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20周年 史匹柏如何逼真呈現諾曼第登陸?

現在,就讓我們回到1997年,一起回溯《拯救大兵瑞恩》艱苦的拍攝歲月。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戰爭鉅製《拯救大兵瑞恩》是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又一部輝煌作品,這部影片在1998年7月24日北美公映,之後就是票房旺收和喝彩之聲接踵而來,很多二戰老兵都稱讚《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如實再現了殘酷的戰爭場景,是一部謳歌二戰老兵的偉大作品。

翌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拯救大兵瑞恩》獲得了最佳導演獎,這是斯皮爾伯格第二次獲得該獎項。之前是憑藉《辛德勒的名單》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大獎。兩次獲得最佳導演獎,都是憑藉二戰題材的影片。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拯救大兵瑞恩》讓斯皮爾伯格第二次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在1999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當晚,《拯救大兵瑞恩》惜敗於《莎翁情史》,沒有獲得最佳影片。這也是後來被很多影迷稱之為奧斯卡的一大遺憾,《拯救大兵瑞恩》的經典和影響力,現而今也顯然要超越《莎翁情史》。

在開拍之前,《拯救大兵瑞恩》這部作品對於斯皮爾伯格來說也是意義重大。因為他和卡森伯格等人成立的夢工廠電影公司剛剛開張,急需要力作證明自己和公司的實力。夢工廠當時的合作方是派拉蒙影業,拍攝這部《拯救大兵瑞恩》也是下了很大決心。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有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主演這兩大保障才敢投資,畢竟二戰電影在當時已經不是熱門題材,投資大回報有限,這種情況其實在今天都沒有改變,斯皮爾伯格是被劇本觸動最終堅定決心拍攝這部電影,拍攝的艱難以及之後的種種影響力,也是斯皮爾伯格有些始料不及的。

現在,就讓我們回到1997年,一起回溯《拯救大兵瑞恩》拍攝的歲月。

第一部分,緣起,為什麼是一個救人的故事?

奧馬哈海灘登陸,簡直是一場屠殺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斯皮爾伯格談到這部影片的拍攝初衷時,說道:“二戰電影好萊塢已經拍過很多了,我肯定不想重複。當時我在挑選新的電影拍攝題材,聽到了這個劇本的梗概,講述一個士兵的三個兄弟接連陣亡,這名士兵在諾曼底登陸之後被隨軍牧師找到,之後安全送回了美國。在諾曼底登陸的大背景下,這樣一段拯救士兵的故事,讓我有所觸動,我決定拍攝這個故事。因為這部影片是講述在戰爭的煉獄中,人是如何找尋自己尊嚴的故事。”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大兵瑞恩的原型

實際上,真實的拯救事件中,這名士兵是很快被找到的,並沒有《拯救大兵瑞恩》電影中那樣一長段的尋找和拯救的過程,這是藝術處理。但整部電影這樣的處理手法卻是跌宕起伏,讓故事更加戲劇化,至少觀眾是認可的。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為什麼會選擇奧馬哈海灘登陸戰這一場景?

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底,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這其中,奧馬哈海灘的戰鬥是最慘烈的,盟軍遭受了德軍最為激烈的反擊,整個海灘都被鮮血染紅。慘烈程度甚至比電影中展現的還要可怕,那幾乎是參戰盟軍的一場噩夢。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參與過奧馬哈海灘登陸的美軍士兵回憶說:“搶灘登陸作戰之前,空軍會有一輪大轟炸,但是很可怕,這一輪大轟炸沒有準確集中奧馬哈海灘的軍事設施,海灘上德軍的地堡等軍事設施幾乎沒有受到攻擊。當我們剛剛登陸海灘,德軍的火力網就朝我們猛撲了過來,許許多多同伴根本沒有來得及反應就陣亡了。《拯救大兵瑞恩》中有些鏡頭真的很寫實,許多人根本沒看見德軍就死掉了,簡直就像是一場屠殺。”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奧馬哈海灘登陸戰這場戲在《拯救大兵瑞恩》電影開場上演,超過20分鐘,這場戲是全片的華彩之處,也是重中之重。對於這個慘烈血腥的開場,導演斯皮爾伯格是這樣解釋的:“我爸爸是空軍,所以我對軍事題材電影有所青睞。我也非常喜歡1930~1940年代的背景,我很多電影都是這個時代背景。拍攝《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我就確定要拍攝一部有所突破的戰爭片。之前我拍的《奪寶奇兵》系列也有納粹,但這個系列並沒有展現真實的戰爭場面,之前的《辛德拉的名單》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爭片,我要把《拯救大兵瑞恩》這種奧馬哈搶灘登陸戰拍得接近於真實場景,就好像是一部當時拍攝的彩色紀錄片一樣。”

1998年,《拯救大兵瑞恩》還曾引進到中國內地公映,當時這20分鐘的慘烈奧馬哈海灘登陸戰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不過,中國拍攝的戰爭片大多數也比較慘烈,所以爭議之聲慢慢也就消退了。

第二部分,如何拍攝奧馬哈搶灘登陸戰?

湯姆·漢克斯表示軍事訓練苦不堪言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拯救大兵瑞恩》拍攝於1997年,在開拍之前的選景過程中,美工師湯姆·桑德斯也是奔波忙碌了好久。奧馬哈海灘原址無法拍攝,因為這裡已經是歷史遺蹟。湯姆·桑德斯和團隊走訪了英國、法國、愛爾蘭等多處海灘,終於確定在愛爾蘭的一處海灘進行外景拍攝。憑藉斯皮爾伯格的強大號召力,愛爾蘭政府還出動了軍隊進行協助拍攝。奧馬哈海灘登陸戰拍攝時,現場最多時有1000名工作人員,其中約750人出演士兵和軍官。

為了讓主要演員的軍事動作協調,而且也要符合當時美軍的動作要領。導演要求所有主要演員都要進行軍事訓練,劇組特意邀請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上尉戴爾·戴伊擔任軍事顧問,對包括湯姆·漢克斯在內的主要演員們進行為期10天的軍事強化訓練。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這10天真是苦不堪言,後來在首映的採訪中,湯姆·漢克斯回憶起來也是心有餘悸。他說道:“軍事訓練沒有一點偷懶的可能性,都是按照當時的作戰部隊的規格來訓練。那10天我們幾乎都是在行軍的過程中,吃喝拉撒睡全在路上,住的是自己搭建的小帳篷,吃的也是自己想辦法加熱的罐頭食品。有些演員有軍事訓練基礎,10天之後,有的人甚至可以矇眼拆卸槍支了。這樣做很苦,但是我們開機之後就很快進入了角色。”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拯救大兵瑞恩》開場的奧馬哈海灘登陸戰最大膽的突破在於攝影,斯皮爾伯格選擇了手持攝影的方式來展現戰爭場面,這樣做的效果就是戰鬥場面搖晃不停,非常有現場感。但觀眾剛剛開始看的時候會有不適感,甚至會有拍攝事故的錯覺。

斯皮爾伯格這種手持攝影的手法是模仿約翰·福特的16毫米紀錄片《中途島戰役》的感覺,傳奇大導演約翰·福特在二戰時期隨軍拍攝了大量的紀錄片。在戰鬥的環境中,攝影師在炮火連天的戰壕裡不顧個人安危,無限接近士兵和炮火,攝影效果自然不會是四平八穩的,他們當然也會選擇便於攜帶的手持攝影機,雖然最後的成片有模糊和晃動,但這種與戰火的無限接近會帶來無比的真實感。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手持攝影機拍攝,攝影師跑動起來的話,鏡頭會晃動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斯坦尼康攝影穩定系統,攝影師跑動起來,鏡頭不晃動

用手持攝影機拍攝,放棄斯坦尼康穩定系統,這只是一種攝影手法。真正要展現慘烈血腥的戰場,還需要爆破、聲效、特效、替身等等部門的緊密配合。湯姆·漢克斯是這樣評價《拯救大兵瑞恩》拍攝現場的:“我之前從來沒有拍攝過這樣的電影,在現場的爆炸聲非常大,我們甚至要把耳朵裡塞入棉花才不至於被震聾。四處都是炸點,演員走位也必須嚴格按照規劃好的路線。當然,導演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沒有百分百的把握,他寧願改變拍攝計劃。”

聲效部門的負責人則表示:“《拯救大兵瑞恩》這部戲在聲音效果上的要求太苛刻了,就說奧馬哈登陸這場戰爭戲,銀幕上的子彈和槍炮聲音基本都是後期配的,演員的對白和一些爆炸聲響是現場收錄。後期我們要配上大量的子彈聲音,子彈擊中鋼盔、子彈擊中甲板、子彈擊中沙灘、甚至還要包括子彈打入海水中的聲音。另外,我們還要負責海浪的聲音,以及手雷爆炸的聲音等等,這一場戲的聲音效果製作已經超越了很多電影的全部聲效。”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奧馬哈海灘登陸戰中還有幾場火燒特技的表演,需要特技演員表演全身著火燃燒的戲份,在奧馬哈海灘上有一處,在德軍的堡壘中還有一處,每位演員全身被特製的防護服包裹,燃燒時間嚴格控制在15秒之內,從而達到震撼且安全的效果。

攝影師賈努茲·卡明斯基之前和斯皮爾伯格合作過《辛德勒的名單》,這一次斯皮爾伯格對攝影畫面的要求是模仿1940年代戰爭紀錄片的效果,卡明斯基從攝影機鏡頭上取下保護鏡,使這臺現代攝影機接近於40年代的老式機器。沒有了保護鏡,光線可以直接進入鏡頭並反射開來,比原來更加分散和柔和。同時,這位攝影師還將膠片底片進行特殊處理,淡化色彩,最終形成了影片中的效果。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賈努茲·卡明斯基也會吐苦水,他在之後的採訪時說:“《拯救大兵瑞恩》的拍攝艱難是難以想象的,除了眾所周知的手持攝影,影片中還有水下鏡頭,展現士兵在水下中槍的場景。斯皮爾伯格要求這部分場景也是移動的,一會兒在水下,一會兒又要移動到水面上。節奏一定要掌握好,否則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

影片的電腦特效是由工業光魔完成,這部電影中的電腦特效使用有限,在海灘登陸戰中主要是用電腦特效渲染出大量的軍艦和海灘作戰人員,主要是運用在一些遠景。後半段的場景中也有特效,不過主要是一些戰爭廢墟場景的渲染。真實感,仍然是《拯救大兵瑞恩》的第一要素。

第三部分,八個救一個,到底值不值?

斯皮爾伯格後續拍攝《兄弟連》《太平洋》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殘酷而又逼真的戰爭場面為《拯救大兵瑞恩》定下了真實的基調,而《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更重要的意義是在於對人性的挖掘和思考。整部影片的主線故事就是米勒上尉(湯姆·漢克斯飾)率領的8人小分隊去拯救大兵詹姆斯·瑞恩(馬特·達蒙飾),整個過程中,小分隊成員一個個犧牲,這個拯救行動到底值不值?

每一個生命都應該得到尊重,8個人的小分隊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去拯救一個人,值得嗎?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在當時的美國,影片在世界各國上映之後都引發類似的爭論。當然,這個爭論也不會有板上釘釘的結論。

就像是斯皮爾伯格說的那樣:“《拯救大兵瑞恩》這個故事我之所以想拍,就是因為這個故事在講述戰爭中的人們如何找尋自己的尊嚴。”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在斯皮爾伯格的鏡頭中,我們至少能夠看到美軍米勒小分隊的成員是尊重生命的,士兵卡帕佐(範·迪塞爾飾)不顧危險去拯救小女孩,上尉米勒願意幫助瑞恩完成防守任務,狙擊手傑克遜(巴里·佩珀飾)臨死前還提醒同伴快跑。當然,整部影片的這個拯救過程才是對生命的最大尊重,經過米勒上尉等人的不懈努力,瑞恩活了下來,這就是這次行動的成功。

影片的配樂由約翰·威廉姆斯創作完成,《拯救大兵瑞恩》的配樂是由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奏完成。在演奏錄製的當天,除了斯皮爾伯格親自到場監督之外,湯姆·漢克斯還帶著家人一起來現場聆聽配樂。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

約翰·威廉姆斯提出了一個要求,他請湯姆·漢克斯現場為樂團成員朗讀那封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的信件,就是在《拯救大兵瑞恩》片中由馬歇爾將軍朗讀的信件,內容是寫給一位在南北戰爭中喪失了五個兒子的母親,“神聖的榮耀都歸於你們,因你們為自由付出了重大的代價。”樂團成員都沒有看過這部影片,在湯姆·漢克斯朗讀完這封信件之後,他們能夠理解到這部影片的精神了。

1999年的奧斯卡角逐中,《拯救大兵瑞恩》拿到了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剪輯共五個獎項。在電影票房方面,《拯救大兵瑞恩》憑藉7000萬美元的投資,收入4.8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在戰爭片領域,是一部收入頗豐的電影。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兄弟連》是一部影響巨大的二戰劇集

《拯救大兵瑞恩》首先對斯皮爾伯格本人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之後他與湯姆·漢克斯聯合監製了HBO投資的美劇《兄弟連》,拍攝手法和故事角度基本就是《拯救大兵瑞恩》的衍生故事。《兄弟連》耗資1億美元,拍攝規模完全比肩電影,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耗資最大的美劇,同樣是獲得了無數讚譽和獎項。

因為斯皮爾伯格的父親是在亞洲服役,他很希望兒子能拍攝一套有關亞洲的二戰題材,所以就有了後來的美劇《太平洋戰爭》,同樣是由HBO投資拍攝,耗資也達到了1億美元的天價。不過,《太平洋戰爭》的場面雖然比肩《兄弟連》,但是在故事和人物塑造方面沒有《兄弟連》那麼完美,所以整體表現都要比《兄弟連》差一些。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在世界影壇的範圍內,《拯救大兵瑞恩》的影響力也不可忽視。韓國的《太極旗飄揚》、中國的《集結號》,在戰爭場面的拍攝手法上,都選擇了手持攝影來拍攝戰鬥場面,這也算是致敬了《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20週年 斯皮爾伯格如何逼真呈現諾曼底登陸?

結語。

20年過去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依然在不斷貢獻出電影佳作,但不可否認的是,二戰題材讓他築起了個人電影生涯的兩座高峰——《辛德勒的名單》和《拯救大兵瑞恩》,這兩部影片不僅僅是獲得了奧斯卡,並且在全世界範圍內都獲得了觀眾的認可,有關影片的討論和學習至今未曾衰退,這就是經典電影的影響力,不會隨著時間而流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