業復工復產,推深做實“四送一服”行動,嚴格落實“綠色通道”、稅費減免等相關政策。加速推進貧困群眾恢復生產。落實產業到戶獎補政策,突出恢復生豬產能,提高貧困戶補助標準,出臺自養生豬保護支持政策。千方百計促就業。加快縣內勞務供需信息對接。建立企業需求清單和勞動力供給清單“兩項清單”,選派73名企業服務專員開展貼身幫扶,共摸排縣內企業崗位需求信息3549個和勞動者求職信息15507個。開展網上招聘。通過舉辦2場網絡直播招聘會,共有3093人與縣內128家企業達成就業意向。“點對點”包車送工返崗,累計發送76車次263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54人,有效解決有意願外出務工人員因疫情影響出行難問題。開展“走出去”摸崗,組建7個“三人小分隊”,分赴珠三角、長三角、閩南等地摸排企業崗位需求信息,依託外地流動黨委、宿松籍商會(企業家)和駐外招商機構,及時收集所在地就業崗位信息,有效解決有外出務工意願無就業崗位勞動者就業難題。多措並舉助力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出臺政策促復工。對3月15日前實現就業扶貧車間復工復產的,按職工人數每人50元標準給予企業防控物資補助。落實要素保復工。為企業提供勞務信息收集、防疫物資採購等方面便利和保障。強化調度抓復工。將扶貧車間復工復產納入全縣企業復工復產和重點項目推進“一企一策”範疇,實行每兩日一調度機制。截至3月18日,貧困人口外出務工就業49281人,佔去年同期(49356人)務工人數的99.8%,其中省外務工就業貧困人口25013人,省內縣外務工就業貧困人口7142人,縣內務工就業貧困人口17126人;全縣51個就業扶貧車間和82個“四帶一自”產業扶貧龍頭企業均實現復工復產,累計吸納勞動力務工5710人,其中貧困勞動力3134人,佔比54.8%;因疫情影響滯銷的扶貧農副產品均已銷售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