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穿着像欧洲人,不像沙特阿拉伯国王那种传统阿拉伯人?

平安中国742


巴沙尔虽然受的西方教育,但他所在的政党复兴社会党有社会主义成分,是一只阿拉伯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所以很容易和苏联走到一起,被西方所不容,传统宗教方面也比较淡化;还有土耳其的库尔德工人党是一只更纯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西方世界能支持伊拉克、叙利亚的库尔德民主党,却不支持库尔德工人党,这是意识形态在起作用,库尔德人也比较世俗化,宗教意识比较淡!


北斗58220014


巴沙尔政权是个标准的世俗政权,所以上到总统,下到平民,大家想怎么穿衣服就怎么穿。

巴沙尔的夫人阿斯玛·阿赫拉斯日常的衣着打扮也是非常时尚的,如果光看她的衣着,很多人会误以为她是一个标准的西方人。

中东阿拉伯世界,虽然有大把的国家,男人穿着长袍,女人穿着罩袍,很多人坐在一起,那看上去几乎都穿着一样的衣服,不太好认人。

不过,在中东阿拉伯世界,还是有一些小清新的世俗国家的。

除了叙利亚,还有约旦、伊拉克、黎巴嫩等等,最典型的是约旦国王和伊拉克的总统,日常出行都是一身西装。

约旦哈希姆王室是正儿八经的伊斯兰教创立者,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之前的伊拉克王国王室也是属于这个哈希姆家族,只不过1950年代伊拉克发生了革命,王室被杀了个精光,从此,约旦哈希姆王室就成了唯一的圣裔,也是中东地区最显赫的家族,毕竟,这圣裔的名分,实在是沙特那些小部落酋长出身的土豪君主只能仰望的。

虽然约旦王室是标准的伊斯兰先知的后人,但他们却是中东世界最开放的,且不说约旦王后名闻天下,国王的妹妹哈雅公主即使嫁给迪拜酋长,在迪拜这个女人只能穿罩袍的地方,哈雅公主的打扮依然保持着世俗化和时尚化,经常不戴头巾,迪拜酋长也不说什么。

再回来说说这个叙利亚,像叙利亚这样的世俗化国家,在中东阿拉伯世界其实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从近些年的中东动乱、战争来看,巴沙尔其实已经成了抵挡中东极端宗教势力的主要防线,这几年的叙利亚战争,有大量的极端组织武装被消灭,这样的世俗政权,西方在当初却心心念念要推翻它,美国等国还主动资助各路反对派(包括大量的极端组织)去打巴沙尔,结果,像IS这些当年受到美国扶持的极端组织最后在中东乱局中变成了魔鬼般的存在,当数百万叙利亚难民涌向欧洲的时候,欧洲人终于尝到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尤其是那些欧洲圣母们,2011年之初,他们在欧洲走上街头,要求政府推翻巴沙尔政权,等到难民危机爆发,他们又流着泪为那位3岁的淹死的小难民点起蜡烛,然后强烈要求政府接受难民……

不管怎么样,一个穿西服的巴沙尔总比那些极端组织、那些规定女人连眼睛都要蒙起来的国家政府要好得多。

巴沙尔不光自己穿西服,让老婆穿自己喜欢穿的衣服,也允许叙利亚的姑娘们可以随便穿自己喜欢的衣服,不用像其他国家的女人们忍受一辈子被黑袍包裹的噩梦,这就是进步。

有人说,穿袍子是伊斯兰的传统,但是,就看看地位最高、最具发言权的约旦国王吧,他是圣裔的后代,标准的先知默罕默德的后代,他和王后穿的是有多时尚就有多时尚,老百姓也是随心搭配,难道圣裔的后人不更有发言权么?

再者,所谓的衣着、生活规范不过是沙特等君主国的王公贵族们用来控制老百姓而已,就比如喝酒吧,在沙特,严禁喝酒,被抓到了后果会很严重(据说要鞭笞80下),但是无数的王子王孙们,不照样花天酒地、嗜酒成瘾,沙特政府管得了吗?


云中史记


巴沙尔基本是就是英国人的作风了,当年他一直在英国留学,学习医学并且常住。

换句话说,如果20年前他不回国继承权力,巴沙尔很大可能就是在英国当一名眼科医生,连他的夫人都是英国国籍的。

可见当时两个人应该就定下了在英国定居打算的。

毕竟在开放环境下生活久了,怎么愿意回到叙利亚?

但是造化弄人啊!

眼科医生的父亲老阿萨德病故前找他回国,并且统治至今。但巴沙尔运气并不好,仅内战就打了8年,这一定让他这个已经非常西化的阿拉伯人内心非常痛苦。

从巴沙尔每次公开露面的穿着就能看出,他总是西装革履,这是叙利亚上层通常的装扮。

原因在于叙利亚和其他黎凡特地区一样,是中东世俗化最好的地区。

因为这里曾经被英法等西方国家长期殖民或者委任统治,因此这里的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半岛上海湾国家那些阿拉伯人有很大不同点。

不只是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黎巴嫩,甚至伊拉克、约旦的阿拉伯人中产阶级,都是中东最开放的一群人。

可能底层有一些保守势力,诸如穆兄会或者哈马斯等,但很多和外界接触比较多的老百姓,宗教主义观念并不强,国家认同感要大于宗教认同。

比如为啥伊拉克老百姓这几天要抗议伊朗?

原因就在这里,伊拉克人的国家认同,要大于伊朗宗教人士的教派认同。

说到这里,不只是海湾阿拉伯国家,比如沙特卡塔尔等比叙利亚、伊拉克的阿拉伯人要保守,伊朗这个波斯民族如今的一些教士集团和海湾阿拉伯国家也彼此彼此。

虽然他们互相看不起对方,互相都想打击对方,其实在宗教保守主义上他们还真是半斤八两。

每次伊朗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和伊朗总统鲁哈尼出来的打扮就能看出端倪了。他们和巴沙尔相比,当然在意识形态上就没有这种开放色彩了。

不只是哈梅内伊和鲁哈尼,即使一般的伊朗人穿西服都不打领带的。

这在中东乃至全世界也算特色。伊朗人认为,领带类似“拴狗绳”,还不如不打更好,以显示伊朗的独特。


木春山谈天下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本身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从小也没有什么政治欲望,而他自己原本有一个哥哥是被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所以老巴沙尔对他并没有特别安排,没有让他必须要学习管理国家那套东西,他得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在欧洲留学,还成了一名医生,他和太太是在学校的一次鸡尾酒舞会认识并一见钟情的,另外还有一个版本,就是双方是在父母的安排之下镶嵌,但这个版本显然不太可信,因为阿萨德是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派,而这位叙利亚第一夫人属于逊尼派,这两个派别在历史上一直有冲突,直到现在仍然是有很大的矛盾,据说老阿萨德很不满意这桩婚事,因此我认为双方父母安排相亲这事儿有点儿假。



他和夫人都是接受的西方教育,习惯于西方的生活习惯,倘若他的哥哥没有出车祸的话,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一生,一直到老,但是哥哥的突然离世让他不得不选择弃医从政,他的父亲率先让他进入军队磨炼,然后一步步进入政坛。为此叙利亚还特地调低了叙利亚总统最低年龄限制,改到和当时巴沙尔同岁。

巴沙尔上台之后并没有执行之前叙利亚之前的那套旧体制,反而开始将叙利亚打造成一个世俗化的国家。



他反对人们对领导进行神话,打击政府贪污腐败行为,还释放政治犯,放松言论自由,人们有什么意见可以向政府提出来,甚至可以刊登在报纸上,巴沙尔确实给叙利亚的政治对话带来了一些改变,而且他并不照搬西方的体制,而是选择一条适合叙利亚发展的道路,所以这个人不死板,不僵化,思维非常灵活,是个聪明人。



在叙利亚战争爆发后,他并没有像卡扎菲和萨达姆那样迅速溃败,说明他还是有些个人魅力的,民意基础不错,从另一个方面说,那并不算一个独裁者,虽然其家族以及阿拉维派控制着叙利亚,但他的改革主要还是触动了一些原宗教主义者的利益,他们想把叙利亚打造成一个由宗教控制的国家,282缺一一直把叙利亚往世俗化的国家推进,他将宗教置于法律框架之内,而不是凌驾于法律之上。

他的穿着并没有像大部分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一样身穿传统服饰,而是西装革履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公众面前,看卡扎菲的穿着就知道,巴沙尔和他不是一路人,虽然都控制各自的国家多年,但其实在处理国家问题方面,巴沙尔还是相对更加民主和理智的,他是一个谦谦君子,看起来温和而有礼貌,在英国留学的经验以及对宗教问题的宽容,区别于传统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喜欢穿西服也就正常了。




风云一点通


叙利亚总统属于该国的阿拉维派,这个派别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极端宗教团体,相对逊尼派而言是比较缓和的,故而两个宗派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不过巴沙尔还是找了一个逊尼派的妻子,他的宗教观念并不是很强。其实早在老阿萨德时代就已经没有那么强的宗教观念了,叙利亚这个国家本来比较发达,是一个传统的文明古国,而且位于中东地区的关键地带,这里因为出产石油而变得很富裕。老阿萨德素有“中东雄狮”之称,他的打扮也非常有现代派头。叙利亚曾经一度和美国关系友好,而且双方经贸往来也较为密切,只不过后来出现了裂变。所以在叙利亚没有那么强的反美极端思想,反而在叙利亚有强烈的反集权主义倾向,所以在老阿萨德威慑力消失之后,叙利亚出现了很多自由军。

现任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以前的时候在英国留学,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本来巴沙尔就没有想到要从政,原来准备是想让他的哥哥从政的,巴沙尔仅仅是一个医生而已,但是由于他的哥哥不幸死去。最后老阿萨德只能叫他回去从政,起初巴沙尔并不是特别愿意参与政务,都是交给那些亲戚去打理,不过后来叙利亚发生了反政府游行,在这个过程中,叙利亚保守派主张采用老阿萨德的方式,用比较强硬的方式镇压这些反政府人员,但是遭到了巴沙尔的拒绝。结果造成了叙利亚自由军大面积被武装起来,当然以叙利亚情报部门为首的保守派,指责巴沙尔镇压不力,才会造成以后的局面。但是巴沙尔却不以为然,巴沙尔指责这是西方国家的阴谋,毕竟他在西方留学多年,深知西方的套路。后来叙利亚情报部门遭到了大清洗,很多顽固派的人也遭到了大清洗。这里面就包括叙利亚老虎师师长哈桑的上级。可见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顽固派,他主张在叙利亚实行一定范围的民主。

现在叙利亚人民对巴沙尔的支持度还是很高的,他们都认为在巴沙尔的领导下,叙利亚这个国家能够防止极端化思想,同时能够带领叙利亚人民走向现代化。现在叙利亚政府虽然是在阿拉维派的控制之下,但是目前来说比以前的控制要松多了,民众的权利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现在叙利亚仍处于战争之中,西方国家已经不再谋求推翻巴沙尔了,因为如果他们推翻了巴沙尔,会有一个更加极端保守的人出来当叙利亚总统,毕竟巴沙尔还是西方国家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以后交流起来会更加容易一些。


四十五度历史


叙利亚虽然和沙特同属阿拉伯国家,但是两国的情况并不太一样。

沙特这个地方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的热带沙漠地区,别看面积挺大,但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并不多。由于恶劣的生活环境,所以自古这一地区的阿拉伯部落就穿着清一色的阿拉伯大袍来避免身体水分流失防止曝晒,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除了环境因素,另一个因素是政治制度。沙特这个地方原本被称为内志和外志两个地区,后来1902年当时的伊本▪沙特家族返回利雅得击败拉希德家族后,征服了内志和外志,最后将国名才定为沙特阿拉伯。而沙特自成立开始就是一个宗教国家,也是一个君主制国家,自然要秉承伊斯兰阿拉伯的传统,也就包括阿拉伯大袍这种服饰。

但是这两个因素在叙利亚却并不存在。


叙利亚地区自从脱离奥斯曼帝国受到英法殖民统治后,受到强烈的西方世俗主义影响,比如1936年当时哈希姆就任叙利亚地区总统的时候,就是穿着西服革履。而从此开始,在叙利亚地区实际上就已经变得世俗化,没有了像沙特那样的土壤,以至于后来独立的时候,世俗派政党的支持率已经超过85%。正是由于这种世俗化基础,像20世纪风靡中东的宗教保守派穆兄会在叙利亚的支持度并不高。

而为了便于对殖民地的管控,当时的法国提拔了很多包括阿拉维派等在叙利亚的少数宗派作为当地的管理层,并且为这些管理提供西式教育传授西式经验。比如老阿萨德就是成长在这种环境下,所以在其掌权后更是大力推进世俗化发展。


所以到了巴沙尔这一代,基本上就没有沙特那种传统宗教保守派的烙印,而是已经完全世俗化。比如巴沙尔的中学时代在法叙联合创办的学校学习,后来在大马士革大学学了一阵后,前往英国攻读医学。长期西式教育的熏陶下,自然在公共场合选择西服革履。


马克观察


叙利亚、约旦、黎巴嫩算是目前中东最为世俗化的三个国家,而且,在几国境内,虽说穆斯林是主流人口,但还存在着少量的基督徒、拜火教徒。这些不同信仰者,并未明显受到什么迫害,尤其是在叙利亚,基督徒甚至能做到军政界的高层,像巴沙尔的姐夫,前防长舒卡特就是基督徒,这也说了明三国社会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曾经,在反正政府武装和伊斯兰国控制的区域,只要遇到基督徒,就会把其定义为亲巴沙尔政府的人员,叙利亚基督教牧师还被极端分子公开斩首,整个血腥残忍的过程,给特意录制成了视频,放到了社交网站上。

首先,从历史上看,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三国就比其他中东国家更为“西化”。

自16世纪开始,法国就率先把触角伸入了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黎巴嫩和叙利亚,利用贸易往来做幌子,传播语言文化和宗教。在几百年的努力下,还真忽悠上了不少“粉丝”。

到了一战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被肢解,中东各国一度受到了英法的强行“委任统治”。

此时,叙利亚先是当了法国委任统治地,后又被英法哥俩联合瓜分,尤其是法国,在叙利亚大地上,很是卖力的播撒了不少“法兰西风情”。这么看,英法两个老牌欧洲“列强”对这片热土,还真是相当的有“感情”。一个世纪后,又来联合空袭叙利亚。

还有就是以阿萨德家族为代表的叙利亚上流社会和其归属的伊斯兰教阿拉维派,本身就崇尚世俗化生活,家族成员多有长期在欧美生活和受教育的背景。

(2018年,叙利亚总统办公厅发布的巴沙尔·阿萨德前往医院病房探望妻子时的照片,无论是衣着还是动作表情,更像西方夫妇。从构图上看,女性坐在C位,男人成了配角,这在宗教回潮的中东国家里,是非常罕见的)

巴沙尔在英国接受的高等教育,本来就想默默的当一名眼科医生,日常生活工作,跟普通的伦敦白领没什么区别。没成想,原定的继承人,巴沙尔的大哥提前挂了。过了几年,老阿萨德在用了最后一口气,督促着叙利亚国会修改了宪法,把总统年龄下限,紧急从40岁改到34岁后,也“驾崩”了。

紧急修宪是为毛?因为那一年,眼科医生巴沙尔只有34岁。

(美剧《暴君》影射的就是阿萨德家族)

再看叙利亚第一夫人阿斯玛·阿萨德。是个精通五国语言和计算机编程的学霸,本来都收到了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但着急去跟巴沙尔结婚了,没接着读研。

阿斯玛来自叙利亚颇有声望的阿克拉斯家族,本拥有英国和叙利亚双重国籍(内战后被英国单方面取消了国籍,还冻结了在英的资产),母亲是一名外交官,父亲是一名医术高超的心脏外科医生。阿斯玛在伦敦土生土长,只有度假才会偶尔去叙利亚“老家”小住。

(英国中学生时代的阿斯玛)

当年,从小接受全盘英式教育的阿斯玛,曾经一度成了西方国家和时尚界的宠儿,《巴黎竞赛画报》称她为“叙利亚的戴安娜王妃”,德国《每日镜报》说她是阿拉伯世界的“美丽轴心”。时尚杂志Vogue曾这样形容她——“阿斯玛是最具吸引力的第一夫人……沙漠玫瑰”,爱屋及乌的各种溢美之词,形象简直不要太完美。

同样西化的巴沙尔,也一度跟西方非常交好,他本人倡导世俗化的生活,还主动向西方学习,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大马士革之春”。

因此,一段时间里,巴沙尔夫妇成了西方各国首脑的“座上宾”,白金汉宫、爱丽舍宫、马德里王宫都用过膳,喝过下午茶。

比如,2002年12月,巴沙尔夫妇出访英国,受到了英国女王亲切接见,与时任首相布莱尔共进晚餐。据说,因为两口子太有“范儿”了,英国差一点为巴沙尔授勋骑士。

2009年,在叙利亚内战爆发前一多年,在爱丽舍宫,时任总统萨科齐还跟巴沙尔老友般的拥抱,相谈甚欢。不过,老友变新仇这种事儿也不算太新鲜,当年的利比亚卡扎菲上校,生前也同萨科齐脸贴脸的拥抱过.....

此外,就是阿萨德政府对宗教影响和教派之间矛盾的淡化。这个属于半个多世纪以来,长期性的政府大政方针。

比如,阿萨德家族属于什叶派旗下的世俗化的阿拉维派,而第一夫人阿斯玛的父母均为逊尼派。

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本是互相视为“异端”的,水火不相容。

在中东,有句名言说的好——“异端比异教徒更邪恶”。

比如,早年打了8年多的两伊战争,除了争地盘、争资源外,很大程度上,就跟这两派冲突有关。

然而,在叙利亚,第一家庭就这么结合了,还非常高调的公开秀恩爱。此外,巴沙尔的国防部长也是逊尼派出身,巴沙尔的姐姐嫁给了基督徒......

然而,好景不常在,一方面,阿萨德复兴党高层生活奢侈腐化,社会贫富差距大,画的“大饼”一个也没成,在经济危机的余波干扰下,民生也出现了严重问题。

同时,叙利亚政府全方面的世俗统治,也让很多势力强大教宗教人士,一直瞅阿萨德政府不顺眼。于是,在西方的煽风点火,沙特的忽悠下,借着“阿拉伯之春”的东风,叙利亚就乱了套。

不过,这么多年下来,大家也能察觉到,除了伊斯兰国的恐怖分子外,真正的“反政府武装”和库尔德人反抗组织,宗教色彩并不算很强,持久度也差,多是要达到一定的政治目标。甚至很多在战争初期选择“倒戈”的逊尼派政府军官兵,最近几年,看清了形势后,跟墙头草一样,又选择“回归政府军”,重新“倒”了回来。

现在仍然坚持死扛的,只剩下外来的伊斯兰国极端势力和是逊尼派的圣战支持者。

当今的叙利亚穆斯林中,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比例为1/4。而什叶派中,也不全是阿拉维派系。所以,巴沙尔所在的阿拉维派属于妥妥的小众群体,只占叙利亚总人口的不到15%。

熬过了内战最艰辛的时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叙利亚军民都选择重新支持巴沙尔,其中包括了大量不同宗教和教派的叙利亚人。这其实也侧面生动的说明了,宗教和教派的情节,再放大,也拦不住人心所向。信不信真主,信到怎么个程度,真的跟穿什么没太大关系。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巴沙尔确实是西装革履,没有像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和总统鲁哈尼那样穿着特别的服装,没有像沙特国王、阿联酋国王穿着民族服装,没有像印度总理莫迪那样喜欢穿民族服装,巴沙尔的标配就是西服、领带、白衬衣,在不看长相的情况下,巴沙尔的日常打扮完全不像阿拉伯人!

巴沙尔和妻子阿斯玛的穿着很西方化,是因为巴沙尔没有用宗教思想来统治叙利亚,巴沙尔是一个接受过西方教育洗礼的人,思想很开放,巴沙尔成为叙利亚总统之后,对对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禁止神化叙利亚的领导人,允许言论自由,巴沙尔曾经的改革被称为“大马士革之春”!

巴沙尔能够成为一个世俗的叙利亚总统,没有在穿着上约束叙利亚人民,大家的穿戴自由,和巴沙尔早年的经历有关!巴沙尔是叙利亚前总统哈菲兹的二儿子,巴沙尔当选叙利亚总统,是子承父业,不是巴沙尔自己打下的江山,巴沙尔是守江山!

众所周知,巴沙尔还有一个哥哥,名叫巴赛尔,是哈菲兹的长子,巴赛尔一直是哈菲兹制定的接班人,掌控着叙利亚的安全部队。由于巴赛尔是飙车的狂热爱好者,有一次在去大马士革国际机场的路上,巴赛尔驾驶的奔驰车在高速公路环形交叉口发生车祸,巴赛尔因为车祸死亡,巴沙尔才被哈菲兹从伦敦召回大马士革,成为哈菲兹指定的“接班人”、“储君”!

在没有成为接班人之前,巴沙尔先在大马士革的医学院学习,从大马士革医学院毕业之后,巴沙尔成为一名眼科医生,身穿医护人员的白大褂。后来,巴沙尔去德黑兰,在德黑兰的医学院学习,因此巴沙尔即位之后,和伊朗的关系一直不错,叙利亚内战爆发之后,伊朗一直是巴沙尔的支持者之一!从德黑兰离开之后,巴沙尔继续深造,前往英国伦敦!

在没有成为哈菲兹的“接班人”、“储君”之前,巴沙尔不过问政治,不争“储君”之位,只想在医学方面有所成就,奈何命不由己,最后还是成了“政客”,不得不学习军事、政治、外交,守住叙利亚,保证叙利亚不被美国等西方国家颠覆!

美国这样的国家不承认巴沙尔政权的合法性,说巴沙尔是“独裁”,让巴沙尔下台,并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自由民主”,是为了获得“地缘政治”的胜利,美国是想拔掉俄罗斯在中东的据点而已,然后再除掉伊朗,美国就可以控制全世界石油最丰富的中东,控制所有的中东国家,建立属于美国的“石油霸权”,这才是美国追求的地缘政治利益!

不管巴沙尔穿着什么样的服装,西装革履还是穿着阿拉伯人的服装,巴沙尔都是叙利亚合格的总统,非常亲民,处处为民着想,巴沙尔是一个被西方黑化的叙利亚总统!


老鳄鱼观天下


阿拉伯人源于闪米特人中的中支,其主要起源于现在的阿拉伯半岛,后来开始逐步向外迁移扩散,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分布在整个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人面貌和形态上也存在明显区别。生活在阿拉伯半岛周边的比较纯粹的阿拉伯人,一般身着传统服饰,而生活在稍微靠北的地中海沿岸的阿拉伯人面貌则更加趋近于南欧人,还有就是撒哈拉沙漠腹地和东非阿拉伯人,其皮肤则更加黝黑一些。毫无疑问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无论穿着扮相,还是长相都接近于欧洲人。为什么同样是阿拉伯人,为什么却其在衣着和生活习惯上与沙特海湾国家存在很大区别?

(已故沙特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与阿萨德)

从巴沙尔个人的经历来看,其也习惯于西式服装。巴沙尔自幼便被其父亲哈菲兹·阿萨德送入法国人开的贵族学校当中学习。在高中毕业后,其进入大马士革大学医学院学习,主要攻读眼科医学。后来又留学英国,要不是1994年其兄长巴希尔·阿萨德在前往机场的路上出车祸身亡,他目前仍然还是一个医生。后来他父亲将其从英国叫了回来,并开始培养其为接班人,向后入读阿勒颇军事学院和参谋指挥学院。可以说从巴沙尔的个人经历来看,完全是西式和军事化的,他本人也并不是一个传统的人。

(阿萨德与夫人阿斯玛)

叙利亚这个国家地理位置上就处于一个欧洲文明与阿拉伯文明交汇的这么一个边缘区域。巴沙尔·阿萨德家族所属的教派为阿拉维派,其属于什叶派的一个异端分支,本身就融合基督教、佛教、拜火教等多重宗教的教义,倡导神秘主义,而且还不修五功。其本身就比较包容,而且提倡世俗的生活方式。所以穿着比较简单和方面的西装也自然会代替传统的民族服饰。甚至一些节日正式场合也是穿着西装,比如婚礼,而且女性也穿着西式婚纱。这是与推崇瓦哈比教派传统生活方式的沙特等国明显不同的。

(阿拉维派传统服饰)

叙利亚这个里本身距离欧洲就非常近,颇受欧洲影响。在一战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败,被迫将叙利亚等原有领地交给英法等国进行殖民托管。叙利亚这里是由法国负责的。法国对叙利亚文化渗透是非常深的,前面也提到了阿萨德自幼上的是法国人开的西式学校。法国人的厉害之处还在于其甚至在叙利亚以及黎巴嫩成功传播了基督教。欧洲人的强大让叙利亚当地的大家族和部落酋长等社会上层开了眼界,不仅政治制度上学习、经济活动上学习,生活方式也开始主动学习西式的生活方式。穿西装这是一种先进的象征,也是一种社会地位象征,并且形成了一种潮流一直延续至今。本身就比较包容独特的阿拉维派自然是走在最前列的。

(叙利亚基督徒也被称为亚述人)

不仅仅是叙利亚,也不仅仅是阿拉维派,包括逊尼派为主的埃及、约旦、伊拉克、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都是如此,世俗主义和政教分离,西式生活,都是主流,也影响到了这些国家的政治,大部分为共和制,即便是约旦和摩洛哥这样的君主国家,其政治制度也偏向于西方式二元制君主立宪。所以你会干看到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传西装,不仅如此王后也是一身西式装扮。

(阿卜杜拉二世与王后拉尼娜)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古姿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曾经长期留学英国学习医学,如果老阿萨德不把总统位子交给他的话,他应该会在英国做一名医生。

巴沙尔在英国留学期间认识了现任妻子阿斯玛·阿萨德,阿斯玛出生在英国,在结识巴沙尔以前也长期生活在英国,这使巴沙尔一家比较习惯于西式的生活方式。

在阿拉伯国家当中,叙利亚和约旦是世俗化程度比较高的两个国家,这与其他教法阿拉伯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

教法阿拉伯国家,一般遵循以伊斯兰教经典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律依据,这些国家对于民众的生活习惯都有比较大的约束,比如沙特的男士要穿白色的长袍,女士要穿黑色的罩袍等。

但是,向叙利亚这类世俗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对这方面就比较开明一些,巴沙尔平时就穿着西装,西装革履的确实像欧洲风格。


叙利亚的邻国约旦也是中东地区一个世俗化的国家,对于宗教禁忌没有那些信仰教法的国家严格。

约旦现任国王阿卜杜拉二世,自幼在英国和美国接受教育,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乔治敦大学深造,还在英国军队中服过役。阿卜杜拉二世长期在美国和英国留学,接受过西方的教育,所以他的穿着也比较西式。

伊斯兰国家有些比较传统,依靠伊斯兰教法治理国家,这些国家就比较保守一些;而一些国家推行世俗化政策,世俗化程度就比较高一些,这些国家在宗教礼仪要求上就没有那么严格。像巴沙尔和阿卜杜拉二世这两个人都是受西方教育和文化熏陶过的,更愿意过西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