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頭》:至死方悔的老父親,溺愛造成的悲劇人生

巴爾扎克,一生都在努力的寫作中度過,巴爾扎克經商失敗經歷,成了他寫作中的素材及人生經歷獲得的來源。

他的作品熱衷於揭露人性,《人間喜劇》是他在寫作鼎盛時期所做的,將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通過文字,展露在了人們的面前。

而《人間喜劇》中的《高老頭》又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作品。書中的高老頭是一個在戰亂期間靠賣麵粉起家的暴發戶,生活中的高老頭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兒控,妻子早逝後,他保留了對妻子的愛,沒有再娶,並將這份愛給予給了兩個女兒。

《高老頭》:至死方悔的老父親,溺愛造成的悲劇人生

他高調的疼愛兩個女兒,為了照顧她們他半輩子沒有再娶,將自己的畢生心血都給了女兒,可笑的是當他一無所有後,兩個女兒再也沒有回來看過他,就連辦葬禮的費用都是一個靠家裡資助並且想進去上流社會的窮苦大學生歐也納出的。

全書描寫了一個盡心盡力的父親的悲劇,為何寵愛女兒的他,最終的命運如此悽愴。

《高老頭》:至死方悔的老父親,溺愛造成的悲劇人生

01高老頭式的父愛

在教育女兒上高老頭有著自己獨特的愛,給予女兒的愛沒有絲毫的保留,對女兒的所有要求,統統答應。

  • 愛的毫無保留

妻子的早逝,讓高老頭對兩個女兒愛的毫無保留,從父親的角度而言,高老頭是盡職盡責的,他將自己全部的愛掰成了兩半,平均分給了兩個女兒,唯獨什麼也沒有留給自己。為了全心的愛兩個女兒,他拒絕再婚。

思想上他又是開明的,他讓兩個女兒去尋找自己喜歡的男子,大女兒嫁給了伯爵,二女兒嫁給了銀行家。看個女婿都是混跡於上流社會,高老頭也該享受幸福的晚年,但命運偏偏要折磨這個苦命的男人。

為了女兒們的幸福,他賣了房子,住進了女婿家,以為會安享晚年,卻被迫搬進了覆蓋太太的公寓。雖然兩個女兒都混跡在上流社會,她們卻有著無盡的慾望,當她們想要購買禮服沒錢時,當情人被抓走,要拿金子兌換時,她們便會去找高老頭要錢。

對這些要求高老頭都欣然接受,他把女兒對他的要求當做是對自己的依賴。

《高老頭》:至死方悔的老父親,溺愛造成的悲劇人生

  • 縱容的沒有節制

愛是一門學問,愛過了頭是縱容,愛的不過是缺陷。高老頭的愛恰恰是瘋狂的,他生活的全部都是女兒,沒有朋友,沒有圈子,沒有其他親人,沒有自己的興趣。他所有的情感所有的寄託都在女兒的身上,然而在女兒的眼裡他不過是一臺提款機。

縱容的結果讓高老頭在女兒和女婿只想要他的財產。

“她們剛開始結婚的時候對我怎樣的奉承體貼!我才給了她們八十萬,她們和她們的丈夫都不敢怠慢我。”

然而伯爵之後卻說自己對高老頭沒有什麼好感,並責怪高老頭教壞了自己的太太,造成了家庭的不幸,他把高老頭視為敵人,並用這個理由要挾太太在自己和高老頭之間做出選擇。這個的諷刺的選擇題,很快就有了答案,高老頭視為生命的女兒最終選擇了伯爵。

女兒們也從最初的體貼到後來的決裂,可憐的高老頭也從一個暴發富變成了看不起病,吃不起藥的窮老頭。

當高老頭重病想要再見女兒們最後一面時,她們一個在家裡因為彼此的情人而爭執,一個參加舞會回來受了涼,怕害肺病等待著醫生……

兩人都有各自忙碌的原因,沒有空閒的時間去見父親最後一面,甚至覺得,這一刻在她們的心裡,父親僅僅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人,畢竟他父親再也沒有利益或是利用的價值,所以並不值得自己的關注,這樣的女兒是如此的自私與冷漠。

《高老頭》:至死方悔的老父親,溺愛造成的悲劇人生

02高老頭悲劇命運的原因

高老頭的悲劇人性,雖然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卻也和時代與環境有著深刻的聯繫,今天就讓我們來分析他悲劇人生的由來。

  • 時代的悲劇:金錢和慾望第一的思想

高老頭只是社會中的普通一員,他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社會的影響,他天真的認為資本主義財富至上的原則是無比正確的,他看中金錢並認為金錢能帶給他所有想要的東西。

而這種金錢至上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中也影響了女兒們對金錢的重視程度,這無形中成了推動高老頭走向命運悲劇的一項原因。

  • 對女兒們變態式的疼愛

大革命時期做麵粉生意而暴富的高老頭,是名副其實的暴發富。妻子的早逝讓他苛刻的想要照顧好兩個女兒,他與女兒之間的關係也變的有些模糊,即像父親又像情人。

為了獲得兩個女兒的笑容,他願意把自己所有的愛給予他們,為了兩個女兒他多年沒有再婚,他把女兒的幸福當成自己的執念,女兒們提出的苛刻要求他都不假思索的答應。

他總是用犧牲自己的方式迎合女兒們的要求,為了讓女兒更體面,他不惜放棄生意,獨自住進公寓,為了償還女兒欠下的債,他變賣了所有值錢的器皿和妻子的遺物。就連養老的錢都全部給女兒了,可笑的是在所有錢都給孩子後,他居然想到了去搶,去偷。

由此可見他對女兒們的愛,早已變態到失去了是非觀。

《高老頭》:至死方悔的老父親,溺愛造成的悲劇人生

03高老頭悲劇命運的現實意義

高老頭從富有的高里奧先生,變成了故事的主人公高老頭,從住公寓裡的豪華間到最陰暗便宜的套房,隨著時間的推移,女郎上門拜訪的時間,高老頭越發貧窮越發憔悴,從高冷的富商轉變成一個普通平窮的糟老頭,而他的悲慘故事,也帶給了我們許多現實的意義。

  • 給予孩子物質上的財富不如給予孩子精神上的充實

都說孩子是天使,就像是上天給每個父母最大的禮物,當拆開這個禮物的時候,就肩負著責任和義務。

每一個剛出生的孩子都是純潔稚嫩的,再教育孩子上方式的不同也將帶來不同的結果。

高老頭式的教育明顯是失敗的,他過分重視金錢的思想深刻的影響了女兒們,但他卻沒有教會孩子們,金錢之外還有精神世界的富足。

他不過是戰亂時期的暴發富,和上流社會的人們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他們嫌棄他商人的職業,讓他關了店子,不願和他有太多是交際,與其說這是一種金錢上的差距,倒不如說是一種思想上的差距,或許高老頭從一開始就不該讓孩子們踏入有著思想代溝的上流社會。

《高老頭》:至死方悔的老父親,溺愛造成的悲劇人生

  • 愛孩子更要愛自己

高老頭給予孩子的愛是富足了,而他自身確實缺乏的,他沒有朋友,沒有交際的圈子,沒有興趣愛好,為了兩個女兒連自己的麵粉生意也沒了。

他的社會關係明顯是不健全的,這也導致了他對兩個女兒過分的依賴,他想要兩個女兒一直陪在他的身邊,這其實是社會關係失衡的表現。

女兒們早晚是要嫁人的,對她們而言丈夫才是陪伴她們一生的人,倘若高老頭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找一個適合的對象結婚,這樣的悲劇也能早日避免。


讀完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有遺憾、有隱忍,作為父親他是合格的,作為個人他是失敗的。作為生意人他是聰明的,可作為普通市民他又是愚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