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的做法有地域性,到底哪省的烧饼口感让人回味呢?

浪步淘沙


烧饼的无法各地多有不同,称呼方式也区别很大,口感吃法各式各样。今天为大家介绍五香芝麻烧饼、麻将烧饼、梅干菜烧饼、烙饼等四种烧饼的做法,请大家参考!

食材准备:面粉300克,温水250克,酵母粉4克,白糖3克。油酥:面粉40克,五香粉4克,盐3克,食用油50克。干面粉适量。

烹饪步骤:

1、酵母、白砂糖、温水倒入面粉中。白糖是促进发酵的。

2、将面粉和酵母水搅拌成稀泥状。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处发酵至两倍大。

3、趁面团发酵的时间,做油酥,碗中倒入面粉,五香粉和盐,锅中将油烧热,趁热倒入碗中,五香粉的味道瞬间弥漫开来。搅匀即可。

4、案板上撒面粉,发酵好的面团倒在干面粉上,面团非常粘手,所以我们借助干面粉来操作。

5、将面团用手整形,慢慢推开,整成长方形。粘手的时候手上就沾些干面粉。

6、均匀地刷上做好的油酥,喜欢吃葱花的,也可以撒上一些葱花。

7、将刷好油酥的面片,卷起来,分成8份。油酥不要太稀太多,否则这一步油酥就会流出来。

8、两头捏紧。将两端压到下面收好口。粘手的时候还是借助干面粉来操作。

9、收口朝下,放在干面粉上,盖上保鲜膜,继续醒发15分钟。

10、案板上撒上白芝麻,醒发好的面团放到芝麻上面,擀成长方形,擀的时候芝麻也就粘上去了。

11、烤箱预热175摄氏度,烧饼放在铺好的油纸上,入烤箱中层烤20分钟。注意上色情况。

12.制作完成,香酥好吃的芝麻烧饼制作完成!

总结:

没有烤箱的,可以用不粘锅或者电饼铛烙,若是用普通炒菜平底锅或者电饼铛,可以适当的在锅底刷一层油。烙至两面金黄就可以了。由于面团和的比较软,所以这道烧饼即使凉了,放上两天也不会硬。喜欢吃甜的,可以将馅儿料换成白糖馅儿。

麻酱烧饼是以面粉为饼,芝麻酱为馅,制成的一道面食,麻酱烧饼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特别适合三高人群食用。

芝麻酱烧饼

所需食材:

面粉300克,酵母3克,温水适量,清水适量,盐1克,芝麻酱5勺左右,芝麻适量,香油适量,椒盐少许(也可不加,根据个人口味)

做法:

酵母用温水化开,加入到面粉中活成面团如果水不够,再加温水。面团不要太硬。发酵一个小时左右,面团变成两倍大。

2.芝麻酱中加入适量的香油和1克盐懈成糊。状态是那种根据个人口味,加入椒盐,拌匀。

3.发酵好的面团,放到案板上揉一揉排气,擀成椭圆形片状。

4.撒上芝麻酱糊后,用小勺涂匀。从一端卷起。

5..用手揪成小段,每段大概6厘米。

6.再逐个将剂子两个掐头缓缓执回收底,按扁成小圆饼。

7.饼面抹匀清水,在盛芝麻的盘内粘匀芝麻。

8.电饼铛中放油,然后放入烧饼胚子,盖上盖子,大概两分钟就熟了。如果没有电饼铛也可以用平底锅。两者的区别是,电饼铛看出来的烧饼皮更脆一些。

芝麻酱烧饼是很多人都爱吃的主食,芝麻酱烧饼用芝麻酱为馅料,再加上表面粘满芝麻,色泽诱人、外酥里嫩、外焦里嫩、层次分明、千层万层、越吃越香。芝麻酱烧饼吃法多样,早餐可以一碗豆腐脑,然后再吃一个芝麻酱烧饼,吃得有滋有味,心情也会好一天。

所需食材:面粉500g 酵母粉5g 芝麻酱60g 白芝麻50g 花椒5g 老抽5ml 盐3g

麻酱烧饼制作步骤:

1、先把酵母粉放入碗中,倒入不超过40度的温水,放置5分钟左右。

2、再把酵母水慢慢的倒入面粉里,揉和成软一些的面团,然后在表面刷一层食用油,再盖上保鲜膜醒发1小时左右。

3、这时候可以制作麻酱馅料,先把花椒放入锅里用小火煸炒熟。

4、把炒熟的花椒压碎。

5、在大碗里倒入芝麻酱,再加入盐、碎花椒、老抽一起搅拌均匀,调和成麻酱。

6、这时候再看看面团,发酵到原来2倍大的时候就醒发好。

7、把面团放在面板上,面板上抹少许油,防止面粘连,把面揉和均匀,面一定要和的软一些才好吃。

8、再把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大面饼。

9、先把一半的调和好的麻酱用筷子抹在面饼上。

10、然后把大面饼从一边卷起来。

11、为了层数更多,可以左右互折一下。

12、然后把面团再次擀开。

13、再把剩下的麻酱都用筷子抹在面饼上。

14、还是再把面饼从一边卷起来。

15、接下来用手把面团对半的分成大小 相同的小面团。

16、把小面团收口,一侧粘上白芝麻后压扁。

17、把平底锅或电饼铛子加热,再把烧饼有芝麻的一面朝下,放入锅内用小火烙一分钟左右。

18、然后再翻面烙一分钟,后用烤箱烤一下就更好吃了,如果没有烤箱就直接烙熟就可以了。

19、有烤箱的再把所有半熟的烧饼摆到烤盘内,再放到预热好的烤箱中,上下火180度烤十五分钟,就可以了。

20、最后把烧饼装盘,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很激动吧!

梅干菜烧饼!

内馅材料准备:

400g猪肉糜/100g猪油/200g泡发好的梅干菜/5g生抽/5g老抽/30g蚝油/2g盐/10g砂糖/40g冰糖/2个干小米辣椒

内馅:

1、热锅倒1勺油烧热,放400g猪肉糜,翻炒至变白,盛出。

2、调中火放100g猪油,融化后倒入200g泡发好的梅干菜一同翻炒,下炒好的肉糜翻炒均匀,加15g生抽、2g盐、10g砂糖、5g老抽、30g蚝油、40g冰糖和2个干小米辣椒切成的辣椒段,再倒入500毫升清水煮40分钟,最后倒适量水淀粉勾芡,盛出备用。

3、在炒好的梅干菜馅心中加适量白胡椒粉、香油和葱花一起搅拌均匀,备用。

饼皮:

1、500g中筋面粉加4g盐,边倒入280g温水边搅拌,再倒入20g食用油搅拌,揉成团后盖上保鲜膜,静置40分钟。

2、将静置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撒了面粉的案板上,搓成长条,分成60g每等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备用。

3、操作台表面刷少许植物油,取出一个面团,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形。

4、面皮放入30g梅干菜馅心,包好,收口朝下,用手轻轻压扁,撒上少许白芝麻后用擀面杖正反面轻轻来回擀几下。

烙饼:

中火预热平底锅,锅表面刷上少许植物油,放入梅干菜饼后调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即可出锅










陕老乔


其实这个问题主要看是什么时候吃的,不光烧饼,比如小时候家里的猪油拌饭、刚出来的雪菜大排拉面等等。下面我来说下我的观点。我相信只要是60、70、80后到现在都会想,为什么小时候的东西那么好吃,即使是猪油加酱油拌饭都让人回味无穷!有的人说是一起的食物是天然的,当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不是最主要的,就拿我80后来说,我特别怀念小时候的泥鳅煮面条,我现在还特意去乡下自己抓来的野生泥鳅拿来煮面条,怎么烧都没有以前的味道,其主要原因应该是我们现在的食物太丰富了,好吃的太多。原来比较穷没什么东西吃,也难得吃到其它美食。所以那时候吃的美食现在回味起来都是回味无穷的!就你说的烧饼,原来10几岁的时候,在义乌街头有卖的。还有大排拉面,我这两年去义乌,就有特意去找这些10几年前吃过的味道。但是吃了个遍,都找不到原来的味道了。所以我总结就是主要是现在我们好吃的美食太多了,盖过原来的美味了。




虾哥美食


如果说烧饼的品种多样化,我个人认为还是河南的品种多,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河南的不同地方的不同烧饼。

1、鹿邑高集烧饼

外酥里软,表面有层芝麻,口感那是相当不错。现做的、刚出炉的大烧饼,配上香浓的羊肉汤或者牛肉汤,冬天的寒气都散了。

2、睢州烧饼

睢州其实就是“睢县”,睢州烧饼以制作精细、配料巧妙、味色型俱而著称。烧饼圆型,直径十公分,罗纹型花边,中薄沿厚,中间分四层,上下两层瓢、油盐、佐料适当,甜咸适口,表面沾满芝麻仁,呈金黄色,外焦里软,吃着香焦酥脆、味道鲜美。

3、内乡缸炉烧饼

内乡缸炉烧饼以酥、香、甜、鲜远近闻名。内乡缸炉烧饼的做法是在面内拌以小磨油,盐、葱等和成面块,多次揉、醒,再擀成中间薄边缘稍厚的圆饼,抹上糖稀,待色黄、质焦时即可出炉。

4、王店火烧

王店火烧之所以这么出名,和当地的水土有关。当地流传顺口溜“王店火烧好,八成能吃饱,老人入口酥,小孩不滞消,凉水能泡松,吃多肚不疼。”据说,真正的王店火烧掰一块儿放凉水中能飘起来,而走出王店镇,就烤不出这样的火烧。

5、双麻烧饼

双麻火烧是回族的传统食品。因为两面都有芝麻,所以叫双麻火烧。双麻火烧很酥,喜欢烘焙的人都知道,想要“酥”,就得用油和面。饼焙好,两面金黄喷香,中间跟千层饼似的,酥软可口,很适合牙口不好的人吃。

6、水冶酥烧饼

水冶酥烧饼是安阳水冶镇的名吃,分甜咸两味,咸的饼面上满是芝麻,甜的上面有个红点。据说,水冶酥烧饼在制作之初,是用驴油和面,以至于现在人们认为,只有用驴油和面的酥烧饼才是正宗的水冶酥烧饼。

7、灵宝脂油烧饼

说起灵宝,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灵宝肉夹馍,其实,灵宝还有一名吃——脂油烧饼,烧饼因在制作时用到大量猪油而极其香酥。据说,这灵宝的脂油饼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用手拿着囫囵着吃,还有一种直接用手压碎,用筷子夹着,一条一条的吃。

8、孟州油酥烧饼

在孟州街边,看到有人推着三轮车,撑着把超大号遮阳伞,旁边外挂一烧饼炉子,基本就可以确定这是一个油酥烧饼摊子。一个摊子通常会配置俩人,一人在面案上做烧饼,一人负责烤,旁边围着一圈买烧饼的顾客,红红火火。孟州油酥烧饼据说起源于北宋年间,这种烧饼,吃的不仅是烧饼,还能吃出历史的味道。

9、息县油酥火烧

息县的油酥火烧始于明代,距今已四百余年历史。制作时需要在面里参入大量生猪油。等面和好将面髻拉成条状,抹上香油,葱花、食盐、香料等,再由一端将面卷起,在案板上按成饼状,放到鏊子上烙。新烙的油酥火烧通体金黄,一圈圈金丝盘绕,中间镶嵌着点点葱花,焦、脆、香、酥,味道极赞!

10、牛屯火烧

去滑县的,当然要吃道口烧鸡;不过我建议你,有机会的话,还是尝尝牛屯火烧,这是一种与道口烧鸡齐名的滑县美食。牛屯火烧做工很讲究,单说和面,冬天“甩手水”,夏天“阴阳水”,春秋得用“顶手水”;天热时每斤面兑水二两,天冷兑水半斤。火烧“内填猪油馅,外涂豆油烘”,火烧熟后两面金黄,吃起来香酥烫嘴。里面的大肉馅料,吃起来饱腹又满足。

11、延津火烧

外地人到延津,必点的一种小吃就是延津火烧。这种火烧,如今也“高大上”起来:2013年,正式成为新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延津火烧有大肉馅的也有羊肉馅儿的,吃火烧尽量吃热的,火烧一凉,不仅外面不够酥脆,里面也会面硬馅凉,美味程度大打折扣。

12、商城起酥肉馅火烧

信阳商城起酥肉馅烧饼里面包的是猪肉,文火烤就,吃起来酥软香脆,直叫人心花怒放。据说,1983年河南省名菜名点风味小吃展销会时,全省参展的150种风味小吃中,有71种被评为名吃,其中,就有商城起酥肉馅烧饼。

13、靳贤书烧饼

吃过了不少烧饼,都是以地名命名的,不过,现在遇到了一个例外,就是靳贤书烧饼,纯粹以个人的名字命名。靳贤书烧饼是焦作餐饮界的传奇,名字来源于烧饼的制作人。单口味就有二十几种:糖酥、水晶酥、三角酥、豆沙酥、枣泥酥、山楂酥、玫瑰酥……由于在制作上工艺太过繁重,导致很多人在学习制作时都坚持不下来,以至于这种烧饼几乎绝迹于市。

14、高炉烧饼

高炉烧饼又称吊炉烧饼,由于烧饼炉子像鸡窝,也被人叫“鸡窝烧饼”。这种烧饼虽是开封的传统名吃,但在河南很流行,街头巷尾,总能瞧见一个蘑菇状的泥糊“烤箱”。婴孩拳头大小的面髻,按成饼状,周围用刀砍出花边,烧饼一面抹上蜂蜜、撒上芝麻,放入炉里,不久,香甜的味道便会从炉子里传出。

15、登封烧饼

“登封烧饼”其实指的是登封焦盖儿烧饼。据说是北宋时期一个岳飞的迷弟所创。当年这位小粉丝听到岳飞被秦桧所害的消息,便把这烧饼当成了秦桧,把面和成了王八样儿,放火上烤,以泄心头之恨。还自创顺口溜:“秦桧秦桧你是鳖,残害忠良如蛇蝎,吃你的肉喝你的血,最后通通再把你的盖儿来揭。”焦盖儿烧饼不大,呈饼状,面上有层白芝麻。经过烙炕,白芝麻被烤的焦黄,不小心碰到,整层芝麻就像一个盖子一样翘起来,可以加豆腐串来吃。

16、汜水烧饼

河南人都爱吃烧饼,荥阳人也不例外,而荥阳汜水烧饼则是荥阳烧饼的代表。在荥阳,有一种小吃叫“烧饼夹”,说的便是汜水烧饼夹猪头肉,基本每一个卖猪头肉的不远处都有一个烧饼铺。

17、僧帽双瓤烧饼

僧帽双瓤烧饼是鹤壁特产。由于烧饼外貌类似僧人帽子而得名。这种烧饼外焦黄,瓤软香,吃起来那叫一个可口。

18、孟津牛舌烧饼

孟津牛舌烧饼不用看,单听名字也知道烧饼长啥样。这种烧饼是用发面做的,发面揉面既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项体力活。待面发好,将面髻擀成牛舌头状,刷上油,撒上芝麻,便可放铁鏊子上烙了。烙好的牛舌烧饼足有二十厘米长,有人爱配着汤吃,将饼掰开泡到碗里,跟吃锅盔一样,别有一番滋味。

19、内黄马蹄烧饼

内黄马蹄烧饼因饼的样子像马蹄而得名,是内黄井店镇的特色小吃。在当地,烧饼外表香酥,内里柔软,配羊汤可谓一大享受。

以上是给大家分享的河南的各种烧饼,看看有没有你喜欢吃的。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不断更新的动力!


孤尘一粒沙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给您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特色小吃“黄山烧饼”


黄山烧饼介绍

“黄山烧饼”是安徽省黄山市著名的特色小吃,又名“救驾烧饼”“皇印烧饼”“蟹黄壳烧饼”以外表酥脆,里面油而不腻,吃起来异香可口。

因为其个头小,方便携带,水分少不易变质,当年随着徽商走南闯北,名气也是越来越大,哥们读书的那会也是经常带去学校的。


历史文化

关于“黄山烧饼”的历史也有多个版本,这里简单介绍两个

一:相传1357年,朱元璋避难来到徽州,来到一家农户,饥饿难当,农户拿出平时爱吃的烧饼给朱元璋吃,吃的他满口生香,次年称帝的时候没有忘记这农户,说救驾有功,所以封为“救驾烧饼”

二:相传,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时,是清代“两淮八大总商”之首、被誉作“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徽州人江春张罗接待,就是所谓“江春大接驾”。“江春大接驾”的第一道茶品是由江春的徽州班底构成的家厨团队根据他的精心设计并集体开发研制的烧饼,其外层酥脆,内滋润鲜香,嚼之异香可口,令舟马劳顿的乾隆顿感身心舒畅,精神倍增,并欣然御赐名“皇印烧饼”,寓意乾隆对该烧饼的喜爱程度堪比随身皇印,予之以最崇高的褒赏


主要成分及营养价值

烧饼的主要成分是以面粉,梅干菜,肥肉做成的。

其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钙、铁、磷、镁、钾、铜

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以及中枢神经,免疫系统等都有很好的影响。可以改善缺铁性贫血等等……


食品特色

黄山烧饼

饼皮层多而薄,外形厚,口味以香甜辣酥脆为主,闻起来就觉得香味浓烈,咬一口,又酥又脆,一层一层,满口留香。

而且黄山烧饼因为烘烤的水分含量比较少,储存起来比较方便,而且特色的制作方法,即使受潮后,略加烘烤,立马可以酥脆可口,而且因为表面层层分明,吃起来油而不腻。


个人情感

提起黄山烧饼,每个黄山人可能都会不由自主的回想起童年时的美好回忆,小编方面读书的那会可是贼稀罕啦,每次去学校都得带点,家中也是经常会备上的,又是美味的小零食,又可以在饥饿时充饥

不知道是不是年纪越来越长,还是接受的新事物太多,现在再也找不到小时候吃着烧饼看着电视的那种快乐了。


超自然美食研究中心


你好!我是博味入疆。非常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烧饼的做法有地域性,到底那省的烧饼口感让人回味呢?我是山东淄博人,我们当地的烧饼就有好多种,淄川的大烧饼,有肉的,有甜的,也有咸的,上面满满的一层白芝麻好吃又抗饿。博山的小肉烧饼,口感好,咸香有度,馅料主要是猪肉和葱,姜。热着吃一口下去嘎嘣脆,凉着吃劲道好吃。但是我最喜欢吃的是周村烧饼,周村烧饼为纯手工制品,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其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俗称“山东瓜拉叶子烧饼”。周村烧饼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一款经久不衰的美食,因此吃上一口,就会让人回味无穷。



博味入疆


很高兴和您分享安徽美食“油酥烧饼”。

安徽蒙城油酥烧饼是安徽蒙城颇具特色的民间名点,放久了也会变软,再烤一下还会焦酥如初,但味道则比现烤出来的逊色多了。

油酥烧饼据说,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有一个姓宋的孤身老人,在文庙大门西侧,以卖油酥烧饼为生。后来,老人收山东人薛延年为徒。薛延年手艺学成之后,传子传女收学徒,以后更是代代相传,于是会做油酥烧饼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名气。

蒙城油酥烧饼选料非常精良,制作非常考究。面粉要上等精白面粉,猪油要上等猪板膘油。食盐、大葱、麻油、芝麻等佐料也要最好的。面要和得不软不硬。佐料的用量和搭配都有严格的标准(当然也得要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适当调整)。制作时,饼坯要拉得长,擀得薄,馅要抹得均匀、适度。炉火、炉壁的温度要控制好,炉壁太热或太凉,生烧饼都贴不上,会“落炉”。烤的时候,更要控制好火候,火候不到,烧饼不熟不酥;火候过了,又会焦糊。往炉壁上贴生烧饼或铲子和火剪从炉壁上铲下已烤好的烧饼看似简单,其实不易。特别是烤好的烧饼用火剪从中一挑,力度大小有讲究,力度小了挑不开,烧饼会酥得不够;力度大了,就有可能把整个烧饼挑碎。小小的油酥烧饼,其中所包含的技艺和艰辛,恐怕不是局外人所能完全领会的

您的家乡有什么特色小吃分享?



淮畔美食家杨子


武大郎烧饼还是不错的





专注烹饪


您好,首先非常感谢能回答您的问题

其他地域的烧饼我没有吃过,所以也不能妄加评价,但是我觉得在我们山东聊城的烧饼是非常好吃的,我们这边的烧饼是用传统工艺烤制的,用泥巴加干麦秸糊的炉子,距地面有1.8米左右,从远处看像是从天上吊着一个炉子,所以做出来的烧饼叫做《吊炉烧饼》。

吊炉烧饼用木炭烤制,用发面揪成剂子,抹上椒盐,然后用刀割出花纹,沾点糖稀,撒上芝麻,烤制3分钟左右,出来的烧饼比较像新疆的馕,但是比馕小。我们聊城的烧饼是里外三层,两面酥脆,中间的瓤非常嫩,而且里面的椒盐的味道经过烤制以后,味道更加的鲜咸。

我们这边的烧饼如果夹上呱哒或者一掌来长的小油条,再来上一晚老豆腐或者胡辣汤,那叫一个满足。一个烧饼下肚,一上午都不觉得饿。我们这边不管男女老幼,对烧饼那叫一个热爱,我现在几天不吃烧饼心里就觉得跟猫爪挠一样。

所以说我觉得我家乡的烧饼更让人回味,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鲁小味


都好吃有回味的首先要你吃过而且是很饿的时候,下面介绍几种做法 ,咸、甜酥烧饼做法:

  制作方法:

  咸、甜酥烧饼关键在于烧饼的酥。它制作时是用1斤油和2斤面,加盐或白糖做成油酥面,然后用白面按8:1的比例,加上发面,加水和成皮面,然后再用皮面包油酥面,包好后揪成小剂,揉成小桃形,粘上麻仁按扁,形状或圆或方均可,入炉烤熟。放盐的就是咸酥烧饼,放糖的就是甜酥烧饼,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利口,咸酥或甜酥。

  豆馅烧饼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见品种,因以豆沙为馅而得名,在烤制过程中,因烧饼边上有自然开口,吐出豆馅,挂着烧饼边上,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烧饼为“蛤蟆吐蜜”。

  制作方法:

  先用白面加少量小苏打,用水和面成面团,取面团一块,搓长条,揪小剂,成饺子皮状,包上豆馅(一般豆馅重量要超过面团重量,如17.5克的皮,要包进37克豆馅),将口捏紧按扁成烧饼,烧饼四周沾些水粘上麻仁,麻仁要密而匀,然后放入烤箱,因高温馅儿膨胀,从烧饼边自然开裂一个小口,吐出豆馅。

  豆馅烧饼口感酥软、香甜

  千层烧饼的做法:

  1,首先要用温水和面,面要和的软一些.你可以拿一双筷子搅动干面粉,边搅边徐徐的加入水(这样和成的面才能比较松软),当搅得没有干面的时候再用手揉成软面团,面和好后放在温暖处醒10分钟。

  2,将醒后的面团揉好,再擀成长方形薄片,再在长方形薄片上刷油,后卷起成长条下成二或三个剂子,把每个剂子由两头拧挤起来,用手按扁,擀成圆型饼丕。

  3,平底锅放油烧热,后放入一饼丕(注意一定要用中火,慢慢烙制),待到一面鼓起后翻面刷油,再烙另一面,待两面都刷油饼烙制金黄色时即可出锅。

  4,锅放油,依次烙制另外的饼丕。


中华饮食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口味有自己的特色,当然有回味的还是家乡的烧饼!我年轻的时候经常吃下面图片里的这种螺丝转的火烧,现在我们那里都没做的了,有空只能自己做几个解解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