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劇《安家》再戳痛點:面對老人對孫子的溺愛,我們該怎麼辦

熱劇《安家》再戳痛點:面對老人對孫子的溺愛,我們該怎麼辦

孫儷主演的都市熱播劇《安家》即將接近尾聲,編劇六六帶給大家的是比繼《雙面膠》《蝸居》更加挑戰三觀的劇情,“知否小姐”、“單親媽媽寧馨”、“兩面三刀翟雲霄”等反面人物接連出場,讓安家天下隔壁的“野雞中介”橋段黯然失色。

熱劇《安家》再戳痛點:面對老人對孫子的溺愛,我們該怎麼辦

除了恨之入骨的極端人設之外,《安家》中也演繹了不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場景和矛盾,讓觀眾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但編劇六六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她沒有直接告訴觀眾答案,而是時刻提醒我們:這是迴避不了的問題,我們要試著面對解決。

有一段堪稱“經典”的故事發生在婦產科醫生宮蓓蓓家裡,宮蓓蓓是房似錦的顧客,她換房初衷是為了解決一家六口的居住問題,同時也想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對房子吹毛求疵的宮蓓蓓最終在房似錦手上買到了自己心儀的房子,但也正是因為妥善周全的考慮,最後讓自己陷入兩難境地:老人對孩子的溺愛、丈夫對自己的不滿。


為了孩子爆發“家庭戰爭”

宮蓓蓓下班後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一進家門便看到大兒子吃飯的畫面:爺爺餵飯,三歲兒子一邊看ipad一邊張口嚼飯。

宮蓓蓓氣不打一處來,但只能苦口婆心地勸說老人:“爸媽,你們不能這麼慣著孩子,一邊看ipad一邊吃飯對消化不好的。”奶奶立馬反駁道:“你去小區裡打聽下,哪個家的爺爺奶奶不是這樣餵飯的,孩子身上的肉都是這麼一口一口喂出來的!

宮蓓蓓被懟地無話可說,只能搶過ipad把兒子教訓一頓,孩子被嚇得哇哇大哭,奶奶趕忙上前哄孫子,一邊哄還一邊埋怨兒媳:“本來孩子吃飯吃得好好地,現在你一回來,這下好了,連飯都不吃了!”爺爺也氣地把筷子重重地摔在了碗上。

熱劇《安家》再戳痛點:面對老人對孫子的溺愛,我們該怎麼辦

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宮蓓蓓決定不跟公婆住一起,將現在的房子換成兩居室。當她未徵求老公意見帶老公看房時,兩口子唇槍舌戰一觸即發,孩子吃飯問題直接上升到了“家庭戰爭”。

這看似只是“一地雞毛”的家庭瑣事,卻幾乎在每個家庭中都出現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在2018年發佈了一組數據:

中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佔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高達43%。

老人選擇跟子女一起生活,有將近一半人是為了幫忙帶孩子,而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又免不了跟子女產發生各種衝突。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宮蓓蓓丈夫在“孩子吃飯問題”上是非不分,一味袒護自己的父母,數落老婆的不是,這無疑在本就脆弱的夫妻關係上再次添了把火。

  • ”中毒“子女的表現

蘇珊.博士在《原生家庭》中寫道:

對許多中毒的成年子女而言,其中一些人採取了一種微妙的方式——合理化,用“充分的理由”來對父母做的事情做出解釋,以排除那些令人痛苦不安的可能性。

成年後,這些子女會為父母管教自己找合理的藉口。當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同樣不會懷疑父母的教育觀念錯誤,也會尋找合理的解釋幫年邁的父母開脫。最後,家庭矛盾從兩口子的戰爭變成了兩個家庭的戰爭,他們聲嘶力竭地維護父母、討伐對方。

熱劇《安家》再戳痛點:面對老人對孫子的溺愛,我們該怎麼辦

  • 離婚率上升的影響

中國的離婚率連續15年上漲,據民政局、中商產業研究院可靠數據表明:

從2003年起,我國離婚率由1987年的0.55‰上升為2017年的3.2‰。2018年離婚率繼續保持3.2‰。離婚率持續攀升,離婚登記數量也不斷增加。2019年全國離婚登記人數延續上升的趨勢,2019年三季度全國登記離婚人數310.4萬對,同比增長7.1%。

離婚率的節節攀升,無疑再次加劇了年輕人對婚姻的不安全感,他們對自己組建的新生家庭有多不信任,就會對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多依賴。

他們堅信“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的殘酷現實,哪怕原生家庭給自己的童年造成過心理陰影,相比婚姻的不穩定性,父母是最不可能拋棄自己的親人。

因此,不乏有年輕人在擇偶標準上提出附加要求:

另一半必須尊重自己的父母,做聽話的兒媳。即便因為真愛而步入婚姻殿堂、生兒育女,他們對自己父母隔代教育也是抱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無不是”態度。

觀念衝突的本源

  • 缺乏安全感

劇中孩子的爺爺奶奶跟年輕人的價值觀不一樣,他們認為“存在即合理”別人家餵飯可以,為什麼我們家餵飯就有問題?就像我爸媽常抱怨我:“別人家孩子都讓吃零食,我們家孩子憑啥就不讓吃零食?”

人類是群居性動物,脫離群體會缺乏安全感。雖然現在的孩子們逐漸接受並理解多元化教育,但仍有不少年輕人在擇業時依然選擇“隨大流”。這不僅是因為父母教育觀念上的偏差,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隨大流會給我們極大的安全感,我們害怕被邊緣化。

熱劇《安家》再戳痛點:面對老人對孫子的溺愛,我們該怎麼辦

  • 獲得成就感

奧地利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提出過一個觀點:個體生來就想要追求人生意義、追求卓越感。

在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上,年輕父母和老人都希望獲得成就感,都希望自己是孩子成才路上的“功臣”,這種迫切的認同感在老人身上更為明顯。

年輕父母尚且可以通過事業等其他途徑來力爭優秀,而老人們往往年事已高,子女也成家立業,他們早早退休在家頤養天年,心中只有一個夢想:為了孫輩發揮最後餘熱。

  • 量化標準不同

這樣看來,年輕父母和老人在帶孩子事情上目標是一致的,但為什麼還會有如此大的衝突呢?這是因為對自己貢獻值的量化方式不同。

年輕父母受到科學育兒觀念的影響,他們對待孩子是否健康成長的衡量標準是“孩子在某一階段的能力是否達標”。各個國家會根據本國兒童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來衡量兒童的生長髮育狀況。

根據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結果,國家衛生部婦社司組織相關專家,研究制訂了《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髮育參照標準》,該標準已於2009年6月2日由衛生部正式公佈。這個標準不僅可以作為醫療體系兒童保健的臨床參考,同樣也適合家長用來衡量孩子身高、體重的發育水平。

但對老人來說,他們評價孩子的生長情況往往是通過“孩子一天吃幾碗飯,吃幾個水果,喝幾杯水”等飲食習慣。


熱劇《安家》再戳痛點:面對老人對孫子的溺愛,我們該怎麼辦

老人會根據孩子平時的食量來制定每天的進食標準,一旦孩子沒達到,他們就會陷入深深的焦慮:孩子是不是要餓瘦了?是不是要缺維生素了?是不是要生病了?這個焦慮往往會觸發他們的心理補償機制,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吃飯。

無法改變現狀就放平心態、做好自己

一次樊登讀書會上,有個家長向樊登提了一個問題:

家長說:我們家孩子特別愛看電視,該怎麼辦?

樊登說:是不是你們家有人愛看電視?

家長說:對,我父親,24小時不關的那種。

樊登說:那你能不能不讓孩子跟你父親住一起?

家長說:不行,我父親就一個人。

樊登說:那你能不能跟你父親說說,讓他稍微控制下?

家長說:說了,沒用,老人說我都這把年紀了,就這一個愛好。

樊登說:那就不要擔心,沒準你家孩子以後能成為電視編導!

樊登提的建議一一被這位家長否定了,他的最後一句話看似是在“打趣”,但揭露了這位家長焦慮的來源是對孩子未來的擔憂。但未來畢竟是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將來就一定是這樣嗎?不一定。既然家長改變不了現狀,那就儘量放平心態。看多了電視不見得就一定是壞事,沒準孩子將來真的就成了電視編導呢?

年輕父母擔心老人錯誤的養育觀念只能培養出低情商的孩子。雖然從短期看,老人溺愛確實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但如此就貿然斷言“孩子將來情商低”,忽視了父母和學校對孩子的影響,確實有點誇大其詞了。

造成“孩子情商低”有一個重要前提:家長對孩子不作為。面對老人的錯誤,年輕父母不是隻有“竭盡全力勸說老人糾正觀念”這一種解決方法,

抽時間自己帶孩子才是王道。

大城市的職場父母多忙於工作,甚至經常加班,確實難以做到長時間陪伴孩子。但堅持一週半天時間的高質量陪伴,對孩子的人格形成依然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正面作用。


熱劇《安家》再戳痛點:面對老人對孫子的溺愛,我們該怎麼辦

什麼是高質量陪伴?不是趁機說教讓孩子做到懂事聽話,而是放下手機,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生活中,陪孩子一起吃飯、一起看書、一起玩耍,教孩子穿衣、穿鞋等等,享受跟孩子的每一分鐘,傾聽孩子的真實想法,不指責不抱怨,誠心跟孩子做朋友。

自體心理學創始人科胡特說過:

父母親是什麼人,比他們做什麼更重要。父母親的人格基本健康,如發生單個創傷性事件,不至於對孩子的核心人格產生太大的影響。

退一萬步說,父母連一週半天的高質量陪伴都無法長期堅持,但只要他們人格健全,即便老人無底線溺愛孩子,也不可能取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榜樣地位,孩子將來依然能變成高情商。

此次肺炎疫情,奔赴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中很多也是為人父母,他們長達數月無法與家人團聚,孩子只能請家中老人幫忙照看,但我相信,他們的孩子仍會以父母為榜樣、向父母學習,將來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心理問題。

:很喜歡一句話:育兒不是話術,而是父母的修行。將這句話送給自己,也送給你們。在育兒道路上,你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