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很少有语文老师自己写范文?

Single___


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事情就是作文了。

一个班如果有40个学生,平均一周写一篇大作文,一篇作文600字,语文老师一周就要批阅24000字。不仅要详细阅读,纠正错别字,调整段落,增删改补,还要写评语,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有时还要找学生面批。如果是优秀作文,读之则神清气爽,如沐春风,洋洋得意;如果是差的,字又不好看,文意又不通,读完不知所云,则心情沮丧,泪流满面,可是又不敢写“知道了”,恐打消学生积极性,若其下回不交,则又是个事,所以,还是得诚诚恳恳婉婉转转和和蔼蔼地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发回学生重写,老师再改。

难乎哉?实难也。

再者,语文老师要做的事情也多,业务内的有备课、上课、上公开课、听课、评课、准备优质课比赛、检查背诵、制订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总结等等,万一遇上语文老师又兼着班主任的,还得家访、开班会、指挥学生大扫除、处理学生矛盾、填报各种表格、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演习、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等,那就更难抽出时间了。

夫天下之语文老师非不欲写范文,奈何没有时间也。

而且,这也是语文老师为什么普遍瘦的原因了。

请爱护语文老师,请把字写好。


一笑老庄屈李


我是语文老师,我认为不写的原因:是写作水平所限,是心理压力所致,是教学态度使然。

老师深知,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也知道范文的重要意义。

水平问题。范文又叫下水文,其作用是给学生作业作示范,它必须形神兼备。一篇文章从审题立意,到构思谋篇,再到遣词造句,直到成文,由于它针对性、时效性、目的性强,各方面都能给学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如果老师写出的文章达不到一定水平,写出来也起不到示范之功,徒劳无功。

既知其无功,又何必徒劳。

心态问题。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如果老师写出的文章水平一般,或者还不如一般同学,那就起不到示范作用,而老师在学生面前也难以“学高为范”,心理上自然就有了形像崩塌之虞。“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如果因为行家不出手,就没有人知有没有,老师心里就没有了形像崩塌之虞。

教态问题。在岸上指导,是永远教不出游泳冠军的。老师深知,一篇好的下水文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作用是非常大的。范文能够最好的诠释一篇文章是怎样成文的,不但知其然,还能够解释所以然。所以写范文倒逼教师提高写作水平,真正肩负起“学高为范”。“文如其人”,文格就是人格。这就意味着老师要端正教态,追求高标准,敢于付出,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写不写范文,危机不到一位教师的身份地位,如果教态没有那么严谨、崇高,不写就是常态。

我写范文。我在教高中语文作文时,每次都要下水写作文。作文课上和同学一起作文,但不一定当堂作完,因为范文毕竟不是一般写写,作作样子。学生作文一律用散页稿纸,全班收集齐后,统一装订成册,我的下水文放在首页。讲评时先讲学生作文得失,然后讲我下水文是如何写成的,针对性强,激发出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指导效果非常好,深受学生喜爱。正因为如此,有好多学生喜欢上了作文课,也喜欢上了文学,影响了他们的性情和人格。有的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拿过省级大奖;所教两个班学生高考语文成绩全校第一。我个人坚持写下水文,“多读胸有本,勤作笔升华。”日积月累,情操得到陶冶,品性得到提升,现在已有百万之巨。散文、小说、论文、诗歌,都小有所成,在教育教学中,有时把自己的文章拿出来讲,更具实效,我自己也乐此不疲。

综述:老师写范文,对指导学生的写作指导效果是最好的,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老师不写的原因,有的是写作水平所限,有的是心理压力所致,有的是教态使然。






老樵


首先,语文老师比较忙,一般担任班主任,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应付各种检查,填充档案资料已经占去很大一部分时间,没有时间写下水文。

其次,学生学的作文主题与老师想写的内容不一样,换言之,让老师写童年趣事,一件难忘的事,可能老师不太擅长这些文章。

最后,老师写的文章可能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还不如范文好。

总之,老师多写文章是好的,但不一定写和学生一样的文章。与其绞尽脑汁自己写范文不如想想怎样让学生写出“范文”。


恋诗依蓝


第一,语文老师不等于写作就是最好的,毕竟范文往往用经典范例,用它能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和引导,而不仅仅是用老师的所谓下水作文吸引眼球,语文老师往往考虑的是用哪种范文更有教学效果,还真很少考虑所谓让学生写的作文自己要写来作范文,更不在乎什么语文老师不会写作文这些言论,其实在我身边有经常写作的语文老师,他们有时也写下水作文,我也提倡写!但未必同意将老师的文章,甚至所有的下水作文当范文读给学生;第二,学生的作文,强调从学生角度思考和选材,强调的是从典范上给与学生专业指导,所以一般语文老师选范例会从这两方面选,一是同学的优秀作文,一是经典文章,而这两方面你无法从年龄和写作专业上要求语文老师,我最不喜欢非得强加给语文老师就得写作专业好这一逻辑,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是语文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强,而不是专业写作强,而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强主要表现在老师选的范文能不能最大化给学生指导和帮助,而不是是不是老师自己写的,当然,语文老师多阅读多写作的必要性是另外一个话题;第三,你永远不知道老师的忙。这些忙或许是瞎忙,但你不在其内,不太理解老师的辛苦和无奈,当然,也有不可避免的世俗,一切为了成绩分数的提高,否则你即使有再好的写作水平,也是不务正业。写作是创造性脑力劳动,需要安静的环境,需要充沛的时间,需要丰富接触生活的灵感,你觉得在现在的教育教学特别是中小学教学中能容易做到吗?!所以,这种想当然的“为什么感觉很少有语文老师自己写范文”的感觉最好不要用来道德绑架已经很辛苦的一线语文老师了,不然哪天哪个领导头脑一热,又要进行所谓的全市全县语文老师作文大比拼!就让一线老师用心搞教育教学吧!


陈福胜69080685


语文老师很少自己写范文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有时还要代课或者要做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没空。

二、大多数学生手上有同步作文,网络上也有,不想动脑。

三、范文重在借鉴,作用不大,每个人想的东西不一样。


陈科良


很多时候作文能感染人成为美文、范文,不是因为它辞藻多么华丽,不是因为它修辞手法多丰富,而且文章流露的真情实感能打动人。同一时期的人们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相似,更能产生情感共鸣。语文老师虽然现在普遍年轻化,但总的来说还是与学生有年龄差距,纵使老师的文采飞扬,写出的情感也不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共鸣。因此,语文老师写范文比例会较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