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曾用筆名:元首衛隊

在歐生活8年,精通德語,愛好二戰史及現代戰爭史,從2000年起,曾在軍史網站和紙媒上發表多篇原創文章及翻譯多部德語電影電視劇中文字幕



近來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有兩條新聞頗引人矚目,

首先在他於12日與妻子麗塔威爾森證實在澳大利亞確診新冠肺炎,並在17日從昆士蘭州醫院出院,在澳洲租屋進行自主隔。牽動無數影迷的心,所幸他最近發文報了平安:

“大家好,初顯症狀已兩個星期,我們感覺有好轉了。‘就地避難’是這麼回事:你不傳給別人,別人不傳給你。這是常識,不是嗎?(克服疫情)需要花一段時間,但如果我們照顧好彼此,儘自己所能去幫忙,放棄一些安逸,這,也會過去。我們能解決的。漢克斯。“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其次是其主演的最新二戰影片《灰獵犬號》預告將在6月上映,這也是他在98年出演《拯救大兵瑞恩》後,再次出演戰爭片,令人期待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1998年電影《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創立了寫實戰鬥場景特效的新典範,即使放到今日來看,仍能體會到驚心動魄的壓迫感,而與電影相關的冷知識值得玩味。

尤其是電影最後一幕的守橋之戰,漢克斯扮演的湯姆·米勒上尉帶領一幫遊騎兵與傘兵與優勢黨衛軍殊死決戰,最後壯烈犧牲的情節堪稱影史上永恆的經典。這次,就來分析一下該段劇情背後的故事:


最終幕守橋決戰的歷史原形

根據電影的設定,最終幕的城鎮戰在1944年6月13日於河畔小鎮Ramelle展開。

雖然這是虛構的地名與虛構的戰鬥,但此役應是以諾曼底登陸之初,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在法國西北角科唐坦(Cotentin)半島奪取梅德雷(Merderet)河畔拉菲艾(La Fière)的作戰為範本改編。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在劇中戰鬥原型地--拉菲艾村中豎立的紀念碑

1944年6月6日凌晨,第82空降師執行波士頓任務(Mission Boston),在0230時以6420名傘兵分乘370架C-47 運輸機空降於南北貫穿科唐坦半島中央的梅德雷河(Merderet)兩岸溼地,以鞏固數小時後預備登陸的猶他海灘(Utah Beach)登陸區。

他們的首要目標是一個叫拉菲艾(La Fière)的小村子,位於梅德列河上的一個交叉點附近,正好跨越河兩岸。穿越村中一條500米長的堤道成為了盟軍在霸王行動初期階段最重要的地點之一,這裡是當時泛洪區(德軍放水淹沒了整個區域的農田)內唯二的橋樑之一,只有拿下這裡,才能確保的盟軍在科唐坦半島橋頭堡的安全,堵住德軍反擊灘頭的增援通道。傘兵們的任務是堅守這裡,直到灘頭主力部隊趕到。駐守在這一帶的是德軍第91機降步兵師(91. Luftlande-Infanterie-Division) ,該師最初是打算以空運作戰為目的成立並裝備的(可用運輸機運輸大炮和少量的武器),但最終只是一個普通步兵師,下轄第1057、第1058擲彈兵團、第191炮兵團和其他支援單位,另外在6月還加強了第2傘兵師的第6傘兵團和陸軍第100裝甲補充及訓練營(Panzer-Ersatz-Ausbildungsabteilung 100)。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德軍第91機降步兵師師徽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此橋在圖片底部,梅爾德雷河流徑呈兩次直角變化處。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第82傘兵師第505傘兵團第1營營長弗裡德里克.凱拉姆少校

第1營營長為弗裡德里克.凱拉姆少校(Frederick Kellam)。原本他的任務是兵分兩路,一組朝向拉菲艾橋,另一組朝向謝迪蓬(Chef-du-Pont),儘管在6月5日至6日晚的所有盟軍空投單位中,第505傘兵團是落點最準確的一個,但凱拉姆落地後未能召集到足夠的部隊,實行他的兩路計劃。權衡了一下,少校決定把所有人馬集中在拉菲艾方向上。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空投前的第505團1營的先導部隊(paithfinder)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出發前的凱拉姆少校,咸信他就是電影主角約翰·米勒上尉的原型

凱拉姆以約翰·多蘭中尉(John Dolan)的A連為先導,在途中,他們不斷遇到了來自第82空降師各個團的傘兵,他們著陸後就走散了,都等著遇上大部隊。就連躲在在梅德列河旁一塊溼地處的第82師副師長詹姆斯·加文准將(James Gavin)也加入了正向拉菲艾方前進的第1營。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第505傘兵團第1營A連連長約翰·多蘭中尉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加文是二次大戰期間最年青的少將將軍,先後參與了著名的西西里島登陸戰役、諾曼底戰役及市場花園行動等,其後以中將退役。

多蘭中尉和第507團的情報官約翰·h·威斯納中尉及其他士兵們在天剛亮時摸到了村中的石橋旁,他們被德軍在橋頭的一座農莊裡的機槍點壓制住了,於是繞到屋子的北面,結果那裡也佈下了德軍的火力點--德軍前一天在這棟房子裡安插了28個人。權衡了一下,美國人暫時打消了繼續攻打的念頭

到了上午晚些時候,各路人馬近550名傘兵已經集結在拉菲艾村一帶,由第508傘兵團團長羅伊·林奎斯特上校統一指揮,上校組織三個人數最多的單位,準備對村子展開突擊:第505團A連、第507團G連和第508團B連。

中午時分,突擊打響了,美軍首先切斷了德軍的外圍聯繫,一陣交火後,本.施瓦茨瓦爾德上尉(Ben Schwartzwalder)指揮的507團G連的80個人成功的闖過了石橋,幾個人衝進了橋頭農舍的後院,一名士兵拿著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首先對著主樓轟了一發,接著一名士官撞進門內,對著頭頂天花板一股腦打光了一個彈夾。德軍的抵抗崩潰了,剩下的8人舉手投降。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本.施瓦茨瓦爾德早年一直在高中當橄欖球教練,1941年參軍,在1944年的拉菲艾血戰中一戰成名,之後隨部隊一路打到德國境內,還在德國的工業重鎮埃森市(Essen)做了6個月的軍管市長。服役期間獲得了一次銀星、一次銅星、一次紫心、四次戰鬥星章和總統部隊嘉獎,戰功卓著。戰後他又重操舊業,在錫拉丘茲大學橄欖球隊當了24年教練,帶出了許多日後的職業明星球員,更在1959年獲得過NCAA全國冠軍桂冠。20世紀50至60年代,美國國內許多主要體育項目都拒絕黑人球員,而施瓦茨瓦爾德卻一直保持著招募和培養黑人球員的傳統,在充滿種族歧視的環境中保持了團隊的團結和凝聚力。第一位獲得海斯曼獎(Heisman Trophy)的非洲裔美國人歐內斯特•戴維斯就是他的徒弟。他更是在1960年的“棉花碗”精英賽(Cotton Bowl Classic)中擊敗了全是白人球員的得克薩斯長角牛隊(Texas Longhorns),贏得冠軍。1982年,施瓦茨瓦爾德入選“大學橄欖球名人堂”(College Football Hall of Fame),1993年在佛羅里達去世,享年83歲。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今日拉菲艾村中的石橋,後面即為農莊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農莊原來的穀倉,現已改為一家客棧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左邊是主樓和塔樓,右邊是馬房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通向主樓的小道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從河岸另一側當年洪泛區位置望去的石橋和農莊,可見貫穿的公路緩緩向上爬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從村中向石橋方向望去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向橋下望去,如今潺潺清水,悠悠綠草,但這裡當年是洪泛區

就在同一時間,第507傘兵團第2營營長查爾斯·提姆斯中校(Charles Timmes),已經把他的部下部署在橋的北面,在泛洪區西部邊緣的一個果園裡。他派了一支由路易斯·利維中尉(Luis Levy)率領的10人小隊到科欣尼村(Cauquigny),確保堤道西端的安全。石橋和堤道現在被美國傘兵佔領了,施瓦茲瓦德上尉和他的人接著沿著通往昂夫勒維爾的公路出發,也來到了提姆斯中校的集結點。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第507傘兵團第2營營長查爾斯·提姆斯中校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拉菲艾村及科欣尼村示意圖

施瓦茲瓦德上尉走後,第505團第1營A連的傘兵們補了上來,在農莊佈置防禦陣地,他們的重武器很有限:僅有兩具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一門57毫米反坦克炮和一挺機槍而已,

美國人在石橋附近兩側各埋伏了一個巴祖卡反坦克組(兩人一組),57毫米的反坦克炮被架在莊園門道路的荒坡上,這樣們就可以看到通往街道右彎的堤道。他們還把一輛舊卡車推到街上,又在前面埋了一些地雷。美國人預料到德軍的反擊很快就會到來。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美軍防禦陣地佈置圖:

1:石橋

2:拉菲艾農莊和第505團A連3排

3.第505團A連1排

4.作為預備隊的A連2排

5、6:兩個反坦克火箭組伏擊位置

7.57毫米反坦克炮炮位

8.當作路障的舊卡車

9.地雷敷設處

10: 梅德列河

11:洪泛區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美軍傘兵在村中的伏擊陣地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中美軍佈下的埋伏點

德國人對拉菲艾石橋的失守感到震驚,第91機降步兵師集結了第1057擲彈兵團以及第100補充及訓練裝甲營的數輛35R 731(f)和39H 735(f)型坦克,誓要奪回村子。

這兩種型號坦克即法制雷諾R35和哈斯開奇H39擄獲坦克(Beutepanzer),在德軍收繳使用後賦予新型號及f (französisch)代碼。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德軍裝備的39H 735(f)坦克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1944年在巴黎街頭的一輛德軍35R731(f)型坦克

戰鬥打響

守在河堤西端的路易斯·利維中尉在5:30分首先遭到德軍的進攻,這十個人奮起反擊,甚至在撤退前還用英制的82式反坦克手雷打壞了兩輛德軍坦克。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英制82式反坦克手雷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中最後一戰前,德軍坦克逼近時地面的震動令人印象深刻

在打退了利維中尉後,德軍的3輛坦克(兩輛R35和一輛III號指揮坦克)和大量步兵,開始沿著堤道向拉菲艾村的石橋殺來。領頭的坦克在橋頭附近停了下來,車長探出頭來觀察村裡的情況,這時A連伏擊陣地上唯一的一挺機槍響了,他立刻被一梭子子彈打死。雙方陣前頓時槍聲大作。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美軍之前埋伏在路邊一根電線杆子下的一個反坦克小組,組長馬庫斯·海姆(Marcus Heim)和射手雷諾德·彼德森(Lenord Peterson)乘亂開火,打中了第一輛坦克。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劇中反坦克手獵殺德軍”黃鼠狼“反坦克殲擊車場景

但伏擊了的坦克並沒有被徹底打癱,而是緩緩轉動炮塔,將炮口對準二人的伏擊位置! “轟”的一聲,水泥電線杆子被炸得粉碎,好在海姆和普林趕在德國人開炮前一刻轉移了位置。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中還原了被炸掉履帶的虎式坦克繼續開火的場景

傘兵們繼續向坦克開火,直到一名勇敢的士兵-喬·費特(Joe Fitt )跳出掩體,爬上坦克,往炮塔裡直接塞進了一枚手榴彈,徹底結果了它。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中也出現了傘兵們往坦克中扔手雷的場景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向第一輛坦克炮塔內投擲手榴彈的另一位勇士喬·費特,被推薦授予銀星勳章,但他不幸在6月13日被德軍狙擊手打死,後被追授該榮譽。A連在6月6日空投到諾曼底的136人,到了7月僅剩下33名官兵。

此時第二輛坦克開過來,把第一輛坦克的殘骸推到溝裡,德軍步兵在近距離向反坦克手們猛烈開火,在戰友們的掩護下,兩名傘兵再次裝填射擊,擊毀了第二輛坦克,但他們也打光了火箭彈,而第三輛坦克也來了,形勢危急!

在農莊裡看到這一場景後,第1營營長弗裡德里克·凱拉姆少校和副官代爾·羅伊斯登上尉(Dale Roysden)抄起彈藥,想冒著火網送過來,但不幸在途中雙雙陣亡。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劇中情景與真實戰鬥過程頗為相似

美軍傘兵此時已經被完全壓制住了,情急之下,馬庫斯·海姆從藏身之處竄了出來,狂奔到路的另一側去尋找彈藥,他吸引了德軍的火力,但神奇的沒有被擊中。等跳進另一個反坦克小組的伏擊點時,海姆只看到了一具壞掉的火箭筒和一名死去的士兵,另外兩個組員不見蹤影,也許他們是受傷了。

沒有時間多想,海姆拿上彈藥,又得冒著槍林彈雨槍林彈雨跑回去,奇蹟的是他再次毫髮無損的從德軍火力網中全身而退,裝上了彈藥後的射手彼德森順利的打掉了第三輛坦克。失去了坦克掩護的德軍步兵在堤道上幾乎沒有任何藏身之處,在美軍夾擊火力下損失慘重。只好撤回了科欣尼村。此刻海姆和彼德森才發現他們兩個是橋頭附近唯一還倖免的人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馬庫斯·海姆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他和彼德森後來一道被布拉德利將軍親自授予了優異服役十字勳章(Distinguished Service Cross)


二次考驗

晚上8點,守在謝迪蓬村的100個傘兵趕到增援。第二天一早,不甘失敗的德軍捲土重來。在猛烈迫擊炮轟擊後,4輛坦克和步兵再次沿著堤道前進。很快領頭的一輛H-39坦克被57毫米反坦克炮擊中,堵在道路中央。德國步兵仍在奮力向橋頭衝去,槍炮聲響作一片。實力已經大大增強的美軍沒能讓德軍得逞,後者再次撤退。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在堤道上被摧毀的4輛坦克,左右分別為R35,中間遠處的是H39,近景處是被打掉的III號坦克履帶

在橋的北面,第325滑翔機步兵團第1營在上午7點穿過梅德列河泛洪區。他們的任務是增援提姆斯中校的第507團。在第505團堅守的果園以南,第325團指揮官泰迪·桑福德少校率領部隊向科欣尼村的德軍陣地推進。但他們越接近,德軍的抵抗就越頑強。最後,第325團的進攻被德軍的反擊所結束,第325團撤退到果園。

此時第82空降師師長馬修·邦克·李奇微少將( Matthew Bunker Ridgway)親臨指揮第325團第3營對科欣尼村的進攻,第507團作為預備隊待命,6月9日上午10:30分,美軍第345野戰炮營的6門155毫米榴彈炮對著德軍陣地轟擊了15分鐘。炮火平息後,第325團G連馬上沿著500米長的堤道向科欣尼村衝鋒。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科欣尼村小鎮只有6座小石屋和一座教堂。這座教堂在戰鬥中嚴重受損,戰後基本恢復了原樣。但仍然可以在教堂墓地裡找到彈孔,可見當年戰鬥之激烈。

在短暫交火後,30名滑翔機步兵成功抵達了另一側。而跟進的E連和F連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從炮轟裡恢復過來的德軍機槍劈頭蓋臉的向美軍掃射過來,堤道上非死即傷。一輛謝爾曼坦克被美軍自己的地雷炸壞,擋在了道路中央,讓後面的坦克也跟不上來。衝進村裡的先頭部隊也被德軍壓制。

作為預備隊的507團馬上投入戰鬥,80名傘兵排成兩排前進,並在途中聚攏了被打散的第325團步兵。最後大部分人也衝到了另一側,加入到G連的隊伍中去。而擋在路中的謝爾曼坦克也被挪開,其他坦克得以暢通無阻地向科欣尼村推進。

衝進村子的美軍一起把德軍擊退了。增援主力:美軍第90步兵師第357團第二天4:00渡過了拉菲艾村的堤道,雖然美軍又遭受了一次德軍猛烈的反擊,但此時他們的兵力已經相和三天前不可同日而語,德軍很快就被擊退了。隨著後續美軍增援源源不斷的抵達,拉菲艾村的危機被徹底消除了。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如今,堤道已不再是雜草叢生了。當年路還沒有鋪好,只是一條簡單的沙路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當年在這個位置,第325滑翔機步兵團1營C連的一等兵查爾斯·德格羅普(Charles N. DeGlopper)在德軍猛烈火力前,奮不顧身的用BAR自動步槍持續還擊,掩護戰友撤退,最終身中三彈犧牲,後追授榮譽勳章,為整個第82空降師在諾曼底登陸期間唯一獲得者。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查爾斯·德格羅普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他犧牲之處的紀念碑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德格羅普似乎就是劇中人氣角色--狙擊手傑克森的原型,後者也是在危機時刻為了掩護友軍,不顧狙擊手”不能在同一地點連打三槍“的禁忌,在鐘樓上連續開火阻擊德軍,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最終被德軍炮火炸死,是這段戰鬥場景中最為震撼的時刻之一。

德軍第91步兵師在該次作戰中傷亡慘重,甚至其師長威爾海姆·法利中將(Wilhelm Falley )也在6月6日當天身亡,成為德軍在諾曼底登陸陣亡的第一個將軍。全師後在6月22日於科唐坦半島北端港口瑟堡(Cherbourg)遭全殲,8月10日解編。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番外篇:將軍之死

第91步兵師師部最初設在伯納維爾(Bernaville)附近的一座城堡裡。由於法利中將擔心會遭到盟軍轟炸。於是把師部和自己的住處搬到距離城堡600米遠的一輛舊公共汽車上,以樹木和偽裝網包圍。1944年6月5日至6日晚,法利和副官約阿希姆·巴爾圖扎特少校(Joachim Bartuzat )乘坐一輛奔馳車前往雷恩(Rennes)。參加一個以盟軍登陸諾曼底為假設的兵棋推演。在路上他們注意到大批飛機作為諾曼底-這就是“霸王行動”的分支:“海王星行動”。法利大為震驚,命令司機沃格特列兵在凌晨1點左右返回莊園。但三人在一處工廠遭遇了第82空降師第508傘兵團第3營馬爾科姆·d·布蘭寧中尉( Malcolm D. Brannen)率領的一群美國傘兵。

後面發生的事有不同版本。據布蘭寧本人後來說,他的小隊用輕武器截住了那輛奔馳車,法利當場死亡,巴圖扎特受了重傷,被甩出了車外,他試圖爬回車內,撿起掉在地板上的魯格手槍。被布蘭寧一槍打死。沃格特在試圖逃跑時被布蘭寧打中了肩膀。

另一版本則說,當奔馳接近到4米距離時,布蘭寧向其發射了一枚火箭彈。炮彈射穿了敞開的乘客門,撕掉了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的法利的後腦勺,擊中坐在後排的巴圖扎特的右肩,整個人被甩出了車外,腿還在車裡。他隨後試圖爬著撿回魯格手槍,被傘兵亂槍打死。

當晚一架C-47在伯納維爾附近被德軍高射炮擊中,就在法利用作臨時師部的公共汽車附近墜毀。隨之而來的大火和飛濺的碎片徹底摧毀了汽車。法利和巴圖扎特的屍體留在了原地整整三天。才被德軍士兵找到並運走;後埋葬在奧格蘭德公墓


如今,拉菲艾村中當年激戰的地方豎有戰鬥紀念碑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雕塑上還原了當年傘兵在橋頭阻擊德軍坦克衝鋒的場景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當年加文將軍棲身的掩體遺址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2019年諾曼底登陸暨拉菲艾防禦戰75週年時舉行的紀念儀式

電影與現實-《拯救大兵瑞恩》守橋決戰的真實故事(上·戰鬥篇)


下一篇將介紹劇中該場戰鬥中登場兵器背後的故事,敬請期待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