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後,最好的戰爭片

有英國奧斯卡之稱的英國學院獎,於當地時間2月2日晚間進行了頒獎。

戰爭片《1917》拿下最佳影片、最佳英國本土電影、最佳導演、攝影、藝術指導、音效、視覺特效項大獎。

加上之前第7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上,它已經拿下了劇情類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項大獎。《1917》最終獲得本屆奧斯卡小金人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

有人說它是“《拯救大兵瑞恩》後,最好的戰爭片。”好在哪?我們慢慢來說——

《1917》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電影背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場時間定格在1917年4月6日

歷史上的這一天是美國正式參加一戰的日子,但電影聚焦的並非這件大事件,而是講述兩位英國小兵穿越戰場阻止前線英軍發動攻擊的故事

也因此,電影與預期不太一樣,槍林彈雨的大場面不多,但跟隨主角走入戰場無人區時那種驚心動魄的感覺,一點都不輸炮火的轟擊。

電影中,年輕的英國小兵Blake(迪恩·查爾斯·查普曼 飾)一心盼望著聖誕節能與家人團聚,可假期申請卻被拒絕了,令他很是不解。 更沒想到的是,他和軍中好友、同樣是小兵的Schofield(喬治·麥凱 飾)突然被司令召見,要執行一個關乎前線1600位士兵性命的秘密任務。

上一分鐘才幻想著與家人相見,下一分鐘就被推入戰場,戰爭的殘酷與無奈顯露無疑。

任務緊急而重大。司令收到消息,德軍設陷阱引英軍進擊,以殲滅前線的英國士兵。傳令任務必須在8小時完成,才能避免葬送1600條性命。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Blake的哥哥也在前線作戰中,如果來不及撤軍,哥哥恐怕也會戰死沙場,這點令Blake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秘密任務,並且在前路充滿未知的情況下,毅然決定立刻出發。

Schofield對這項任務卻十分猶豫。雖然司令堅稱前方敵軍已經撤退,但種種跡象顯示,他們此程充滿危險,只是好友已經踏上送信之路,他也只好相隨。

《1917》最大的賣點當屬“一鏡到底”的呈現方式。

跟隨這兩名士兵,觀眾如同一起走上戰場,哪怕他們剛開始走過的路盡是無人區,但處處埋伏的危險,讓觀眾也跟兩名主角產生同樣的感受——草木皆兵,彷彿下一秒就有敵人突然出現,往自己亂槍掃射。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觀眾目睹主角深入戰線,落入敵軍撤退前設下的陷阱,直面突然崩塌的戰壕,看到士兵在眼前被射擊身亡,甚至遭受墜毀戰機的衝擊……這種窒息、絕望的逼迫感絲毫不遜於戰火紛飛的大場景。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縱然電影並非真正的一鏡到底,導演薩姆·門德斯也承認,電影是多段長鏡頭拼接而成,但高超的剪輯讓電影幾乎看不出剪接的痕跡,就連片中老鼠的“走位”,也跟攝影機配合得天衣無縫。

而且這部電影將一鏡到底處理得相當

冷靜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鳥人》同樣也是用偽一鏡到底的方式呈現,它那跟隨電影節奏快速而酷炫的銜接方式看得人甚至有點眼花繚亂,而《1917》對這項技術的運用則很剋制,導演希望觀眾忽略鏡頭的存在,聚焦在主角情感的變化中。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電影中設置了一些讓觀眾喘息的情景,明明是在穿越戰場,為了讓彼此輕鬆下來,兩人會說起笑話,淡化緊張的氣氛,除了凸顯兩位士兵之間的友誼,也讓電影在節奏控制上獨具美感。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電影在故事上也沒有刻意製造高潮,前半部分最主要的情感轉折點在於Blake的死亡。他們倆善意救下了墜毀飛機上的軍人,沒想到Blake卻因此意外身亡。

這令原本處於被動狀態的Schofield有了更深沉的使命感。曾被好友救了一命的他得完成對方的心願,救出身處前線的Blake哥哥,這才有了後面更悲壯的獨自一人闖戰場的情形。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而導演就在如此真實的設定下,拍出了超現實的奇觀。從白天走入黑夜,廢墟中火光沖天,一個黑影驚慌地在這詭異燦爛的世界中逃竄,這到底是現實還是地獄?主角深陷迷惑,觀眾想必也會有這樣的疑問。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這樣的代入感帶給了觀眾沉浸式的觀影感受,說到這點,必定會聯想到諾蘭執導的《敦刻爾克》《敦刻爾克》是用壓縮時間、海陸空情景平行切換的方式,把觀眾拉入廣闊的戰場,而《1917》則是透過個體的旅程,讓觀眾親自走一遍戰地。

也就是說,兩部電影構建真實感的技法和切入點是完全不一樣的,可它們都帶來了觀影上的震撼。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敦刻爾克》(上》與《1917》(下)

《1917》在北美上映後,被譽為是“《拯救大兵瑞恩》後最好的戰爭片”,兩部電影除了同樣聚焦戰爭中的個體,也都選取了“拯救”這個題材。

《拯救大兵瑞恩》裡是8個人去營救1個人,而《1917》裡則讓兩個人去挽回1600條性命,前者彰顯人道主義,後者讓人看到了軍人的使命感。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拯救大兵瑞恩》(上》與《1917》(下)

為了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戰場體驗,導演薩姆·門德斯挑戰使用了“實時拍攝”的方法,讓電影的時間流逝速度與現實一樣,以製造出真實的臨場感。

為了實現這一點,他與團隊才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手法去呈現電影。從技術層面來說,這比拍攝《鳥人》的難度要大很多。

劇組得先建造比例模型,模擬攝像機移動的路線和時間,然後再根據彩排挖掘長達一公里的戰壕。

這樣一來,光是前期準備就得花上普通電影的好幾倍時間。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而且戰壕裡無法打燈,劇組每天都得就著天氣情況改變拍攝進程,陰天才能正常開拍,晴天了就得變成走位彩排。

再加上拍攝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導演及整個劇組最終能完成這部119分鐘“一鏡到底”的戰爭電影,真的相當不易。

《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好的战争片

如此執著地將觀眾帶到“真實”的戰場,導演的初衷其實很容易理解,除了想要紀念無數像這兩位傳令兵一樣默默無聞的一戰將士,更希望我們銘記和平最是可貴。

都說這一屆奧斯卡是大年,有《愛爾蘭人》《寄生蟲》《婚姻故事》《小丑》等一系列佳作。但在斬獲金球獎、英國學院獎後,《1917》的競爭力無疑也提高了。

最終大獎花落誰家,還要等到2月9日來揭曉。現在,想請大家做一個預測,在已經公佈的9部提名影片中,誰最有可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