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 (十四)

戰疫情,刻不容緩。

2020年2月21日,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62名醫護人員,在黨委書記、院長韓傳恩的帶領下,火速出征,馳援武漢。

讓我們一起聽聽來自支援湖北醫療隊一線隊員的心聲……

隊員日記 : 李志傑

戰疫日記 (十四)

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雨

宜未雨而綢繆。披甲援鄂,醫護人員的防護是參與醫療救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今天,經過近一個星期的培訓、考核後,我和戰友被編入重症二組,正式進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重症監護病房工作。

迎接我們的是先期到達的遼寧醫療隊。經遼寧隊領隊介紹後得知,病區的患者都是危重症患者。

總領隊韓傳恩曾對我們說,也許我們不是最優秀的,但我們一定要最優秀展示。我暗暗給自己打氣,一切從頭開始,沒什麼可怕的。

果然不錯。一個班次,我就熟練掌握了各種流程。如His系統的操作,頻繁的各種檢查、檢驗,相關科室的各種會診,醫護之間的溝通交流等等。

第一天工作的順利對接和完成,給了我巨大的信心和力量。我始終相信,世上無難事,只要盡職盡責就能完成。

但我明白,我們的戰“疫”工作才剛剛開始,更艱鉅的工作還在後面。

2020年3月5日,星期四,陰

今天是我們到武漢的第14天。

病房裡的那位重症患者一直都是我們白天夜晚放不下的心結。

那位男性患者很年輕,剛入院時CT顯示雙肺瀰漫性磨玻璃影、實變影,右側自發性氣胸,因病情進展迅速合併了嚴重的低氧血癥。經藥物治療、機械通氣、胸腔閉式引流後,仍未能阻止病情進展。

持續床旁血液淨化管路、不間斷體外膜肺氧合管路、呼吸機管路、胸腔閉式引流管、尿管、胃管、中心靜脈導管、監護儀線路等等,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救治這個年輕的生命。

醫護人員每天都要細緻的查看他的病情,針對其營養狀況、感染指標、胸腔引流情況、大小便、痰液量及顏色、凝血功能、血常規、肝腎功能等等,再進行嚴謹的分析研究,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頑強的生命之下是全體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和堅持。

在體外膜肺氧合治療25天后,他病情漸趨平穩,意識清醒。經一番嚴格的評估後,撤離ECMO。ECMO撤機表明我們的治療初見成效,我們都難抑激動和高興。

儘管接下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控制其繼發感染,呼吸機撤機,胸腔閉式引流等等。但我們會堅定信心,並肩作戰,和他一起度過難關。

2020年3月13日,星期五,晴

武大的櫻花已經盛開,今年無緣,明年我一定來賞。

我們所在的危重症病區迎來了第一位高齡危重病人的康復出院。

戰疫日記 (十四)

她是陳奶奶,病區裡年齡最大的患者,87歲。剛入院時,由於基礎疾病多,治療一段時間,病情並沒有預期那樣好。但經過治療方案的多次調整和有效治療,老人和我們終於看到了希望。

“您的病情恢復得非常好,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太好了,我真想早點回家,寫點東西。”

“您想寫點什麼呢?”

“建黨快100週年了,我想寫點紀念建黨100週年的文章,感謝國家感謝黨,更感謝你們這些白衣天使,冒著生命危險來幫助我們。等到疫情過去,一定要來我家坐坐,奶奶等你……”

輕鬆中,我和老人家在對話。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見證了眾志成城和中國力量,也見證了人間的善良和仁愛。

明天老人家就要出院回家了。

明年我一定來武漢看櫻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