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無條件服從命令的背後,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講述二戰的美國戰爭電影,但同時也是一部富有哲理的影片。影片由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主演,並於1998年影片在美國上映。

電影講述在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家在前線參戰的四個兒子死了三個,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下落不明。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找到生死未卜的瑞恩,希望能夠將其平安送回後方,然而,尋找瑞恩的路途危險重重,這個8人小分隊一路上都在死亡打交道。他們有人不滿,有人熱忱,有人好奇。但更多的是懷疑,到底值不值得冒著八個人的生命危險,去搭救一個人素不相識的人......

《拯救大兵瑞恩》:無條件服從命令的背後,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

這部影片被廣大影迷讚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戰爭片之一。獲得了1999年奧斯卡的“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電影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等五座小金人,同時還獲得了1999年金球獎的“劇情類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

雖然是22年前的影片,但是一直到今天在豆瓣依然有著9分的高分,其魅力可見一斑,今天我嘗試從“電影的敘事結構、獨特的拍攝手法、影片的主題”來解讀一下這部影片的魅力。

01、敘事結構:採用以敘事動力為核心的電影敘事結構,並圍繞尋找瑞恩這一敘事動力,促進故事情節發展和主題的彰顯

①以敘事動力為核心,勾起觀眾好奇心

所謂敘事動力就是指能夠推動電影情節的發展,展現人物命運變化的條件。他既可以指一個人,也可以指一個物,還可以指個體的主觀意願。在一部影片中,這幾種敘事動力通常是同時存在、並行交織的。

影片的一開始是一面飄揚的美國國旗,一位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緩緩走過長長的路道,來到一片墓地,在一個墓碑前痛哭流涕,這不禁讓觀眾心中疑竇頓生:

《拯救大兵瑞恩》:無條件服從命令的背後,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

老年瑞恩


  • 這位老人是誰?
  • 墓的主人是誰?
  • 他們兩者之間發生了什麼?
  • 老人的情緒為什麼如此激動?

這一系列的疑問,一下子就勾起了觀眾的好奇心,讓人有迫切想要看下去的慾望。

隨著老人陷入回憶,觀眾們在片頭的疑問開始一步步得到解釋,而本片主要要講述的故事也開始逐步展現:一隊士兵接受了一項特殊的任務,他們要找到戰場上的失蹤的瑞恩並將其安全的帶回來送回家。因為他的三個哥哥都已經犧牲了,所以美國軍方想要為他可憐的母親保住最後一個孩子。導演斯皮博爾格在一開始就將尋找瑞恩這一敘事動力開門見山的亮了出來。

總的來說,正是因為整部影片清晰而凝練的敘事動力,使得影片具有鮮明的起承轉合與完整性

導演將小分隊在尋找瑞恩的途中會遭遇怎樣的困難,瑞恩能否活著回家,士兵們在這場任務中會付出怎樣的代價等諸多問題通通拋給了觀眾,使得觀眾對於整個故事的發展和結果充滿了期待。

《拯救大兵瑞恩》:無條件服從命令的背後,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

《拯救大兵瑞恩》海報

②採用傳統線性敘事模式,使觀眾對結果充滿期待

整部影片採用傳統的線性敘事模式,將以回憶的方式將影片的敘事動力與觀眾的期待和情感走向緊密結合,使觀眾對於整個故事的發展與結果充滿了期待。

影片的整個故事分為三段呈現出來,開頭與結尾都是老人的現在,中間部分採用了倒敘的方式,將將米勒一行人路上的發生的事情按照前進的路程逐步講述,表達了此次拯救瑞恩行動的危險與艱難。

在影片的敘述過程中,小分隊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面對成員一個個倒下,分隊成員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大。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些困難與矛盾的出現,才能讓觀眾明白瑞恩的“獲救”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拯救大兵瑞恩》:無條件服從命令的背後,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

劇照

尋找瑞恩途中的驚險:

  • 遇到被德軍切斷的小分隊,冒險衝過德軍的防鎖
  • 遇到了一個法國家庭,與之發生口角,卡帕佐被德軍擊斃;
  • 與一支德軍小分隊交火,遇到了同名的瑞恩,空歡喜一場;
  • 得到了瑞恩的消息,鼓起希望重新上路;
  • 遇到德軍機槍堡壘,端還是不端,小分隊發生分歧;
  • 成功端掉德軍機槍堡壘,隊醫犧牲;
  • 對於如何處置戰俘,是否繼續執行任務,矛盾進一步升級,差點兒發生兵變;
  •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瑞恩,可是瑞恩卻拒絕回家。

從一開始,小分隊成員對於這次的救援行動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除了米勒,每個人對於這次行動都會有一些不滿,所以每當遇到危險或者有人犧牲時,故事就會迎來一個小高潮,觀眾的情緒也會被調動,不管是對觀眾來說,還是對小分隊成員來說,每一次矛盾的升級都會指向同一問題:用八條命換一條命,值不值。

也因此,雖然只是簡單的線性敘事建構,但是由於導演強大的將敘事動力與觀眾的期待和情感走向緊密結合,使觀眾的內心隨著人物在事態中的惡化而經歷了一次次提心吊膽的衝擊與期待。


《拯救大兵瑞恩》:無條件服從命令的背後,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

劇照

02.用多樣化的視聽手段呈現影片的紀實特徵同時,將觀眾的情緒與劇情緊密結合,從而與劇中人產生共鳴

逼真還原殘酷的戰爭場面和不計代價地去救一位普通士兵,是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兩大看點。

①採用紀錄片拍攝手法,突出戰爭的緊張氛圍

為了增加真實感,導演對諾曼底登陸的殘酷場景用近乎紀錄片的拍攝手法進行了逼真還原,影片前25分鐘的登陸場面,可以說是戰爭片中的經典。導演在拍攝之前根本就沒有想故事情節,只是精心佈景,用手提攝影機近距離拍攝登陸的士兵,拍他們的面部表情,拍他們的細節小動作。

攝像機緊跟著士兵的腳步不斷移動,整個視角就好像是戰地記者跟著拍的感覺,特別的真實,令人震撼,也讓觀眾深刻地瞭解到戰爭的殘酷和尋找瑞恩這一任務的危險程度。

影片以紀錄片的拍攝手法,讓影片現實化,讓觀眾的體驗感更加真實,採取手提拍攝的方式,不斷移動,在拉近觀眾與影片人物的距離的同時,也突出了戰爭的緊張氛圍。

《拯救大兵瑞恩》:無條件服從命令的背後,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

劇照

②人物主觀視角與拍攝角度相互配合,令觀眾身臨其境,增加人物與觀眾的情感共鳴。

一部能讓觀眾產生強烈共鳴的電影,它一定是能夠充分調動觀眾的情緒。影片使用了大量的主觀視角,即從上尉米勒或者其他成員的角度來觀察事物,透過他們的角度,我們更能感覺到劇中人物的心境以及環境的殘酷。

在拍攝角度上,影片更多地採用了平拍,或者是相對被拍攝物成 45°角的仰拍或俯拍,這種拍攝角度和視角的配合,比較符合人們的觀察習慣和觀眾的心理期待,使得電影中的人和物更加的立體與真實,也讓觀眾有一種身臨戰場的感受。

影片開場更是經典,導演以諾曼底登陸為開場,通過90度或45度的快門這一攝影技術的使用,拍攝出演員們不間斷移動與槍彈橫飛的驚險畫面,將殘酷的戰場展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產生一種身臨戰場的感覺,也讓觀眾感覺到這次任務的困難之大,使得觀眾的情緒始終與演員的命運相關聯。


《拯救大兵瑞恩》:無條件服從命令的背後,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

劇照

03.犧牲多人拯救一人,看似不公平,卻突出每個生命值得尊重的主題

影片從上映開始就在人們之間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對於美國軍隊這種不惜一切代價,去救一個可能已經不存在的人的做法到底值不值得。其實不光是觀眾,劇中的演員即故事得親身經歷者,對於這次行動的意見也是不一樣的。

用八個人的性命去換一條命,還是放棄一個人去保全八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每個人的考量是不一樣的,對於那八個從戰場上死裡逃生的士兵來說,以八換一顯然是不值得的,但是基於軍人的天職以及對生命的尊重,米勒接下了任務。而米勒的對生命的理解,也許就是影片帶個我們的現實意義。

①個體的生命很渺小,但依舊值得尊重

從一開始,除了米勒,這支八人小分隊對於是否要救瑞恩就充滿了懷疑,軍人的職責,使他們不得不去進行這項任務,但矛盾並沒有就此而消失,而這一矛盾在軍醫韋德犧牲後得到了頂峰。


《拯救大兵瑞恩》:無條件服從命令的背後,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

在影片中,當萊賓寧可上軍事法庭也要退出尋找瑞恩的任務時,米勒說:

“我是個寫作老師,春季還當棒球教練。瑞恩對我來說只是個符號,但能讓我早點回家。這個任務就是值得的。因為多殺一個人就離家就遠一點。我們的任務是打勝仗,不是為了一個瑞恩,而是為了無數的生命。”

這段話讓戰友們找到了任務的意義,找到了繼續往下走的支點與理由。也是這段話,讓我們瞭解到本片的真正主題:一個士兵是渺小的,但他也是偉大群體的一個組成部分。

他們要救的,要守護的從來都不是瑞恩這個人,而是他們自己,是他們回家的願望,是他們家庭的圓滿,又或者說是銀幕之外的我們每一個人,影片所要表達的真正主題其實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


《拯救大兵瑞恩》:無條件服從命令的背後,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

劇照

②戰爭很殘酷,和平來之不易,活著的人需要珍惜

在歷經千辛萬苦,並犧牲了兩個隊友後,小分隊找到了真正的瑞恩,可是瑞恩卻不願意離開,要和戰友一起參加衛橋戰役。經過一番考慮,米勒和他的隊員也選擇留下與瑞恩一起戰鬥,最終,在這場敵我力量懸殊的戰役中, 小分隊遭遇了重大打擊:

  • 神射手丹尼爾·傑克遜被炸死了,
  • 斯坦利·梅利被他們放走的德國戰俘殺死了,
  • 智勇雙全、忠於職守的米勒上尉也因重傷不治身亡了……

雖然及時趕到的空軍扭轉了戰局,但是逝去的生命卻再也回不來了。在影片的最後,彌留之際的米勒,對瑞恩說 “Earn it”。(別辜負)

在我看來,其實這句話不僅僅是對瑞恩說的,也是對所有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及後世的人所說的,戰爭很殘酷,人們要珍惜眼前的和平,唯有如此,才能不辜負那些逝去士兵的犧牲。

《拯救大兵瑞恩》:無條件服從命令的背後,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

劇照

總結一下:

《拯救大兵瑞恩》是導演斯皮爾伯格根據二戰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電影的開頭和結尾一樣,都是一面在風中飄揚的美國國旗,人物還是開頭出場的老人和他的家人,但是內心深處的情感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即便人生艱難,總還是有人伴你左右,為你披荊斬棘,只因為人間值得。

就像老年瑞恩所說,“我努力過好每一天的生活,希望沒有辜負你們為我做出的一切。”戰爭很殘酷,和平亦來之不易,希望我們能夠記住先輩們的犧牲,無論人生遭遇何種困境,我們都要認真的生活,唯有如此,才不會辜負那些為我們犧牲的人,套用一句雞湯,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