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保险真的保险吗?有的人说保险是骗局,这是为什么呢?

社保小达人


首先:保险是不会骗人的,根本上还是人骗人。

我们普通百姓对保险的相关知识和认识还是比较少的,也很局限。前些年大多数人买保险都是听业务人员说,而自己又很难验证真伪。因为听着很美好,稀里糊涂的买了,最后发现各种坑,又不给理赔,于是大骂特骂,说保险是骗人的。加上媒体对拒赔事件的渲染,于是保险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差。

保险其实还是处于信息不对称的时代。今天,互联网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改变的这一问题,但还不够。还有待于我们百姓进一步对保险加深了解,提高认知,也有待于监管部门对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进一步规范,尽量避免夸大宣传、片面宣传。

保险本质上是一份法律合同,保什么、不保什么、什么情况下赔、什么情况下不赔等都规定的很严格,很清楚的,白纸黑字的写的明明白白,不会因个别人个别事而改变。

所以我认为:保险是不会骗人的,根本上还是人骗人。

提醒我们买保险时,一定要看合同条款,这是根本,这是最真的。不要光听业务人员的介绍。

需要什么就买什么,小心那些设计复杂难懂的产品,小心啥都管的“万金油”型的保险。


四知保


虽然现在人们对保险认可程度越来越高,但是还有很多朋友仍然觉得“保险就是骗人的”。

这个印象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在百度搜索一下“保险骗人”,跳出来的就有上千万条。

很多朋友虽然投保了,也会惴惴不安,担心自己将来万一出险,会不会不给理赔。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知守君今天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代理人制度带来的销售误导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虽然有少量的保险业务,但是并没有取得很大的发展。

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生病了国家全部报销,养老也是国家管,所以有没有保险,其实意义也不大。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商业保险业务是一度被停止的。

直到80年代,国家发现已经没有能力承担给全国人民治病和养老的这个任务,所以启动了市场化改革,同时也开放了商业保险的业务。

1992年,友邦保险进入中国,同时引入了代理人制度。

在当时,这个制度对保险公司来说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因为:

  • 这个制度不必收到用人指标、薪酬制度的制约,能够吸收大量的销售人员,采用人海战术迅速的把市场做大;

  • 同时,代理人的薪资采用佣金制度,可以很好的控制销售成本,在迅速做大市场规模的同时,又不必担心营业成本急剧攀升,保证保险公司可以盈利;

正是因为优势非常明显,所以国内的保险公司也纷纷效仿,比如:人寿、平安、泰康、太平、太平洋等这些老牌的保险公司,也都大力发展代理人。

而主要靠人情保单和人海战术的营销模式,也弱化了保险对专业性的高要求,在很多地方甚至是0门槛。

保险业的发展初期,正好和我国国企改革的时间点重叠,所以有很多当时下岗职工加入了代理人队伍,现在这批代理人的年龄都已经偏大了。

正由于代理人队伍年龄偏大,学历素质较低,有的甚至只有小学、初中学历,所以很多人的学习能力无法适应当前信息爆炸时代。

这就导致,保险公司为了满足老龄化、低素质代理人队伍的需要,在培训的时候,也是简单粗放,将复杂的保险条款转化为所谓的“卖点+话术”

只要代理人能够将产品卖出去就好了,剩下的什么问题代理人就不要管了……

而且,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简单培训、快速上手、快速出单,三个月之后淘汰也没有关系,再招聘补充新人就好;

反正新人既是代理人更是客户,自保件的占比可以达到70%以上,招聘的越多,销售额越高。

所以,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销售误导行为,靠着诋毁同业、夸大宣传、炒作停售来吸引客户也就不足为奇了。比如:

1、诋毁同业

2、夸大宣传

3、炒作停售

这种消息很容易就会被拆穿,但是还总是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当然会让人觉得“保险就是骗人的”。

2 代理人综合素质低下带来的服务差

另外一个方面,随着体检技术的进步,小问题越来越早的被检查出来,非标准体越来越多。

为这些人服务,需要相关的医学、核保等专业知识,但是很多代理人并不具备。

比如:有的朋友体检查出有甲状腺结节2级,有的保险公司可能会做出拒保或除外承保的处理。

但是,由于代理人的不专业,害怕出现拒保、除外承保影响销售,有的时候会故意引导客户不进行告知。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甲状腺癌,必然会出现理赔纠纷。

这种问题出现得多了,当然也会让大家感觉“保险就是骗人的”。

3 银保渠道追求利益带来的销售误导

银行保险也是保险公司销售的重要渠道,因为银行只是赚取存贷利差的话收入比较低,所以银行也在大力开展第三方业务。

销售保险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

但是,银行保险的销售人员会考虑这个人的家庭收支、身体健康等情况吗?

更多的时候,是通过夸大收益率、偷换概念,引导客户把想要存的钱买成了保险产品。

等到客户发现实际收益率达不到宣传的那样,甚至还不如同期的定期存款收益率高;

或者想取钱的时候,发现这个钱已经变成保险了,如果提前取出来就要亏都很多。

当然也会让大家感觉“保险就是骗人的”。

4 以销售为导向的模式忽视用户的真正需求

保险公司以销售为导向的业绩指标,也推动销售人员不会站在用户角度来考虑问题。

比如:保险公司这个月要求销售额达到6000万:

  • 保障型保险,平均每单保费5000元,要销售1.2万件才能完成目标;

  • 而理财险,平均每单保费5万元,只要销售1200件就可以了;

如果你是主管,你会怎么做?当然主推理财险啊!

这个月定下任务主要销售理财产品,各个团队从上到下进行培训,每天早会全部用来讲解理财产品。

从各个不同的维度来宣传理财产品的必要性、公司理财产品的优势、销售话术。

同时,要求各个代理人向自己客户主要推荐理财产品。

果然,到了月末公司的销售目标达到了。

但是,这个是为了解决客户的问题吗?这只是解决了保险公司,或者说保险公司主管的绩效问题。

有一天,我们发生保险事故了需要理赔,或者我们自己学习了保险知识之后,突然发现花那么多钱买的保险,不仅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增加了自己的负担。

当然也会说“保险是骗人的”。

5 我的一些感想

最应该重视诚信的行业,却被很多人认为是“骗人的”,真是讽刺啊!

保险行业的所有这些乱象,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不专业的人在做不专业的事”。

保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商品,载体是一纸合同,但是却涉及到医学、金融、法律等等专业知识。

它不是今天的收益,而是一个未来的保障,需要由专业的人员来进行准确的描述,你才能理解;

需要根据你的财务、身体、职业等实际情况,以及风险偏好,量身定做全方位的保险方案,才能够真正解决自己问题。

这些,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够胜任!

作为保险从业者,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保险,用好保险,不再说“保险都是骗人的”……


知守观保


保险,保险。

商业保险总的来说是靠谱的。但也要看你买的是什么样的保险。

但无论如何,商业保险一定要买!不管你现在多少岁!

商业保险是什么?商业保险就是天灾人祸发生在你身上的概率极低极低,确实是小概率事件,但如果一旦发生在你身上,就需要很大一笔钱!

如果你能提前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会有天灾人祸发生在你身上,

你一定会在此之前买好保险对不对?

如果你能预知自己20岁将生病住院,那么19岁买百万医疗险最划算;

如果你能预知自己30岁将发生意外,那么29岁买人身意外险最划算;

如果你能预知自己40岁将罹患癌症,那么39岁买重疾险最划算;

如果你能预知自己50岁将作古升天,那么49岁买人身寿险最划算;

如果你现在不知道天灾人祸等坏事情将何时降临到你身上,

那么现在买保险是最划算的。

立刻马上买!

商业保险总的来说是靠谱的。但也要看你买的是什么样的保险。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

我刚毕业的时候,在广州的中国X安做过业务员。当时刚到大城市,没人脉没资源,亲朋好友也都很反感保险,为了出单,只能自己买保险,买了4个自保件,一年8000多元。

麻烦大家首先看看我当时买4个的保险。

年缴2902.2元,缴纳20年,保障是2.1万。

试问一个一年拿得出将近3000元缴纳保险的人,会在自己有困难时拿不出2.1万元吗?会稀罕这2,1万元的保障吗?

这就是我的纸质保单。

交30年,一年3463.32,保障才可怜巴巴的12万,15万,20万。

3463.32*30=103899.60元。

保障方面,重疾险12万,意外15万,身故20万。杠杆率太低了!撬不动美好人生!

第一种情况,未罹患重疾,未发生意外,身故了,受益人能拿到20万。

第二种情况,如果万一罹患过重疾获得了12万元,之后,又发生了意外,此时能获得3万,之后身故,受益人还能拿到5万元。

第三种情况,如果万一罹患过重疾获得了12万元,受益人还能拿到8万元。

第四种情况,未罹患重疾,不幸发生了意外,此时能获得15万,之后身故,受益人还能拿到5万元。

试问一个一年拿得出将近3500元缴纳保险的人,会在自己有困难时拿不出十几二十万元吗?会稀罕这丁点保障吗?

于是,在2019年9月份,我果断给自己、孩子和父母买了百万医疗险、重疾险和意外险,这三个险是每个人都要有的。

拿百万医疗险为例。

这是我的百万医疗险,大家对比看看保费和保障。一年两百多块钱,可以获得几百万的保障。

那究竟要买什么保险呢?

第一,买保险就是买概率,就是买保障。不要想着返还,不要跟投资分红挂钩,纯粹一点,保险就是保险。不建议买有返还功能、分红功能、投资功能的保险,如教育金。因为10年、20年后、30年后,货币贬值,货币价值早已经今非昔比了。想投资就去买理财产品、炒股、买基金等等,最不济把钱放在余额宝也比保险投资混在一起强。

第二,不建议买长期险,如我上面例举的这两种买30年、20年的保险。建议买短期险,并且记得开通自动续保。万一没有发生不好的事情拿不到理赔款,几百块钱的保费就是打水漂了,不要心疼保费,就当为祖国的福利事业做贡献了,不要想着要返还,当你买保险想要返还时你就要入坑了。

第三,我建议,买保险一定要买杠杆率高的保险。杠杆就是小投入撬动大回报,意外险和报销型医疗险都属于保费相对便宜,但保额相对较高的险种,尤其医疗险,年龄越大,保费可能就越贵,特别适合收入 还不稳定的时候趁早购买。意外险和百万医疗险是“杠杆率最高”的保险,两百块钱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意外保障,可以解决不管是意外或疾病住院所产生的医疗费用。

年轻人一定要配齐的商业保险有:百万医疗险+成人意外险+成人重疾险

父母长辈一定要配齐的商业保险有:百万医疗险+中老年意外险+中老年防癌险

青少年一定要配齐的商业保险有:百万医疗险+少儿意外险+少儿重疾险

商业保险真的很好,但不能因为商业保险太好了就用商业保险取代社保,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各有各的功能,各司其职,两者你要兼有。

昨天(3月13日)晚上,我打电话给客服,要求退保。他告诉我,现在是疫情防控期间,门店都没有营业,只能在APP上并且在工作日联系空中客服予以退保。我问他,我的这款平X福能退多少钱,他说大概3200元吧。损失惨重,只能及时止损。沉没成本了!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能力有限,仅供参考。

本人早已不从事保险行业,不存在推销。

现实生活中,要关系非常铁的人,我才会跟TA分享我这些观点。


欣欣祥和


说起来,保险及保险理财产品从来都不是骗人的,但可惜的是国内保险业给很多人留下了很不好的形象。典型的属于“歪嘴和尚念经”,我认为这应该归咎于贩卖保险及理财产品的代理人(也就是销售人员),过分夸大保险功能甚至故意忽悠客户,其唯一目的就是把客户兜里的钱“搞走”。


说到底,保险代理人并没有真正为客户量身打造一款适合自己的产品,尤其是在产品规划方案上搞得动辄几十页甚至上百页,以至于大多数普通客户根本没有心思看完,或者说就算看了也看不懂。这就是典型的不重视客户体验。

最糟糕的是,有些保险理财产品不顾及客户感受,甚至歪曲、夸大其词、隐瞒风险,并一再向客户吹嘘可以实现到期后的较高收益。这一点在银行柜台办理过保险理财产品的人,都是一肚子委屈。


事实上,保险理财产品由于兼具保险与理财的功能,年化收益率普遍只有3%~4%,即使是风险较高的投连险,收益一般也只有5%~6%左右吧。而某些代理人为了忽悠客户购买,甚至可以把预期年化收益率说成8%以上,最可气的是还给你承诺“保本+高收益”。不知有多少缺乏专业理财产品知识的人上当受骗。

总之,我认为保险这个行业在国内一直处于不登大雅之堂的,就连保险代理人自己都觉得自己像搞传销的“骗子”,总是不那么自信。这与西方国家的主流保险背道而驰。产品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卖产品的人,没有用心卖而是耍心眼儿。我们在防范销售人员恶意以高收益引诱购买的同时,也要意识到中途退保本身会带来的损失。一旦已经购买的情况下,就不要轻易退保。反正我最后提醒大家,不要只顾着短期内的高收益率,长远考虑谨慎投资才是上策。


东震木


保险产品也都是合法合规的产品,是非常正规的产品。但是可惜的是有些人对于保险产品印象不是太好,这主要还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下面来分析一下。

买了保险,有时候赔付较慢

好多保险产品买的时候催着你赶紧交钱,等到你万一有事情的时候,又是调查,又是取证的,还要审批,可能保险的赔付迟迟批下不来。这就造成了人们容易产生埋怨,感觉保险赔付较慢。这样的事情,确实是由于保险公司速度流程造成的,但是只要是保险公司肯定赔付都是要走流程的,因为毕竟需要审批和取证等环节,这可能比想象的理赔环节复杂多了。理赔环节越复杂,客户就会越觉得保险让人感觉不舒服了。


有的保险理财口碑不太好

前些年,有一些保险公司在银行营业厅里面卖保险,保险人员经常忽悠一些本来存定期存款的中老年人去参与保险理财,这些保险理财不仅时间长,有急事取不出来,而且到期的时候可能年利率比银行定期存款年利率还低,这肯定让很多人非常恼火,可能就会说保险理财是有点让人不舒服了。实际上这些也都是保险推销员为了提成,就随意高说保险理财收益率等造成的问题。中老年人有几个能够看懂几十页的保险合同呢。

保险合同不详细介绍

好多保险产品,销售员急着让你签合同,根本就不给你解释合同是什么意思。有事情的时候,可能出现这个不保那个不保的,有时候保险还不敢用,这就让人非常恼火。比如常见的汽车保险,有时候就会不敢用。现在汽车保险有非常多的细则条款,比如车损险,盗抢险,玻璃险,划痕险等等。这些作为普通老百姓真的搞不清楚这么多名堂的。但是一旦你的车被轻微划伤了,一般几百块钱的修理费,你可能还是不敢用保险,只能是自己去修,因为如果你一报保险,可能下一年保费就要至少涨几百块了。有保险不敢用这也是好多人说保险有点让人不舒服的原因了。

综上所述,保险确实是都是正规的产品,但是这些正规的产品在具体销售的时候,有时候业务员会夸大保险的理赔范围,或者是夸大保险的收益率,或者是设置一些理赔的门槛,这些都是保险让大家感觉有点让人不舒服的原因了。


睿思天下


其实说白了,保险会骗人吗?不会,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重点是人为的,有很多业务员专业性差,功利心强,为了挣钱,误导消费者,导致很多时候,客户出险,当时业务员说管,但是合同里并不包含,就导致拒赔,更离谱的是帮助客户隐瞒病情,带病投保,用所谓的两年不可辨条款来应付,但是这一条说白了,很多时候都不适用,所以,买保险,不要只听业务员说,即使你俩关系再好,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多查查,多看看,自己了解一下,再根据自己需求,结合业务员介绍做出自己的判断


划水不用桨_一生全靠浪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商业保险也好、医保也罢,说简单点,即使一种风险转移的手段而已,是将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而已!当然,突发事件,有可能发生、有可能并不会发生,保险公司赚的就是“概率”的钱!

保险产品真的是可以“保险”么

保险的确可以防范可能的风险,这种风险往往是特定的!比如,108种重大疾病,一旦患病、且符合保险公司的理赔标准,那么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资金赔付(不超过保额)!

而保险公司“玩”的最溜就是“概率”的游戏,有几十、甚至上百位精算师,将未来特定的风险进行量化,足可让保险公司赚取超额的利润!

为何有人会说保险是骗人的

  1. 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瞎忽悠、乱承诺”。大部分人对于保险的印象,其实只是来自于保险销售人员,但这些销售,又有多少是专业人士的!50岁的大妈,经过两天培训,就到处向亲朋好友卖保险,会很专业么,除了尽可能的夸大保险的功能、甚至胡乱承诺以外,还能有什么!

  2. 买保险容易、理赔难。买保险时,这也保、那也赔,动辄几十页的保险合同,谁有耐心看完,全凭保险销售人员的一张嘴。而真正需要理赔时,一切按合同办事,这不保、那不赔,保险理赔纠纷不断!


  3. 保险理财(银保)≠理财,提前支取,要扣除一笔手续费用。这种产品,既不是保险,又不是理财,通过银行渠道代销,保本+高收益,某些代理人员夸大其词、承诺高回报、刻意隐瞒缺点,导致很多投资者提前支取,会损失一大笔资金!

综上所述,保险的确是具有保障的功能,但国内的保险代销人员,完全曲解了这种含义,为了自己的利益,瞎忽悠客户,这才是导致保险口碑极差的主要原因啊!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财经者思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e6b4c5aea76a6a5839002b9db5f6624b\

王晓波频道


保险的本质是为了转嫁风险,用财富杠杆原理应对突发事件。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的保险意识也逐渐提高。保险本身没有问题,只要符合合同规定的情况,保险都能赔付。关键是,被保人有没有符合保险合同要求。

而某些保险代理人也就是销售人员为了提升业绩,误导消费者销售不符合其实际情况的保险导致了最终赔付困难等问题。

销售人员没有将保险合同的许多专业术语给消费者解释清楚,也造成了很多人稀里糊涂的买了不合适的产品。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保险口碑变差,因此才有这样的说法。


蜡笔小星2018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真的,除非你相信它是真的

保险产品保险公司是为数不多的被立法的项目《保险法》切实保护客户利益

世界上还没有一家寿险公司倒闭过(国际上每个国家都有保险法)

如果连保险都不保险了,世界上没有可靠的东西了

保险公司诞生300年左右了…

保险有储蓄险有消费险

有定期保险有终身保险

有意外,医疗,重疾,年金,寿险等产品

一定要综合配置保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